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2: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1)
: o1 F/ B- q6 b0 V5 K& N8 C- h  
. V+ G2 X" e3 R9 b  接到这样的战报,柴荣二话没说,决定再次御驾亲征。其实他早就想亲自出马了,但是有更重要的事一直扯住了他的后腿,让他没法从开始就亲临前线。那还是新收复的秦、凤、成、阶四州,那里要重新加派驻兵,选派官吏,而且还要借此机会把西部的吐谷浑、党项等外族力量慑服,让他们不敢在后周背后作怪。然后才能以倾国之兵去和南唐较量。
4 X, H% Y8 ^4 D7 ?  转过年来,在公元956年的正月6日,柴荣宣布亲征南唐。由于兵情紧急,他先派出了一员大将赶赴正阳,一定要抢在南唐刘彦贞前面保住浮桥,这是后周军队承前启后的生命之桥,绝不容有丝毫之失。由此,真正的较量开始了。而最先响彻战场的名字就是这位为皇帝开路,挽救战局的大将。, p( V' a  C' V4 [- E* l
  他叫李重进。
# a  _& `( H6 ?/ C% Q; u  是的,就是郭威的亲外甥,战功卓著,骄傲强横,不甘人下的李重进。李重进星夜兼程,挥军疾进,速度之快竟然抢在了在水路扬帆前进的刘彦贞之前。当李谷苍惶撤退,不知安危的时候,在刘彦贞踌躇满志,一心立功的时候,李重进已经在正阳段淮河浮桥边上磨刀霍霍,严阵以待了。5 g2 [- d, e- i1 k
  刘彦贞刚一下船,李重进立即发起了猛功。只此一役,彻底击溃南唐援军,阵斩南唐主将刘彦贞,及其麾下万余人,自战场向南近三十里,尽是南唐人的尸体。这一战,从根本上打击了南唐人的士气,其后果是惊人的,谁也没有料到,李重进的战斗力如此可怕,与之前的李谷等人截然不同。南唐另一路援军皇甫晖和姚凤立即闻风撤退,退守天险清流关。而滁州刺史王绍颜则更彻底,他扔下城池就跑了,再也不想和恶魔一样的后周人见哪怕一面。) z, X2 D7 e: h3 v4 @. v/ P- a
  等到柴荣在当月二十二日亲临战区时,形式已经再度180度大逆转,他可以畅通无阻,直抵寿州城下了。' M& u" y! Y6 a1 \! l8 w3 Y$ F
  寿州城,刘仁瞻,柴荣站在城下默默地观看。他长时间的沉默之后下达的命令把所有人震惊,后周的将士们没有料到他们的皇帝陛下的决心竟然如此之大。柴荣命令,用最快的速度征发宋州、毫州、陈州、徐州、宿州、许州、蔡州等地壮丁数十万人,从即日起昼夜不停强攻寿州,城不破攻不停!
7 Q) T- c9 f& o8 [  r6 l  南唐、李璟……我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拔掉寿州这颗钉子,然后我就可以隔着长江和你见上一面!% @2 V4 a( _  {. X
  但是更加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以后周百战之余的精兵,再加上数十万征调来的壮丁,如此不分昼夜强攻了一个多月,寿州城竟然巍然不动!
. Z# b8 F0 V' s0 G  刘仁瞻,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声名的人,以一城之力,竟然坚强地抵住了后周的倾国攻势。这极大地鼓舞了南唐本已经变得绝望的士气。刘彦贞被一举击溃带来的惊慌消失了,南唐继续增派援军,而且军舰就停在淮河边上,从远处远远地威慑着后周的军营,退守清流关的皇甫晖、姚凤也重新出动,从北面和西面形成了对后周的反包围圈。
8 ~! S8 B' P, \; z. ]/ A+ ]  一时之间,战局变得让人看不清楚了。但是遇强愈强的柴荣却在这个时候更强烈地暴发了,他绝不容忍任何敌人的任何方式的挑衅,哪怕这种挑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威胁!6 }  V( w% v/ `5 c' n6 H
  / S# I/ |# U" l/ _& x8 O- M: a4 E) P
  连载(62)" e1 {' x; i( q0 B& K  k6 s- z, v$ Y
  
; V4 ?( a/ t( |/ p1 b6 J8 h4 R  在公元956年的二月初,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命令攻势暂停,他要换一个方式。他命令以方舟竹筏载炮,从淝水(今安徽寿县北肥河)上向城里发射石弹。为了激励士气,柴荣亲自搬运一块大石到前线(想象一下吧,古代的抛石器能有多远的射程,这时的柴荣离寿州城已经有多远),他身边的所有随从官员也都完全出动,参加运送石料。一时之间,我们可以想象,寿州城里变成了什么模样。
) d& G8 R6 O- x. M7 ]4 |. C  @3 b6 j  后周正规军队加上数十万民夫壮丁,就算每人每天只发射十块石头,那就是近数百万颗的流星雨,然后再乘以攻击的总天数,我想寿州城里的人民肯定都是没处下脚而且满头大包了吧。
5 s+ T7 Z" ]; S. e  但就是这样,天杀的刘仁赡和见了鬼的寿州城仍然还是攻不下来!/ c0 G& Q- O% P; C0 Z8 N$ M# v; s
  这时候,后周军里有些军人实在耐不住性子了,他们不再相信各种专业的攻城用具以及什么围城打援了,什么久困无粮,不攻自破了之类的烦人术语,他们恶性勃发不可遏制,抓过几条小船,举起刀剑就杀进了护城河,向这座该死的寿州城发起了冲锋。
' s, F( ?7 D4 @! Z' T  这里面就有年青气盛,敢对着死神龀牙的赵匡胤。
0 ]5 _. ?' o% ^1 ^- j) r0 \; C" r& V+ e) ^  历史记载,那天赵匡胤他们刚刚跳下护城河,就遇到了生死大险。寿州城上估计早有了防备,突然之间射下来无数支利箭,不仅密集如雨,而且所发射的箭支都是特殊制造,专门为赵匡胤这些猛人量身度制的――“矢粗如椽”!& R3 s+ }. F+ V  T7 Z
  赵匡胤等人当时坐在一条条小皮筏子上,一时血气之勇,什么盾牌了,什么护身重甲了统统地没带(想想穿那种东西也就别想去爬城墙了),面对这样的“箭”雨,简直都可以立即自杀了。
. _6 N; J, B7 V  但是这时,赵匡胤平时为人处世的高明之处就显露出来了,他能躲过此必死之劫完全不是出于侥幸,而是突然间有一个人主动伏在他身上,为他挡箭。这个人叫张琼,当时大腿上就中了一箭,只是腿上中了一箭,就立即昏了过去。
0 i) n; S4 E% |* `  每当翻阅史书看到这里,我都不禁不寒而栗,我完全不能想象,一个只有28周岁的年青人,要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把另一个血肉之躯的人,给收伏感化到甘愿以生替死,且毫不犹豫。
3 L( O3 \/ d0 T; [  回到岸上,大难不死的赵匡胤恶狠狠地瞪向了寿州城,他完全没有被险死还生的经历所吓倒,反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柴荣给他的一个新命令。
. p8 l; @; Z$ c7 Y: y0 l5 f( I3 ]/ O) C  根据战场形式,围攻寿州已经快一百多天了,寿州攻不下来,可外围的敌人却渐渐地逼迫了。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彻底打消城里城外的南唐人的幻想,柴荣决定,一边继续攻城,一边四处出击,把寿州周边的坛坛罐罐都砸个稀巴烂。6 d7 o3 s4 n  W! Z
  “赵匡胤,”柴荣叫过了未来的宋太祖,“我给你五千人马,你去把寿州城北面,涂山附近,所有的南唐军队都击溃。能行吗?”0 j8 W, i$ f, G' R% W
  只见赵匡胤表情平静,似乎还笑了一笑,然后他非常感激地回答:“感谢陛下对我的信任,这是我的荣幸。”然后他就去召点人马,领取军械,立即出发了。
2 H" c  W# {4 x' b" U/ o  但是留在当地,听到了他们君臣对话的其他人,一下子都变成了泥塑木偶,他们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真的听清楚了吗?给赵匡胤五千人马,去肃清寿州以北所有的南唐军队,这是可能的吗?
4 m2 n. A! A  R, A# x' r1 V) b0 y$ d  要知道寿州以北,驻扎着南唐的重兵两万,而且水陆军种齐全,不仅岸上有寨,水中还有随时可攻可守也可退的战舰,这样的兵力配备,而且是据寨而守,赵匡胤凭什么去主动攻击,并且要一举击溃?!
