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65|回复: 25

医师临床处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13: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不住大家,离一百万字除过2.不要认为我是灌水,压缩包虽然轻松,但论坛的搜索就成了闲置设备?我们欢迎把整本书,大部头都发到论坛,文本看起来大其实不占空间!
* V7 {( J! }' h9 J5 Y8 h医师临床处方2 W7 W5 U4 |, z# Z7 F8 V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节 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用法简写及其意义4 E2 g$ r7 V2 d' I, f  N7 e
1 s1 ^, t% F" ^$ |$ R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 L2 \% v; M4 m$ I/ I
9 p; R4 f) A5 g' W8 i0 U4 t, r& B
简写        译文(意义)        简写        译文(意义)        简写        译文(意义)        6 Q, c* R3 B% M' w0 f
q.d        每日        a.m        上午        i.v        静脉注射        
+ B! a# a( r3 |( p+ D0 r) V
* U, ^2 o. X  r/ V6 I3 Xb.i.d        每日2次        p.m        下午        i.v.gtt        静脉滴注        
" \$ ^$ G7 f/ k: V: x0 x* z  B9 @' v5 W3 Y$ Y
t.i.d        每日3次        a.c        饭前        i.c        饭间        
# F: C8 T- q2 R$ t& r) @5 M- |$ V6 [/ v8 t$ p# x+ u- d
q.i.d        每日4次        p.c        饭后        O.D        右眼        
, q/ H$ n3 i1 _: \6 a0 H5 {- l7 i3 v( n: u& T; {8 ]- I* M3 M* d
q.o.d        隔日一次        p.r.n        必要时        O.L        左眼        
  s: q5 d( p; r3 I. f5 R
* \$ g& v) @# c4 Uq.2d        每2日一次        s.o.s        需要时用(1次)        O.U        双眼        - I5 g: H& ^( e' P' y+ c
6 R7 y" ^) Z& `/ e; H" T6 `4 G1 Y
q.h        每小时        St!        立即        R或Rp        取        
. Q( k  ~  T1 f7 ^6 A$ I
* V- F9 r/ d& Z# U& F+ Zq.4h        每4小时        Cito!        急速地        q.s        适量        + Y: t0 J% `/ {( N2 E
" [7 F/ x$ r/ M0 p- s6 j
q.6h        每6小时        Aa        各        Sig或S        标记 用法        
7 l) {8 T4 I7 g: u" F8 s
" T5 o' t) `/ N4 x4 G" eq.8h        每8小时        Ad        加到        Pr.rect        肛门用        
7 a- c- u5 ]2 Y, \/ l$ A$ @1 v8 J3 |4 m* S% b0 R
q.12h        每12小时        Ad us.ext        外用        Pr.vagina        阴道用        9 W" o- l0 a( r8 {2 k

( ?& [8 P4 w! P! `& C# H6 a0 M6 h2 tq.n        每晚        i.h        皮下注射        p.o        口服        1 }& q  x' X' z/ c/ n- I4 j8 T

- E. x7 u8 z& x- c! v, Q: r6 sq.m        每晨        i.m        肌肉注射        h.s        睡时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3: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
! M% h, U& P9 f1 _1 h% G8 V        1. 为了加强对使用药品的安全监管,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管理,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4 w% M0 K# D5 i# O+ W. a
        2. 药品不良反应(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品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 \. S( v) i) d! N        3. 药剂科负责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汇总、整理和上报工作。临床各科需配合药剂科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工作,不得漏报药品不良反应。
4 v( G; j+ n, k, w& H        4. 临床各科须指定人员负责本科室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发现与药品有关不良反应/事件,应积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注意收集、记录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信息,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及时与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职人员取得联系。
! }, Y% y9 X' _) |! {        5. 药剂科指定专人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整理并按规定向市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报告:
% |! Q- \0 o% |( |) w& z7 E# k% y        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定期报告;
$ I" \# s( D# e. i  r        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进行调查、核实,并于发现之日起10日内报告;
; v8 o5 Q! s/ y% N7 U        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5 t- ]+ n+ B' P1 p5 E( S2 B6 n
        6. 药剂科应定期收集、汇总、分析各部门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整理后定期向全院临床各科反馈有关信息。
, [* S* g: y6 Q% u0 ^7 N; i  j8 B! ?第二部分 处方集各论
0 A" H! ~# @2 Q/ j6 Y" b# o一、西药部分- T5 X6 g/ L7 j4 z% i- a
第一章 抗菌药物
- x/ A. w% ]3 x) j8 r第一节   青霉素类
+ @9 C# o8 f+ H; o% v5 E- f        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2)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 s3 `$ [& Y$ D5 d. e1 {        一、适应证0 @% E2 R3 V0 u$ F6 m
        1. 青霉素: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0 v2 F9 X: R' K# A1 B; e
        2. 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的抗菌谱较青霉素为广,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本类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 w3 E. a; e. j; Y5 w: }/ `0 l        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谱较氨苄西林为广,抗菌作用也增强。除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2 t2 W2 i/ L( K8 |8 E) f$ Y9 y
        本类药物均可为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水解失活。! N7 D- C8 d$ b( O2 L
        二、注意事项:1.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N) H- O1 y$ M) X+ J, x
        2.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 q+ m& O4 v6 d, a/ n! ]- q& B* y5 \: G        6.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 M; Z8 t! |' L' d# D7 r' e/ G  b
        注射用青霉素钠【基】
# J6 R9 S8 i6 A; M【规格】80万u/支。【单价】0.43元/支。
* l0 }) t7 Z3 s+ F$ C! o6 ?* y7 g【适应症】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 n9 c2 C9 k, l% N4 a  o
