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9|回复: 0

中医小说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7 1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六回    议八纲谈脉象评脉论证    言太医话雪芹议红说曹
0 ^" h3 X6 Z9 N5 Z5 J- q* z  V                    脉诊虽然列为四诊之末,或为可舍之诊,而却时常傲居四诊之首,甚至取代其它三诊。给人的印象是神奇神秘,虚玄难学。本回中张老师将破秘解奥,还脉诊本身面目,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7 O4 K  j4 b, n
1 `8 a/ {: _  G) A5 l
                  第十七回    或合理或合实经典学习    或原意或释意经典研究
# M( e( s2 M* a                    对于中医人员来说,经典著作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若不清楚其中“合理”与“合实”,“原意”和“释意”的概念及关系,则难以学好经典著作。欲知以上概念与关系,欲知应当如何对待经典著作,理解经典著作,请看本回分解——& e5 G0 d1 y5 ~$ M
                  
/ G! }/ J, A/ [* ^4 N                  第二回. a% N# w9 e: v1 }" }
                    观方药测病情丝丝入扣
8 e; r5 g6 T+ b/ s/ O2 s5 N- v, n                    治疾病如写真样样相似
% ]/ W, D7 |. [9 z                    今天青禾在研究室整理病例,通过两星期的实习,对张老师所说的巧又有所领悟。
, M: a! e& q, ~7 M                      “姑娘,张大夫今天上班了吗?”青禾抬头,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瘦高男人,提黑色大提包, 晃着长发站在门口。
0 ]1 X9 t7 \9 C" x" ]$ }7 L                      “张老师开会了去,可能一会儿回来。”青禾抬起头。
/ O  v. Y- r- o                    “那--”,来人迟疑了一下,“我在这等他会儿?”
2 p1 r. a* ^* e6 e9 O; B                    “您请进来坐吧。”. p5 E" Q3 N9 d8 B8 @7 c. ]
                    他进来坐在沙发上,细长的手指不住地敲着沙发扶手,节奏急促而紊乱,头也随着晃动,长发跟着摆动。% T& G* ?: t2 Y2 x
                    晃了一会,他站起身,摸出一张处方递过来,说:“我是张大夫的朋友,姓吴,在省画院工作,这是我上月出去写生前张大夫开的方,你能不能给我抄一下?”( s% f5 C8 N$ W0 I* n0 r
                    青禾接过处方:“那么说你是画家了,我对画家素来敬佩。”
9 }) T- H$ \0 R  Y! f- O" Y                    吴画家连摆手道:“我只是胡写乱画,不切实际。张大夫治病救人,才值得敬佩。”
. i  u/ Y' G0 L. n$ _' G                    青禾将处方看了一遍,说:“我以前也很想当画家,可是没能如愿。现在虽然学了医,却发现也能实现画家梦。你如果感兴趣,我想凭着这张药方为你的病画画像。”) O: w* F, O- `! E! p
                    “我不说病情,你也不号脉,只看着药方说我的病?”吴画家颇感惊奇。
' w: x, K' ]" }  ]) Z                    “也不一定都说对”,青禾微笑,“我试着说,错了你纠正。”1 ^. G' P( c- }
                    吴画家觉得青禾的唇型颇有个性,便说:“好,如果你说得对,我就给你画张速写。”
, h6 `- D! U- m% A2 G1 ?6 @& u+ G                    “你主要的病是腹泻。精神紧张或生气时容易发生,腹泻前肠鸣腹痛,泻后就不痛了。可能近来早晨一起来就要腹泻。你还容易激动,心烦失眠。还有消化不良。可能还化验过大便,或作过别的检查,但是都没有问题。”青禾看着药方,一气说完。
9 V) s8 v" n- ?" E                    “哟,你神了呀!姑娘。”吴画家听着,不自觉站了起来,惊奇浮上脸,发于眼,等青禾一说完,便脱口而出,“说得都对,说得都对。”
! ]  s0 L% d- j! \( a  q                    “什么都对呀,看你激动的。”随着话音,张老师进来了。
* o% n+ i  Z4 ]. a7 R' |4 ]; f                    吴画家说了刚才的事,末了叹道:“真是‘师高徒不矮’,“强将手下无弱兵’呀。”1 y+ G" I/ q. @0 [/ E8 a$ T