: }! x# [4 h  F' H) |! Q  就凭着区区五千人马?!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2: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3)
# [" b! A6 t9 t+ Q% X  
' F7 E  ^3 M" \) [! }" S( f  但不管怎样,赵匡胤真就带着这区区的五千人马出发了,他真的要主动攻击南唐守军了。在这里,我们就很有必要先澄清一个事实了,即南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的君主是什么样的人?国力和军队到底怎样?如果他们真的是我们印象中文弱单薄的李后主那样的军队,那么别说赵匡胤带着五千个人,就算是五十个人都敢举着刀砍过去了。5 J4 k6 e# Y$ |3 ~8 |) O$ Q
  但问题是,南唐真的那么好欺负吗?4 J' K8 G3 T) l8 o' f
  不,绝对的不。南唐不仅仅地大、钱多、人多,而且历史证明,这些年来,南唐的皇帝李璟称得上心高志大,他在后周忙着内乱、篡位、分裂,不停地在自己的窝里杀来杀去的时候,一直做着开疆拓土,壮大国家的正事。已经在南唐原有的28州之外,又攻灭了闽、楚两国,增加了建、汀、漳、泉、剑等7州,总共达到了35州的地域。这些地方加在一起,面积已经不下于后周,而国力更加强过后周不止一筹。3 p2 p; ?/ O5 [) T2 w4 g
  所以现在好有一比,柴荣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举起刀,准备到外面抢劫的小兄弟,而李璟和南唐早就是个纵横黑道,杀人如麻的大阿哥了。8 H% x% o2 [9 Z. W! G
  就在这样的情形对比之下,赵匡胤带着不足对方四分之一的兵力,主动过去砍人了。于是,我们就能非常充分地理解到,当南唐在涂山地段淮河附近的守军看到赵匡胤等人来袭时的心态了。
! j- z5 j4 d, R; H" c4 ?9 V  这些不知死活,不懂天高地厚的北方佬,就这么点人居然还敢过来主动进攻?!真是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弟兄们,还等什么?我们冲出去,一口气干掉他们这百十来号人……对不起,这里是我没说明白,赵匡胤真的是没把南唐人当人看,不仅带来的人少,发起进攻的人更少。
. l/ W) B. U) h9 T; K; n8 L% q- H8 v  一共才100多个骑兵,就冲向了两万多人的营寨!
. q" T$ E7 a$ T* I) P5 g  于是在这场战争开打以来,一直被追杀,被围攻、被迫防守的南唐人再也忍不住了,面对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趁这时候出口恶气,还要再等到什么时候?结果南唐的营寨突然间大开寨门,一大群一大群的将军和士兵们蜂拥而出,其中竟然包括了南唐当地最高长官兵马都监何锡,他们争先恐后地举刀砍向了敌人――就100多个,先到先得,领完即止!
- `; ]6 l" X& ^4 @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不管赵匡胤带来的兵都是些什么样的狂人,想要再活下去,就只有一条道可以走了――那就是马上就逃。& b0 V' ]7 t9 i; h' j. Z7 R
  说来北方人骑马真的是好,这100多个骑兵转身就逃,慌不择路一直跑向了西边。南唐人一看就乐了,看来这群北方佬明显地被吓傻了,南边的寿州城方向才是他们的大本营,怎么往西边逃跑?啥也别说了,追!一定要把他们一网打尽!5 P* s/ {0 L  P+ q# e0 Q( z1 r' J
  于是100多个骑兵带出了一万多人,一路向西,一直跑到了涡口(今安徽怀远境内涡河入淮河处),然后这100多个后周骑兵再也不跑了,终点站到了。, E8 X4 X1 ~( ?8 U  L" B6 `
  就在涡口,赵匡胤所部伏兵四起,只有五千人,但彻底击溃追击中的南唐大军,阵斩南唐兵马都监何锡,而且立即乘势反攻,再由原路杀回涂山,捣毁南唐淮河岸边的陆寨,而且以步兵夺得南唐五十余艘战舰。) V3 ^1 O* `( s8 ~# y& ?1 r
  这就是赵匡胤平生第一次单独领军出征的经过,他一点折扣不打地执行了柴荣交给他的任务,五千破两万,一举解除了来自寿州北面南唐军队的威胁,撕开了南唐军对后周军队的反包围圈。+ k5 L, w$ Q7 N. C" g1 O4 E% s
  8 \4 ~0 |+ |. K# L" f, G, j
  连载(64)( i$ L6 p% n+ H9 R1 J
  * I: n$ c6 _+ ?0 {; r
  赵匡胤圆满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寿州城下。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见过打胜仗的,可没见过这样打胜仗的,就像是带队出去溜了一圈马,然后就把事给办成了。
4 s+ Y; _( T- j  看来此人深不可测啊,一句话,还可以给他更重更艰巨的任务。; E, a' p5 r1 }. \6 i5 x- K8 Y
  这也完全就是柴荣的想法。他当众夸奖了一番赵匡胤,然后问他,“北面的威胁已经解除了,但是东边的威胁才最大。滁州,你能拿下滁州吗?”
* A9 p7 k' y9 B  此言一出,周围立即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向了赵匡胤,心理都习惯性地想到了一句合情合理的话――陛下,我刚刚因公外出回来,很累,能不能放两天假再办公先?
* K( X8 e' ~9 g1 V  u8 x7 O  但是赵匡胤的表情却像上次一样平静,他点了点头。“好的,陛下,我这就去拿下滁州。”
+ M" L3 F* Z# @1 b; w  “要多少人?”9 ?9 u6 `- R, R1 M
  “上次那些就够了。”  p* P# }2 w, \  F6 ~- B
  柴荣很是认真地看了赵匡胤一会儿,然后就点头让他走了。就这样,赵匡胤带着五千人马,再次杀向了滁州。其实在他走出后周君臣的视线时,他真的应该回头再看一眼他的同僚们的表情。那真的是难得一见,精彩绝伦。
: v" e( h) }  \1 ?2 J2 a  滁州,在寿州之东,扼守南唐人的都城金陵的西北门户,是江北的重镇,仅此于寿州。而且滁州之险,比寿州险过万倍。这一点都没有夸张,滁州的门户就是两座山,滁山与石驼山,山势极为险峻,以两山之险,其夹口处另设一关,叫做清流关。在清流关之后,才是滁州城。
" M; {( f% O4 _, M  也就是说,想拿下滁州城,你得先把这两山夹一关的天险搞定。- V; e6 \  t7 I
  但这都不算什么,都有人能在那儿修出来关口了,还怕爬不上去吗?但要命的是,得看一下守关的都是些什么人,而且人数一共有多少。6 B& v& V8 n2 b
  守关的将领就是皇甫晖和姚凤。姚凤也就算了,皇甫晖可非同小可,他本是后晋时期驻守燕云十六州里瓦桥关的北方悍将,专门和契丹人玩命的正牌将军,当初是看不惯石敬瑭这样认贼作父的杂种,才投奔南唐的。这样的人根本就不能和见了小便宜就占的何延锡来比较。6 b$ a$ u# d3 |
  而且最致命的是,皇甫晖和姚凤驻守天险还不算,他们的兵力足足超过十万!而赵匡胤才带了多少人?五千!
, l, N( z( ~$ K- n4 u  也就是说,已经是20比1的比例了。这个记录不能算是绝后(因为此后金伐辽、蒙古伐金、蒙古伐南宋时,兵力比例的纪录会更加惊人)也绝对是空前的了。翻阅史书,之前两军决战,兵力对比最悬殊的,是距此时500多年前的东晋谢玄以八万兵力隔长江对峙前秦苻坚的九十万大军,而那也不过是近12比1而已!, a9 j$ N3 n" s1 J8 |" z0 t4 `
  何况当时谢玄有长江天险,以逸待劳。而赵匡胤却是要主动进攻,强攻天险。
$ H. F" |3 s8 u7 s  当他那天离开寿州时,所有目送他远去的人,都在心里默默地向他告别――多看一眼是一眼了,可惜没法合影留念。他们确信,一定是赵匡胤在哪里做错了,而且错得不可原谅,无法弥补,所以柴荣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派给了他这些根本没法搞定的工作。' V: |* f1 `; }; p6 U& U$ R
  唉,所有的后周的员工们不禁都同声哀叹,给别人打工,在什么年月都不容易啊。遇到个了解你,信任你,敢于重托于你,而且还比较人道的老板,咋就那么地难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2: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5)( x! c0 a: [" }( I) x+ c4 ~! L9 i
  
5 ?, g& P7 q0 n6 k  赵匡胤重新带着五千人马上路了,一路之上整个队伍都在沉默中,每个大兵都有所预感,这次估计是没法在沉默中暴发了,就等着大家伙一起在沉默中死亡吧。
9 g# ?( j9 o2 e% v4 m6 v% M  唯独赵匡胤,他不仅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而且在路上他的心情特别地好,他居然不知在哪里弄到了一套一套又一套花里胡哨的行头,一会儿穿上这件,问大家这套怎么样?我穿着帅吗?一会儿又换上了另一套,再向全军展示――这一套怎么样?我还是觉得这套好……$ t! F4 s6 q; ^9 o/ g7 g. n: K% {7 y
  全军心情沉重,没一个搭理他的。- N+ }, r, b0 i2 W# a6 H, P4 z  S
  可赵匡胤不仅不理会,反而变本加厉了。他居然又变戏法似的拿出来一套套更加花里胡哨的行头来装饰他的战马!只见崭新的带着花边的马鞍子,精制的绝对高档的璎珞挂件,还有闪闪发光的马登子……应有尽有。而且他本人更加光彩照人,铠甲兵刃擦得锃明瓦亮,就见走在五千人的大队伍中,他闪闪发光,就像是另一个会发光的太阳,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来。( N0 A) v- f% a) Y# I0 P4 F% \
  这时候终于有下属看不下去了,他们比较好心地警告了赵匡胤一下。说将军,你太招眼了,小心被南唐人认出来,给你一箭或者都奔着你来,那可就麻烦了。4 J& Y( t/ e  [1 ~5 A% \! ?