【用法用量】 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 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kg,分2~ 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 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 6.肌内注射时,每50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50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 50万单位,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 ^: |0 B7 R) @- s; _3 p3 T【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毒性反应: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青霉素脑病)。此种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 3.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为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4.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 5.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 2 `. x% _. g: Y! x! S0 }
【禁忌症】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 b  `8 K' x1 v/ Q* y! X2 |) {【注意事项】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 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 3.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因此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4.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 5.对诊断的干扰: (1)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 (2)静脉滴注本品可出现血钠测定值增高。 (3)本品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7 k8 c3 ?1 K/ K0 ~; X【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 W: e8 @/ n# K1 P/ a# U【药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可干扰本品的活性,故本品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3.本品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汞呈配伍禁忌。 4.青霉素静脉输液中加入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 B族、维生素C族等后将出现浑浊。 5.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瓶滴注可导致两者抗菌活性降低,因此不能置同一容器内给药。 ! h3 D& @$ t7 k2 J4 {8 X4 E) D
【药物过量】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血液透析可清除之。   n! f, b  G  S% b6 s
        阿莫西林胶囊【基】
( x! U# j3 u7 ?* U【规格】0.25g/粒,24粒/盒【单价】阿莫灵16.56元/盒。
2 a0 T! i  ]7 g4 o" u【适应症】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 [: E; ^9 d( D- t【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 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5 g& ]3 [; P+ B! ]  L) J
【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 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 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 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8 A2 O: b  l2 T8 A& p2 F' `【禁忌症】 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 L2 b8 m: V& Q1 ^5 K【注意事项】 1.青霉素类口服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作青霉素皮肤试验。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应避免使用。 3.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4.阿莫西林可导致采用Benedit或Fehling试剂的尿糖试验出现假阳性。 5.下列情况应慎用: (1)有哮喘、枯草热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2)老年人和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可能须调整剂量。
7 v+ c9 o1 H1 l- p/ n【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
5 o; C$ B6 o8 |, A$ z7 X【儿童用药】1.丙磺舒竞争性地减少本品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2.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外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
! g  r5 E: S: t【药物相互作用】少数患者因阿莫西林过量引起肾功能不全、少尿,但肾功能损害在停药后可逆。 ) \( V& h3 r: t7 O. s1 @& Z# V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基】
2 R% w( Q( A; V8 g; G. T【规格】0.5g/支。【单价】0.66元/支。" a9 a: u3 i2 G% X! _& b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 _7 F5 L) R$ s  n【禁忌症】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o" |  \% v: P& ?8 i* j0 Q2 x
【用法用量】成人:肌内注射一日2~4g,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或注射剂量为一日4~8g,分2~4次给药。重症感染患者一日剂量可以增加至12g,一日最高剂量为14g。儿童:肌内注射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或注射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分2~4次给药。一日最高剂量为按体重300 mg/kg。足月新生儿:按体重一次12.5~25mg/kg,出生第1、2日每12小时1次,第三日~2周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早产儿:出生第一周、1~4周和4周以上按体重每次12.5~50mg/kg,分别为每12小时、8小时和6小时1次,静脉滴注给药。肾功能不全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钟或小于10ml/分钟时,给药间期应分别延长至6~12小时和12~24小时。
) g% [+ q+ P$ ~6 r. S【不良反应】本品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的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
7 Y& n. l2 _! N4 p. d+ o1 G【注意事项】1.用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3.本品须新鲜配制。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3: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L$ [7 H5 D- x3 |3 V
【规格】每粒含氨苄西林0.1945g、丙磺舒0.0555g,12粒/盒。【单价】26.45元/盒。
$ s7 m$ X" V. l9 d- q9 j【适应症】?用于敏感治病菌所致的下列感染:?1.?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等;?2.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3.?消化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4.?耳鼻喉感染: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6.皮肤、软组织感染;?5.淋病。?/ k2 o+ d" [- Q( G7 R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口服?0.75g,一日3次。?治疗淋病:一次口服?4.5g(氨苄西林3.5g、丙磺舒1g)。?, Z5 h3 I1 z  Q5 _$ P
【不良反应】1.?本品不良反应与西林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2.?胃肠道反应如舌炎、胃炎、恶心、呕吐、肠炎、腹泻及轻度腹泻等也较多见。?3.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的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2 M2 {$ L* b- N. V* S6 o
