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2|回复: 7

有关痛风的诊疗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16: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名老中医岳美中治类风湿经验
4 i5 O5 s! S! B
5 _; a* @* Z- U6 R! e$ G1 `' Q8 T- r! \" V
已故全国名老中医岳美中 ,生前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岳美中先生认为 ,宋代朱丹溪所制上中下通用痛风丸 ,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良方。
" d& @' q0 t# n7 w, H- D  根据《丹溪心法》的记载 ,本方的组成、用量和制法为 :南星 (姜制 )、苍术 (酒浸 )、黄柏 (酒炒 )各 60克 ,神曲 (炒 )、川芎各 30克 ,白芷、防己、桃仁各 15克 ,桂枝、威灵仙 (酒拌 )、羌活各9克 ,红花 (酒洗 )4. 5克 ,龙胆草 1. 5克。上为末 ,曲糊丸梧子大 ,每服 100丸 ,空腹米汤送服。: ]: T) ^7 H/ w" O) n, V8 d. N
  类风湿性关节炎即中医之所谓“白虎历节风” ,症状以四肢百节走痛为特征。丹溪谓此病“大率有痰 ,风热 ,风湿 ,血虚 ,”故方以苍术、黄柏、南星、川芎为主 ,兼顾风、湿、热、痰、血诸因。白芷、灵仙、桃仁、红花为辅 ,助主药驱风活血宣痹止痛。六曲为佐,防止诸药损伤胃气。桂枝取味薄者 ,引诸药以达上肢 ,行于手臂 ;防己、胆草取其苦降 ,引诸药下达髋膝足趾 ;羌活能走骨节,领诸药直至痛处 ,故皆用之为使。通过临床验证 ,此方若无黄柏、苍术、川芎三药 ,疗效会显著降低 ,使用时应予注意。7 D% r! b) G% X  g5 k* P3 k& Q
  本方应用得当 ,收效颇著。岳美中曾治一男孩患历节风 ,病情发展迅速 ,经多处治疗无效。就诊时手指肿胀 ,不能伸直 ,脚痛,全身关节肿痛 ,舌红苔白腻 ,脉弦数。投以痛风丸 ,六剂后肿痛消失。又曾治一成年女性 ,手指肿痛 ,诸药不效 ,以痛风丸加桑枝、松节各30克 ,服之而安。
& o1 M- p! S* J, l  岳美中认为 ,桂枝芍药知母汤亦治周身关节肿痛 ,它与上中下通用痛风丸在主治证上的区别是 :前者以下肢肿痛为主,仲景故有“脚肿如脱”之训。后者以上肢肿痛为主 ,丹溪故于列方之前谓“取薄桂味淡者 ,独此能横行手臂 ,领南星苍术诸药至痛处”。              9 y* q9 W0 R0 d; F8 P
  据岳美中的临床经验 ,若历节肿痛服前二方不能止之 ,可试用《河间六书》治历书之银花藤、葛根、羊霍方 ,亦验。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6: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岳美中医案赏析
: D1 p  W' X' d9 U
1 ^) d7 ]- q6 g- p6 i1 C# I6 w2 D8 a- p$ s# t( G
  玉屏风散治疗表虚自汗证3 g) _2 x* s$ ^& x
  何某某,男性,39岁。于1973年4月9日来诊。其证系甲状腺肿瘤摘除后,身体较弱,为疏风活血消瘀之剂予之。9 M* Q& ^; z, A3 H0 R& {
  4月19日复诊,自诉服前药几剂后,又服抗甲状腺西药,服后汗出不止,且恶风,每天感冒二三次,虽处密室也不免,颇苦恼。诊其脉弦大,舌有齿痕而胖,断为疏解肌表有过,而伤表阳,致使不能卫外,津液因之不固而外泄,且畏风感冒。这与伤风的自汗不同,此责之表虚,彼责之邪实,此宜补,彼宜散,因投以玉屏风散,为粗末,每用9g,日煎服2次,服一月为限,观后果如何。, g" i9 ~6 B5 S, ^) c# Z! m! Y
  服前散剂20日后,又来复诊,云汗已基本不出,感冒亦无。诊其脉,弦大象亦减,惟(舌)仍胖大。嘱再续服10天,以竟全功。……。" ?8 p6 M& A- I4 z& D
