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虽远必诛:大汉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2: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35)
1 f: L9 W0 o1 A+ x: r8 Z  ! U2 c  e# I) T! M! `
  武都参狼羌的反叛,点燃了平息二十年之久的羌战。羌人分布极广,有不少部落乃是分布在东汉帝国的境内,武都参狼羌即是;但羌人的最集中分布区是所谓的“羌中”之地,即青海湖附近,湟水谷地与黄河上游谷地。
$ `) n* v0 m6 O0 l  烧当羌的酋豪滇吾(滇良之子)扮演羌人领袖的角色,只要有哪个羌部落侵犯东汉帝国的边界,他就帮其出谋划策,并且充当大统帅。) w. u4 q) O! |& n
  中元二年(57年),滇吾亲自操刀上阵,他率步、骑混成兵团五千人,猛攻东汉帝国陇西郡的边关要塞。当时陇西边关的守军中,有不少是羌人,这些羌人也纷纷倒戈,加入滇吾军的行列,使得羌军的力量得到加强。
# n) r4 \0 U" U7 B% I4 s/ ^  陇西太守刘盱派遣军队在枹罕、允街两次阻击滇吾军,均被击败,损失了五百多人。不得已之下,刘盱上书请求朝廷的援助。朝廷急派谒者张鸿率诸郡的军队入陇西作战,然而在允吾谷、唐谷遭到两次毁灭性的打击,这支援军的首领张鸿与陇西长史田飒全部战死。滇吾兵锋极盛,又从陇西郡窜入金城郡。
" L9 R) |  y5 `# W% G& j  B  
: h- U  ~; i% m. Z6 v: Y" l$ b  此时,刚刚登上帝位的汉明帝意识到陇西羌乱的严重性,看来非名将出马不可,下诏起用老将马武。马武是东汉开国名将,即“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为什么明帝选择马武呢?在此之前,马武曾经率军击破武陵蛮夷,有丰富的山地战的经验,正好可以对付擅长山地作战的羌军。2 C$ u+ G4 W/ [& y4 ]1 s
  马武被任命为捕虏将军,副将是中郎将王丰,其下有监军使者窦固和右辅都尉陈訢,率领四万人的兵团投入战场。这支兵团成分很是复杂,有来自黎阳大营的正规军,有乌桓骑兵以及归附汉室的羌胡骑兵,有招募来的三辅勇士,也有监狱中的囚犯。
% O5 C! @  }/ u7 v5 j! p  入金城后,马武兵团在浩亹与滇吾的烧当羌军相遇,首战小胜,斩杀羌军六百人。滇吾绝非泛泛之辈,此人作战勇猛,而且善于谋略,虽然陇西部分羌人归降于他,但估计他此时的兵力也不会超过一万人,面对马武的四万大军,滇吾且战且退。当退到洛者谷时,滇吾凭借地形优势,突然反戈一击,马武兵团吃了一记败仗,损失了一千余人。9 l% G) B8 I8 J% T8 Z8 S- z
  滇吾心知遇到劲敌,不敢恋战,撤回羌人区。马武一代名将,岂甘心吃败仗,急令兵团火速跟进,尾随滇吾军出关,深入追击,并最终在东邯、西邯追上了滇吾部。滇吾的兵力与马武兵团本来就颇为悬殊,焉是马武的对手,一阵大战下来,羌军阵亡四千六百人,被俘一千六百人。, b" s; E$ |* K
  烧当羌部落共有七千人向马武投降,后被迁移安置在三辅(西汉首都长安周边地区)。走投无路的滇吾向东汉政府投降,其弟滇岸、子东吾也投降。
0 k9 p( O3 d! W, s6 \2 ^/ ]% h  赖马武此役的辉煌胜利,东汉与羌的和平局面又得以维持十五年之久。
+ Q2 L% g: y) [6 Q8 v  
4 G6 _  W* ~$ j4 O; G5 `  民族问题始终是高悬在汉、羌之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 {: M5 Y! O% G' Z( b  到了章帝建初元年(76年),一桩汉官吏强夺羌妇的事件,使得汉羌战火重燃。金城郡安夷县(今青海西宁以东)的一个官吏,依靠手中的权势,强抢一位美丽的卑湳羌少妇为妻,该羌少妇的丈夫怒从中烧,杀死了这名县吏。这个事件迅速导致民族关系的恶化,安夷县的卑湳羌人决定逃离安夷县,返回青藏高原上的羌人区。
/ k* s" n' r. p& b" P! _  安夷县长带领衙役追击,直至边塞之外,卑湳羌人反击,杀死安夷县长以及追捕的衙役,然后伙同勒姐羌、吾良羌两个部落,进犯金城郡。+ U- g; `$ i* X( x' ~  C0 t3 L
  战争迅速升级。3 `0 v4 u% d4 g- b7 s
  陇西太守孙纯派军队紧急驰援金城郡,与金城郡的守军一同反击卑湳羌的进攻,毙俘数百人。朝廷任命吴棠为护羌校尉,全权负责对西羌的战事。# x& n! c  A' B4 m' Z