【禁忌】?1.?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2. 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急性发作、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3.?2岁以下小儿禁用。?, `$ g0 K* E, ]; a
【注意事项】?1.?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服用本品。血液生化与血象异常患者慎用。?2.?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西林皮肤试验。?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8 p" h0 Y  ^% f7 e/ p  A  r3 G6 n5 X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X& m7 [6 F+ Y$ c  _4 r0 h2 A
【儿童用药】?2岁以下小儿禁用。?' E! E/ O0 ]3 _9 L/ x
【老年患者用药】?由于生理性肾功能的衰退,用量应适当减少。?/ y% R2 Z2 m7 }' Y( s# e
【药物相互作用】?1.氨苄西林与卡那霉素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2.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肝肠循环,因而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3.与别嘌醇合用可使氨苄西林皮疹发生率增加,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3.与氯霉素合用于细菌性脑膜炎时,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较两者单用时为高。?4.丙磺舒可影响利福平和肝素的代谢,使后者的毒性增大。?5.与甲氨蝶呤、磺胺药合用,丙磺舒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高,毒性增大。?6.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可使后者降糖效应增强。?7.?丙磺舒可抑制肾小管对西林、吲哚美辛、萘普生、氯苯砜的排出,两者合用会增高上述药物的血药浓度而加大毒性。?8.与水杨酸盐和阿司匹林合用可抑制丙磺舒的作用。?9.与利尿药、吡嗪酰胺合用可增加血尿酸浓度。?10.?与红霉素、四环素合用可发生相互作用。?2 Z& W1 c  V( P* N+ G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基】9 `- C+ S. i4 s4 n, F% i2 M' Z
【规?格】0.5g/支。【单价】0.9元/支。
. S1 Q* \; E, W6 v& ^【适应症】适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哌拉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亦可用于有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
& {7 ?  X. v& H8 U) m7 ]  F【禁忌症】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2 V9 N8 m3 A1 g% @6 i/ r
【用法用量】本品可供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成人中度感染一日8g,分2次静脉滴注;严重感染一次3~4g,每4~6小时静脉滴注或注射。一日总剂量不超过24g。婴幼儿和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为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新生儿体重低于2kg者,出生后第1周每12小时50mg/kg,静脉滴注;第2周起50mg/kg,每8小时1次。新生儿体重2kg以上者出生后第1周每8小时50mg/kg,静脉滴注;1周以上者每6小时50mg/kg。 8 Y( d7 C8 g) `+ C8 E0 z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2.局部症状:局部注射部位疼痛、血栓性静脉炎等。3.消化道症状:腹泻、稀便、恶心、呕吐等;假膜性肠炎罕见。
: |" |# o( \0 L" A+ B4 F【注意事项】1.使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者禁用。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灰黄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3.本品在少数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导致出血,发生后应及时停药并予适当治疗;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
3 \! u. i! v6 ^* c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基】
$ R' ?" l: D% o+ G& ]【规格】2.0g/支。【单价】24.04元/支。$ w" p, T+ D! |5 J
【适应症】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0 ~; f, Q! c' H! u6 V【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 g( j& y- v3 L4 l( m+ z8 ^+ b
成人一日2~6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最大可增至15g。 - n- ^) r" j: P, I' {
儿童,按体重一日0.1~0.2g/k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0.3g/kg;肌内注射一日2~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 ^1 b# O- ?9 E5 j%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肌注局部疼痛和皮疹,且多在给药过程中发生,大多程度较轻,不影响继续用药,重者停药后上述症状迅速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例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低钾血症等极为罕见。未见肾功能改变以及血液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反应。
  c1 {  ~$ U# {( C【禁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 R; W/ D+ \4 V, H( T$ v/ t【注意事项】1.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 2.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过敏。也可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类过敏。 3.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适当降低用量。 4.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5.对诊断的干扰:(1)用药期间,以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出现假阳性,用葡萄糖酶法者则不受影响;(2)大剂量注射给药可出现高钠血症;(3)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6.应用大剂量时应定期检测血清钠。
8 W3 f# h/ T( T+ Z3 e6 I.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用仍须权衡利弊,因其应用后可使婴儿致敏和引起腹泻、皮疹、念球菌属感染等。
% l. a. d/ B' Z2 m) s) Z, B! B8 Q【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须调整剂量。
' [; C; s/ i+ q4 H【药物相互作用】1.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等抗生素和磺胺药等抑菌剂可干扰本品的杀菌活性,不宜与本品合用,尤其是在治疗脑膜炎或急需杀菌剂的严重感染时。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可减少本品自肾脏排泄,因此与本品合用时使其血药浓度增高,排泄时间延长,毒性也可能增加。 3.本品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后者可破坏其氧化噻唑环。由锌化合物制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响其活力。也可为氧化剂、还原剂或羟基化合物灭活。 4.本品静脉输液加入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后将出现混浊。 5.避免与酸碱性较强的药物配伍,pH4.5以下会有沉淀发生,pH4.0以下及pH8.0以上效价下降较快。 6.本品可加强华法林的作用。 7.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混合后,两者的抗菌活性明显减弱,因此两药不能置同一容器内给药。
( j4 [, _6 w, n" |9 \1 t*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基】
- y0 N: Y9 e2 ~【规格】3g/支。【单价】44.30元/支。
2 F& T4 i. w: L8 f/ |- E【适应症】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包括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化脓性胸膜炎,腹膜炎及下呼吸道,胃肠道、胆道、泌尿道,骨及软组织和生殖器管等感染,妇科、产科感染,恶性外耳炎,烧伤,皮肤及手术感染等。 * @' ?5 i6 w( `6 n- M
【用法用量】加入适量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成人一日6到10克,严重病例可增至10到16克,一般分2到4次滴注。儿童按体重一日75毫克每公斤,婴儿及新生儿按体重一日100毫克每公斤,分2到4次滴注。9 T6 J( N; ]- j! L4 h) L1 F4 w$ g