  简析:原案说理透彻,无须蛇足。玉屏风散本为治表虚自汗之常用方,服药3~5剂,即取得汗收的效果,但易复发。岳老原认为该方只有短效,而无长效的巩固作用。后见蒲辅周老医师以小剂量散剂煎服,坚持服至1月,不独汗止,且疗效巩固,不再复发。从而悟出其治慢性肌表衰弱证,想以药力改变和恢复生理,“必须容许它(药力)由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改变了以往用玉屏风散作汤剂,大其量的方法。这种谦虚谨慎及善于汲取他人长处的治学精神,实为后学所景仰。
1 N, {; L+ \% C: [; ~+ P  甘草泻心汤治中焦气虚大便燥结证5 ~# h7 v: M3 c. l8 ]# k' J8 @
  宋某某,男性,55岁,1960年12月31日初诊。9 I; ?  a2 f0 ]) ~7 e/ o% r3 c
  主诉便燥数月,每饥时胃脘胀痛,吐酸得按则痛减,得矢气则快然,惟矢气不多,亦不渴。诊见面部虚浮,脉濡缓。投甘草泻心泻(甘草、黄芩、半夏、大枣、黄连、干姜)加云苓,3剂后大便稍畅,矢气转多。改投防己黄芪汤(防己、甘草、白术、黄芪、姜、枣)加附子4.5g,一剂后大便甚畅,痛胀均减,面浮亦消,惟偶觉烧心,原方加云苓又服2剂,3月后随访,诸症皆消。
+ X" J! y# }) n* U0 K$ j  简析:本案临床见症,无一与甘草泻心汤相符,而便硬与雷鸣下利更属对立。据饥时胃脘胀痛,得按则痛减,得矢气则快然诸象。岳老断然治以甘草泻心汤,谓系针对本病“胃气虚馁,湿满于中”之实质。因甘草泻心汤和胃补中,降逆消痞,更加云苓缓中除虚,升清降浊,服药3剂,即矢气转多,大便稍畅,“已收降浊之效”。. f* P, h; Y. F" N
  “太阳湿土,得阳始运”。因证兼面虚浮等阳气不足之象,故改服防已黄芪汤加附子1剂,以补虚通阳,即大便甚畅,余症更减。后因偶觉烧心,续进初诊方2剂。诸症皆瘳。《伤寒论辑义》载:“胃弱不能转运,故水谷不得化,留滞于腹中(而便为之燥),作顺而肠鸣”之论,与本案病理有近似之处,可资参考。
% t+ p, b" ~- i# H2 j  岳老学验俱丰,成竹在胸,告诫人们,本证设“因燥而疏通,因胀而宽中,因痛而行气,必犯虚虚实实之戒”。全文着墨不多,发前人所未发,古医案鲜与其匹者。
. M7 R9 k1 m% S& I% w$ P6 ?: B- f  祛风散热法治疗头痛
6 N8 U' |; @7 z3 S% N- U$ y- X  小女沛芬,每一感冒,即出现剧烈性头痛,面红发热,虽服些止痛或发散性的中西药物,均不过暂时缓解,不能根除,颇为苦恼。偶阅罗芷园《医话》,见载其自制一方。为:连翘9g,菊花9g,霜桑叶9g,黄芩9g,苏薄荷3g,苦丁茶6g,夏枯草12g,藁本3g,白芷3g,荷叶边半张,鲜茅根12g。其十一味,水煎温服。云:“治偏头痛极灵,屡试屡验也”。
! N5 _; T3 Y4 \9 b  简析:患者系岳老之令媛。每感冒即发剧烈性头疼(应兼口苦、脉弦数,舌红)诸症,久久不能根治,颇为苦恼。岳老录罗芷园《医话》治“偏头痛极灵,屡试屡验”之方,3剂全愈,5年未发。岳老对其药解极简要,谓其“治风热止攻的头疼”,不可滥投于寒厥或痰厥之头痛。全案理法完备,不需解释。' j# X  K' G9 _# J3 L7 f5 t+ _9 }/ H
  该方药物,除茅根外,余皆散见于《临证指南》与《叶氏医案存真》之头痛、耳、鼻诸门,且均以苦丁茶为主。“学宗三家”。叶天士为岳老崇敬的三医家之一,且常谓“叶氏时方细密可取”,像这样的方剂,岳老信手拈来,并非夸张。从而说明岳老不仅治学严谨,尚具不自矜、不掠美之美德。笔者曾以之加减,治疗风热上攻之副鼻窦炎、红眼病、牙痛及原因不明之偏正头疼,皆有立竿见影之效,堪称“达药”。" J! {& G  N: h& E7 R4 h& I! G
  四君子汤加山药治低烧
- G- X) d7 N1 S/ z  z4 w. c1 N  庄某某,女性,患长期低烧症。于7月24日就诊,低烧37.5℃,脉微数,舌布薄白苔,腹时时胀痛。认为是脾虚之症,以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山药予之。一周后复诊,低烧腹胀均减。持续服前方至8月14日,低烧与腹胀痊愈。8 Y9 N3 u. a3 h, x' m8 }6 W0 x
  简析:患者长期低烧,舌布薄白苔,腹时时胀痛,岳老认为是脾虚之症,治以四君子汤加山药以滋脾阴。
' f; z" l$ a3 D9 J: u5 p  《幼科要略》载:小儿热病,诸治不效,“张季明谓元气无所归着,阳浮则倏热矣,六神汤(即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主之”。盖四君子汤是“治脾药”,故济以功能“滋阴退热”之山药,与张锡纯以“健脾阳”之白术9g,配伍“滋胃(脾)阴之山药30g同义。该方岳老未列用量,依资生汤用药比例推之,山药应倍于白术。李太炎氏认为岳老此治,与“朱丹溪谓四君子阳中之阴……得山药则补脾阴”之说,甚为合折。
