|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 10: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3六經的概念
3 o3 D+ ]/ L+ W ~0 y, {! F& A3 l; K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由於六經之每一經又分為手足二經,總領十二經及其所屬臟腑的生理功能,故六經為生理概念。 《傷寒論》以六經作為辨證論治的綱領 # J8 e( n, O5 T
–在《素問.熱論》六經分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
2 ], @' n& ~! E2 V& |–六經最早見於內經, 《傷寒論》中無“六經”之名詞。 - w: e5 H. W# M2 C, @( s
+ U* Y6 e/ T! u h
4三陰三陽由來?) B. C9 e( r. y# \- _
來自陰陽學說:中國古人研究氣的性質,把天地分陰陽,陰陽依量的多少再分為三陰三陽。
. y7 j& K Z) B4 @- q& d–《素問.天元紀大論》所謂“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 “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陰陽屬定性分析,又加以半定量分析成為三陰三陽。" E+ h* n' }1 }: [
4 A7 |2 Y/ l3 V+ S
5六經實為三陰三陽的概括,陰陽由一而三,是以陰陽氣之多少為分類的依據。 太陽為三陽,陽明為二陽,少陽為一陽。 太陰為三陰,少陰為二陰,厥陰為一陰。
) ~; j! g! \ v) o
7 a3 f1 E& i: i. j) U5 \2 \1 z0 f5 U6 ~# s( u7 l; e
6《傷寒論》 與《素問.熱論》在六經看法上的差別?
7 F; R7 ^4 o. C+ I) h8 w《素問.熱論》 –以六經作為分證的綱領,但只論述了六經的熱證、實證,未具體論述六經的虛證、寒證。 –在治療上只簡單地提及汗、下兩法。 ( }! M, I) A) B y7 W
《傷寒論》 –六經則概括了臟腑、經絡、氣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7 W. i) ~7 F; G: y6 Z) z" V( [–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因的屬性,病勢的進退緩急等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證候進行分析、綜合、歸納,從而討論病變的部位、證候特點、損及何臟何腑、寒熱性質與趨向、邪正消長以及治療的順逆宜忌等問題。 ; r- Y3 Q* i; m$ o {4 n
–六經既是辨證的綱領,又是論治的準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