                    青禾微窘,说:“这主要是张老师‘画’病‘画’得象,你这病情和处方上的药都对应着呢,我只不过是照本宣科。”
! X0 T0 ^+ o- P8 S. R( [) C5 t                    “就这也不简单。”吴画家说。7 T( Y- Z3 X* p. Y3 Z
                    “青禾”,张老师指指画家,“你可以比较详细地给画家先生批讲批讲。他虽然主攻中国画,对医道也颇感兴趣。另外呢,我也听听你是如何以方测证,这算是你实习中的一次随机小测验吧。”+ d) B- N. m8 I7 E, [
                    “如果这是考试的话,我已经作弊了。”青禾诡秘地一笑。
6 [! }# I0 |0 ?1 G5 C9 y2 t* Z                    “作弊?”吴画家一楞。% J, q) X. u* g5 x
                    “因为我并没有老老实实地仅从处方来推测。虽然没有诊脉,但咱见面说话了,这就等于进行望诊和闻诊。我是结合由此得到的信息,与处方互相印证,来勾画你的病情。”
% Y4 O3 M( ^& k                    “既然见了病人,这也势必难免,”张老师释然道,“不过也表明你能将学到的东西及时恰当的运用,那你不妨也结合望诊和闻诊说。”
5 t; B/ j. y3 l& S0 r                    “好。”青禾拿出作毕业答辨的劲头:“老师这个方子是痛泻要方与四神丸加减化裁。方中加了固肠止泻的诃子、乌梅,理气止痛的元胡,所以我推测主要是腹痛泄泻,兼有五更泻。西医与此对应的是肠易激综合征,由于本病属功能性疾病,所以我推测大便化验正常。虽然是功能性病变,但久泻伤正,阳气渐衰,所以我推测五更泻是后来出现。肠易激综合征多因精神压力而发病,常常伴随失眠、焦虑、抑郁,易激动等,我注意他时有叹息嗳气,坐下后手指不停地敲沙发扶手,头还常不自觉的微微晃动,又看到方中的疏肝的柴胡,佛手,所以推测他属于敏感,好激动的一类人,艺术家是正本病的高发人群。何况搞艺术的一般比较敏感,有点神经质。这类人容易肝气不舒,所以我说他容易激动,心烦失眠,方中的炒枣仁也印证了这一点。方中有焦三仙,结合形体消瘦,所以推测消化不良。”
; i5 f  n' k& m6 x8 U                      2 P. V# y9 d% {: S0 d
                  “最后我还得补充一点,我的推测过程参考了西医对此病的认识,也属于作弊--不过这也正如老师刚才所说:这也势必难免--因忘东西有时比记东西还难。”
, \: t5 e2 [+ j0 z4 @                    张老师微笑地点点头:“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Y8 ~/ U& [+ F. j
                    “勉强及格。”青禾似乎早有准备。8 u, W' ^8 x, l1 B
                    “姑娘不必对自己这么苛刻。”吴画家说。' d. Z8 r- C! V$ z- f8 Z
                    “我必须排除作弊的因素。”青禾坚持。
" {- y- G' j: a9 Q; @7 L, I# C                    “好了,好了,青禾”,张老师笑笑:“我看你这是文章的反衬法。不说参考而偏说作弊,潜意识里是为了要强调你观察的仔细,和对西医的了解,对吧?”0 G1 T' w1 z4 _1 u
                    青禾朦胧的潜意识被张老师点明,粉面泛红,正如《素问》所描写的那样:“赤欲如白裹朱”。
9 l( L4 A- S. x& p- e6 a% K- C& h                    张老师转向吴画家:“写生回来了?看来你的病没有多大变化呀。”: `' S# w$ w5 F& w
                    “是呀”,画家伸出手腕,“在外面熬汤药太麻烦了,这都有半个多月没吃药了。”
2 I6 Q8 `0 ~0 n, J8 |5 `% f! E8 Y                    张老师详察了舌脉,又问了病情,对青禾说:“病不变,方亦不变,原方照抄。”
8 L' Z- u6 ]9 Y# H( L: i- {1 S! ]2 u  g( b                    青禾抄过,张老师签字,递给吴画家。
4 C! I# A" _) b" N! E8 F5 C                    画家收起处方,拿过大提包,取出一个墨绿皮面速写本:“我刚才与姑娘口头签约,如果她病说的对,就给她画张速写--我这就履行条约。”3 {$ Q9 h% ~! @7 n6 G0 k
                      他选了一个位置站定,对青禾凝神看了一会,就下笔了。( @4 F- [% n0 Q7 H% q+ g+ r$ N/ C. w
                    三人这时都不说话,只听得炭笔与白纸的磨擦声忽高忽低,忽疾忽徐,忽停忽作,约半小时,画家长出一口气:“好了。”说着将本子靠壁竖在茶几上,退了几步,将长发向后一甩,眯着眼看,又忽上前,改动几笔。! ?* B+ M5 N! M& ]0 T