  原烧当羌的酋豪滇吾的儿子迷吾,此时也居住在金城郡,他雄心勃勃,欲恢复烧当羌以往的强盛,于是他秘密联络烧当羌的旧部,密谋脱离东汉,逃回羌中。建初二年,迷吾在部族人的支持下起兵,金城太守郝崇大惊失色,连忙率部截击迷吾。迷吾在荔谷一带设下埋伏,当郝崇的军队前来时,羌军一并杀出,郝崇大败,阵亡二千余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17: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36)
! y( G$ Y, W9 w6 e# z. H    e9 t1 `0 t. T* }- d/ O
  吴棠作战不力,被撤职,以武威太守傅育接任护羌校尉。
) `- B- q4 u6 `* N. U( v  h& U: s  此时羌人诸多部落纷纷起事,与迷吾遥相呼应,声势浩大。迷吾率烧当羌部落与封养羌部落的首领布桥结盟,发动五万大军,侵掠陇西郡与汉阳郡。( N8 m! H, a& k% ?2 ?/ B
  面对西线的巨大压力,汉章帝不得不动用汉军最精锐的部队。" E6 ~1 L4 J7 h1 ]4 D( N
  建初二年(77年)八月,以车骑将军马防为主帅,长水校尉耿恭为副帅,率领最精锐的北方五校以及各郡射手共三万人,抵达前线。
4 {$ P2 I$ L4 q2 X9 |* f+ B* |: W  马防是名将马援的儿子,但这并不是他担任位高权重的车骑将军的原因,而是因为他的外戚身份。马援的女儿嫁给汉明帝刘庄,成为皇后,刘庄死后,她便成为马太后,马防是太后的亲兄弟,凭着这一层关系,马防步步高升。
6 `3 u4 L3 D- B- [, G  副帅耿恭则因为坚守疏勒城,而成为一代英雄,从疏勒城返回后仅的一年,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羌战前线,耿恭,能否续写他的辉煌呢?% h. b2 b" ^/ p8 g$ E
  
% c" v2 h' t+ ~  马防兵团沿着渭水向西行军,到达冀县。兵团的主帅马防与副帅耿恭二人不和,马氏与耿氏均是东汉时期的望族,他们二人不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两大家族谁也不服谁吧,耿恭经常顶撞马防,这为后来耿恭受陷害埋下伏笔。
: X7 G, k* _/ q2 G/ ^1 X1 y  两大主将不和,便兵分两路,耿恭率一部分人马北上,抵达陇西北部的枹罕,而马防则率军向西南突进。
. _, M! w1 V) m6 j6 _) p  此时羌军中的封养部落布桥兵团,对陇西郡南部重镇临洮(甘肃岷县)发动强大的攻势,临洮是陇西郡南部都尉的驻地,在羌军的猛攻下,岌岌可危。4 N" I- J8 L0 }4 H; @
  车骑将军马防决定先解临洮之围。然而通往临洮的道路非常难行,马防便派两名军司马率数百名骑兵,先抵达离临洮城十余里处的地方,搭起军营,把汉军的旗帜插得漫山遍野,对羌军实施军事欺骗。
: G+ Q5 }0 d, _8 U  羌军果然中计,以为汉军主力已经到达,羌人对汉军的战斗力有一种畏惧之心,于是向西逃窜。此时马防的军队十分艰难地翻山越岭,主力也抵达前线,便发动进攻。羌军焉是汉军的对手,很快被打得落花流水,被击毙四千余人。眼见大势已去的迷吾只好率烧当羌部落向马防投降,而拒绝投降的布桥率残部二万余人退守临洮西南的望曲谷。
' Q  Y  m" M( w5 r# {7 t) i  望曲谷的战役持续了几个月之久,终于在次年(78年)正月取得了重大进展。马防命令主力兵团强攻望曲谷,布桥的封养羌兵团被袭杀数千人,军队被困谷中,无奈之下,布桥率剩余的一万多人向马防投降。
/ e+ e: k$ w+ g! W5 `. r    G; m& y5 \! K' |  H
  耿恭在北方战线上也取得重大胜利。
& ^8 B; Y" E* ~( v+ s  k$ ?# x  驻守在枹罕的耿恭部,受到诸羌部落的攻击,然而可别忘了耿恭是何等厉害的人,以区区数百人之众守疏勒城,匈奴数万人尚不能攻下,更何况这次他麾下的乃是最精锐的北军五校。' k+ _5 I1 U1 X, h# v
  随着迷吾与布桥的投降,其余羌部落大为震动,耿恭乘机反击,歼灭羌军一千余人,缴获牛、羊等牲畜四万余头。诸羌部落首领聚集一起商谈,最后决定全体向耿恭投降,总计有勒姐羌、烧何羌等十三个部落,共数万人。, J) I: S. V5 v4 j3 S' F
  这次胜利成为耿恭的封笔之作,因为他的一折上书,惹怒了车骑将军马防。耿恭向朝廷建议:“以前安丰侯窦融在西州时,很是得到羌胡人的信任与爱戴,现在大鸿胪窦固乃是窦家的后人,前番北击白山之战(即73年击破匈奴呼衍王之战,见前),功冠三军,应当派遣他坐镇凉州。车骑将军马防则率军屯守汉阳,以威慑诸羌。”
$ O! h6 D! i0 f4 [; q, ?! G  耿恭这折上书真是很不识时务。马防是什么人啊?当今皇太后的兄弟,堂堂车骑将军,车骑将军位比三公,而耿恭却建议让马防驻守在小小的汉阳郡,这岂不是把马防气得火冒三丈么?