% Y# i7 n4 W- m% \0 Q  都气丸加柴芍桂治低烧  H4 Z  z- @' V& V& G7 ^/ v6 R
  郭某某,女性,40岁,因久患低烧症,于1973年6月17日来就诊。
. \& i7 H* ^7 l/ P6 c7 F: }  患者主诉:3年来下午低烧,常达37.7℃~37.8℃,每到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顿不振,现代医学检查,原因不明,久治无效。- t7 h, @. t' y  d% H3 c
  切其脉细而稍数,左关稍弦,舌无苔略红,有阴虚肝阳旺现象,投予都气丸加柴、芍、桂作汤用,以滋肾调肝。1 B( F, ?. [5 {+ O8 W' f
  生地黄24g,山萸肉12g,淮山药12g,丹皮12g,泽泻9g,茯苓9g,柴胡9g,五味子6g,白芍9g,紫肉桂6g,水前服,嘱进7剂。
0 @) M8 z- @$ q3 S- ?( [1 T  方中六味丸,系宗钱仲阳从《金匮》肾气丸减桂附而成。《医方论》谓:“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此证下午低烧,夜间腿麻,为真阴亏损,又是女性,故以生地易熟地,入五味子成都气丸,以益气强阴,加柴胡疏理滞气,抑肝散火,益白芍以敛虚热护营阴,要点在加桂作反佐,使引火归原,以退久虚低烧。
5 G7 h& A2 ~2 O" h  n  26日复诊,低烧下降到37℃,嘱再服前方十余剂,以巩固疗效。
" @' d, Q/ O" Z2 k$ g0 r; o  简析:《医贯》载:“凡见患者寒来如冰,热来如烙,惟面赤如脂,渴欲饮水者,以六味(指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芍药、肉桂、五味(按即都气丸加柴胡、芍药)大帖,一服即愈。”据岳老经验,且不必拘定寒来如冰,热来如烙,即无寒但热,久而不退,或时热时退,或热而时退,缠绵不已者,一用此方,无不立应。
3 \% S- N: {' B  更有趣者,岳老之长女,“患咳嗽发热,时作时止”,岳老曾写此方与之,其家人不敢使服,但服他医药又不效,乃勉以此方姑试之,竟一药而愈。有初视其方,“极不谓然”之医者,见其效捷,乃大诧其神奇。低烧一证,原因甚多,尚须根据病人各方面的表现,辨证施治,不能千篇一律。此仅举其二端。由于岳老学识渊博,辨证准确,虽从他书抄来之方亦甚允当,竟着手成春。
0 @- a, p; @; ^  本文所引医案均据《岳美中医学文集·岳美中医案》。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6: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痛风丸的临床应用1
  s0 @0 ^  ^  Y) Z) Y' ^1 V; [# E0 x2 v0 }
陈某某,女性,27岁。于1989年5月31日入院。' T/ Y$ r' B" ?. P. [' {0 b* N" Y) K7 t
患风湿性关节炎五年。时发时止,每次复发曾服汤药、中成药及消炎痛、强地松等缓解症状,至今未能治愈。5天前因工作劳累,汗出乘凉,遂发两踝关节红肿热痛,痛无休止,夜间更甚,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扪之灼手,皮下散在结节,色暗红,质硬,发热恶风,烦躁不安,夜不能寐,口渴咽干,大便秘结,两天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而燥,脉滑数。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白血球1.6000mm3,抗“O”800/单位。证属汗出当风,风寒湿乘袭,郁而化热,风痰瘀血阻滞经络,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所致“风湿痹热”治宜清热得湿为主,辅以祛风燥痰,活血通络。, j; F8 J. x) V1 M, k4 T3 D