【不良反应】类似青霉素,如过敏反应(如搔痒,荨麻疹等),其他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发热。' I, f3 G4 k; M: X8 i
【注意事项】1.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2 .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过敏。也可能对青霉素胺或头孢菌类过敏。3.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适当降低用量。4.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5.应用大剂量时应定期检测血清钠。6.静脉滴注时速度不宜太快。7.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0 j( k. }% i2 x$ x1 v【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须调整剂量。
$ ~' P& S) P+ z& C6 z! H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
. p* v3 I  o3 M: D        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等。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和头孢丙烯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除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具高度抗菌活性;注射品种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等,口服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常用者为头孢吡肟,它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大致相仿,其中对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等的部分菌株作用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仿,对金葡菌等的作用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略强。+ ?4 b! C1 D; L, N. O2 U
一、适应证:1.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适用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亦可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株所致的尿路感染以及肺炎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口服剂的抗菌作用较头孢唑林为差,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症病例。3 H3 ?! n  v* `( T+ u
2.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中的敏感株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骨、关节感染和腹腔、盆腔感染。用于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合用。头孢呋辛尚可用于对磺胺药、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耐药的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的治疗,也用于手术前预防用药。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等口服剂,主要适用于上述感染中的轻症病例。头孢呋辛酯口服尚可用于淋病奈瑟球菌(包括产青霉素酶及非产青霉素酶菌株)所致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肛门感染。
# E+ t1 |5 d3 L2 o' T0 T3.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盆腔炎性疾病、骨关节感染、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治疗腹腔、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如甲硝唑合用。本类药物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亦有效,但并非首选用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尚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轻、中度感染,也可用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转后的病例;但需注意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均不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的感染。0 l+ v& T% F5 x: J  E
4.第四代头孢菌素:目前国内应用者为头孢吡肟。本药的抗菌谱和适应证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同,尚可用于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而对其敏感的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属等细菌感染,亦可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所有头孢菌素类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抗菌作用均差,故不宜选用于治疗上述细菌所致感染。
* J- n" j6 H% a' x0 p- r二、注意事项:1.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0 l8 i! E  s/ q: }% p0 N0 m$ X: g
2.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有青霉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谨慎使用本类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并予以肾上腺素等相关治疗。
5 h9 C7 W; z+ a0 L/ j3.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脏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适当调整剂量。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可能需要调整剂量。2 V5 ^# R3 i0 ~0 t0 {% L* A  v
4.氨基糖苷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合用可能加重前者的肾毒性,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l/ H; D( k  z8 w/ k/ o  y
5.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出血,合用维生素K可预防出血;本药亦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72小时内应避免摄入含酒精饮料。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3: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孢氨苄片【基】9 M2 M! a! c( O9 y6 x
【规格】0.25g/片,30片/瓶。【单价】8.86元/瓶。  N! P  y5 F# [7 C/ R* L7 ]+ k& x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L3 V; ?. S0 N9 M/ S3 K8 o7 M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口服,一次250~500mg,一日4次,最高剂量一日4g。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减量用药。单纯性膀胱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500mg。儿童剂量:口服,每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一次12.5~50mg/kg,一日2次。# K) j, R3 A. j. d: |
【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多见。2、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3、头晕、复视、耳鸣、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4、应用本品期间偶可出现一过性肾损害。5、偶有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Coombs试验阳性。溶血性贫血罕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伪膜性结肠炎也有报告。
3 ~- B1 U+ \( U【禁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 i3 Q# S' |7 Z  Q+ v/ o
【注意事项】1.在应用本品前须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可应用本品,其他患者应用本品时必须注意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过敏反应,需在严密观察下慎用。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药物。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措施。
: J& D- M- P1 j2.有胃肠道疾病史如:有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很少产生伪膜性肠炎)者以及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本品。2 k4 i5 L. N8 C; z