  赵匡胤一概不屑一顾,他扔下了一句极端有型有款的话――我正是要给南唐人一个机会,让他们从此知道我是谁!1 S$ O4 v0 |2 m' ~. r* k
  吁――!全军郁闷地长出口气,什么都不用说了,跟着这样的长官,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5 X, f' p" w7 s+ m4 P# }  很快清流关就到了,还是面对据险坚守的敌人,这次赵匡胤却没像上次那样派出少股人马去诱敌出关。他一反常态,把所有人马都排列在清流关前,自己盔甲鲜明,人马招摇,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向南唐人讨敌要阵。  l0 n0 i$ `5 O, y' Y6 ^. H- q  S. `
  我就是赵匡胤,有种的下来决一死战!6 [% {9 n$ D6 v' j9 F
  没一个有种的。所有的南唐人都站在清流关的城楼上往下看,他们都清清楚楚地看见了后周人马一共有多少,也看见了领军而来的将军长得什么样。4 C% i9 B7 G$ J( x" T7 P( L
  事后证明,当时有人想下去和赵匡胤较量一番的,可是都被皇甫晖给拦住了。沙场老将皇甫晖的经验太丰富,他已经知道了涡口之战的全部经过,赵匡胤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印进了他的脑海。他绝对不相信,刚刚原诱敌深入,以少胜多的赵匡胤,居然转过身来就会这么的简单粗暴,以这么点人就来“决一死战”?8 C* D# {& `) U8 S
  你骗谁呢?你刚用100多人来当诱饵,后面就埋伏了5000人。那你现在用5000人当诱饵,甚至你自己都在里边,那么后面又埋伏了多少?是不是连后周皇帝柴荣都来了想打埋伏?!* F3 T8 \* {0 e( T+ o) C2 F
  他命令全军不可妄动,兵法云,以已之不败,待敌之可乘。我们现在据险而守,而且兵多将广,怕他们什么?只要我们自己稳住,就绝对不会出事。
* m, E3 D5 X1 |, \0 V  于是这一天,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去了。刚刚威名传扬战场的赵匡胤,居然像个时装模特似的,在两军阵前白白地表演了一整天,却连个鼓掌喝彩的都没混到。
1 Q: N! v8 R8 n, D$ x$ {, o& E) S  
, ?: e, q# G% y8 x  连载(66)
8 e# H# e' I; e  
( V+ ^  O2 A* D  F; B! W  天色很快就黑了,夜晚的群山里山风呼啸。想想吧,清流关就是个大山凹,三四月份的大山里边是什么天气?皇甫晖站在城头上,看着城下的后周军营,觉得非常满意。就这样吧,让这些火力特旺的后周大兵们先喝几天山风败败火,然后我们再出城打牙祭。
9 l) l& P; |& H+ w! `2 Y; E# ~  还有什么策略比这更好呢?坐拥坚城,听敌自败,真是再好不过的买卖。
7 J! M3 Y* P' q. z  但是却不能有丝毫的麻癖大意。在回去睡觉之前,他又一次郑重地警告了守城的士兵们,一定要百倍警惕关前的敌人,想想涡口吧,我们再不能上他们的当!8 s  B; J: z# f" A: M
  没有谁想死,皇甫晖的士兵们都保证会打点起120%的精神头,彻夜不休全天候地监视后周军营,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 H& n+ ^. W6 T1 |. L, W8 k  很好,挑剔的皇甫晖终于满意了,他放心回去睡觉了。在这天夜里,他的睡眠非常的深沉。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战场上的睡眠,多么的奇妙,皇甫晖在这一晚的睡眠中,会不会有一种非常奇妙的错觉。就像一只非常幼小的小动物,身处在漆黑凶险的大森林里,它躲在深深的洞穴里,听着外面世界里你死我活、拼命撕咬的声音,是一种什么感受?
. V8 I; D, H; @0 K& ^  应该是带着一丝微微幸福的极私密的舒适――我还活着,不管别人怎样,我还活着,我仍然能够看到明天的太阳,能活着……多好。2 F  o  W+ Q5 V$ I
  可也真的是仅仅就此一晚了!) L1 b) s' D9 C. P: A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真正的大亮,清流关里突然间杀声四起,后周的军队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杀向了毫无准备,甚至还在睡梦中的南唐人。懵了,彻底地懵了,熬了整夜都没敢合眼的哨兵们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而那些还没起床的就更加只能任人宰割。历史记载,在这一天的清晨,发生的根本不能算是战斗,因为几乎没有哪个南唐人来得及反抗,他们中间反应最敏捷,行动最快速的,也只是做到了马上撤退,逃出了清流关,奔向他们的大本营――滁州。
) z& H5 L  A9 \  这中间就有沙场老将皇甫晖,他急怒交加,又悔又恨。但也死都不明白,赵匡胤和那些后周大兵们怎么会突然从天而降,他们是怎么突破的清流关天险,一下子就把战斗变成了没有准备的城内巷战的?!
- I0 k) ~0 H( h" b9 f  他当然不知道,因为就在他酣然大睡,享受战场上难得的片刻安逸的时候,赵匡胤已经脱下了白天做秀时所穿的眩目的时装,换上了短衣襟小打扮,命令全军都和他一样,把所有的马匹帐篷都扔在清流关前,和他一起乘夜进山,来一次彻底刺激地徒手攀岩。这一夜,赵匡胤不仅翻过了数不清的高山怪石,而且据史书记载,他还在初春的深山里,涉水泅过了一道涨水了的西涧(又名上马河,今安徽滁州城西北),就这样千辛万苦地抢在了天亮之前绕过了清流关正面,从背后向南唐军发起了出其不意地猛攻。
5 X4 R1 G8 t! K; `  置之死地而后生,皇甫晖败得一点脾气都不应该有,因为赵匡胤付出的代价比他更大。只要赵匡胤不能在天亮前抵达攻击点,那么南唐人就会在关前看出他军营里的虚实,从而有所防备,而只要清流关里有了准备,赵匡胤就会陷在大山里进退两难。而且就算他如愿地发起了进攻,跋涉了一夜的士兵们还有多少战斗力?只要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南唐人能在最初的慌乱中稳定住阵脚,那么失败的就一定还是他赵匡胤!
! o; P) {! |2 c( ~; @/ s  但是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无论怎样赵匡胤都把一个个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对于南唐人和皇甫晖来说,只有赶紧逃跑吧,赵匡胤就在他们后面不远处紧紧地追着,一整夜的深山跋涉,再紧接着一场以少胜多,必须速胜的战斗之后,他的体力和战斗欲望变得更加的旺盛,前面就是滁州城了,天险已经拿下,难道还要让敌人再进城喘上一口气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2: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7)2 d& K6 Z( w8 a" E
  " n) k( j& |, t! _
  但是没办法,所谓的经验丰富,也包括了逃跑的经验。那天早晨,在后周和南唐军人之间举行的晨练狂奔中,无论赵匡胤和他的部下怎么拼命加快速度,还是让皇甫晖带着大量的南唐败兵逃进了滁州城。' v) d! d4 y* n3 H6 z
  而且经验的确异常丰富的皇甫晖当机立断,使出了一招损人也不利已的办法,妄图把吃了兴奋剂一样的赵匡胤挡在城外――他把滁州城护城河上的桥给毁了,这等于摆明了告诉赵匡胤,小子,你行,现在我是打不过你了,可是你也别得意,我把门彻底关死行不行?我不打算出去了,你也别想着进来!$ O1 i; c! T" x: A: V- i
  但是他的如意算盘再一次打错了,我们可以宽容地原谅他,因为他的脑子一定是急得半中见了,导致神志不清。他怎么不想想,连清流关两边的大山还有冰冷的西涧水都挡不住赵匡胤,你一个人工挖出来的护城河能顶个*¥#%&用?# f$ H2 o9 O8 v/ f* K
  于是所有惊魂未定的南唐人又看到了让他们心惊肉跳的一幕,只见剧烈运动了一夜加一早晨的后周军人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扑通扑通地跳进了水里,那架式轻松得就像运动后洗了个澡一样,然后就冲上了对岸,直奔城门。
# H% S& A' {$ Z! S8 V+ T! H  见过生猛的,没见过这么生猛的,这简直是不要命了……一群疯子!* \! L& S* D6 I5 D9 l
  从梦中惊醒一路被追杀到这儿的南唐军人看得都有些傻了,眼看着这道城门也什么都不是了,马上就要被这群疯子冲进来了……怎么办?!
& T1 K2 ~" ^' k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曾经有过辉煌的军事职业生涯纪录的老将皇甫晖愤怒了,他经过稍微的喘息回过些神来后,突然间勃然大怒。赵匡胤小儿,你欺人太甚了!谁没打过仗?谁没有打过胜仗?!哪有像你这样小人得志,不依不饶的?!好吧,我就让你看看,我皇甫晖到底是个什么人!
1 Y! o9 a3 }- A' V  他突然间伏在城墙上,向城下大喊:“赵匡胤,我们各为其主,你不要欺人太甚!你偷偷摸摸地进攻,太不光明磊落!有种的等我打开城门,列好队伍,咱们真刀真枪地见过输赢胜负!怎么样,你敢吗?”
! l* a1 h$ h$ Z1 q  e  城墙下头正对着城门后悔没带火种来的赵匡胤一听就乐了,所有的后周大兵都乐了,天哪,真是想啥来啥哈,这真是突然间城头上面掉下个林妹妹啊……大家退后,给人家留个地儿,也让南唐人当把爷们!