; ~2 v( G; z( J  马防指使监营谒者李谭诬陷耿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结果耿恭这位东汉名将、一代英雄被捕入狱,后来被释放返回故里,死于家中。东汉不乏名将,然而儒学的兴旺,使东汉尚武之风较西汉时代衰减许多,朝廷对待民族英雄似乎很刻薄。马援方才马革裹尸,诬谄便至;耿恭疏勒血迹未干,便身陷囹圄;班超出西域三十年,晚年欲返故里却三年未蒙诏;英雄气短,武士精神遂为之一衰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37)1 v, u& E9 r+ o9 H" s+ E
  ) U# T5 r: ~* _1 v0 i; f
  马防与耿恭的胜利,又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局面,只是和平的时间似乎越来越短了。
  v& R, s- g, D  w; Y! k+ ^6 N  八年后,章帝元和三年(86年),烧当羌的首领迷吾再次揭竿而起,率领羌人叛逃出塞。迷吾有一个弟弟,名叫号吾,相当的骁勇,他并不把汉边关守军放在眼里,率军攻打陇西边界。然而小名小吏就把轻敌的号吾给收拾了。陇西郡督烽掾李章,不过是一个负责烽火的小官吏,率军迎战,结果号吾战败被俘虏,并押解到陇西太守张纡跟前。
$ l8 O: ]7 {) w9 z( ^( P0 j  号吾对张纡说:“杀了我一人,无损西羌的实力,如果你把我给放了,那么我保证诸羌部落一定罢兵,不再侵犯边塞。”
3 @+ h* G: W" L/ m  张纡一听,心想不妨一试,便把号吾给放了。号吾也确实遵守承诺,返回后,劝说兄长迷吾放弃进攻东汉边塞,解散诸羌部落的联军,迷吾率军撤退到黄河北岸的归义城。/ d5 V- E: r* w8 l9 z+ [
  一场冲突眼看很快就会平息了,不想节外生枝。
0 a. ^8 R( L! |" T7 _3 W  
5 V3 A- Q. A: c0 p2 N; B5 e2 t  护羌校尉傅育对张纡的怀柔政策相当不满,他企图通过武力手段解决烧当羌的屡屡叛乱,但此时迷吾与号吾均向张纡投降了,如果此时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
$ G  m2 g( T; U. l% P  傅育招了一批人,专门前往羌、胡各部落,企图挑拔羌人与胡人的矛盾,以收渔翁之利。但是傅育的伎俩太露骨了,以致于很快便被羌人与胡人看穿了。这使得汉、羌很脆弱的民族感情再次崩溃,愤怒的羌人部落纷纷逃出塞外,投靠烧当羌的酋豪迷吾。8 _* [+ _+ u0 W/ ], ?6 Q9 `5 p
  羌人的叛逃又给傅育予口实,他上书朝廷,请求征发边郡军队数万人,出击西羌。章和元年(87年)三月,在边郡军队尚未集结完毕时,迫不急待的傅育便率自己的麾下的精锐骑兵三千余人,对迷吾的烧当羌部落展开进攻。0 c8 d5 r8 h0 T7 f
  迷吾在得知傅育大军出动的消息后,马上下令撤除庐帐,即刻撤退。
4 G6 U* C# J9 a" b6 Z  傅育焉肯就此罢手,领着三千骑兵急追不舍,到了夜幕降临时,追到了一处名为三兜谷的地方。傅育见羌人一路狂逃,根本就不去防备羌人的反扑,入夜时分,骑兵们就地休息,准备明日继续追击,试想想大军在山谷之中却丝毫没有戒备,结果会怎么样呢?6 ]) T+ h5 h0 J
  迷吾悄悄率羌军包围了三兜谷,在下半夜时,突然发动袭击。汉军虽然训练有素,无奈天色极暗,狭窄的地形也不利于军队的展开,结果遭到惨败,护羌校尉傅育战死,阵亡的官兵八百八十人。
6 T( @' X, }% t, B4 d  6 n4 M3 X1 a( ^) g5 r! _
  傅育战死,陇西太守张纡接任护羌校尉。
+ t% f7 y5 P4 Q# [( Y8 H  此时从诸郡调来的军队已经陆续到达陇西,为了更好地指挥前线作战,张纡将护羌校尉的驻地移到离边界更近的临羌(隶属金城郡),并且留下一万名士兵在临羌屯垦。4 q" w' E* B( e$ k' Y; `
