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0|回复: 0

话剧百年忆宣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1 2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城北& \" k9 o7 b4 P- ~" X  v- v7 K
4 `4 Y' f9 B2 S' w5 t- t/ a0 ~
  春日的上午,我正坐在北四环外的一处书房中写文章,电话忽然响了,是宣武区文联领导打来的。得知四月上旬将在其大观园酒店举行话剧百年的研讨会云云。我心头顿时涌动起两股热潮,一是关于话剧,二是关于宣武。我向对方说起我当年在中国京剧院工作的情景——当时就知道许多京剧艺人的老家居住在宣武,更得知话剧进京的初期,曾在宣南的舞台上多次露演。同时更从话剧这样一个舶来品,之所以能在北京乃至中国扎根,就跟它非常注意从戏曲中汲取营养有关。我谈了这番意思,电话那边就动员我赶写一篇东西……
; W4 C. e- s- G2 j$ W. S' W3 O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我既是京戏剧场当中的小戏迷,同时也迷恋着三大话剧院团中的话剧;到了八十年代,我成为中国京剧院的编剧(后任研究部主任)、与梨园人士交往日深,我发现有那么多的艺人,老家都住在宣武区菜市口至虎坊桥那一个狭长地带之中。甚至,我还跟着演员去访过他们的“出处”:那里有尚小云、苟慧生与余叔岩三位名伶讲究的四合院,旁边更有众多的破落的矮房子。房子虽然破落,但其主人们的舞台艺术却是无比精湛的,他们的幼年就生活在这里,他们后来“发达”了,或许搬家到北京内城的其他地方。但他们从不会忘记这处故居,这里有他们的儿时与欢乐。每每逢年过节,他们总会带着孩子回到老房子中,看看还留守在这里的前辈。
5 V! i0 B# y, V6 r7 [, X5 r- F5 `: O5 Z+ o
  再说话剧。话剧之所以有今天,就和与梨园的这种长期的水乳交融有很大的关系。我在中国京剧院工作时期,曾得到了一些双方水乳交融的史料——* l& {+ i0 ?6 ?; ?1 X: H
0 P! b" Z, B% a- i7 Q! H/ d5 V9 Q
  1908年5月,被誉为“新剧泰斗”的王钟声率领最早的话剧团“春阳社”来到北京天乐茶园(现在北京杂技团排演场)内,与京剧名艺人杨小楼、梅兰芳等同台演出。并且推出了世事新剧《官场现行记》、《孽海花》、《宦海潮》等。不久,梅兰芳就把其中的《宦海潮》改编为京剧。
8 g8 }# V/ H- G- }- z8 F8 b2 `
" H: U& y" X5 C2 h% p& X/ v$ D5 M  1915年,天津南开学校话剧团来大栅栏演出话剧。周恩来等20人组成了“津门学界观剧团”来北京观摩。
/ w* s. ?* P; g
1 X! N4 @8 j, g( `4 S9 ]# E( \  1922年,蒲伯英、陈大悲等在鲁迅、周作人、梁启超等的支持下。于宣武区南横街附近创办“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设立了戏剧史、编剧术、布景术、动作法、音乐原理等课程。9 e* x9 K0 ^3 ^# F! O4 F# ]
  a0 U; d# P; b. v$ h, }& ~) N& w5 g
  1923年,该校学生在新明戏院首次演出陈大悲创作的《英雄与美人》一剧……; }" j8 U- D  [, b, i2 C

5 u' A5 J# c! J3 l. O- q, ^( e  请注意1908年的那段史料:说话剧第一次在北京“亮相”时,就有杨小楼、梅兰芳等名艺人“同台演出”。这是什么意思?所谓“同台演出”,也就是“各演各的”,杨小楼、梅兰芳肯定当晚也拿出了他们的拿手戏,并且肯定会放在大轴位置上。因为在观众心目中,京戏太大了,而新兴的话剧究竟是什么形式还说不准,而杨小楼、梅兰芳肯出来助兴,那肯定差不了。但出于习惯,杨、梅的戏自然得摆在后边,而前半场话剧演出时,京剧名伶或许就要在前排入座了。我想,京剧名伶坐在剧场前排看戏,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平常的举动。他们确实是看戏,可周围的戏迷却都分心在看他们——看他们如何去看话剧这样一种不一样的表演方式,京剧戏迷会关注杨小楼和梅兰芳具体的态度——比如在哪里鼓了掌,又在哪里喊了“好儿”。他们会把名伶这种下意识的行为,传送到梨园内外的每个角落……只要名伶的态度是积极的,京剧观众就会想:名角儿都出来捧场了,那咱们还不得“跟上”么?! r  d/ c& z( ]% t' {$ p

