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0|回复: 0

陈瑞春《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讲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7 16: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瑞春《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讲座4 \+ H/ `& F- k# N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发表于 2008-5-07 1936    作者 马文辉    来源 中华中医药论坛 7 j8 f, C. y& [

  d/ f. X" I( U4 `) j3 o% U1 fA. 应该尊重仲景本意:
' Q5 z; n1 @2 @1 n. [, [6 C1. 尊重原文:+ K, h" `" @  R; c8 j* S
历代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一是传统的注释:是原地踏步。二是新潮的研究:60年代以来,走了冤枉路。8 @7 H2 N2 N8 h2 P$ h  X6 e
千万不要靠读注家:如陈修园的以运气学为主。推荐尤怡、柯韵佰以成无已晚年的《伤寒明理论》。: ^' [# T6 \1 m: s# _
2。立足临床,着眼疗效。
+ H! u6 q. f8 n5 ^+ pB. 如何来研究《伤寒论》乃至于中医学。  Z/ {+ M# d2 T& f$ j
一.用经典指导临床:用中医思维来用药!
; |1 U. S  F! [* }" W: ?二.临床必须回归经典:
' m% a# I+ B; M* s' _+ G三.把中医学术统一到中医经典上来:0 B% X# o" o7 J$ j0 m& J0 W3 H
学好三本书《伤寒》、《金匮》、《温病学》——成专家了。
& v7 D) d! j2 T1 l# B半夏泻心汤——东垣化裁成清暑益气汤。
- u6 W' \/ S3 m4 j小柴胡汤——吴又可化裁成达原钦。
. [# v4 a' B: o叶天士用附子:《临证指南医案》用温药多得是。$ [% d" Q7 G6 V& ^# S. r/ z
C.临床怎样学习经方:经方的病机——抓方规,抓用药的时机。
% d" T$ i9 n" o$ M+ a# r% O8 j& }- |一.有心求证,临床观察每一个经方的疗效:妇科大名医的“二个散一碗汤:当归芍药散、逍遥散、四物汤。妇科病全包了。四物汤可变20多个方子。6 r; q' ?; O; B- b) c( n' t
如1当归芍药散:白带多:加利水收涩药:芡实、米仁。不孕:腰痛,白带多,性欲淡漠,体质差,加一点点郁金疏肝及仙茅、仙灵脾。
+ b4 K3 G  L/ _9 F* J如2芍药甘草汤:(1)。对平滑肌的疼痛疗效都很好(2)。对经前的头痛、肝血不足的头痛好。(3)。合四妙散:湿热痹证腰以下的疼痛:加点通络的藤类药,很快止痛。赤白芍合药:以10克开始——60克。(4)。合四金汤治肾结石,或合六味地黄丸化石。
6 T* i' f% B% V" t# ]二.掌握六经辨证,要定位定性,用伤寒六经来规范临床必须熟读纲领性、辨证的条文、有方有证的条文。百病起于表!用药要抓时机。7 H' V' t* e" ^( `
1. 外感吊水后坏病才来找中医:辛温解表要注意加化湿。
$ j1 F! o, w& p1 L2. 表证阶段失手应以辛温为主。8 Y) i& J( S" s9 S9 h5 y# p" v6 b
3. 老年人、小孩子注意:辛凉为主则陷表失表误表!案如儿童医院住院半个月发烧:小柴胡加葛根、防风;后以健脾益气冲剂(玉屏风加参苓白术散)善后。9 ~4 [) Z, ?7 F' T3 ~
4. 小柴胡合茵陈蒿汤治急肝黄疸有表要加透表药。抓住肝胆脾胃的湿热、气滞:加草药如蛇舌草,垂盆草,白马骨2-3再加健胃药。酶下来后最少要吃3个月药。
% O* W' i( F% L" Y& n4 s5. 肝硬化:1同样用上方;2消化吸收功能恢复以后加鳖甲、姜黄、三棱、莪术。3注意脾胃消化功能,能吃能化,易治!用药的时机:肝硬化胃口好,才可加三棱,莪术。