3.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时可出现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和尿糖假阳性反应(硫酸铜法);少数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皆可升高。
$ P# a, }, p4 l: q4.当每天口服剂量超过4g时,应考虑改注射用。6 i9 _) H- m" t0 ]' S
5.头孢氨苄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须减量。
0 W3 s3 ^% V* f【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应慎用;哺乳期妇女须权衡利弊后应用,并停止哺乳。
# D; D0 _8 w7 q【药物相互作用】1.与考来烯胺(消胆胺)合时,可使头孢氨苄的平均血药浓度降低。3 H) n3 V2 L0 P
        2.丙磺舒可延迟本品的肾排泄,也有报告认为丙磺舒可增加本品在胆汁中的排泄。
- v$ n: L9 p; s        头孢羟氨苄分散片【基】
. a5 Z+ Y, }% }4 u, g【规格】0.25g/片,12片/盒【单价】21.85元/盒。) a. e* m3 H+ @& J$ B( c1 h
【适应症】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淋病;呼吸道感染,如肺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疖;中耳炎。 / g& h& q: ?; t  o& n' q6 J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5~1g,一日2次。小儿常用量:按体重每12小时15~20mg/kg。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及扁桃体炎)每12小时15mg/kg,共10日。成人肾功能减退者首次剂量为1g饱和量,然后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确定给药间期。肌酐清除率为25~50ml/分钟者,每12小时服0.5g;10~25ml/分钟者,每24小时服0.5g;0~10ml/分钟者,每36小时服0.5g。
/ a) }% D- z' G5 ~  M【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少见恶心、食欲下降、皮疹等。
. g1 T) ]8 F1 w【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2.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者及有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4.本品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引起假膜性肠炎。5.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病人的抗球蛋白(Coombs)试验(直接)可出现阳性;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有假阳性反应;血尿素氮、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可有短暂性升高。6. 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 \+ s( a. _% o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 Q$ Z  u, s: i  p1 B" Z0 l0 U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须调整剂量。' i6 c2 T! n$ R0 }" G+ \! h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基】
2 S$ c) R. k3 D- }【规格】0.5g/支。【单价】5.06元/支。! x+ P6 J% {4 E% u, p4 J& B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缩致的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系统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本品也可作为外科手术前的预防用药。本品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慢性尿路感染,尤其伴有尿路解剖异常者的疗效较差。本品不宜用于治疗淋病和梅毒。
8 _- Q% R/ r4 v【用法用量】可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也可用适量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3ml溶解。静脉注射:临用前加适量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于3~5分钟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 U+ a5 o" g; S6 T+ i7 T; ]* S2 }        成人常用剂量: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
: g: I3 S9 ?# t2 n) k, F        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3 h. u) R; c0 f! G        肾功能减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50ml/min时,仍可按正常剂量给药。肌酐清除率为20~50ml/min时,每8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为11~34ml/min时,每12小时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时,每18~24小时0.25g。所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者的首次剂量为0.5g。; t: J/ e4 e4 c$ W
        小儿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头孢唑林时,先给予12.5mg/kg,继以维持量,肌酐清除率在70ml/min以上时,仍可按正常剂量给予;肌酐清除率为40~70ml/min时,每12小时按体重12.5~30mg/kg;肌酐清除率为20~40ml/min时,每12小时按体重3.1~12.5mg/kg;肌酐清除率为5~20ml/min时,每24小时按体重2.5~10mg/kg。
/ @# l( }: K+ M        本品用于预防外科手术后感染时,一般为术前0.5~1小时肌注或静脉给药1g,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者术中加用0.5~1g,术后每6~8小时0.5~1g,至手术后24小时止。
$ p1 S7 }3 ~& ?& _【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和肌内注射区疼痛均较头孢噻吩少而轻。药疹发生率为1.1%,嗜酸粒细胞增高的发生率为1.7%,单独以药物热为表现的过敏反应仅偶有报告。本品在实验动物中可产生肾小管损害。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是否能增加后者的肾毒性尚不能肯定。临床上本品无肝损害现象,但个别病人可出现暂时性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高剂量(每日12g)的头孢唑林时可出现脑病反应。白色念珠菌二重感染偶见。
  ]  x  U+ u4 ?/ t# y8 n1 J【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病人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毒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病人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4 B. T) V* G) s% P. m9 t
2.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和其他头孢菌素的病人抗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出现阳性。当应用本品的病人尿中头孢类含量超过10mg/ml时,以磺基水杨酸进行尿蛋白测定可出现假阳性反应。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呈假阳性反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血尿素氮在应用本品过程中皆可升高。如采用Jaffe反应进行血清和尿肌酐值测定时可有假性增高。
# S5 A" {  t. ^5 f' ^3.病人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伪膜性结肠炎)者和病人有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头孢菌素类。
3 a8 C: s! g5 K+ I4.本品与庆大霉素或其他肾毒性抗生素合用有增加肾损害的危险性;对肾功能减退病人应在减少剂量情况下谨慎使用;因本品部分在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损害病人也应慎用。
$ T* e8 M$ {7 D  V& f5.静脉滴注:将本品用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当静脉滴注体积超过100亳时不要用注射用水。
1 J, O7 P+ Z' m. P9 k3 s1 Q$ d6.肌内注射用:将本品溶于已灭菌的2~3毫升0.5%(w/v)利多卡因注射液内,以减轻使用时的疼痛。2 ?: Q2 w+ g6 `* B
7.本品配制后请避光保存。室温保存不得超过48小时。+ r, `7 J  g, n9 s6 Q% V
8.本品常温不溶时,可置37℃加热使其溶解。# V/ ]0 g0 u3 p2 s$ w2 s$ S4 W
9.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 q* N* C0 Y% d+ C7 B"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须权衡利弊后决定。
