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象比类与中药形态归类功效指向(原创)/ Q+ [* d% v; N5 `2 d
5 e! Q) B/ P2 P) b. W7 s7 J$ ~) M( f0 T
$ c' i2 b- G% v b- E; p, {
中医的入门第一步就是对人体常态的取象比类分析,建立常规的参照标准;而中草药的入门则是先不考虑治疗价值如何,对各种植物进行取象比类分析。待这种常规分析熟练之后,根据取象比类原则和人体失常状态的病理特征需要,就可以灵活地选取相应的中草药进行状态矫正。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著名论点的医圣孙思邈坚决反对使用现成药方的作法,其根据就在此。当然,对于一般医生来说,具有象孙思邈那样丰富而准确的取象比类经验是有困难的,现成药方虽然有用的,但为了提高疗效.最好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略加增减。发挥取象比类与中药形态归类治疗指向的相关联想。?/ e" K; d( G8 q( r. n, O ~6 ~
8 [2 }6 D8 K/ r I, L# N8 }/ h& U3 A3 N
金荞麦为什么用在结石处方里?中医用药出了了解药物的四气五味外,还有一个重要外形特征."取象比类"用药.金荞麦为根块体形似瘤状物.就是取象其形,用其性。推理出某些中药形态归类功效指向.再如,皂刺,广佛手为什么用于皮科病止痒?都是基于这个道理。又如识别草药性能的口诀:中空草木多治风,叶枝对生能调红,叶边长刺消风肿,叶中白浆拔毒功,内血皮白通血脉,奇形疙瘩可散结。特别是针对疑难杂病时应当充分吸收古医经验.
1 W9 _* U O; ^' E | 8 e! j7 E) N( u ]4 P5 J% h
|
, o2 [) W/ V6 s/ u# N" o4 `( o
. c" }% [% j8 w* B[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08-6-4 13:3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