8 Q, l9 G% a/ x6.三阳转阴的问题:有二种情况下可转:1。10岁以下的小孩;2。第一次来看病的。  A5 x2 c% q1 d' X9 ]/ k+ ]1 o
三.文献整理差和很远:
' q0 H5 j& {* K1。胃脘痛治肝:叶天士舒肝和胃案很多。
, u% h8 B; R6 y" P' |1 }  H( H2。皮肤瘙痒:脾虚生风——五味异功能散加风药。3 J% J% A9 N$ k- i5 m5 H$ ]; D
3。口唇肿胀,发裂,口疮:脾开窍于口——五味异功散加胡黄连,竹叶 ,连翘。* B+ }( g: u  c$ m- n' p
D.经方的临床应用:主张西医的病名,中医的辨证!中医要与时俱进,疗效要落到实处!) {# u' H% U0 a1 v1 s: u0 j
一.要辨识病机:五苓散的前提:口渴无伤津的现象,气不布津,津不上承,舌质淡白嫩。1。非糖尿病的口渴:加杏仁,桔梗。2。中老年妇女常尿路感染:舌苔白,润,滑者效速。3。前列腺炎,年纪大的配金匮肾气丸,疗效提高。
  O9 Y& G. r/ P* b, G' {4。小儿遗尿:要加远志、石菖蒲通阳化气。' L2 F* F7 H- |
5。尿崩症:加桑蛸、芡实、智仁、金樱子中的2-3味。
/ D- G! b# a, x7 B' h% D! m五苓散的桂:肉桂、桂枝均可。五苓散要嫩末,米汤送服。3 e/ }$ N1 ~5 B9 K) A
二,抓主证:六经主证,病的主证;重佐症;定病性病位,注意重视舌苔!, z5 I" _) [! E% ^. S' K; C0 ~
(一)  结胸证:“正在心下(胃)”。必舌苔黄白相兼而腻方可芩连姜夏合用:如三泻心汤、黄连汤、小陷胸汤。
; F5 L8 I3 s9 g5 |) h6 y; }(二)  炙甘草汤:很不好用!舌苔白而润、舌红则忌用!桂与草=1:2=10克:20克。冠心病不主张单用炙甘草汤,重用活血化瘀药不妥;活血药应少用!炙甘草汤常加黄芪(重用大于15克)薤白、瓜蒌、龙牡、远志、桔络。/ T; R) f; i. [5 A. `
(三)  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病更要重舌苔。《伤寒论》少舌苔,要从《温热经纬》中补充。
& y* D: a. {8 S1 o0 ^4 \三.落实病位,落实脏腑,与西医不一致要注意。
( ?% R( L8 X) m/ F# x# J4 C四.(一)竹叶石膏汤(定位在阳明)1。鼻咽Ca的好方;2。胃火牙痛;3。血小板低下的牙龈出血。鼻咽Ca的头痛就是阳明经头痛。化疗后口干:加沙参、山药、石斛、元参。胃火牙痛:石膏30-50克,加点茅根及僵蚕、白芷类风药。
# b) c) h( n' x6 q# Z, i(二)胃脘痛:如四逆散合方:寒合良附丸;热合小陷胸汤。: U& o: H- ]5 r! [: |
(三)结合定性:表里寒热虚实,从纵横上下表里多层面多角度的辨证!3 K" D" E2 {2 E! C9 x3 n
五.深究方规,抓住主方:(经方的病机一方规)
, i( I; Y! D8 u, `' }7 a1 Q8 T1. 方规:不论经方时方,是方剂的规律。君臣佐使的规律;每个方子的方规清楚、抓位方证(病机证候)。. C1 i( [+ R( Q& K
2. 药物的性能和主治要明白。小柴胡汤是和肝胆脾胃之方。5 c) R$ }$ @  A
3.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变了25个方——当归四逆汤:温通血脉。(1)痛经百分之百是血虚肝寒或则肝血虚寒!不是瘀血!!寒凝则血滞而痛!用当归四逆汤!重则加吴萸!一剂知二剂已!轻者生姜红糖汤。(2)寒厥乌鼻证:当归四逆汤,当归生姜羊肉汤;(3)早期脉管炎:合四妙勇安汤。
  t  \" J4 t5 V4. 更年期综合征:武警医院妇科主任1周愈。柴胡加龙牡汤合甘麦大枣汤。+ [" J8 a9 @- Z# A/ P
5. 提高疗效:(1)真武汤:用后人没劲,疲乏得很,气上不来,故用参芪真武汤!(2)半夏泻心汤:故加木香、只壳、厚朴、陈皮中的2味,湿热证一定会阻滞气机!(3)桂枝甘草汤《医案金鉴》化成参桂保元汤。
7 v# x: p: X6 o( m6. 经方非常规范,不要乱来,不要乱加药(拿不准的)必须抓住方规——主证,融为一体!