5 G- x, Y3 r7 E+ z+ x' L4 [" o【儿童用药】早产儿及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不推荐应用本品。
& W3 _3 U- O, I- M$ N8 H【老年患者用药】 本品在老年人中(t1/2β)较年轻人明显延长,应按肾功能适当减量或延长给药间期。
: P8 n5 O) c/ N, j' Q, {# i【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粘菌素甲磺酸钠、硫酸多粘菌素B、葡萄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异噁唑、氨茶碱、可溶性巴比妥类、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和其他抗组胺药、利多卡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哌甲酯、琥珀胆碱等。偶亦可能与下列药品发生配伍禁忌:青霉素、甲氧西林、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钠、苯妥英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解蛋白。2.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强利尿药,卡氮芥等抗肿瘤药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本品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3.棒酸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增强对本品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 W4 O1 Z' u. K6 C+ Y7 g
【药物过量】 本品无特效拮抗药,药物过量时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和大量饮水及补液等。' a2 U/ ~( x3 I' @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基】. P% Q* J9 d3 E6 o. T
【规格】1.5g/支。【单价】32.00元/支。* M$ [/ N1 B% f  N/ X* n* o
【适应症】是一种杀菌性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抵抗大多数的?-内酰胺酶,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在感染的细菌仍未明确或由敏感细菌引起感染时,适合用它进行治疗。
% \  _" H2 L, t2 K/ D  T; h. F        适应症包括:1.呼吸道感染:如急、慢性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术后肺部感染。 2.耳鼻喉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和中耳炎。 3.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和无症状性菌尿。 4.蜂窝组织炎、丹毒、腹膜炎、和伤口感染。 5.骨和关节感染:如骨髓炎和脓毒性关节炎。 6.妇产科感染:如盆腔炎。 7.淋病:尤其在青霉素不适应时。 8.包括败血症和脑膜炎。 9.预防:在感染危险性增高的情况下,预防腹部、盆腔、矫形、心、肺食道和血管术后感染。 2 j7 A3 l1 W& m* A  Z
【用法】成人:每天3次,每次0.75克或每天2次,每次1.5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较严重的感染则应增至每天3次,每次1.5克。若有必要,肌注或静注的频度可增至每6小时1次。每天总约量可达3-6克。 & h8 m, E$ A: t: O4 n
        婴儿和儿童:每天每公斤体重30-100毫克,分三至四次给药。每天每公斤体重60毫克的剂量适用于大部分感染。
& S2 Z/ h% y/ D4 Z. A        新生儿:每天每公斤体重30-100毫克,分二至三次给药。出生后第一周,头孢呋肟的血清半衰期为成人的三至五倍。
' W! o; |+ X/ r6 u- }        其他推荐剂量: 淋病:单次剂量应为1.5克,可分别于不同部位(即双侧臀部)各注射750毫克。 # _" T; W& K# e" F, ?; K
脑膜炎:对头孢呋肟敏感的菌株所致的细菌性脑膜炎,单独使用本药即可有效,建议用以下剂量: 200-240mg/Kg体重/日,分三至四次剂量时行静脉,治疗三天后如有临床改善,剂量减至100mg/Kg体重/日。新生儿:剂量应为100mg/Kg体重/日,静脉注射,对鞘内注射无足够资料推荐剂量。
! L: Y0 b: G! o" X2 |$ r        老年人:参见成人剂量,对鞘内注射无足够资料推荐剂量。 ) X# E5 D7 ^/ e9 q
        预防治疗:一般剂量为静脉注射1.5g,随麻醉剂的引入而用于腹部,骨盆和矫形外科手术,附加剂量为8小时和16小时后再经予两次750mg剂量肌肉注射,在心脏、肺、食管和血管手术中,随麻醉剂的引入,一般静脉注射1.5g,以后的24至48小时内,再继续每日三次750mg剂量的肌肉注射。 ' m& d6 z1 y6 r0 S6 i
        肺炎:每日两次1.5g静脉或肌肉注射48-72小时。6 R0 A3 ]% F+ |! n, Y: v
【禁忌症】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y3 \2 C6 U& u$ e) v【注意事项】对有青霉素过敏史的病人应加以特别注意。对于肾功能已有损害的患者,作为预防,应对其肾功能进行监测。
& _* m+ Q. [6 ]) l【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这包括皮疹(斑丘疹和荨麻疹),药物热。长期使用可导致念珠菌等非敏感性细菌的过度生长,胃肠失调,包括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的罕见的伪膜性结肠炎症状,某些病人发生血液学参数的变化,主要为血红蛋白浓度减少,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6 }. R/ S. R- {# K) J3 U8 s* J
        头孢菌素具有被红胞细胞膜吸附倾向,并可同该药的抗体反应,产生阳性库姆斯氏试验结果(此现象可干扰交叉配血试验)及非常罕见的溶血性贫血。 $ [5 J# _. C. H. }: `$ w* C
        虽然有时它会使血清肝酶或胆红素暂时升高,特别是对患有肝病的病人,但无损害肝脏的证据。
& d- _4 I  p9 F$ G* N5 j! B# Q【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初期应谨慎使用,哺乳母亲应加小心。 7 f5 ~3 ?7 Z1 B
【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合并用强效利尿剂如呋喃糖苷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病人,给予大剂量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因为曾有合并治疗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报告,临床经验表明,在推荐剂量范围内用药,不会产生上述问题。不干扰糖尿的酶基试验,对铜还原法可有轻微的干扰,不过它不会象其他头孢菌素那样造成假阳性结果。
5 D  N0 |7 ]3 P        建议用葡萄糖氧化酶方法及已糖激酶方法检验使用该药病人的血液/血浆中葡萄糖浓度,此药不影响碱性苦味酸盐方法测定肌酐。 ) U8 i. g  y% U  j  W
【药物过量】会导致大脑受刺激及引起惊厥,可用血液透析法或腹膜透析法降低头孢呋辛的血浓度。 1 _( ^% }) n) b/ N- N& i" F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基】
, c9 s7 u( S1 c# D$ G5 c【规格】0.5g/瓶。【单价】40.85元/支。
' n: }2 `& w$ g, e2 t【适应症】临床应用于敏感的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咽耳鼻喉等部位感染以及腹膜炎、败血症等。对胆道和肠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 e$ b2 W4 W  K
【用量用法】 静注或滴注:成人一般感染:1次0.5~1g,1日4次; 较重感染:1次1g,1日6次。 极严重感染:1日可用到12g。儿童1日量一般每千克体重为50~100mg。极重感染可用到每千克体重200~250mg,分次给予。
' |, H0 i2 {+ l5 e; U; l【副作用】 1.用药期间饮酒时可发生恶心、呕吐、头痛、面红、低血压及呼吸困难等反应,应忌酒。2 偶可致过敏反应,有荨麻疹及药物热等,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或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3 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 4.孕妇及3个月以下婴儿慎用。5.肌注可致局部疼痛,偶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
) P( T1 z9 T7 N+ u% d【注意事项】1.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2.禁与含乙醇药剂(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同用,以免引起醉酒样反应。3.可干扰凝血功能,大剂量时可致出血倾向。 4.溶解后,由于产生二氧化碳,容器内部压力增高。
! \1 [! V" s; ^4 Z8 ^2 t2 U0 ?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基】4 `; X+ V9 r( K7 b5 w5 k% W* N
【规格】0.5g/支【单价】31.17元/支;lg/支【单价】52.33元/支。! \& t5 e3 {0 A4 t
【适应症】对阴性杆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有较好的稳定性。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阴性杆菌对本品有较好的敏感性。金葡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卡他布拉汉菌对本品高度敏感。对脆弱拟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对本品不敏感或耐药。