% [9 ^9 r7 H0 m5 c2 z  后周人听话地后退了,愤怒中的皇甫晖开始实现他的诺言,真的大开城门,列队出战了。史书为证,这是他军事生涯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A2 j/ l. w3 y+ X) U- X5 o; r9 _
  其实平心而论,他真的是经验丰富,不愧是沙场老将。从最开始到现在为止,他所有的预先决定都是对的。比如说在清流关前不理会赵匡胤的挑战,那时的坚壁清野绝对是最佳应着。但是很可惜,他也是初到滁州,并不是这里的本地人,不知道天险背后还有一条小道,让天险变成了他的噩梦。乃至于逃到了滁州,毁掉护城河桥,决定再次坚守也都是对的。因为赵匡胤奔波了一夜,无论怎样神勇都是强弩之末了,只要战场稍得缓和,南唐人的地利及人数优势就将再次压倒他们。* o: F3 Z  `% |* n
  但是可惜,他又一次没有真正贯彻自己定下的决战方针,他一怒之下,真的带人出城和赵匡胤决斗了。
# H; h7 W! F: [8 t+ f. C  城门渐渐地打开了,后周人没动;南唐的军队开始从城门后鱼贯而出了,可是还很少,赵匡胤他们还是没动;渐渐地人开始多了,但仍然不成威胁,他们还是没动……是不是赵匡胤这个未来的宋太祖也开始犯病,就像春秋时候另一个宋,啊,对不起,是宋襄公啊,那样开始“仁义”起来了?“彼渡河未半不可击之”?- S% d) Q. j% v8 S9 f1 [3 R" Y; F
  可是皇甫晖终于出现了,真男人,纯爷们……你可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呀……赵匡胤突然启动,直扑皇甫晖!
8 Y' R+ f& {7 J3 R  那天这一幕的具体情况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也不想象欧阳修、司马光那样为他们的老主子歌功颂德、增光添彩,请看这只有一句话的记录――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 k) y0 S' G6 C1 G
  不说后来的雄才大略,只说这时的骁勇绝伦,这也是一刀一枪挣来的功名,绝不像后来民国老愤青梁启超所说的――宋艺祖之有天下,实创前史未有之局,以区区一殿前都点检,未尝有赫赫之功,亦未敢久蓄不臣异志。陈桥之变,醉卧未起,黄袍己加,夺国于孤儿寡妇手中,日未旰而事己毕……& M6 Y# t0 C' i" V+ _6 ~
  但是非有赫赫之军功,怎得军人如此之拥戴?随便喝醉就有黄袍加身,你梁启超怎么不醉一个给我瞧瞧?!世人皆曰宋为积弱无勇之国,但至少在开国之祖赵匡胤的身上,绝不缺乏勇气与战斗力!
! v2 Z3 a# V2 A; v) h; }2 t# a% C  
& }9 O! R. l5 x) O% c0 W* X  连载(68)
+ o- R3 c) u1 @) r  h( ^  
% E$ G  ~$ |; E9 b' o' y  赵匡胤空前迅猛地占领了滁州,这把整个江北战争的格局全给打乱了,南唐的咽喉重镇寿州已经完全孤立。这时候不管寿州里的刘仁赡还有多少坚守不破的决心,其他人是开始对他绝望了。' _6 i9 P/ d( `- j
  想想吧,以后周倾国之兵,加上后周皇帝亲临之威,再加上四境完全扫平的态势,还有什么理由再保持信心呢?% d$ X% [/ @: ~% g! a
  绝望的人中就包括了南唐的皇帝李璟。这时,李璟有些后悔了,真的是有些小看了柴荣啊,如果在战争的初期也御驾亲征呢?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局面呢……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事后的叹息罢了。历史证明,南唐近些年的开疆拓土,李璟从来没有亲临过前线,与动不动就披坚持锐亲自冲锋的柴荣比起来,他的品味很高,更像是一位运筹帷幄的高人,从来都不崇尚一刀一枪的匹夫蛮勇。于是,在这个紧急的关头,他做了一件非常及时,而且绝对理智的事。; f% V) p" p7 u3 b9 ?
  其火候拿扭得恰到好处,不早不晚,让人没法不佩服。! W1 z3 b: c0 q" o
  李璟决定谈判,现在已经是谈判的最佳时间了。之前不行,因为形势还没有真正的恶劣,如果抢先和谈,马上就会涨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士气,战局很可能会迅速恶化。但现在再等也绝对不行了,趁着寿州还在手里,这就是谈判的筹码,如果寿州一旦丢了,柴荣就算是他的亲弟弟,都不会再搭理他。
6 L* k; x5 K$ }! b7 G  李璟派出了南唐翰林学士钟谟、李德明,来到了寿州城下,代表他给柴荣带来了几句话――现在貌似你赢了哈,恭喜。但是战场上的变数实在是大,我建议,基于打仗无非是为了找钱,我直接给你些钱,你拿钱走人,我们就当这些事都没有发生。怎么样?
3 _; }" B2 C0 ?1 D  B  一般来说,按照五代十一国这些年的惯例来看,柴荣就应该很高兴地答应了。真的,还能怎么样呢?难道你还真的想就此一统天下不成?!小心做得过份,不如现在见好就收。
, l4 f$ _0 C/ I  T. M8 ?0 Y  可惜那个时候通讯设备太差,李璟没办法和北汉取得联系,要是他能问问刘崇,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因为他不知道柴荣的另一个显著的性格特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 @6 o) r% `& i# v6 Y9 t- \  柴荣的答复很让向两位翰林先生费解,他不说同不同意收钱走人,而是询问了一下南唐的国库怎样,坐落在什么地方?有多少的库存?然后他转向了四周的将士们,大声地宣布,拿下金陵,南唐的国库就是你们的奖金!7 _% ^  O+ e  W& I
  后周将士在一瞬间热血沸腾,轰然欢呼,这根本就不是钱不钱的事,而是给你打工真的是太痛快了!陛下,万岁!我们必胜!
1 I& O" V( X/ v  南唐文人钟谟和李德明面无人色,谈判就这样破裂了。不仅如此,柴荣还进一步地辜负了李璟的好意。南唐人前脚刚走,他立即命令另一员大将韩令坤向扬州出发,自古扬州多钱粮,去把扬州给我拿下来,免得李璟这个混帐笑话我们穷,拿些小钱来就想打发我们回家!
' L, }% s5 x4 J& G  韩令坤显然被刺激着了,此人不仅迅速拿下扬州,并且一鼓作气扩大了战果,把附近的泰州也顺势攻破。一时之间,江北重镇有一大半都在后周的手里,看来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9)! S2 Q+ G0 b& h
  ' X% w1 l" D6 ~: t  A
  回到滁州城里,这时赵匡胤已经成了滁州城里的城管了。没有办法,他不管谁管?军民人等,街市弄堂,乃至于小商小贩或者强盗匪徒,他都要管。这可真是麻烦,好大的滁州城啊,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这让年纪轻轻,习惯快刀斩乱麻的赵匡胤怎一个烦字了得?
- u8 I/ H  Z- @+ l6 `7 y2 j* K  还好,柴荣充分体谅了赵匡胤的难处,给他及时派来了一个人,把他从鸡毛蒜皮的小事里给解脱出来。这个人姓赵,名普,是个年纪比赵匡胤稍大的书生。就像名字一样,这是一个沉默寡言,脸色平静,外表一点都不出奇的普通人。他的履历也很简单,之前只是大将刘词的府中幕僚,所有的工作都在幕后,不为人知。而刘词在高平之战立下大功后,很快就死了,临死之前,郑重上遗表把赵普推荐给皇帝。
5 ~7 z- [; @+ B3 I  而柴荣已经有了太多的人才,他把赵普派给了赵匡胤。
7 J7 }9 o  _4 u6 M9 C0 b6 f# m  历史记载,当天赵匡胤正心烦,他的手下抓到了100多个趁火打劫,扰乱制安的匪徒,100多个,想想吧,就算他们每人只做案一次,伤害一个人,那就是多大的危害?赵匡胤最恨的就是这种人,对伤害平民百姓的匪徒绝不能手软!为了杀一警百,他的命令像在战场上一样简单有效――拉出去,都给我砍了!
8 x% q# r& I4 A, _, e5 @  这时有一个声音非常平静地说,“将军,在混乱之中逮捕的强盗,其中一定有很多是冤枉的。请您交给我,让我审理一下。”
1 I& G8 v' b5 }# Y& z1 r  S  是赵普,虽然平静,但是目光直视赵匡胤,绝不闪烁退缩的赵普。
) A( ]7 _, m: }/ Z; y  赵匡胤与他对视了好一会儿,出人意料,文弱的书生绝不退让,就像多年以后那样,直到赵匡胤让步同意了为止。这些烦恼的事以及这些乱七八糟的人,都统统地交给了他。# I0 |& Z; ^  x% p; t) j
  赵普把这些犯人带走,一一详细询问审理,果不其然,有很多都是后周的士兵误抓误判的。这时候赵匡胤震撼了,100多人命啊,险些被他误杀!在战场上可以杀人不眨眼,可他绝不想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做一个满身血腥的人。他永远都记得在最初饥寒交迫时的游历中所看到了大兵一过,遍野饿脬的惨状,更记得在随着郭威冲进开封城时,满城乱兵的情景。这些都是他要极力避免,绝不允许自己也犯同样错误的事!