6 z0 R( i6 V  O" \( d, ^7. 用经方的2派:原方原量:崇古遵经不越雷池一步。加减活用:思维,理念要正确。" @! n3 T9 \- W+ ~6 }. P3 _; D* Z
六.代裁经方,扩大运用:- s# y- d2 }% Z4 U5 j! n. v  m! \4 x
(一)  经方运用:师其法不泥古,《伤寒论》不能光看到其规范的一面,《伤寒论》有其灵活的一面,如类方。呆板固执者学不好《伤寒论》!吴鞠通:“医之所病,病道少”!2 L6 z; u9 L* D% O
1. 经方本身的化裁,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q* G- F$ T  _, r
(1)桂枝汤的加减:a颈椎增生:加葛根20克、姜黄、防风;b加附子汤救误很好!原方。春扦淋雨感冒,羌活类2剂自行抓药误汗大出恶寒案。C麻桂各半汤:荨麻疹(风寒郁遏在表)。d柴胡桂枝各半汤:荨麻疹.附1.荨麻疹我只用了方c.d和柴胡温胆汤加防风,路路通疏风药1-2味!附2.牛皮癣3例:用当归拈痛汤!原方加一点点祛风药,不要用凉血药!要吃3个月,6个月,一年;当归苦参很重要,等量用10或15克。, Q. {. g' e4 @& I' ~( f$ M! }. B
(2)小柴胡汤:调和表里、阴阳、气血、脾胃、寒热,用的频率最高。小柴胡汤的变局实在太丰富了!《伤寒实践论》中用四逆散+小承气+理气药3剂治急性胰腺炎!用平胃散化湿——苔变薄。6 B4 b- g# B, M# o( o" V
(3)《伤寒论》中寒温并用的方效果都很好也很好驾驭!
8 U1 \- `$ X% i5 h7 F% w# d8 i(4)治肿瘤:不用一味抗Ca药,放化疗术后的病人一大把!a.80多岁食道Ca放了支架黄连温胆汤.b.消化系统Ca辨证用药+片仔癀(按说明服量).C.肺ca三七3-5克一次,白芨20-30克一次,天天吃或交叉吃.炆1小时再瘦肉煮半小时加酱油或盐。附1:肺TB空洞:三七、白芨效果百分之百有效,3个月。附2:活血化瘀药我首选田三七粉一日3克。常用于肝硬化出血。附3:我们治人:胃口,饮食!
. A( h, }& U8 L. s2 }5 F0 q$ M, c+ @二.经方与时方的合用:- M6 c4 ~& V. E- {; n- O! k
这也是与时俱进!三因制宜,方子不能一刀切! 互相补充,增强疗效!