$ h' S; F# ~+ h7 {1 {9 \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胆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妇产科细菌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手术后预防感染等。
% ~+ s2 b4 H& u) W/ b6 T【用法及用量】 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 成人一次0.5~1g,每日2次,重症感染剂量可加倍。 小儿每日25~100mg/kg 体重分2~4次静脉滴注。
* o/ x# a3 e; p0 S7 i【不良反应】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皮疹,皮痒;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过性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肺炎;二重感染。
8 Q6 s6 C: a; C; I; y! x2 |3 k【注意事项】1.用药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并应在有抢救过敏休克的地方用药。2.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7 Z# Y4 u2 ^) ~        注射用头孢他定【基】
- B  Q) z# f4 o. q0 M1 r【规格】(1)1.0g/支【单价】17.94元/支;(2)2.0g/支【单价】30.60元/支。) d3 o. g6 V' k' o4 U$ r
【适应症】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对于由多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免疫缺陷者感染、医院内感染以及革兰阴性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为适用。
& x1 N7 N7 ]% x【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1.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等,一日4~6g,分2~3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疗程10~14日;( A% @0 N2 R' x' P" L0 h8 u8 r
2.泌尿系统感染和重度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一日2~4g,分2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疗程7~14日。, }/ {9 i+ E" K+ I4 a$ c+ t
3.对于某些危及生命的感染、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酌情增量至一日 0.15~0.2g/kg,分3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W; g; w1 w3 W2 \* T/ X3 f* r
4.婴幼儿常用剂量为一日30~100mg/kg,分2~3次静脉滴注。$ `+ r7 E6 h) a6 [  r  ~  z
【不良反应】可发生皮疹、瘙痒、药物热;恶心、腹泻、腹痛;注射部位轻度静脉炎;偶可发生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酶、血尿素氮、血肌酐值的轻度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k9 q  `+ k) N
【禁忌症】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 S/ t0 s6 X6 m5 D& R2 g+ f【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 i: \7 c# F( @0 I$ u7 \+ N' s
2.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1 E4 @2 m; `% v; z% G6 R4 Z. O9 t; k
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者应慎用。9 Z# {, G8 }. n  d1 c5 I
4.肾功能明显减退者应用本品时,需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减量。3 U+ S5 R  V) }9 C/ \$ V, ?; r6 E& [
5.对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本品为非首选品种。+ _# @% r3 F9 j+ n5 o8 p+ ?) E" H. M5 U0 G
6.在不同存放条件下,本品粉末的颜色可变暗,但不影响其活性。% F8 d' R% ?. b7 ]
7.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病人直接抗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出现阳性;本品可使硫酸铜尿糖试验呈假阳性; ALT、AST、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皆可升高。
- {1 L) q& Q8 y, n7 P6 a/ x8.以InjN.S、5%葡萄糖注射液或乳酸钠稀释成的静脉注射液在室温存放不宜超过24小时。. V  B# _/ L% D" T$ \& s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用须权衡利弊。
( {4 r5 [+ z- V3 x. ~% Q% }【儿童用药】小儿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6g。
+ k5 y9 a! ]( a8 p" c6 Q【老年患者用药】65岁以上老年患者剂量可减至正常剂量的2/3-1/2,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3g。
; P$ |* t. g: A+ @0 {. n0 y【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粘菌素甲磺酸钠、硫酸多粘菌素B、葡萄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异噁唑、氨茶碱、可溶性巴比妥类、氯化钙、葡庚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和其他抗组胺药、利多卡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哌甲酯、琥珀胆碱等。偶亦可能与下列药物发生配伍禁忌:青霉素、甲氧西林、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苯妥英钠、丙氯拉嗪、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解蛋白。2.在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在其他溶液中为差。3.本品不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同一容器中给药。与万古霉素混合可发生沉淀。4.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速尿等强利尿剂合用时需严密观察肾功能情况,以避免肾损害的发生。
  k, S3 P4 g*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基】3 P2 b9 [4 R6 a) b
【规格】1.0g/支。【单价】9.17元/支。
! F4 I1 k' \. q3 A* e【作用与用途】本品为第三代广谱半合成头孢菌素,能对抗多种β内酰胺酶的降解作用,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作用,如金葡菌(包括产生或不产生青霉素酶的菌株)、肺炎链球菌、大部β溶血性链球菌株、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属、产柠檬酸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绿脓杆菌、淋病奈瑟菌及脑膜炎奈瑟菌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呼吸系统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骨和关节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 3 |/ s( L% M4 f7 e; s" X' X
【剂量与用法】成人1~2g,每12小时1次,严重感染可增至1次4g,每12小时1次。儿童每日50mg~200mg/kg,分2次用。 静注或静滴可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稀释供输注。 # @/ M3 O$ K8 J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引起的主要症状是斑丘疹、荨麻疹及药物热等,对药物有过敏史者容易发生,特别对青霉素有过敏者应慎用。孕妇、婴幼儿慎用。 2.胃肠道反应一般较轻,如衡便及腹泻。 3.偶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短暂升高。 4.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5.用药期间应忌酒。$ d  f# L3 V; T% x0 N0 o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基】& ^$ k' \5 ?* P) \2 ~2 q
【规格】1.0g/支。【单价】12.65元/支。
$ W' H9 k9 j$ f【适应症】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头孢噻肟可以作为小儿脑膜炎的选用药物。
' \+ w, R6 n" f7 E) Q- J! j, Q# |【用法用量】成人一日2~6g,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1g。
4 |& S* s  t* E( g4 [+ K! v        新生儿日龄小于等于7日者每12小时50mg/kg,出生大于7日者,每8小时50mg/kg。治疗脑膜炎患者剂量可增至每6小时75mg/kg,均以静脉给药。2 O# A* P* s- o) Q/ `" e- n6 U