. K3 P" ]! l# ]% A5 i! v; S  可是他刚刚就险些误杀了好人……从此之后,赵普在赵匡胤的心里,别有份量,不比寻常。( e" y% F' ^6 Q# y( A
  滁州城,这里有着赵匡胤太多的回忆。多年以后,他的儿孙们在这里给他修建了“端命殿”,以纪念“应天顺人,启运立极”的太祖皇帝在这里“历试于周,功业自此而成,王业自此而始”,同时这里也是他与他的首席大臣,终生互无猜忌,精诚合作,兄弟相称的赵普风云际会的地方。但是,赵宋的史官们,都在极力地避开另一件也发生在这时的滁州的事情,那是赵匡胤毕生的大恨,让他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伤痛之深,让他在临去世的前一年,还回到了出生之地洛阳,扑倒在自己父亲的坟前,深深地忏悔怀念。
( v: {1 d! a: r/ J7 O& `. ?4 @  F  父亲,原谅我……
7 r+ }1 G6 g' O( p/ p  . V9 l/ ]( t; q8 _- ]  q
  连载(70)
% G( L/ C( g/ U' @- @  
, u  h' [# m& w) h  事情发生在一个深夜里,刚刚剧战易主的滁州城外,突然来了一支军队,向城上的士兵喊话,要赵将军马上开城,他的父亲到了。7 c) g+ i9 m3 ~7 ]* [; H% `7 D4 ]
  赵匡胤惊疑不定,立即登城,他和父亲虽然同在一军,但是所属不同,很少有见面的机会,这时突然间深夜出现,到底是真是假?+ K$ p% f: y3 |  h8 Z+ l
  是真的,城下真的是他的父亲赵弘殷。赵弘殷本来跟着韩令坤去攻打扬州,可惜半路上突然发病,只得返回来调养。在路上,他听到了赵匡胤夺得滁州的消息,是特意绕道来看他的。# d# a( H; b0 s, Z& @6 d3 \9 L# ]
  赵匡胤一阵激动,兵凶战危,生死难料,突然间竟能和父亲在战场上重逢,这是多大的惊喜!但是他马上就控制住了自己,他现在不仅仅是父亲的儿子,更是皇帝陛下选派的滁州守将。
: s9 B" Z, i5 `! x+ o/ n/ z# d  他的回答是――父子虽是至亲,但城门关闭乃是王家之事,儿不敢奉命。# \6 l: O7 p: K& V) b- d  E
  就这样,身染重病的赵弘殷被儿子挡在了关外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之后,赵匡胤才亲自把父亲迎进城去。但是赵弘殷的病情更加沉重了,已经不能再如期启程,返回开封静养,只能留在滁州。而就在这个时候,柴荣突然传来了命令,令赵匡胤火速赶往扬州,韩令坤部如有敢从扬州后撤者,不论是谁,立即杀无赦!7 C1 W8 J0 {# h% q9 b
  战局突然剧变,和谈不成的南唐已经大举增兵,由南唐皇帝李璟的弟弟李景达为帅,统率精兵六万,来江北决战。李景达知兵好武,可没有李璟那样的好风度,他才过长江,就派出了南唐右卫将军陆孟俊,第一战一举收复泰州,然后马上进逼扬州,一场血战,韩令坤竟然被迫后退,把扬州给丢了。1 V: G! E, c; B! L2 V
  这还了得?柴荣没有二话,他给了赵匡胤两千人马,这两千人有权可以斩杀任何后退逃跑的败兵!
& k& f2 x; [8 _: ]9 p: K3 ~  赵匡胤进退两难了,君命难违,可是父亲病到了这个样子,他怎么能一走了之?何况父亲之所以病重,他也有脱不掉的干系……这时候,赵普站了出来,他还是很平静地说:“将军,请把令尊交给我,你放心地走吧。”4 ^1 [1 P9 ^. x; J0 b* Q( p* u$ K
  赵匡胤只好如此,他深深地拜谢了赵普,火速启程赶赴扬州。这之后,赵普尽心服侍赵弘殷,“朝夕奉药饵”、“朝夕无倦”,直到战局变幻,后周主动放弃了滁州,赵普又亲自护送赵弘殷回开封。但是一生劳碌征战的赵弘殷还是没能活着回到家乡,他死在了半路上。
4 G5 c/ ~7 K- H5 ]+ a* C  就这样,赵匡胤永远地失去了父亲,虽然宋史盛赞他守滁州时“勇于战、谨于守”,把父亲都能拒之门外,但是他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因此衰病下去,自己却要弃之不顾而去。要知道,父亲当时是特意来看他的……
: d8 ^6 Z* w4 F  赵弘殷死了,从此,赵家待赵普以“宗分”,从不把他当外姓人。
9 E" \' Z1 U  `7 P' x1 c. H  这些都是后话了,当年的赵匡胤离开父亲,抖擞精神,再上沙场,他赶到了韩令坤后撤的必经之路六合,然后公然宣称――扬州兵有敢过六合一步者,断其足!
  K8 J. I0 j9 n" g  但是决然无情之外,他暗中派出了信使去警告韩令坤,你唯一的出路只有立即反攻,重夺扬州,不然就算我放过了你,皇帝那里你也过不去。至于南唐人,我就在六合,必要时,我可以帮你。
! u1 j" y! i' j  驻兵六合,虎视天下,赵匡胤以为自己会是韩令坤的坚强后盾,却从没有料到,他已经首当其冲,变成了后周军队整个江北战局的一面盾牌,只有区区两千人马,却几乎要承受全部南唐军队的反攻!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71)
$ o! v! ]) R) E- r  B  * r/ W5 O- ~: c6 S& c& W$ P2 J
  李景达,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昇第三子,先后封宣城王、鄂王、齐王,经常领元帅衔出兵征伐,为南唐王室中第一军事强人。这次他领兵出征,已经是李璟败中求胜的最后一招。  `, f/ A7 r- r
  历史证明,李景达不负盛名。他渡过长江以后,一边命令陆孟俊强攻扬州,击败韩令坤,以震动后周;一边却悄悄地脱离了主战场,绕过了后周所有的人马直扑两国交战的焦点所在――寿州。1 n: n/ \( ^2 z- g* M
  如果能突然出现在寿州城下,直接打击后周的神经中枢命脉柴荣,那是多么的理想!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像天意一样,他选择了六合这个地点做他的迂回道路,而赵匡胤也偏偏选择了这里来完成柴荣交给他的使命。- y. E: B  h0 \& M" b( p1 w% |
  就这样,极端幸运的赵匡胤比李景达先期到达了六合,但是他也极其不幸地发现,李景达带来的竟然有两万人!而且都是南唐军中千里挑一的精锐。0 |8 M: V; Y, P6 p  a) u
  怎么办?如果要退,相信没有人会就此责怪他,包括柴荣。因为人马对比悬殊,已经是十比一,并且最重要的赵匡胤毫无准备,他只是带人迅速赶来执行战场纪律的,为了速度,也为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军需战备刀枪箭簇他都没有带足,这与之前他主动进攻时完全两样。
6 ~+ Y! F% |# {4 {  但是后退的话,李景达这支突然而至的大军就会改变整个江北的战局。要知道,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有李景达这支军队的存在!怎么办……面对生死考验,赵匡胤下达了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命令。( }5 E+ }" o0 }& \. j
  首先结寨,集结所有兵力,不分偏寨,不要呼应,不使敌人知道我们的兵力虚实;然后在营寨前竖立我赵匡胤的认旗,让南唐人知道挡住他们的是谁;而后赵匡胤开始了真正的冒险,他重新亮甲红缨跃马出寨,在南唐军队前耀武扬威,旁若无人。但是老天在上,这一次他没有主动地冲到李景达面前大呼小叫,问一下南唐人到底谁有种没种。他所作的一切,都为了制造烟雾,把李景达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 ]; e8 _; g* Y; ?  D7 m3 O! I  而李景达真的上当了,他此行的目的就在于偷袭,心态首先就没有摆正,而后他突然发现前方居然有后周军队在严阵以待,这就更让他吃惊。之后他就连连吃惊了,赵匡胤干的所有的事都让他摸不清虚实,但是赵匡胤是谁,都干了些什么,却已经是所有南唐人都知道的了。
5 \' M1 o. B7 H% c! j  于是,他变得小心翼翼。他一直观察着,思考着,派人四面打探小心防备着,就这样,时间在分分秒秒地过去,他的耐心真是无可挑剔,他居然观察了……四天!+ V: p5 V) |! q% o
  四天之后,李景达终于决定不再等了,四天啊,真的没有白废,他想清楚了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他是来打仗的,不管对方是柴荣,还是赵匡胤,都是他的敌人,都在他的打击之列!那么进攻,可是……再等等,我们还是要小心点,先试探着,千万不要太鲁莽冲动了,那样可不好……, j* Q$ p+ U! W0 X* e! h5 w0 {
  于是进攻开始,由南唐元帅亲自率领的千里挑一的精兵们向赵匡胤的营寨发起了冲锋。客观地讲,那天他们真的没有犯什么错误,他们列好队伍,举好刀枪,听命令,听指挥,稳扎稳打,一切都进行得非常正规和顺利。只是没有想到,突然间后周人像是集体被马蜂蛰了一样,从营寨里跳了出来,向他们疯狂冲击。& K$ g* H" d; o( `4 f5 f
  李景达慌了,他没有想到试探的结果是试探出了一群疯子,他搞不懂,怎么会有人从战斗开始就不留遗地,全力冲击,这样会很快就后力不济的,会很容易就全线崩溃的……这是兵家大忌呀!但更让他搞不懂的是,他的了不起的,本来准备去杀后周皇帝柴荣的勇士们,居然被这些犯了大忌,不懂战术的疯子打得落花流水!7 y9 p: o& |3 n) M( O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赵匡胤倾全力的一击,如果不胜,后果就不堪设想!因为没有援军,没有后备,只有这些人马,必须一鼓而胜,绝没有第二次的机会!在这次的战斗中,赵匡胤用剑劈向了自己的士兵,他没有杀他们,只是把稍有后退的士兵的皮笠劈出剑痕,事后有剑痕的立斩不饶。