  迷吾在击杀傅育之后,向北撤到西海(青海湖)附近,又联合河湟一带的羌部落,对金城郡发动进攻。然而迷吾在选择作战方向上犯下大错,此时金城郡重兵集结,正严阵以待哩。张纡派遣从事司马防以精兵迎战迷吾,双方在木乘谷狭路相逢。迷吾的羌军撞到刀锋上了,被打得大败而回。: C  b2 l' Q" B! `
  失利后的迷吾又盘计着投降的事宜,他派了一名译者前往临羌,向护羌校尉张纡求降。张纡同意了。
5 ^/ Z1 U0 S5 H  T  
$ [/ K$ `- F# {3 v/ f  然而张纡的双眼明明是暗藏杀气!
6 Y* ]2 p2 |$ C  L- Q/ K' B& I  迷吾没有在意。因为他相信张纡,他的弟弟号吾被俘后,不正是张纡将他释放,让他回来劝降羌人的部众吗?
3 X5 @) L' ?" d. r4 H. b3 I7 _  但是张纡不相信迷吾,因为迷吾不仅两次叛乱,而且还杀死了他的前任傅育,要是自己不手刃迷吾,能对得起“护羌校尉”这个名头吗?
4 N) x% p: n9 D; e3 [  [  迷吾确实没有防备心,他亲自前往临羌大营向张纡投降,而且还带来八百名羌人的重要头目。张纡笑呵呵地摆起酒宴,款待诸位羌豪,当迷吾心怀感激地举起酒杯时,他不曾想到,这杯酒乃是死亡之酒。
发表于 2008-4-11 14: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目录感觉不错,好好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8-4-12 1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38)5 D. R5 h# U& Z; Z; r5 S8 _
  
+ X" D, z: d$ k  张纡在酒中下了毒,不止是迷吾手中的这杯,每位羌豪手中的酒均是毒酒。
8 A; z( ?! O8 F0 |" A$ R' g6 N% L  热酒下肚,杯过三巡,所有的羌豪都开始感到身体的不适,继而疼痛难忍,大惊失色,惊呼道:“是毒酒!”就在这时,张纡把酒杯一掷,埋伏在外的刀斧手闯了进来,你想想羌豪们全部中毒,哪有半点力气做抵抗,只消一盏茶的时间,只见得刀光斧影,血光四溅,人头乱飞,八百名羌豪,被屠杀得一干二净。2 b7 z$ z$ q( {& A: R
  张纡割下迷吾的首级,在傅育的墓前祭奠。
5 \4 }  j4 Z, [; N  随后,汉军倾巢而出,直杀向羌军大本营,群龙无首的羌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一哄而散,遗弃下数千具的尸体。% ]8 {& x% Y3 }5 o
  
+ S( g; b; g& k  n1 i$ J  张纡的快意大屠杀,很快便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8 L3 ^! [( v9 E! @0 _  首先是杀戮太重,倘若要报仇,诛迷吾一人足矣,而张纡竟然屠杀八百名羌人重要头目,这不引发羌人的仇恨才怪。前汉傅介子刺楼兰王,后汉班超杀疏勒王、焉耆王,都将诛杀的范围控制在很小的范围,所以并没有引发很严重的后果,张纡一口气杀了八百名前来投降的头目,这无疑是骇人听闻的。* t1 ^  x/ @7 O$ E7 q; ^, n  |
  其次,羌乃是一个大民族,非西域诸小国可比。虽然羌的部落甚多,内斗之事时有发生,然而在一致对外上,仍然有一种向心力,这次屠杀使得汉羌关系极剧恶化,并使羌战迅速升级,最终成为东汉帝国到覆灭时也无法摆脱的心腹之患,成为东汉的第一大外患。
2 `* k* |& s7 O8 I+ ?" u  迷吾的儿子迷唐在一腔悲愤之中,与其他羌部落交质解仇,通婚结盟,盘踞于大榆谷与小榆谷,以此为基地,不断地向东汉边塞发动进攻。羌人的团结,使得护羌校尉张纡很快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 y8 P4 t# N( A  u) Z. a9 e
  
  C8 z. U8 P' Y4 w  张纡最终被解职,邓训临危受命。