2 N: h$ V* v% e0 J1. 桂枝汤合玉屏风散:营卫不和表虚证、误表失表!合补中益气汤:气虚明显者。- c% p/ ^: X4 `
2. 桂支汤合二陈汤:外感引动宿病,老慢支、肺气肿感冒痰多!( k% N5 s6 J8 V4 j3 r! t
3. 桂支汤合炙甘汤治冠心病心绞痛。加芪参(气虚)+薤蒌+桔络、丹参(少量)。有郁热、有内热的不能用炙甘草汤!( Z. L1 e( {' S6 X( P5 ]7 n4 G+ ~' I
4. 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腰以下的疼痛都可以用。用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先把湿热清得差不多了,或祛风渗湿外因差不多了,再大量吃六味地黄丸:先扫外围,再炸雕堡!用药如用兵!如腰椎增生,后脚跟痛!属督脉,吃3个月六味地黄丸。
0 g8 D. U* W- q5. 芍药甘草汤合四金汤:尿路系统结石——止痛化石。凡内脏平滑肌的痛:芍药甘草汤;肾盏内的效差;胆结石:小柴胡+四逆散或大柴胡化裁。
8 k0 g+ I/ q2 ~& s6. 胃脘痛首选寒热对方良附丸、小陷胸合四逆散,或再加厚朴、紫苏类。- p! T1 x4 P% V0 `* W4 B- m% S! r
7. 柴胡二陈汤:慢支体弱,内有痰盛,外有表寒,或合姜辛味。小青龙汤:痰稀薄如水!如痰粘则禁用小青龙!9 R" ~5 {# j$ j# K! _
8. 柴胡平胃散:广东人能吃会吃+空调病。附:空调病:三仁汤;还治阳萎(苔厚便溏)。甘露消毒丹:舌苔厚、盗汗(上半身)。5 K" _. [, a3 P& N; ^( E$ z
9. 柴胡温胆汤(不用姜枣):表里肝胆不和,胆胃失和、更年期综合征。姜枣治外感不可少!(柯韵伯:起正汗而驱邪汗)。温胆汤要重视:怪病多从痰着手!温胆汤:失眠、癫痫、帕金森氏综合征、中风流诞:先用温胆汤化痰通络,无诞后再进黄芪活血类!(用药的时机)
  ?3 m4 Z7 E1 Q; q& S' U10. 柴胡四物汤:既凉血又补血。1。热入血室证;2。月经不调。而参芪四物汤合胶艾四物汤则适合服凉药后或体凉便溏者。
* A" H. O; J) z: g  [11. 柴胡五苓散:急性黄疸性肝炎。9 d/ o  a$ m, E4 [! J  i4 X. L
12. 肾着汤治腰痛不分男女,腰冷腰重。2 ]7 ]2 x; g+ b1 j# S4 i2 w
D.讨论提问:
* M* Y  B! ^4 j. J! N1. 甲亢:先控制脉率、控制饮食、生津。
2 q- X* _& t( e# q. i7 V' `  [2. 五苓散治尿崩症:3-5岁小孩,谈不上肾虚。
' S( P9 ^- j" `  `3. 小儿遗尿:全部可用五苓散。% n! |4 k7 e) t1 W) c1 R7 O
4. 单纯性血尿很复杂,很难说是什么病。7 k4 E, |0 ]) S2 F) @
5. 甘遂甘草相反不一定,18八要重新考虑。3 ?. v) R7 \0 w- j1 e
6. 慢肝不赞成用补肾药!3 G2 l" e5 t/ Q* r9 X/ v+ r4 \
7. “肝无补法”这一名话是对的!
/ I% Z) u( a% w: n8. 小柴胡中的人参:有热象的用太子参;无热象的用党参;党参补性不大,不易雍滞,不像黄芪。
& _$ M8 k3 u* K9. 广东人冬季发痤疮:五味消毒饮:肺胃湿热的原因。
1 F" j; i& R6 i, R( Q5 x$ E" d10.芍药:我认为苦平酸收,我用酸甘缓急。脚挛急(抽筋)加牛夕、木瓜、蚕沙。" J4 S! d# h" v/ |- S
11.苓桂术甘汤:治风心、冠心。舌质红要看津液,有津液照样用,舌红少津不能用。
# t4 z" t6 y/ V6 n' J8 Q. ],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2 02:40 , Processed in 0.0247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