; Z! l" ?/ I9 {: a  战场之上,与战场之下的赵匡胤判若两人。
) E' n$ _( B5 G4 ?; N  李景达兵败如山倒,被卷在乱兵中仓皇撤退,好不容易逃到了江边,他的精兵们又不争气地开始自相残杀,只为了能抢先登上逃命的渡船。两万精兵,有五千人被当场阵斩,而剩下的能逃过长江的,不过三千余众。; Z- @( \0 M+ w' \
  事后李景达和赵匡胤隔着长江,几乎都在后怕。
( F1 Z/ p6 A% h# t2 g) T; y9 k1 M  赵匡胤知道自己又赢了,他又赌赢了一场生死之战。他不需要有人说他用兵如神。真的,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怎样,但是我必须要这样做,尽力而为……
# n" t. e+ c8 {( @  V8 j; x3 B$ k  + C( }! P* X! Q, C/ P
  连载(72)
1 U  {2 y3 s$ d1 b  ^8 I/ ^/ _5 _+ ]  
1 i, P, c0 Y& s) l; Y* L" o  战局就这样不停地瞬间变幻,后周与南唐的军队,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域上犬牙交错,往来攻战。虽然总体来说,后周作为攻击一方的优势要大一些,但是以南唐雄厚的国力和多年的经营,后周还是开始觉得力不从心了。更何况,时间进入了四五月份,天气变暖,春天来到了人间,而后周人的寒冬开始了。* r/ k% r9 X6 i1 _" I1 J& T
  天上开始下雨,淮河与长江的水位骤涨,南唐巨大的战舰开始纵横水面,无论想到哪里,都可以朝发夕至,并且无所阻挡。因为后周连一条船都没有,而且所有的士兵都是旱鸭子,连过淮河这样宽阔的河面,都不敢坐船,得搭出浮桥来才行。而在主战场寿州城下,后周的麻烦就更大了。: }$ T, }% r% \* T/ R& g# |) o
  史书记载,后周兵营之中积水数尺,攻城军械多遭漂散腐毁,同时道路泥泞,军需粮草都运不上来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柴荣御驾亲征已经快半年了,作为一国之君,他除了战争还有别的事要做。9 Q, H" i  D7 B/ I7 e! q
  于是,在当年的五月份,柴荣宣布留下李重进总管江北战区一切事务,他带领大部分军队北归。禁军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赵匡胤跟随皇帝一路回国。后周第一次的南唐之征就这样结束了。$ u1 H) S; p6 M5 z* u* N
  柴荣回到了开封,一刻都没有歇息,有太多的事情在等着他做。首先是必须解决吃饭的问题,前线的军人和国内的人民都在等着他想出办法来,从久己荒废的土地上给他们找出吃的。于是柴荣下令,在郭威当年优化农村生产力的基础上,加大优惠和管理的力度。' G; m% Z4 K; y, ?7 Q# w
  当时在战乱中,产生了大量的无主荒地。柴荣规定,无论是谁,都可以在无主的荒地上耕种,田主三年后归来,土地归还一半;五年后回来,归还三分之一;五年以后回来,这片土地就已经更改主人了。可是如果田主是被契丹掳去的,就可以另当别论,五年内归来,归还三分之二;十年内回来归还一半;十五年之后才回来,就非常抱歉,你可以去开垦别的土地了。而且以上农户都可以享有免除一年内所有租税的优惠。
: h& }" a' w8 y  r( U  只此一项,即活生民无数,可称功德无量。
% w8 P8 T  C. I8 v6 k* [  而后,柴荣开始了城建工作。现在有一个问题,请问在大家的心目中,开封,即以后的东京汴梁,是个什么形象?凤池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啊,对不起,跑到李煜家去了。可都差不多吧,开封比金陵那是只高不低啊。0 v$ w2 q$ g0 k( H" g( L4 |* |
  可那都是后来,至少要到真宗与仁宗时才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在后周时,开封城顶多只能算是一个非常一般的县市级地区,它在唐以前从没有当过任何朝代的首都,而在五代十一国里当选的都不能算数,朱温那样草头天子们胡乱有个窝就不错了,他们只在乎城墙够不够高,护城河够不够宽,其余的他们才不管。  m6 p: [! f$ }, h9 h
  可是柴荣管,他把街道扩宽,而且加筑外城,发动了10万民工前后一共干了3年,终于让开封城初具规模,变得宽阔宏伟,给后来的赵匡胤盖好了新家。2 T/ J8 R' y$ m: ]( |- ~2 L1 @; F
  此外,柴荣日理万机、戎马倥偬之际,还关心了文化事业。他请王朴主持修订了历法,制成《显德钦天历》,并且立即使用,取代了之前各国混乱不堪的历法;之后命群臣编订《大周刑统》,让人民有法可依,也让混帐的贪官污吏们有点工作原则;并且极为难能可贵的是,柴荣还修编补齐了五代十一国期间散乱无章的历史,除了他的父亲郭威之外,他还把后梁末帝朱友贞、后唐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这样的边缘人物都修编了实录,基本做到了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还有,他下招搜求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珍贵典籍,建立了国家史馆,并组织当时的文士校勘唐朝陆德明所著的《经典释文》30卷……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柴荣,就像是知道自己短暂的生命不容许他虚掷时光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做事。史有记载,黄河在他短短几年的执政期也照样泛滥了,柴荣除了派人去抢修之外,还自己亲自去实地勘查,一连数日生活在洪水边缘。还有一次,关于河道的清淤输通,他亲到实地都不算,回来后竟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把水位及淤泥的数量都一一举出。
; l4 D. D7 |/ q& a9 v7 z1 p3 \  而且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所述都算是柴荣的副业,在这期间,他还着重做了一件对他和南唐来说,都具有决定意义的事,这件事之重要,彻底改变了后周与南唐之间军事对比的平衡。
4 b1 J2 R8 j5 M4 J  停不下来的柴荣事事亲力亲为,他的确是精明强干了,可也就此埋下了他英年早逝的阴影。
) ^/ [9 [5 U8 T2 [8 w  还是在这一年,7月26日,回到了开封的赵匡胤终于得到了他父亲的消息,他的父亲死了,再也没能活着回到自己的家里。而世事就是这样的变幻无常,才过了两个月,赵匡胤还没能从悲痛中复苏,就被柴荣因功提升为匡国军节度使(治所在同州,今陕西大荔),拜殿前都指挥史。
6 p2 y) T3 i! E- a9 [  赵家世代为官,终于有人节镇一方,开府建牙了。可是这竟然在赵匡胤身受丧父之痛时来临,让他悲喜交集,难言苦乐。这似乎也成了他一生命运中难以抹去的复杂色彩,即他从来都不曾真正彻底地得到些什么,上天似乎有意地对他折磨,让他永远都没法真正地开怀大笑。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73)
; i5 V" {8 `$ t" T  0 O  I  J# d4 f0 ?
  时间很快就到了下一年,公元957年,这时柴荣和后周都面临了一个决择——还想再拿下江北吗?进攻或者撤退已经迫在眉睫,因为前线的局势糟得一塌糊涂,李重进已经把事儿给弄坏了。7 }! ?# t- M  a
  无情的现实,证明了当年郭威的高明。他清晰地判断出李重进不是帝国合适的接班人,而把位置传给了本是外姓的柴荣。因为李重进的个性太鲜明了,他在战场上勇不可当,但是战场之外,他就太低能了。柴荣带走了大部分的军队,他为了收缩战线,把韩令坤已经夺回的扬州、泰州还有滁州都主动地放弃,把几乎全部主力都集结在寿州城下。这都没错,而且这一招极其狠辣。
: p6 D" z, k, l( d" d' Z( S9 M" [  把主力顶在南唐人的咽喉上,有种的就冲出来拼命,不然就大举派来援军到城下来决一胜负,除此之外别无它途。也就是说,这相当于逼迫南唐人来一次大兵团决战,可是谁敢?于是局面就变成了南唐人貌似收回了不少的城镇,可是战争的主动权仍然牢牢地把握在后周人的手里。8 H0 z  V1 t4 S- X! w
  可是李重进只知兵不惜民的劣根也就此完全暴露了,他从来就没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这片“战区”当作自己的国土,他纵兵抢粮,随意杀人,保持了五代十一国时军队的优良传统风格,于是老百姓们也就不跟他客气了,遍地峰火,后周军弄得处处挨打。
7 i+ K0 Y& S, o+ T$ z4 [. A0 `  而且李景达又来了,这次他带来了五万人,听说比以前的还要精锐。并且他吸取教训,不再搞什么试探,目标直指后周人的要害――浮桥。他派出了大将林仁肇(记住这个名字,这人让赵匡胤都深深忌讳),乘战舰去下蔡(今安徽凤台)烧毁后周人的浮桥,他看得很准,只要把这条通道切断,李重进就会被截断在江北,那时就不信以南唐倾国之兵还对付不了他!