2 G; N7 f8 |6 ^  邓训着实是护羌校尉的最佳人选。此人的来历非同寻常,他乃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的第六个儿子,从少年时代始,邓训便胸怀大志,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东汉时期,儒学极为兴盛,但是邓训这个人不喜欢读书,所以经常被老爹邓禹责备。! E* d: O6 E2 |& L& m; K) J
  虽然在文学上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邓训却极富有个人魅力,重义气,有宽容心。在章帝建初三年(78年)时,在上谷郡的赤沙乌桓部落谋反,朝廷命令邓训率黎阳大营的军队驻屯于狐奴,以防备赤沙乌桓。三年后(81年),邓训被提拔为护乌桓校尉,当时很多黎阳营的部下,纷纷要求追随邓训去边关。邓训在管理胡人上有一套方法,恩威并施,讲信用,有原则,不仗势欺压胡人,所以深得乌桓人的信赖。章和二年(88年),因为武威郡的卢水胡发生反叛,邓训调任武威太守,解决了胡人的反叛。鉴于邓训在外夷事务上的杰出才能与丰富的经验,朝廷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解决日益严重的西羌问题。
) X0 f& @5 X& U3 b" G! v  
6 ?2 Z2 F$ a- l$ }  邓训走马上任之后,烧当羌的首领迷唐正集结了一万多人的骑兵,逼进东汉边境要塞。迷唐惮于邓训的威名,不敢贸然发动进攻。迷唐将矛头直指归附东汉的小月氏胡人,小月氏与中亚的大月氏(贵霜帝国)乃是同一祖源,不过小月氏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二三千人的骑兵,然而极其骁勇善战,所以东汉政府经常使用小月氏的骑兵与羌人作战,小月氏骑兵每每能以少胜多,成为羌人的眼中钉。3 e7 }! J% @7 ]. x
  得知迷唐的计划后,邓训命令军队进驻小月氏,以保卫其安全。邓训的部下说道:“羌人与胡人相互厮杀,这对我们很有利,正好可以以夷攻夷,我们还是不要保护胡人的好。”) f5 n& e' \0 P* M
  护羌校尉邓训听罢直摇头,回答道:“诸君此言差矣!正因为张纡不讲信用,才造成诸羌部落联合反汉,我们常驻屯军的数量,总要保持在二万人以上,粮秣的转运量巨大,致使国库空虚,凉州的官吏百姓,命若悬丝。以前诸胡部落之所以郁郁不得意,都是因为我们的恩德信用不够,现在胡人安全受到威胁,正好以恩德相待,这或许可以收到好的成效。”- Z; N6 }5 X/ E6 L( A
  看来邓训在民族问题上有高人一等的见识,首先必须要建立民族间的信任关系,相信人心自有共通之处,即使是不同的民族与部落。我们从汉羌一百多年的战争中,看到许多次战争的爆发,都是源于相互间的不信任。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08: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39)& M# `% k& }, R  s; B
  
/ C3 j# k6 D& C" M- q  邓训下令打开城门,接纳小月氏的难民,并且派兵守卫这些难民。
/ S% a( z( x1 l0 G+ C. ?  迷唐的羌军纵兵搜掠小月氏,一无所得,又不敢对其他的胡人部落发动攻击,他也担心打击面太广,反倒四处树敌。
( m' r% ^9 d1 u9 Q  邓训的英明之举马上得到湟中诸胡人部落的热烈拥护,胡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说道:“以前汉官员经常想我们内斗,现在邓训却以恩信待我,打开城门,接纳我们的妻儿老小,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这些胡人每见到邓训时,就欢天喜地地说:“我们愿意听从您的命令。”邓训也收养了数百人年轻力壮的胡人,作为自己的随从。5 k' G" y9 ^1 \; f