                    张老师看了看:“行,抓到了青禾机敏的特点,可以套用‘某某神情跃然纸上’这句俗话。可当莎剧之名--《一报还一报》。”
8 G5 n+ L' @; S) y  f9 W2 ^                    青禾看看这幅速写,觉得口唇处刻意为之,好象自己家里那幅涂深色口红的黑白照片。& H) L- s2 ~# {* F$ T! }
                    “老师,我以前学过国画,觉得写真与治病还有几分相通呢。”青禾边看边说。" J) X3 o' m' c+ O" E. R* \  W
                    “这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张老师点点案上的《医部全录》,说:“元代的沧州翁在《诸医论》中评论宋代名医许叔微的医术‘如顾愷写神,神气有余,特不出于形似之外。’此言颇有见地。”' {4 p8 |) g8 N1 f
                    吴画家听得画圣之画术可比作名医之医术,来了兴致:“张大夫,我来说写真,你们说治病,看二者有多少相通之处。”
* y; m$ w" y8 W; n# s: I& r                    青禾更是兴奋,拿笔的手都有些颤抖:“我得把今天二位老师的妙论记下来,整理成论文。”
7 l+ |4 g2 r9 e% [1 Z4 T                    张老师对青禾说:“你是医、画两栖人物,而我们是水岸两隔,有不懂之处,还得请你沟通、‘翻译’。另外,如果说得不对,你可以执中仲裁。”7 [; ?* E- y) i
                    “老师取笑第子了。我医不足以愈病,画不能够赋形,两样都松,一事无成。”青禾一味的谦退。
% M- k" e) e5 ^4 ]( y6 }                    “好好,但愿等会儿你评论我们也象这样苛刻。”张老师转向画家:“请你先说吧。”8 Q& b# v/ h6 o/ X1 H+ }  w
                    “写真要先观察对象的轮廓,仔细了解五官特点。更要抓到被画对象的神。抓到神,画起来就可以一以贯之。”
. a$ |3 ^, ?7 p7 [# [% |                    “中医诊病先要诊出患什么病,”张老师说。; `; h% j& G( U$ n5 B
                    “这相当于看出对象的大致轮廓。”青禾插话。/ `' n- I; v  h2 D9 I4 u& y- ^
                    “对,不仅如此”,张老师接着说:“还要了解同一疾病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因每个人体质等情况不尽相同,症状病机往往彼此差异,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同中求异,推出病机,辨出属于什么证--这证可能相当于你们所说的神。”
1 p/ {6 n! `; E# z                    “画家完成观察后,要根据对象的形神运笔,行笔或钩或皴,用墨或枯或润,赋彩或点或染,或浓或淡,不苟减亦不妄添,‘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不但力求外形逼真,更以追求神似作为最高境界,即画论中说的‘气韵生动’”。吴画家说起自己的专业,有点激动,长发随他头的晃动不停地摇摆。
+ q' y  b1 V  F6 F                    张老师的风格则与画家迥异,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述之中阴阳和平之人,雍容谦和,侃侃而谈:“中医开方也如同为疾病画象。古人云:‘方者仿也,仿疾而立方。’与画论‘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或许属于不同行业的相同要求,或是同一要求的不同表达方式。所以中医开方与写真类似,总是精心选方遣药,其法或清或下或温或汗,其方或大或小或奇或偶,力求方药熨贴,恰合病情。不仅要兼顾各个症状,更要切合病机。那些不重病机,跟着症状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子,属于有药无方。”
+ {1 v, O2 e5 V. m. r1 M' h6 t                    “这些药方好比有形无神的画了?”吴画家问。% i" {( h1 O( _; [
                    “对。只有那些配伍精当,切合病机的处方,欣赏起来,才会感到奕奕有神,体会到其中结构美、谐调美、韵律美。在这里,美的尺度对于二者是同样是适用的。”
( N5 A) m8 Q) ~; Y+ w: D, P                    “听了你这高论,我似对画论,对中医的理解又深了一些。”吴画家刚说完,好象忽然又想起什么,接着又说:“那西医好象不存在这问题吧,开方可没你们这么麻烦。我家老太太、老爷子虽然都是高血压,我都看出来了,一个有痰,一个上火,但是西医给二人开的都是什么引,引达帕--对,寿比山片,连吃法都一样。”, z- R$ |6 y& z; N9 E
                    “这方面,中医与西医迥异其趣。”