# Z$ f. y  N0 j) f  何况他还事先打听到,守下蔡浮桥的是后周出了名的老实人张永德。据可靠情报,此人既不凶狠也不狡诈,平时品种优良得连军队纪律都没违反过。这样的敌人你还要到哪里去找?林仁肇,你要抓住这个机会!, X- U4 T! a8 s+ e: {
  可是估计他们事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们在张永德的面前才死得最难看。
* c$ b! ]4 d" D1 F$ g: H  林仁肇乘战舰顺流而下,直奔浮桥的河心一段,战舰未到,先放出了百十来条小船。至于小船里装着的是什么,那就是孔明知道,地球人都知道了。只见大火熊熊,100来只大火球分散开向浮桥的各个位置连续不停地冲了过来,张永德和所有的后周大兵站在桥上手足无措,不管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船撞了过来,一点办法都没有!& m$ ]( z2 ]. h5 ?, Q
  因为诺大的后周军队,连一条小船都没有……' i7 `& G' s: n  V
  但是不要怕,一个人能身居高位,总是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的。张永德虽然没有李重进或者赵匡胤那么能打,可是他一生足够幸运(这一点不服不行,他的下场比李重进好上一万倍)。就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间风向变了,而且是180度的急速大转弯,火船直接调头,哪儿的哪儿去,向林仁肇的江南水师烧了过去!, I7 q# w* G2 ^
  这场战斗的经过和结果就是张永德一直站在浮桥上,连根手指头都没动,眼睁睁地看着南唐人在自己忙活。看着他们放火,再看着火球掉头,然后林仁肇玩了命地开船往回跑,可是还是没能快过机动灵活的小船,烧着了,这下可真的烧着了……后周大兵们一致摇头,说这事儿给闹的,都不好意思了,怎么南唐人的命都这么的苦呢……9 m! F+ e- B7 |( }5 T+ B
  7 Z1 K; C, `5 Q' d
  连载(74)
6 y' e2 S; p3 g5 f3 y  * {* K/ X3 C- ~/ b
  可是李重进就没有张永德那么好命了,他顶在了南唐人最要命的要害部位寿州,让南唐人如梗在喉,的确是非常英明神武,可惜,这也相当于把他自己扔在随时都会喷发的火山口上,无论南唐什么时候进攻,他都首当其冲。
' X9 X7 H1 O( }0 D9 }  李景达就奔着他来了。五万大军坐镇濠州,与寿州遥相呼应,然后再召集朱元等大将向寿州靠拢。朱元,这是南唐真正的猛将,在柴荣回国,李重进收缩战线的情况下,一鼓作气夺回了舒州(今安徽潜山)、和州(今安徽和县)、薪州(今湖北薪春),一连串的胜利之后,他来到了寿州外围,准备合围李重进,彻底搞定后周人。2 M0 u3 N/ g8 G, V+ r3 n
  这时李重进的态势就相当地不妙了,与其说他在率兵围困寿州城,倒不如说寿州在他怀里随时都会反攻爆炸,而他的外围又被更多的南唐人所包围,这样里应外合,稍有不测他就会被彻底吃掉。
; N- D* \; y" Z2 G# R9 d  但越是这样,就越是显露了李重进的强人本色。他把刘仁赡继续死死地摁在寿州城里,别说是人,连只耗子都别想透过他的军营;至于外围,不管来的是谁,带来多少兵将,都别想越雷池一步。历史证明,当年寿州城外紫金山(今安徽寿县东北,淮河南岸)上南唐人扎下了18座连环营寨,重重叠叠,互为倚角,在山上用峰火和寿州城里朝夕相应,可就是咫尺天涯,说什么都没法再近一步。2 j& Y5 v( j4 U1 M- [9 n. |
  到最后,寿州城里都快饿得人吃人了,南唐的援军无奈之下,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们想到了长城――我们从紫金山开始,修一条长城到寿州城下总行吧。利用长城攻守兼备的功能,边修边打,相信总可以应付一下李重进,把粮送进城里了吧!9 M% f6 K) Q3 P6 @3 l2 v# B
  于是南唐人开始日以继夜地赶工修长城。为了城里的弟兄,为了南唐的胜利,弟兄们,加油干吧!而李重进也像是发了善心一样,一概不闻不问,直到长城好不容易修完了十多里,眼看着快到寿州城下,就要大功告成了,天杀的李重进才突然变脸,一阵猛攻,不仅把长城给破坏了,还杀了南唐五千多人……9 R" U& v5 w* k2 \
  就在这个时候,仿佛要再折磨一下南唐人似的,又一个让他们伤心的消息传来了。那个传说中品质非常优良,从不骗人的张永德也变坏了。他经历了上次浮桥之战的侥天之幸后,深感日子再不能这样过了。痛定思痛,他首先做了件本份点的事,他用千余尺长的铁链来封锁浮桥上下游几十米之内的水面,然后为了保险,再在铁链上系上巨大的木头来增加浮力,使铁链绝不下沉,以彻底拦截南唐的战舰。这之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悄悄地派人溜进了夜色中的淮河里。7 {6 S2 \% ]+ u& M
  后周还是有几个会游泳的,大家乘着夜色,慢慢地游到了停泊在下蔡附近的淮河里的南唐战舰底下,这时候用来封锁淮河水道的铁链还剩下了一些,张永德很慷慨,把它们都送给了南唐人……第二天天还没亮,张永德突然发起了攻击,这时候南唐人才发现自己的战舰都开不动了,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被人用铁链牢牢地栓在了一起……
) L. `/ r' \* V) o$ t5 e* K  江南名将林仁肇死都不相信,自己赖以成名的水军,居然会这么窝囊全军覆没。还好,他本人又一次逃脱,活了下去,直到五六年之后,才由赵匡胤给他编织了最后的命运。- ^$ V/ b% G" B5 H! u
  但是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动摇南唐人在江北巨大的优势,无论是李重进还是张永德,都仅仅是保持着不败而己,尤其是屹立在他们面前的寿州城,不管怎样攻击、围困,就是无法拿下。而且在公元957年正月间,还从城里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刘仁赡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因为他的儿子想从饥饿的寿州城里逃跑。不管谁来劝阻,就连李璟派来做监军的周挺构亲自说情都没能保住这个孩子的性命。
1 A0 \5 t5 ~  U; a* N, h  刘仁赡把自己的儿子处以腰斩极刑。此后寿州城里哭声一片,军民同心,再也不提逃命投降的话。
3 y, s* Z7 o' c* o  城外的李重进绝望了,他望着近在咫尺的寿州城,百思不得其解。他真的想面对面对地问问刘仁赡,南唐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竟然这样的忠于职守,冥顽不灵!' d  ~, `6 m0 L# V# d' W$ g2 J% t- u4 m
  愤怨之余,久历沙场的李重进知道,以他个人之力,看来是真的拿不下寿州城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75)
# i% a5 Z5 T. q0 C  
+ D+ ^8 Z5 r; a, W# U  公元957年2月17日,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出汴京城,第二次亲征南唐江北之地。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虽然在为父服丧时期,但战事紧急,被柴荣夺情起复,一起出征。这一次,柴荣选择的突破口是张永德刚刚拿下的下蔡渡口,一切顺利,他在3月初渡过淮河,重新抵达寿州城下。
" ^9 X6 Y. {' d8 M  这时,战火刚刚再次燃起,还没有真正的刀兵相见。可无论是后周,还是南唐,敌我双方都已经一致确认,胜利已经被柴荣牢牢地抓在了手里,无论如何都不会动摇。
! A9 i7 B8 ~" k  因为在柴荣出发之前,先锋大将右饶卫将军王环已经让南唐军队彻底胆寒。他们魂飞魄散地发现,后周人这次居然不是骑着马来的,而是乘着巨大的战舰,从颖水一路扬帆破浪,冲破他们的各个水寨,进入了淮河,他们的水上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后周仅仅在大半年的时间之后,就拥了强大的水军!
2 [+ N5 V1 B# `; b9 o" N  这就是柴荣在上次回国后真正致力的正事,历史证明了,他之所以主动离开战场,并不是因为他厌倦了,或者他胆怯劳累了,而是他要迅速弥补自身的缺陷,等他再一次出现,他就会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2 z/ o* q# [* {. n8 O) G# A  当年3月3日清晨,柴荣亲自披坚持锐出现在了战场上,紫金山,这是第一个攻击目标,要把寿州重新完全孤立。赵匡胤作为全军攻击的箭头,率先登山强攻。这时候皇帝亲临,全军注目,所有人都亲眼目睹了赵匡胤到底有怎样的战斗力。
5 z& y, @7 ~( U  j( O  P  历史记载,仅仅一个上午,赵匡胤就将南唐的前锋寨和山北营寨全部击破,斩敌三千,把紫金山通向寿州城的“长城”彻底毁坏。这一战的后果是惊人的,当天晚上,南唐军营里就发生了哗变,朱元,这位南唐方面首屈一指的猛将不战而降,带着自己的部下一万多人投降了后周。0 e7 D4 }3 P* k+ O/ Q
  至此这一战再也没有了悬念,第二天柴荣就发动总攻。南唐军彻底崩溃了,他们习惯性地从山上往河边跑,坐上了船才觉得心安,可是这正中了柴荣下怀。  J2 C/ h- z9 p7 ]
  我们也有船!后周新建成的水军扬帆就追,而柴荣本人亲自策马疾驰,史书记载,“帝自率亲骑沿淮北岸追贼。及晡,驰二百余里。”晡,申时也,下午3-5点,也就是说,柴荣亲自乘马追敌,奔驰了一整天,追击了100公里!