  羌人与胡人有一个风俗,以病死为耻,以战殁为荣。所以一旦得了重病之后,往往操起刀子往自己身上捅,自杀现象非常普遍。邓训对羌胡这种习俗十分了解,所以每当有羌人胡人生病时,他便把这些人的手绑起来,不把兵器交给他们,另外派大夫为这些人看病,并且提供医药,结果治好了许多人。行动超越语言,邓训的所作所为,不能不令佩服其胸襟。
2 c3 H. T; p+ h; J& N  人格的力量有时是非常之伟大,邓训即是如此,他一改张纡的欺诈手段,而是推诚相待,不仅是胡人,也包括一部分羌人都为其人格所吸引,纷纷前来归降,其中包括了迷唐的叔叔号吾,率八百名族人向邓训投降。邓训又让已降的羌人去招降其他人,结果迷唐与其他部落交质解仇所组成的铁血联盟,面临着不战而溃的危险。
/ A2 ?* [  X3 ^2 a1 O  \  
3 N5 U5 A; y! H* `( q! e3 L  除了怀柔政策之外,军事打击仍然是必要的。1 h. d1 p6 ~4 e
  邓训招集湟中守军、归降的羌胡人共计四千余人,向迷唐的据点写谷发动进攻。此时支持迷唐的诸羌部落纷纷背离而去,迷唐难以抵挡,遂撤离大小榆谷,逃往西部的颇岩谷。
5 c/ o, C- L! e! H3 x2 P! l* X  次年(89年),迷唐在获得喘息之后,慢慢收集了旧部,颇岩谷的地理环境恶劣,迷唐又想着返回大小榆谷,于是他又率部东返。但是护羌校尉邓训却不给迷唐机会,他派遣长史任尚率领六千名湟中守军,以皮革缝制成船,置于木筏之上,强渡黄河,掩击迷唐的烧当羌部落,斩获颇多。6 R6 ]# w, l1 H9 D
  迷唐向北逃窜,任尚紧追不舍。到了晚上后,迷唐利用羌人对地形的熟悉以及山地作战的优势,向任尚的军队发动发突击,在此役中,任尚军中归降的羌胡部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的作用,因为在黑暗之山的夜战,显然羌胡的作战能力要远胜于汉军。激战一夜后,迷唐损失了三千八百名战士,其中二千名被俘虏,损失的马牛羊等牲畜共计三万头。
! r! Y4 y; k; |; q  这一战,彻底阻止了迷唐返回大小榆谷的美梦,为了躲避汉军的追击,他逃到更远的地方,向西行进一千余里后,方才有了落脚之地。
6 g" v4 }* d( R1 f5 d/ [  
; z, }' K- k5 K/ ~, I  邓训在任四年间,恩威并重双管齐下,得到许多羌人部落的支持与信任,使得西羌的危局得以解除,他是东汉最成功的一位护羌校尉,只可惜尚未大功告成之际,便于和帝永元四年(92年)病逝。邓训的去世,是东汉帝国的重大损失,他深孚众望,其成功之处,与班超颇有类似之处。他对待羌人以宽容之心,总揽大局,不计小过,以诚相待,付诸行动,不尚空谈;宽容有时容易流变为软弱,但邓训并不,他是一个极威严之人,连他的兄弟子女都对他有畏惧之心,史书载:“兄弟莫不敬惮,诸子进见,未尝赐席接以温色。”敬惮二字说得好,羌胡对他也是极为敬惮,一方面是极其敬重邓训的为人,一方面又有一种畏惧感。
  B) ?1 O5 x/ o2 n+ T8 r/ ^  羌人或许并不信任东汉政府,但他们信任邓训。邓训之死,对羌胡部落是一大震动,在人治的社会中,个人的才能往往能左右时局的变化,后邓训时代,无论是羌人还是汉人,都对未来的局势有莫名的忧虑。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无论是汉官吏百姓,还是羌人胡人,都自发前往哀悼,每日多达数千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0: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40)
; V, s/ {6 X" |# T3 i3 _2 ~9 A  y& {  k  
6 o5 ]3 B* a* _" J* r- c  连邓训担任护乌桓校尉时的部下,得知噩耗后,纷纷不远千里奔丧,以致于一些县城为之一空。地方官吏担心这种大规模的奔丧会引发骚乱,便逮捕了一部分人,劝他们返回驻地,但是这些人不听,一定要前往金城郡,与前任长官的遗体告别。地方官吏也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便报告现任护乌桓校尉徐傿,徐傿听罢长叹息道:“这就是仁义啊!”下令释放被逮捕的人。