6 Q- T7 P% u. H8 s( W                    青禾刚才一阵狂记,刚要停下却又听张老师谈到中西医差异,忙又奋笔疾书。. `! U) ^3 ~3 W' ?
                    “西医常是根据群体统计诊疗疾病,统计的结果常是去异求同,抹去了特殊与偶然,注重的是共性。所以百人一方,或者万人一方,对于西医也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而中医详究穷辨各人特殊反应,并据此处方,结果必然是一人一方,万人万方。”
* I; S6 K' w1 |                    “可以不可这样说”吴画家说:“如果用画像比,西医等于统一给类人画一个像,千人一面;而中医是为一个一个人分别画像,一人一样。”7 v6 n" ^  w: ?- N; M
                    “所以从西医处方上只能病情的大致轮廓,而中医处方就可以从中看出更详细的信息。”青禾边写边说。
5 y( c& z8 n9 e: B. Z                    “所以你就能凭处方勾画我的病情--尽管难免作了点作弊。”吴画家笑着接上。
( x" X5 R8 B9 ?: E* q                    “通过中西医对比,可以看出:中医是更倾向于非标准化的个体医学,而西医是更倾向于标准化的群体医学--不要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中西医差别,为了使你有鲜明的印象,是极而言之,有夸张的成分。事实上西医一直都有个体化用药,中医也引入了统计学处理。”张老师总结道。
3 {) W$ V! L3 I# ^, @! E                    “因为中国画与中医都是非标准化的,所以医家的处方犹如画家作品,常常随个人的学派、性格等差别而表现出鲜明个人或学派的风格。”青禾想起第一天与张老师的谈话。) A7 X' n* B3 d% R
                    “处方还有个人风格?这越说医画越相通了。”吴画家感到惊奇,长发晃到眼前,忙又用手掠开。
8 d. f/ j+ m9 C, \6 ^1 S: L                    “当然了,”青禾说:“风格可不只是艺术作品的专利。”
+ r8 @  H9 V2 M5 P                    “我这有个集子,”吴画家说着,从提包里拿出一本《历代中国画选(人物画分册)》递给青禾:“你看看这册子名家名画的风格,是不是与名医名方的风格对应。”
% u8 S/ i. x( o5 R                    青禾看看目录,翻到宋代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对张老师说:“这画的风格大概与仲景经方同类吧。”
3 l% q& l( G- B1 x" V; c. b5 ^                    张老师见此画用笔劲利放纵,线条质朴简练,所绘李白形虽简略,而神气特足,将诗仙豪爽、傲岸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点头说:“是,仲景经方,用药虽简,未必兼顾各症,但配伍精当,切合病机,抓到问题 , e0 p8 u# `9 M% |
                  的关键,药少而效宏。堪比此画。”$ k0 I2 d3 t' |) h. I7 ?
                    “与这种大写意风格相对的是当代王叔晖的画风,这是她的代表作《西厢记》,工整细致,刻画入微,一丝不苟。”说着,青禾翻到其中的“听琴”那面。张老师看后说:“这一派的画近似于时方派,处方用药绵密细腻,轻灵纤巧--可见中医诊治疾病与其说是技术操作,无宁说是艺术创作;与无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艺术。古人‘医诚艺也’之言,不余欺也。”. k- ~9 A4 r( l- A+ n0 c: e
                   报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30 22:49 , Processed in 0.0278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