方用痛风丸加减。药用黄柏20克、龙胆草10克、防己10克、苍术20克、天南星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桂枝10克、威灵仙10克、苡米15克、牛膝15克、丹皮15克、忍冬滕20克。5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再诊:服药后关节疼痛减轻,局部红肿渐消,热退身凉,夜能入寐。药中病机,效不更方,前方续服5剂。三诊:关节疼痛时作时止,局部红肿十减七八,关节活动稍有不灵,皮下结节基本消失,精神转佳,饮食渐增,二便正常,舌质红,舌苔转为薄黄,脉滑略数。续以前方5剂,一鼓作气以驱邪处出。四诊:肢体关节疼痛已止,局部红肿及皮下结节均已消失,关节活动自如,饮食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缓。续以痛风丸原方减神曲加苡米15克5剂,巩固疗效,并嘱其起居有节,加强体育锻炼,厚衣避风寒,禁食生冷油腻之品。共服药20剂,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尚未复发。! D1 u, i" q. m0 a6 T
朱丹溪痛风丸为周身关节疼痛的痛风主而设。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证明,临床中只要有辩证准确,用药恰当,可广泛地用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风寒热痹等疾病,尤其对风湿热痹疗效更佳。& V5 T% T5 `% b% S; @% {8 y
几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深深体会到,痛风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尤其是风湿热痹之证、对缓解痹痛,改善症状疗效显著。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6: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痛风丸
* ]: W" }/ E* Y8 X, P. f  痛风之病由来已久,西方医学认为尿酸过高导致沉淀物,堆积在关节中,故产生剧痛,主要症状,皮肤呈红且肿大,碰触不得,一般治疗就是止痛药,同时要求病人不可喝酒,以免痛风再发,至今毫无根治之法,及预防之法。
1 r1 n; G1 F4 K  中医认为过食甜味及油腻食物与酒是致病之因,并非单一饮酒造成,脾主甜味,脾生油质以保持人体体温不外泄,脾与肾二脏的关系是相互制衡的,一旦过食甜味及油腻食物停积在体内过久,必产生酸味,而肾脏受到脾脏的压力,无法完全把它代谢出体外,日积月累下来,自然累积关节中,饮酒只是一导火线,酒是挥发性的物质,一旦喝入体中,必然刺激血液循环加速,连带引起大量沉淀物进入循环系统,但因沉积的酸过多,无法正常运行,故产生剧痛,一般医师自然就以为是酒造成的,其实并不正确。
4 `* m& A2 V2 Y  要预防痛风的发生,由以上可知,必须少吃甜食,少吃油腻食物,自然无病。一旦得病,则HT-27是很好的治疗剂,它的设计出发点,是加强脾脏的动能,[万不可用补药],及加强肾的代谢力,同时利用辛辣的药物来中和酸味,中医认为辛制酸,如此一来不但可以缓痛,且把多余的酸味排出体外,只要记得以上之预防方法,即可保永不再发,喝酒再多也无此痛矣。此丸人人可用,毫无副作用。# }5 ~' a% ~  g0 v- B( H, v
一般用量︰早晚饭前20粒。[适用于有发过病,目前不适之人]6 V; n( f; r8 W* ~5 k1 G* b
重症用量︰早晚饭前30粒。[适用于正值发病期]: }" Y4 m; ^4 a$ a/ a
主要成份︰炮附子、白朮、桂枝、炙甘草、白附…..等。7 q/ U# q$ K7 u% e1 Q; ?
研发人︰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倪海厦医师。
: I+ G1 h) Z7 b0 f4 p& b着作权人︰同上。
+ b7 x' R: q# g# A- Q此方是我实际临床之经验方,不含任何有毒性的中药在内. 美国汉唐中医诊所专用处方.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6: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谈痛风(一)" t5 ^1 @; L( z% ^4 O( B) k
     