- U4 q; n1 Y( O1 ^/ k3 E  还请注意第三段史料:话剧的先锋们很快成立了“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这似乎不是培养演员的地方,他们确立的“戏剧史”,“编剧术”、“布景术”、“动作法”、“音乐原理”等课程,似乎属于大专或大本的层次。这也可以得知话剧 出现就先声夺人,就努力造就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大环境。对比京剧往往只知道培养演员,话剧显然是高出筹了。
! w! }# n: Z6 M- x& S; [. \/ _; ?
  x2 N$ N- ^  P. \* |, b  再,还请注意几个事件产生的地点,几乎都是今天宣武区(也就是昔日宣南)的小戏园子。年轻朋友或许不熟悉这些地方。诚然,它们是演戏(——首先是京戏)用的,但它们又是民俗活动的场所,它们与老百姓的关系“极近”,是老百姓进行综合娱乐时所须臾离不开的。再试看一下我们的今天:戏剧往往脱离了民俗大背景,看戏的人老远跑来,就为了直奔现代化的大剧场,而不是简陋却又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戏园子。进现代化大剧院是不许迟到的,更不准在其中吃吃喝喝。而小戏园子实在是太随便了,可以说笑,可以小吃小喝,可以进行与戏剧无关的谈话。但昔日中国戏剧的大演员,不是用强迫的办法禁止这些“非戏剧的活动”,而是以自身卓绝的技艺吸引住观众,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戏剧中来,而不去做与戏剧无关的事情。我想,这点就非常了不起,戏剧不能强迫,戏剧只能与各种“非戏剧”展开竞争,如果你没有这种竞争的本事,那就还是先增加自己的本领吧。
/ F- w8 h; H9 d; M- p1 M
# \  z3 _, P1 \7 z0 W) @2 p( \3 z  史料可以证明:中国的话剧源于国外,起于上海,兴于北京市宣南区。这是否可以称作是中国话剧的三段式或三部曲?百年中的前一半,我们大多没能亲眼看到,对许多情况知之不多。我在中国京剧院时期,工作重心也放在京剧之上。这当然是对的,但也是非常可惜的。但我要说,话剧同仁的艺术修养要高于梨园,我们许多问题都得益于话剧同行的帮助的。记得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我时常跑北京人艺去“找启发”,我交了几位他们剧院的朋友,希望从他们的重点剧作中汲取文化上的营养。他们还把自己重点剧目总结成书,一个戏就出一本,非常了不起。这两年,我这些朋友大多退休,都退回各自的家中。但有时我也非常意外相遇,比如前年在北京三中的一次校庆上,我就遇到了北京人艺的老导演苏民。他与我握着手,还高兴地说着私人事情:“咱们两家是亲戚呢,各自祖上有一辈人结过亲。从这里论,我高你一辈呢!”他还说起1946至1947年间,他、蓝天野和我的一个姑姑同在辅仁大学的话剧社,一起排演话剧,他与蓝后来走上专业道路,至于我那姑姑,这段生涯昙花一现,只那么一闪光就结束了,她晚年就非常潦倒了。苏民听了,也非常感慨。我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人生在世究竟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我以为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多方面的属性。比如苏民与我,第一种关系是:五六十年代他是话剧台上的名演员,我是台下的小观众;第二种关系是,我们是远亲,他不说我还不知道,他长我一辈;还有第三种,他与我姑姑同是辅仁大学同学,在那里一同排演过话剧,后来分道扬镳。或许还有第四层:前两年在上海,濮存昕参加自己的新书发布会,出版社把我拉去了,小濮签名送过我一本……人不应该只有现阶段工作与职务“这一种身份”,人跟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多方面的。我依稀还记得上次三中举行校庆时,曾推出当前还活着的“十大校友”,他苏民是第二位,蓝天野是第三位,我排列第六位,而居于第五的,则是不久刚去世的马季……这次宣武文联找到我,也算是“歪打正着”。本来,我是京剧一行的门里人,也是过去话剧的门外人,加上与宣武区各种各样的感情联系,一所以他们找到我,我就推不掉,并且还很乐意去写这篇本来属于“可写可不写”的文章……" [. X0 z( g4 d. [0 [
# Q* Z/ |8 I/ U" M  v
  说到这里,我心头不能不热——过去戏剧活动为什么能够兴旺,就是社会关心它的人太多,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外人,今天呢,情况有些变化。一事当前,如果你想参与,先问一声“你是干什么的?”或者打量一下你在社会上的“站位”是什么。如果合适,欢迎你参加。如果不合适,您就靠边站吧,还比如演戏,今天北京演京戏的大戏园子,似平也只有建国门外的“长安”一家了。看戏得先买票。票价太贵,来的人自然少了。再说演戏的剧团.你能交得起那昂贵的场租吗?还要说说它的交通,如果您从天安门由西向东,公共汽车在马路南边停车,您能顺利地过马路么?如此种种,都让已经搬家北四环外的我,三年来再没去“长安”看过戏。我老了,不看就不看吧,反正年轻时赶上那许多的名角儿,如今少看或不看,也不算惋惜的事了。但我如今写这篇文章,终于重新“入境”——我进入的是上世纪戏剧发达时期的演出与观摩活动的种种。还有,史料中说到的几个小戏园子,大多集聚在今天的宣武区,它们周边就是密集的居民区,并且有各种各样的游乐场所,如小商店、小饭馆、洗澡堂子、烟馆、等等。今天的宣武区正在打造天桥演艺区,太好了。那么能否在天桥滨艺区建造一批这样的戏园子——让它们与周边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让老百姓游乐时先进入这家,等完了再进入另外一家,反正其中的戏园子既不是开头也不是结束——让戏剧永远处在老百姓游乐活动之中——是“之中”啊。% x- A1 }# Z( L4 ]  y$ S4 @: \  L

+ W+ U1 o% u) y0 s( ~$ Y2 x( X  过去的社会真如一张大网,把许多似乎毫不相干的人与事给组织到一起。我如今远在城北(新北京的城市北部)了,这里新兴产业颇多,而戏剧演出则非常贫乏。原来老城区中许多文艺活动,离我实在是太远,加之交通又不方便,对许多事都只能作壁上观了。但在北四环外毕竟还有我这么个参与过戏曲大半辈子的人,我的心还是热的,只是不知道如何用力了。最后,我祝愿我们的戏剧事业(含话剧在内)能够持续辉煌。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更多更切实的工作,其中就包含着今天的宣武区,我们那亲爱、亲近而又遥远的宣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2 10:19 , Processed in 0.0363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