, _' P, {1 p7 R3 i; J3 |% y3 o  有些人死后,就变为神了,邓训就是这样的人。金城一带的百姓,家家为邓训立祠,作为保护神,每当有生病时,便向邓神仙祈祷求福。
& K% D1 W' B# R  这就是邓训,一位充满伟大人格力量的英雄。: V7 m8 h3 \9 r1 T/ H0 m. Q: E
  5 p+ x4 i+ L# w/ Q9 S' |: ~
  邓训死后,护羌校尉的职位由蜀郡太守聂尚接任。. _8 }0 I. c/ f2 I* f3 ^/ n" J
  聂尚准备延续邓训的怀柔政策,派人前往招抚迷唐,准许迷唐率部返回大小榆谷。迷唐接受了聂尚的招抚,率领烧当羌人回到旧地,紧接着,发生一件颇令人费解的事情。2 ^+ H. i. X% @0 v" Z$ A
  迷唐派自己的祖母卑缺到金城郡,进见护羌校尉聂尚,表达感激之情。聂尚盛情款待卑缺,临别前,聂尚亲自护送卑缺到边关,并且设宴送行,同时派译者田汜等五人护送卑缺出塞,抵达大小榆谷。
2 |0 b' N9 Z1 ^  令人不解的是,迷唐不仅没有感激之心,反而将田汜等五人以酷刑处死,活活地肢解。揣测迷唐之心,大约是父亲迷吾与羌人头目八百人被张纡毒死的血海深仇不能忘却,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相互仇杀屠戮,成了一笔理不清的血债。
5 M2 y' A. e9 D$ Q$ b% F  t  据守大小榆谷的迷唐,再扯起反叛的旗帜,联合其他部落,以田汜等人的鲜血盟誓,起兵攻入金城郡。
' @- H2 r% x+ p9 z" V( I% J4 H  聂尚弄巧成拙,一片苦心居然酿成此种不堪的后果。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样是怀柔政策,为什么邓训可以成功,而聂尚却失败了呢?我们前面分析过,羌人对邓训不仅是敬重,而且也惮惧,他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威严,在重大原则上不手软,比如说在打击迷唐上,就不遗余力。而聂尚呢?在两个细节上可以看出他不如邓训甚远,第一是他让迷唐不费吹灰之力便返回肥沃的大小榆谷,除了迷唐口头上投诚之外,没有任何的防患措施;第二是迷唐的祖母卑缺前来,聂尚竟然亲自相送到边关,固然他想借此表达诚意,然而观伟大的英雄,如班超、邓训,不徒以诚,亦赖以威,无威则是向对手示弱,难怪迷唐敢于大开杀戒。( Q9 @/ h- ^% j& y" p& m
  担任护羌校尉不到一年的聂尚被解职,由居延都尉贯友接替。
$ t0 T3 [* B7 f2 t' B' X9 c% R  
* N* q, X5 c9 T* ~+ @- Q8 Y# U  聂尚的下台,意味着对羌以诚相待政策的结束。民族之间的关系便是如此之微妙,信任难以建立,却易于消失,于是乎你欺我骗,局面难以收拾。& A" {* T  A7 }: w& ?; K& q
  贯友抛弃了邓训、聂尚的怀柔政策,代之以强硬的立场。他延续了傅育的政策,在羌人部落中挑拔离间,以金银财宝诱使诸羌部落纷纷脱离联盟,最后使迷唐苦心建立的联盟瓦解。永元五年(93年),贯友派遣大军出塞,直袭迷唐的大本营大小榆谷。" u8 L0 G/ o. V0 @( Y
  联盟瓦解后的迷唐部落,哪里是汉军的对手,一战下来,死伤与被俘的人数超过八百人,小麦有数万斛落入汉军之手,迷唐率部向西撤退到赐支河曲(黄河上游的一段)。7 ]! l! C7 B! V# w6 w& I
  因为大小榆谷乃是烧当羌最重要的据点,而大小榆谷位于逢留大河(黄河上游贵德至尖扎一段)的南岸,所以贯友决心在逢留大河南北两岸建立军事设施,以作为攻击迷唐的桥头堡。首先是在两岸建起军事堡垒,然后制造大船,最后修筑了一条跨河大桥,贯通逢留大河的南北两岸。
5 y; }' K8 \2 [" c( v. j  贯友还没来得及利用这个军事基地打击迷唐,便于永元八年(96年)病逝于任上。
; D! C9 v9 f: S# a4 e/ F' C0 F% {1 {    N$ n2 [5 `/ c  X" ?