4 K0 p$ q! l* M$ R, k1 B       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   朱良春
/ T& E; c, w5 b- z: ?+ }6 t* X/ |) m- W1 u2 }! h! l
) U; ~0 T& Z& K0 ?
一、             痛风病名之商榷
7 z6 n$ R( Y( {* \0 |
! V/ T% `6 C" H5 y中医的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的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2 D% U# y& R" P6 |& G- ~

" j# }8 G- T: P  [) L; m) N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高粱肥甘之人为多;但不是主因,湿浊淤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成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p% F% w$ U  D: F

: ?$ a$ g; d# H  |二、             主要治则是泄化浊瘀
! L, z; V6 J4 H4 _- e: L# X0 x: Q$ J1 k7 b5 ]; q
由于痛风的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症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症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络施治,则难以取效。  B( \& z# h: T# B9 V, K

7 C# L8 W! K# C" ^三、             辩证辩病,灵活用药) N) q' x8 A/ V; [& B9 ^$ @

* l2 L' v$ g( ]2 o7 o0 U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薢、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淤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曾取以上药物可制成“痛风汤”,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用,可以获愈。
  O, c7 j$ m# |7 }! a
' X8 M4 ]7 d' B1 v8 t8 I6 q& l* |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实验证明,用痛风汤对因为结晶尿钠所致大鼠实验性痛风观察,给药组2小时后大鼠的足趾肿胀的消退,显然比模型组要快,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在消肿方面,痛风冲剂并不逊于秋水仙碱组。毒性试验证明:痛风冲剂对人体是安全可靠的。9 w. N0 `7 U( s- C
9 p; t# r: Y. j: u1 z$ R; x
至于蕴遏化热者,可加清泄利络之律草、虎杖、三妙丸等;痛甚者伍以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以开瘀定痛;漫肿较甚者,加僵蚕、白芥子、陈胆星等化痰药,可加速消肿缓痛;如关节僵肿,结节坚硬者,加泡甲、蜣螂、蜂房等可破结开瘀,既可软坚消肿,亦利于降低血尿酸指标。如在急性发作期,宜加重土茯苓、萆薢之用量,并依据证候之偏热、偏寒之不同,而配用生地、寒水石、知母、水牛角等以清热通络;或加制川乌、草乌、川桂枝、细辛、仙灵脾、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可收消肿定痛、控制发作之效。体虚者,又应选用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生黄芪等以补肾壮骨。至于腰痛血尿时,可加通淋化石之品,如金钱草、海金沙、芒硝、小蓟、茅根等。
- R% M" Q" T' J7 Y1 h" ?3 e* ^$ T  H0 S) j7 u5 S+ U4 V  B9 N% A6 q
我处结合朱老治疗痛风的经验,又参考邓铁涛等名中医的治疗经验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病症及并发症辩证施治,配以加减痛风汤及痛风丸。急症期:红肿热痛,治疗以痛风丸加痛风贴为主,一般24小时见效。可正常工作;对于高尿酸血症和有痛风结石的患者治疗以痛风汤加痛风丸,一般15-30天血尿酸明显下降,1-2个月痛风结石可变小变软,3-6个月恢复正常嘌呤代谢,恢复肾脏泄酸功能,使血尿酸浓度达到生理正常,愈合不复发,不反弹。8 a; F/ ^6 q8 G- S) u  g' Q7 O$ p

0 ^% U3 U/ p9 |. z% ^对于发病期和60岁以上的可出诊(限天津地区),定期血尿酸跟踪检测。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6: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痛风秘方5 t6 _3 e# g0 L" \) r2 W2 r
" i5 A4 A& ~2 p: v+ }3 [2 k+ o5 Z% B
痛风
) T9 K5 P# ]* e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因其起病急骤,来势如风,疼痛剧烈,多伴红肿,走时较快,不留影踪,故名痛风。该病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并引起肾功能损害,累及血管可以引起高血压,累及心脏可以引起冠心病,并且常常伴发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 S/ e: r0 G6 [( l
    因此,尽管痛风多表现在关节引起关节炎,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全身病变,可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J8 l! I8 {) e# B! X5 E
! [: X1 u; u& ]6 E* O

1 |. z1 A% O! K1 @6 V) j秘验效方
6 D. Z! x- I* P痛风定痛汤 金钱草40g车前子15g制又与30g防己15g黄柏15g制十亦10g制盛土10g地龙15g水牛角30g制川乌6-10g制草鸟5g蜈蚣2条山慈菇10g海藻15-30g苍术15g六曲25g羌活15g灵仙15g红花10g
- @; H1 V" s; ?  t) v* z4 Z, g; I) |0 ~, J5 e$ V' L# @
用法:一天一剂,分二次服,粗粉煎服;2周一疗程!2 Y0 f9 V) Y3 K. H; w