, s3 b: y1 m' P) i7 L  皇帝当先,人人奋勇,只此一天,在淮河南北两岸及水路上,南唐军战死、淹死和投降的将近……四万!( H  z! ?  x1 v/ I( a7 g' R
  只区区两天的时间,南唐人准备了近一年的寿州援军就彻底覆灭了。
( G9 f6 X' K5 i3 j9 Z  寿州绝望了,刘仁赡在城头上亲眼目睹了本国军队的土崩瓦解,他明白,他苦心经营,死守待援的寿州再也守不住了。伤痛绝望,让一直强自支撑的刘仁赡突然崩溃,他中风了,一下子昏倒,就此人事不知。而他的同僚们再没有他的勇气和坚贞,他们卑劣地出卖了他,在他昏迷不醒时,由监军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等人联合以他的名义起草了降书,开城投降。
1 L9 {# h8 f. b+ C: Z  可怜昏迷不醒的刘仁赡被人担到了柴荣的面前,柴荣立即对他大加抚慰,并当众拜他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如此高官厚禄,对他人真是可望而不可及了,但是对刘仁赡而言,这是尊敬,还是对他的污辱?史书记载,刘仁赡自从昏迷,就再也没能醒来,他没有接受柴荣的“好意”,就此死去了。
. D. Z4 p$ b; c; j6 ~  但不管怎样,随着寿州城的陷落,南唐在江北的门户被彻底打开了,中原的版图已经被重新规划。: S$ |5 ^# a$ K9 S) w: t
  连载(76)
/ @8 I  P+ h* r7 B2 B# W: K( G  $ c* B6 C0 @9 d/ y" W5 I1 ?1 H% }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柴荣突然间退兵了。面对南唐大开的门户,他千辛万苦用无数条人命换来的机遇被他说扔就扔了。
/ R1 ]. Q( K, [  t) x7 {  2月17日出兵,4月中旬柴荣就回到了开封。
2 V0 H! i. k4 l: z0 Q  这一切让人费解,让后周所有人扼腕!但是柴荣却心知肚明,他必须得回来了,不然他的后院就会突然着火。因为李璟,因为渤海海峡,因为契丹。
% f" ~% l, v. U2 C& H! w  李璟显示出了柴荣所不及的高级政治手腕,面对强大的后周,他把自己当做了刘备,那么孙权在哪里?这世上还敢对柴荣说不的人在哪里?别急,人还是有的,只是太远。而且隔着整个的后周国土。不过老天从来都不会一点活路都不给人留下,它早就给此时的李璟还有后来的赵佶配备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外交联系通道――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
# @* z" X# p$ v: F7 f* d  南唐人用他们先进的航海技术,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后周人的封锁,与契丹更与北汉达成了共识——柴荣已经变成了曹操,我们大家必须得联合起来才能生存!7 O4 Y' v: b* ?: {, G
  于是柴荣只好忍痛放弃刚刚到手的希望,马上后撤返回自家后院去砌墙。这时候,南唐一方开始举国庆幸了,终于逃过这一劫了……看来后周也不是不可抵御的,而他们的国王还是很有办法的!
7 e7 K% U3 J' h# k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赢得了外交胜利的南唐国王李璟此时非常的痛苦,极端地懊悔,他忘了父亲李昪临死前对他说的话,这些年来他的所作所为全都错了!
3 N- s* @6 k! v8 M" v$ h  李昪,南唐开国烈祖皇帝,说起他,话可就长了。首先,如果此人不死,柴荣能不能或者敢不敢向南发展都不好说。史有定论,李昪在五代十一国里的皇帝排行榜里可以远远地排在郭威刘知远以及李存勗或者大终结者朱温先生的前面,可以数二,也可以数一。
+ V' y9 \0 G5 \9 p  当然,之所以要数二,就是因为后来有了柴荣。但是李昪比柴荣还要高明或者更加艰难的地方,就是他几乎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不像柴荣那样,虽然没有人望却还可以接过养父郭威的班。
8 P! m: D6 V" ?$ n8 a3 o7 t  因为李昪本是个无依无靠,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只能进庙当小和尚勉强度命维持不死(和后来的朱元璋挺像的,不过朱元璋出家时已经十八岁了,而李昪惨遭离乱时不过才六岁而已!)那时南唐的地盘还叫“吴”,国王是大名鼎鼎的后吴武帝杨行密。杨行密攻下了濠州,掳走了一个意外获得的战利品,就是这个小名叫彭奴的小和尚。彭奴长得非常漂亮,一双可爱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手握屠刀的杨行密,让他再也下不去手。不仅如此,还收了彭奴作养子。( L0 R# j7 ~2 [
  可是杨行密的儿子们似乎有什么预感一样,看见彭奴就讨厌(历史证明,这些孩子真的应该当时就杀了彭奴,那样他们就不会有后来的落寞结果了。注意,是落寞,而不是悲惨)。没办法,杨行密把彭奴交给了手下大将徐温,这孩子又做了徐温的养子。从些改名换姓,叫作徐知诰。- R* q3 ^; e( R8 C& B8 n
  以后的事简短地说,就是徐知诰长大成人,先是帮助自己的养父徐温夺得后吴的军政大权,然后在徐温死后,把徐温的子孙也排挤到了一边,自己身登大宝。从此改元换号,恢复自己“李”这个荣耀了二三百年的光辉姓氏,而且不管死人愿不愿意,他声称自己是天可汗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十世孙,重新定国号为“唐”。给自己改名叫李昪。7 v) c; J2 @# U! I& n" N
  历史上为了与当时并存的李存勗所建立的“唐”区分开,称之为“南唐”。
2 E, P/ Y2 `* T' @+ ]  f4 n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李昪虽然在权力之路上一路走来,手上却没有粘上几滴人血。他对自己的养父深深地感恩,对养父的子孙们尽量优待,就算是后吴的末代王孙,也大都没有过分悲惨的下场(当然,后吴最后一位皇帝杨溥及其家属,还是不得不杀,实在是没有办法)。
5 L! M# I* H  M6 ]! ?* |$ ^$ n  而李昪真正高明的地方,是他极端地理智。他在世时已经是南方最强国家的君主,手下人都劝他抓住机会,尽快把周边的所有小国都灭掉,统一了南方之后,就开始北伐,进而统一全国。可是李昪却只是微微而笑,终他一生,都在修养生息,静等机会。
' i. g, l5 r# g4 P  d# ~. x1 J0 j  他临终时告诫儿子李璟的话是――一定要牢记,用兵中原,南方诸小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可是用兵周边的小国,中原王朝必然发兵南上。因此,千万不要把南方的小国当作心腹大患,要尽量保持睦邻的关系,这样以后和中原争胜时,后方也会稳定。
- C9 L" Q9 _5 ~0 b. Y  至于北方的中原王朝,不管谁兴谁败,都是南唐的死敌。例来以南伐北例困难重重,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北方越来越乱,机会总会来的,只是到那时,一定要做好准备,没有负担才行。为此,他给李璟留下了巨大的军需储备,光是他的光德昌宫就存有700万余缗的库存。/ T4 n  T$ |+ E3 z: c6 _6 x
  而他自己,则衣衫俭朴,穿的是蒲履鞋,用的是一个铁脸盆,夏天在内宫只穿麻布衣,至死宫殿都没有扩建,最多只是增加了一些盆景……6 y- R& Z5 `! T' i7 |1 s. b
  可是不知怎么搞的,他的儿子李璟的基因突变,一点都不像他。从李璟开始,南唐就文华风流了起来,兴之所至,无所不为,具体奢侈糜烂到了什么程度,到李煜时达到了巅峰。我们到时细说,此时我只想先撂下一句话,
' S* }; ?) h/ v  李煜之亡国,应该应份,合情合理,半点同情都不配获得。谁规定的会作几首顺口溜就可以永远高高在上吃喝享乐?!! b& p4 ~9 e6 E0 E4 \: z
  而且还杀戳功臣,信用奸邪!
1 P* V( i0 ?4 }- g. V/ H  回到李璟,这位二世祖从即位开始,就雄心壮志,向四邻用兵,把老爹的话扔到了九霄云外。他攻灭了闽、楚两小国,国家从28州增到了35州,一时之间军威强盛,众国侧目。可是从此也背上了包袱,这些抢来的地方随时都反叛,他必须连续不断地派兵镇压,于是就恶性循环,没完没了了。等到李昪生前怎么也等不到的千载良机出现时,南唐已经腾不出手脚向北发展了。
/ \7 ?2 m2 k9 d; W/ {+ o  那就是当耶律德光率领契丹人攻陷开封,灭亡后晋,转眼就死在了北归的路上杀胡林时。还记得刘知远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吧?简直就没有阻挡,像溜个弯一样到了开封就捡到了皇帝。
& Y/ `; o" d9 V8 {8 w  如果那个时候南唐能干手净脚没有累赘,从淮河江北之地直扑过来,天下会是谁的?
  S9 p1 {+ K+ t  还有在刘承佑时期,北边也乱得可以,可李璟统统地有心无力了,而且他诗人的性格发作,根本就不愿再理会这些讨厌的“凡人俗事”。他很忙,非常地忙,他用心地大搞艺术创作,鼓励全国都诗歌吟唱起来!6 Y3 Y/ \1 P8 G3 U6 M
  他自己则轻衣盈步,月夜凭栏――“一钩初月临汝镜,蝉鬓凤钗慵不整……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O. a) Q; R( j4 y$ M1 M
  病你个头!为什么还不去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5-17 15:00 , Processed in 0.0395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