  汉阳太守史充被任命为护羌校尉。& B4 A$ u5 r# k
  史充与聂尚正好相反,聂尚一上台便招抚迷唐,而史充一上台就迫不急待地攻打迷唐。但此二位都不能胜任此职。3 q2 C) A( y# H3 n# g% ]2 [
  此时逢留大桥已经建成,史充调集湟中归降的羌胡军队,从逢留大桥通过黄河,然后西进至赐支河曲,欲与迷唐的烧当部落决一死战。迷唐以逸待劳,纵兵迎战,结果史充大败,损失了数百人,灰溜溜地回到金城。4 g' k3 c- V  H# B1 x0 N% u8 A4 W" Q
  朝廷一纸令下,任护羌校尉仅数月的史充被撤职,改由代郡太守吴祉接任。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0: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41)1 t2 h; @2 e+ D9 f% ^
  1 Q  k( P0 E1 U3 k* [
  次年(97年)的秋季,迷唐开始反击。# f, a6 F3 k# w* ~3 H
  他亲率烧当部落骑兵八千人,攻入东汉境内的陇西郡,杀死陇西边境守军数百人,然后以威胁的手段迫使陇西郡内的羌人部落起来造反,收编诸羌部落的人员,兵力扩充到三万人。陇西驻军前往弹压,但被迷唐击败,迷唐乘胜追击,攻陷陇西北部的大夏城,杀死大夏的县令。
. [, F! A6 n" g: y& o! _' B9 V  迷唐的兵锋极盛。. D9 S2 k- b, ^  G. ?2 R
  朝廷增派援军赴陇西郡,援军以征西将军刘尚为统帅,越骑校尉赵世为副帅,下辖北军五校、黎阳大营、雍营的部队、三辅弓箭手、边防军以及羌胡骑兵共计三万人。兵分两路,刘尚进屯狄道,赵世进屯桴罕,狄道在大夏城东部,桴罕在大夏城西部,对迷唐形成左右夹击之势。: g4 _( R8 V1 T9 p
  迷唐不敢恋战,向南撤退,逃跑过程中颇为狼狈,老弱病残之辈逃得慢,迷唐下令放弃这些人,结果都成为汉军的俘虏。3 o$ J2 N0 R+ p$ G6 `
  汉军一路追击,迷唐逃到了陇西南部重镇临洮以南的山区,刘尚率军尾随到此,发起攻击,羌军大败,损失了一千余人。迷唐夺路而逃,翻山越岭出塞外了。+ t% R$ O7 c8 p3 T
  刘尚迟疑了一下,没有一鼓作气追出塞外,因为汉军的伤亡也不小,而且经过长途行军之后,大军已经疲备不堪了。
' [/ P) f# u1 i$ ^6 x5 _* O  
3 K& P7 t  p- J) ], _9 k* x0 B6 C/ s  刘尚这一迟疑,马上遭到弹劾,被指控为畏敌不前。0 `) f5 M7 m5 d! S
  永元十年(98年),主帅刘尚被解职,由谒者王信统领其兵团;副帅赵世同时被解职,由耿谭接管。耿谭曾经两次北伐匈奴,是落稽山大捷(89年)的战场指挥官,作战经验丰富。
! K7 q4 ?+ X3 Z  耿谭对羌人所采取的策略与贯友如出一辙,以高额的赏金吸引羌人部落前来归附,孤立迷唐的势力。耿谭这一招很快便奏效,看来有钱能使鬼推磨,到了西晋时代,鲁褒写下一篇千古妙文,其中有几句:“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赈贫济乏,天不如钱。”4 h+ y7 B/ s' u, H
  在朝廷的严令之下,王信、耿谭率兵出塞,进剿迷唐。迷唐率军侵入陇西时是八千人,最盛时到达三万人,但是随着诸羌纷纷叛去,回到赐支河曲时,已经只剩下二千人了。! P/ R/ M' j% i6 k8 ^3 {" z
  成为孤家寡人后的迷唐深知不是对手,派人向王信、耿谭求降。迷唐残忍地杀害五名汉使,但考虑到之前张纡毒杀迷吾等八百名羌人,王信与耿谭最后还是同意迷唐的投降。这一年的年末,迷唐率部族头目前往洛阳,向帝国的天子进贡。! m+ @0 @+ J+ Q& d- m* n
  迷唐又一次躲过灭顶之灾。4 T  U. D* d+ z
  
; Q2 D0 [. `$ }4 R  |  n' v  汉政府令迷唐率其部众迁移到金城郡,将他置于护羌校尉的管制之下。然而不久之后,政府便察觉到这一政策的重大失误了。金城郡内有众多的羌人部落,而迷唐在羌人部落中极有影响力,万一迷唐与诸羌再次联合起来,将是一件极为棘手的事情。以金钱来离间羌人,固然可奏一时之功效,然而政府也无力每年都耗费庞大的开支来维系羌人的归附。# E, s( V9 b5 Y, O1 J" J
  朝廷经常讨论之后,认为迷唐居住在金城郡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不如让其返回大小榆谷。金城郡地处湟水谷地,乃是高原上土地最肥美之处,迷唐不愿意返回大小榆谷,而且大小榆谷北部的逢留大河已经通桥,而是河的两岸还有汉军的城堡,汉军可以轻松地进入大小榆谷,所以返回意义不大。. B/ O+ Z0 F" ]7 l
  迷唐便找借口说,他的部众粮食不足,不能长距离跋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17 16:52 , Processed in 0.0384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