6 F5 c/ f) ]$ W# {$ v( J7 p疗效]:用上方治疗痛风患者673例,经用药2-5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597例,显效者74例,无效者2例.愈后者经随访3年,均未复发.
( |: y8 _  m* R1 ^" U5 R
/ _' Y* }( @% p" |# O使用秘验效方须知' k$ `: E- L! ]

9 |- p. ^# K* n/ M7 x1 S- ?本网站以宏扬传统中医文化,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所有秘方秘而不玄,所用药物配方科学,全国各地大多数正规药店均能配齐,经临床验证,疗效奇特。(本站提供的秘方、偏方不仅为众多的病患者解除了病痛,而且极大地减轻了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对每一个病患者来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健康,永远不要轻言放弃!)如有个别药材买不到,千万不要顶替,否则将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
& k2 g0 f  I+ a- l' Q2 ?
7 r# }2 W4 u3 R. i4 ?7 I% K- M; s) T) {) B* r; H1 r
  3 M1 h) o+ m2 }! O
典型病例 <病例1>
6 R5 i4 J  I4 h0 e    患者:邹某,男,52岁。
/ O4 F% A$ m: N9 w    手脚关节红肿剧烈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每次吃海鲜喝啤酒后加重。经检查诊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用此方服1个疗程症减,连服4个疗程,告愈。随访3年未复发。
  k, R  @; ?3 c7 q9 h) E  
" m, c0 U$ E5 G/ w: D- ^# N# D1 A- K5 u- ^- }0 ?
    <病例2>" G1 H6 l& {" g! ?0 T1 T, @
    患者:王某,男,37岁;2001年6月1日诊。5年前患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近半月来两踝、两腕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伴有心悸、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经用西药抗痛风治疗,效果不明显。予本方治疗,服药15剂,诸症悉除,随访3年未复发。
7 T5 U8 B- x6 ~' H* u  [. h. a+ h4 A; @: J- H
0 A: t. ?# ~7 `' L5 V

; J8 u, ?  x! J$ @* s
( V) }3 g: y/ i: X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痛风”的食疗秘方  i& z6 ~6 ^% K( n5 B* Y4 X8 x* H$ E
  c1 L3 `) m0 @5 ]: G$ \
2)用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鲜竹叶和白茅根洗净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30分钟,代茶饮,利尿,防痛风合并症肾结石。( u/ a- O- q1 D* L8 E1 \
* r( Y% S. O7 D' \7 W( P1 q% m6 @5 o
4)用独活60克,大豆500克,当归10克,白酒1000毫升。将独活去芦头后,与当归同捣碎,置于净器中,以白酒浸泡一宿后,将大豆炒至青烟出锅,投入酒中密封,候冷,去渣备用。每日3次,每次温饮10毫升。
2 y% m& p) ^( S' [4 h7 s5)取独活45克,白藓皮15克,羌活30克,人参20克,酒适量。将独活、羌活分别去芦头,上4味药,捣为粗末备用。每用10克药末,同水7分,酒3分,煎至7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v) V; q" ?. J+ D5 E! D( E: \

