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评《红楼梦》中的中医药 : M( [4 @3 g* R; k q& I9 }
- K& Q5 }9 n) C; P--------------------------------------------------------------------------------. X3 V) s& c! w: w
2 b4 X5 y) Y4 K0 V: d* K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百科全书。该书对祖国医药学的记述也占有较多的笔墨。其中有提及中医药的有近三百处,病证名约一百陆拾余处,方名45处,药名127处。对于一部文学著作来说,触及这么多的中医药实属少见。- S3 C0 C0 P5 p
/ W- m7 C. k7 p, b6 `, {+ {+ E
《红楼梦》中所写的中医药知识不但多,而且大部分是非常准确的,完全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在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张太医给秦可聊看病的过程就描写得详细而准确。
7 a. m+ ?/ F0 \4 U: D/ t# o
9 q7 Y$ ?- M I- s7 H- _7 B0 i 在该章节中写道:秦可聊“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张太医切脉后所得秦氏的脉息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张太医分析是:“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这些分析并不是作者随意下笔所写。根据中医理论左寸可候心与膻中,沉数脉为里热症,因此张太医有“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的分析。另外,左关可候肝胆,沉脉主里证,伏脉主邪闭,因此张太医有“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的分析;右寸可候肺与胸中,细脉主气血两亏,无力主虚衰,因此,张太医有“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的分析;右关可候脾与胃,虚而无神之脉主虚证,包括气血两虚及脏腑诸虚,“右关虚而无神者”自然就说明脾土虚衰了。根据五行学说,脾土虚衰相对而言就是肝木旺了,这样肝木自然就会克制脾土太过了,因此张太医有“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克制。”的分析。张太医的这些脉象分析确实令人叹服。
9 m. [ | f: Q) K1 i/ B S( g3 S7 @/ I
根据这些脉象分析,张太医接下来的推论“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今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应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之间心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克制者,必定不思饭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就顺理成章了。8 |4 h) S7 t+ q# ]' h1 a0 m+ W
+ ~( t& J; U. E/ p 接下来张太医还分析了秦氏的病因。“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过人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期而至。”据此,张太医认为秦氏的病因是情志所伤。这也符合“思虑伤脾”的中医理论。- k" o( ?; _# W+ p/ z5 ?# o
8 l1 I4 u5 k% y8 \ 最后,张太医还拟了方子,方名为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内容为: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白芍二钱;川芎钱半;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莲子七粒去心、红枣二枚。从整体来看,此方组方严谨,用量轻重适宜,各种药物所选用的炮制品很妥当。此方以八珍汤为主方,以平补气血为主。八珍汤可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脉细虚等。此方中所加的香附、柴胡、延胡可治肝气郁滞肋下疼胀。淮山、建莲针对其脾虚,用于补脾肺肾。黄芪、红枣加强该方补气的作用。方中阿胶益肺补血。从以上看来,该方非常符合秦氏的病症。
3 L3 F- L. \6 D7 M x4 B. l
# C0 E, f) _2 T9 v 该章节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病案分析。理、法、方、药兼备,术语准确,逻辑推理完全合乎中医药理论。这足见曹雪芹知识之渊博。《红楼梦》不愧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