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 _+ M/ Y8 D% ^9 t 按:俗语云:“西医使人明明白白死,中医使人糊里糊涂生”,今日遇一案,颇符合此语,因誊录如下,以飨各位学友:
& M/ m" V8 |+ I
- G5 e: {9 |0 K8 k! e
+ m8 L8 D4 M6 C0 ~2 U5 g) s/ Y- u: w& h/ T2 o
林*兰 女 40岁 地址:洛南县(第461本)
! r1 ?0 a9 W% a2 T
+ Z$ z+ j+ O# g: m. E初诊:2008-6-10
/ v4 i, F" e0 I 胃痛胀、灼烧牵及后背连腰痠疼,伴恶心嗳气,痛剧时汗出,晚间口苦。询二便正常。脉两手关小浮弦,舌瘦淡红苔薄白腻湿润。 7 Z$ I1 Z0 @3 r" u; A5 }: L
处方:8 P- ^/ V3 @1 C( {% v4 S
半夏12克 枳壳10克 杏仁10克 陈皮10 克
3 L& H; |9 T/ s/ d 茯苓10克 黄连3克 苍术12克 紫苏10克8 B: x! a* }& N" t, w0 L6 X; Y4 i
水煎服,五剂' S$ h* R" K R8 X5 N1 u: X
, y9 r! x* C% C( V( f" q" r5 _
二诊:2008-6-17
+ I5 {8 q/ ~1 H, L' E3 O 胃痛止,纳进,仍微灼烧嗳气,后半夜口干苦,。平素大便干燥五六日一行,服上方期间大便正常日一行。据告知,今年3月份曾来诊治疗胃病,当时两腿麻木以至于行走不便,服药后胃病即愈,麻木亦同时减至两足轻微麻木尚未痊愈。脉右小弦软,左小弦微硬,舌瘦微红苔薄白。今天欲返回洛南,要求再多开一些中药,但不知道把胃病与足麻木同时治疗可否?因不记得患者原来下肢麻木怎样治疗,遂查找原案,结果如下:
5 T3 q! J K" y# T3 g& ~/ T* [: l" s( G
初诊:2008-3-21/ [' r- F) C( ^$ d
去年腊月以来经常头晕有时恶心,经当地医院检查无异常,反复治疗不愈。询纳呆口苦、嗳气腹胀。大便干燥,夜尿二次。形瘦黄,颊微红。脉两手小软微弦,舌红白腻水滑。
2 b- ^1 B: f, d8 u8 }处方:$ o8 o% C5 b/ X* y+ f2 X0 Y
半夏12克 枳实10克 黄连3克 陈皮10克
0 k% f" U' `" f; y+ f 茯苓10克 杏仁10克 苍术12克& ^0 x# a3 T! `4 z( F# S
水煎服,五剂% j& i/ m8 F$ f/ x
7 C- E& o: p! x5 v. z二诊:2008-3-30' ^$ s, X7 @) w) C7 O
纳进,仍头晕头闷不清晰,有时恶寒、烦热汗出,最高体温°37.2C。大便转为正常,动则气短、身倦无力减,前阴出红疹瘙痒。" f0 y4 U$ w7 ?! T
处方:
* _/ D0 J9 _; M; m) F1 n; J" D; R7 C6 S 半夏12克 枳壳10克 杏仁10克 陈皮10克
1 H l# t3 _8 S! |+ r 茯苓10克 苍术12克 薏苡仁30克 荆芥10克6 X9 M0 K' m: s3 _ ]! m/ {8 Q1 s: m
水煎服,五剂9 [. v. n4 u2 {8 w$ p/ p
( m2 z- c" e2 @ B0 X2 ]
1 A! V. H# a# }* c8 d0 F8 v 按:以上并没有治疗麻木的药物甚至患者亦忘记主诉此症状而其症不药而愈,殆下肢麻木本由于中焦湿热下注所致,而燥湿清热理气则湿热自愈,湿热下注既愈则麻木亦治愈矣,是知此乃中医治病治本之理也。其理既明,因予处方如下:
6 I+ r* \5 s/ K( X1 ]5 \9 c7 k 半夏12克 枳壳10克 杏仁10克 陈皮10克
; g+ f$ a! F0 ?& Z' i e( h N7 X 茯苓10克 黄连3克 苍术12克 紫苏10克
9 @+ L' b1 R9 U: p% l- Y- K 薏苡仁30克
$ B& L D. y/ h2 _( @ 水煎服,十剂' q! [( t8 R. X, P2 p4 y* {) R
: n& b8 X6 n6 j3 Z5 C h- d! @& _" T5 D$ O& {$ a" p9 Y! n
* N& T" ^$ q(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