0 u4 T1 C! H& h1 |; H+ n7 _●治疗2 ^  |2 ?' g& g4 D) g, G
  在治疗上,西医常用秋水仙碱、消炎镇痛剂以及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来处理痛风病人,基本上疗效不错,但是过敏体质及肠胃不适的副作用颇为常见。事实上,中医也有许多方药可以处理痛风,像是急性的痛风关节炎发作,可依病情选用当归拈痛汤、上中下通用痛风丸、白虎加桂枝汤或四妙丸等,通常可取得不错的疗效。
0 r" ~5 b5 J7 F1 s% L% @9 }, ?  另有一类痛风病人是属于虚胖水肿的体质,亦即是肥胖而肌肉松软,易流汗、常疲劳、常感腰以下沉重,甚至劳累后即出现下肢水肿,这类病人可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来控制尿酸,也多少能达到减重及改善疲劳的效果。而研究文献也指出,土茯苓、萆薢可降低血中尿酸浓度,薏苡仁、泽泻、车前子、大腹皮、茯苓皮等中药则有助于尿酸的排泄,这些药物经过适当的配伍后,可用于痛风的间歇期来降低尿酸。: [, @0 u7 d  M' }- l
  ●食疗方
! v* b7 v+ n, R) A  痛风患者对饮食一定也要有所讲究,基本上要多喝水少喝酒,尽量不要吃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小鱼干、吴郭鱼、白带鱼、四破鱼、虱目鱼、鱿鱼、干贝、牡蛎、高汤、黄豆芽、芦笋、香菇等,家畜肉类食品及豆类的普林含量也不少,不宜多吃。但是痛风患者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吃,像蔬菜水果类则多吃无妨,以下也介绍两道有助于痛风患者的食疗方:8 D+ ^: K* J' c) m; x1 p0 @/ g& w
  一、薏仁粥' S; e8 H. h2 {) v7 M. F
  取适量的薏仁和白米,两者的比例约为三比一,薏仁先用水浸泡四、五个钟头,白米浸泡三十分钟,然后两者混合,加水一起熬煮成粥。) E  e& ?# U- N2 [
  3 s( a5 H9 i0 F6 Q* K
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 ! A( S& G0 o: Y0 F7 R' I8 p9 e9 i
民间治愈本病的效验良方有: : r' g0 ]# s4 [+ p8 a$ C
1:处方: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 D# t* G5 }- h
用法:水煎,日1剂,服3次
6 Q( x/ U1 x5 G$ z! S2 ~- H疗效:服药1个月,可获痊愈
/ _6 r3 U7 I# l  x# Y0 i( m. t% p2:处方: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细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0 j- o% g/ D8 |6 u
用法:药研细,布包浸酒内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歇5天。 8 B8 a8 E) l1 Z4 f  j
疗效:用药1-2疗程,有效率达100%4 j& _! E: D& O1 m$ o
痛风是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血液中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痛风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所以要注意预防。
/ S$ `$ `8 }( [+ ^  s: `# ?; d0 ~& ~- ~. l0 e
专家建议:为了预防和治疗痛风,饮食上应做到三多三少: 4 F2 P7 d2 h' n: c
+ C; C* V; Y5 X; R; i; P
1、多喝水,少喝汤。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等。白开水的渗透压最篮球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多喝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
$ ~- t8 R/ a) v& m- h% p/ b+ F8 o6 f% g
2、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物,会让病情加重。而多吃碱性食品,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 I; U: k& F" p/ `2 P: S' v( ~. ~- M
( F5 i1 r# G0 F
3、多吃蔬菜,少吃饭。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的摄入量,增加纤维素。饭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减肥降脂。 ; C4 a) m8 ~" M! J/ @
0 h7 A( F- U- A. r
高尿酸症 7 M5 g. l+ q0 g1 f! S/ r
发生高尿酸症的主要原因乃是我们体内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不平衡所起。
7 Z" T0 [5 N( b" J4 _( 1 )正常时生成量和排泄量相当,血中尿酸值可维持在正常范围。
% ?: {2 i3 w$ w- p( 2 )尿酸生成过多,而排泄无法负荷时,血中尿酸值升高。
+ p$ M/ A0 A; \/ ]  Z7 A( 3 )尿酸生成正常,而排泄减少时,血中尿酸值亦高。 . k& M) S7 M# ^5 |/ U

: w3 d( |0 V" k$ o6 W/ M, M+ V尿酸高注意事项? : j6 H* m8 n: H5 `! V
* g- k$ r5 i: N  B1 {$ t: h, g
中医学上说:鱼生湿,肉生毒。 0 ?8 [* t# x2 x
  D% Q( S, p1 H& g! n
尿酸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C+ V) z! G9 O( _2 [7 q
$ U+ m+ w7 ?+ ~: R$ |
1、不吃海鲜了,尤其是鱿鱼、墨鱼、虾、螃蟹。 5 E0 n0 S: r* Q7 T: S
" j  P. |& z& O' Z; w  y; M
2、不吃蘑菇,尤其是香菇、香菜、紫菜。 7 e0 K) T7 c  {, |) p5 f! Z- X; a

7 t  L& m" u- _8 s! t3、少吃肉类,尤其是动物内脏。
) T8 s  t% J8 D
: d' n: P  o. G5 J8 H  N4、不侧喝酒了,尤其是啤酒点滴不沾。 & u! d6 a: H$ e
$ {5 @3 s4 `  I) Z% }' R
5、饮食要清淡,少油腻少盐,多吃粗粮好。
! i* |& m. z3 [9 g8 w2 k
& u1 R1 U) ^# j& ]6、精神愉快、继续跳舞,经常进行检查。
) N: N. c+ O+ W6 H" N5 F
" X) t" O1 U* r/ C- |( `7、用点降血脂的茶有好处。
/ ?3 w$ _% Y, E  e# l1 y- ?, ^
. i  B- L7 @3 R) }! G7 [% |高血脂、高尿酸怎么调理? ) l5 ~( R- R* X3 j& P& G$ H5 g# \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是药物为主,饮食为辅。
: q# e' `; w7 \  [) M5 i9 a, ~所谓痛风,也就是高尿酸血症。日常饮食中减少含嘌呤量高的食物。减少干豆类、内脏、酵母和胚芽类的摄取。应避免油炸、油腻食物及空腹饮酒,痛风乃是代谢失调症的一种,以肥胖者居多,因此,减轻过多体重,维持平均标准体重,有助于症状的改善,但不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减轻体重。此外,饮用足量的水分会有助于尿酸的排泄。为方便控制饮食中嘌呤摄取量,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加以归钠成两大类。在急性发病期,无论含嘌呤中等量或高含量的食物,都尽可能避免。在饮食中以蛋类、牛奶或奶制品为蛋白质的来源。在非急性发病期,含中等量的食物可酌量摄取,但嘌呤高含量的食物,仍需加以避免。黄豆和黄豆加工品虽含中等量嘌呤,但对体内高尿酸的影响较肉类、鱼类来得小,除非是在急性发病期,否则仍可酌量摄取,以作为饮食中蛋白质的来源。热量摄取不足且过低时,必须补充含糖液体,以避免身体脂肪组织快速分解,抑制尿酸排泄,致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进而诱发通风复发。 1 @$ O' L, f# R! ^
一.吃肉、鱼时应煮后去汤。因为50%的嘌呤均溶于水中。含嘌吟较高的食物有动物脑内脏、鸡、鸭、鸽、鱼等。其次为牛肉、猪肉、羊肉、兔、火腿、香肠、骨髓等。在牛奶、鸡蛋、豆类、蘑菇、香菇、米、面、藕粉、核桃、花生、栗子、植物油、蔬菜瓜果、海藻类等食物中含嘌吟较少。 9 }4 M3 l. h5 V( ?0 _
二.饮食应以素为主,粗放一些好。应尽量少吃荤油、多吃素油如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葵花子油、豆油、菜籽油等。荤素油的比历以1:2为宜。   z, W! T+ s7 }; A1 {2 B
三.多饮水、多吃蔬菜瓜果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的食物。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可以使体内生成的过剩尿酸淤积的盐类能随尿排出。
4 h% K9 s" p0 d- Z( d: i2 T
5 u: G" E4 j3 O7 ^8 H9 U; Q' S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兄长得的久治不愈的痛风,看着他不时发作的痛风,还有很多美食都不能吃的忌口,下决心一定要找到治疗的好方法,以上全为网络收集来的,比较科学有效的治疗痛风的知识和中药秘方,希望对有此顽疾的同志能有些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6: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Z  g. u  L, b5 a                 痛   风   丸
0 z  w) l& V+ Z: G4 M/ \; G  A0 G
' g5 v( e* v3 b# ^4 W3 [' M" D4 m( X% ?; `. R% I1 d* T" M' L# n
图片附件: 痛風丸0.JPG (2008-5-5 12:03, 61.45 K)
6 [0 |7 x! o3 W3 x) o6 ]; H1 R: d/ w, J9 u, w0 n

' ^: Q! ^( H2 V4 E4 Q& `7 a' n8 ]1 k: e6 h* z
图片附件: 痛風丸1.jpg (2008-5-5 12:03, 36.5 K)
& n' h5 ^+ U) s9 s5 ]2 K+ u1 j1 Q  x) y3 {/ t9 W3 y/ M
$ c# A6 S& E* J7 j7 e  k, s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6: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痛   风   丸1
7 G+ A& `1 J0 N2 I" y; e' I0 K- c4 [" r2 e0 ?

3 `  m9 F: h- P$ ~/ i" e. e( @6 T图片附件: 痛風丸.jpg (2008-5-5 12:13, 83.27 K)% ]% v7 c5 T( \
( [# v7 Q$ i5 {) F) k* h
" P1 ~. Y2 @0 b! W3 m' Y&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5 03:21 , Processed in 0.0419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