        严重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血清肌酐值超过424μmol/L(4.8mg)或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分时,本品的维持量应减半;血清肌酐超过751μmol/L(8.5mg)时,维持量为正常量的1/4。需血液透析者一日0.5~2g。但在透析后应加用1次剂量。$ i* b/ h) T2 G5 U. q- g* e- X  \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约3%~5%。1.有皮疹和药物热、静脉炎、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2.碱性磷酸酶或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暂时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3.白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少见。4.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5.极少数病人可发生粘膜念珠菌病。0 {  m* ?' J# w4 J$ N+ U
【禁忌症】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 P8 m, y' u" i: m/ F  U【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b! C& U( D7 m/ I' j" L* s/ X
2.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病人抗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出现阳性;孕妇产前应用本品,此反应可出现于新生儿。用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呈假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血清乳酸脱氢酶值可增高。) X) D# D- D; X' r& M& J
3.头孢噻肟钠1.05g约相当于1g头孢噻肟。1g头孢噻肟溶于14ml灭菌注射用水形成等渗溶液。
5 W' ?- P: \* ]$ }6 k3 _# q4.供静脉注射的溶液,加至少10~20ml灭菌注射用水于上述不同量的头孢噻肟内,于5~10分钟内徐缓注入。静脉滴注时,将静脉注射液再用适当溶剂稀释至100~500ml。. Q) s, V( I, D" @& x& \% Z
5.肾功能减退者应在减少剂量情况下慎用;有胃肠道疾病或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L" H6 u: `. }7 J. H, n. M
6.本品与氨基糖苷类不可同瓶滴注。
( \( H! c0 p* h( R5 O【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宜暂停哺乳。孕妇应限用于有确切适应证的患者。$ _: M7 g: |  W3 a- [" e6 @7 d" M8 X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用药根据肾功能适当减量。
; y8 k/ @4 c" @/ d1 q5 z【儿童用药】婴幼儿不宜作肌内注射。
. J4 F4 J# j5 A【药物相互作用】1.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有协同作用;与阿米卡星合用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2.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用药期间应随访肾功能。3.大剂量头孢噻肟与强利尿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肾功能变化。4.头孢噻肟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液稀释,但不能与碳酸氢钠液混合。5.与阿洛西林或美洛西林等合用,可使本品的总清除率降低,如两者合用需适当减低剂量。
+ L7 q' o, i; T) s  V【药物过量】本品无特效拮抗药,药物过量时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和大量饮水及补液等。
4 T% h0 d/ r  W%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基】
" [( r* _4 \& @  j6 J【规格】1.0g/支。【单价】10.00元/支。! m7 K6 r$ H% j7 x$ ^0 B
【适应症】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本品单剂可治疗单纯性淋病。
0 w: k# I0 g5 K【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1.肌内注射溶液的配制:以3.6ml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ml含250mg头孢曲松的溶液。
( g, p, U8 b+ k2.静脉给药溶液的配制:将9.6ml前述稀释液(除利多卡因外)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ml含100mg头孢曲松的溶液,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0 F- T! f5 L/ s% H$ E: |- e成人常用量 肌内或静脉给药,每24小时1~2g或每12小时0.5~1g。最高剂量4g/日。疗程7~14日。; q1 h  k4 W6 w- i- f0 }
小儿常用量 静脉给药,按体重一日20~80mg/kg。12岁以上小儿用成人剂量。
/ _; Y9 f3 _$ w: H( @1 T治疗淋病的推荐剂量为单剂肌内注射0.25g。& f  ]4 o: Z! r; E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局部反应有静脉炎,此外可有皮疹、瘙痒、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头痛或头晕,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占14%,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
1 a2 v8 u$ [; z% Y" ?7 I7 _【禁忌症】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A3 o! p3 `! N) C# F" g0 T
【注意事项】1.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因为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儿。4 S- H% B4 Q# A" G* [2 K- ]
2.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时发生过敏反应者达5%~10%。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F; {/ K8 a! {, H
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伪膜性结肠炎)者应慎用。6 m. p; C- ?) S0 N) P
4.由于头孢菌素类毒性低,所以有慢性肝病患者应用本品时不需调整剂量。病人有严重肝肾损害或肝硬化者应调整剂量。
9 `4 Y7 \- Z( P# g' Q$ G1 L6 o5.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大于5m1/分钟,每日应用本品剂量少于2g时,不需作剂量调整。血液透析清除本品的量不多,透析后无需增补剂量。- Y" ]4 X( ?3 @& H/ M0 Q! q0 W0 R
6.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患者以硫酸铜法测尿糖时可获得假阳性反应,以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可有暂时性升高;血清胆红质、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皆可升高。/ A6 M6 Q( t- M1 I' Z. W! a0 P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用须权衡利弊。
; g. m. N1 D* _【儿童用药】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
5 z' a+ Q: T' ]0 j7 Z8 c$ P【老年患者用药】除非老年患者虚弱、营养不良或有重度肾功能损害时,老年人应用一般不需调整剂量。8 I' @1 R1 `+ `7 Q" h# n9 x
【药物相互作用】1.头孢菌素类静脉输液中加入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醇、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时将出现混浊。由于本品的配伍禁忌药物甚多,所以应单独给药。2.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服含酒精药物时在个别病人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期间和以后数天内,应避免饮酒和服含酒精的药物。
5 ]! a" `8 p, |/ e& e* w3 V# L( @1 W* T8 v6 R# v  `
==============================

( @5 I  }5 O4 l0 H- i+ v- K* [  q
. G. K0 K  u& Z2 F0 ?" ^% p( ^

! p/ d" I* n9 m0 i# ~( P# Z' ]* Z1 c7 H; n8 r) u/ g
7 D$ s9 @4 Z6 _- h8 }& O/ Y7 I) x
博观古今而约取,厚积德才而薄发.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证取象测,借助实验,中西应对.: _& M2 }8 ^  w: P' i: t' ~8 ]) m
编辑  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6, x5 o$ q# G* @& @, D
发表于 2008-9-5 10: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 ?3 c5 ^0 ]  f0 q3 [0 O3 Z: [  m5 B! r* B3 r
Re:中西医师协定处方
1 q' t+ h7 h# ?1 y/ A/ ]. p8 z1 e) c) g" |7 H+ }' m
以下内容跟帖回复才能看到9 R  h3 \3 P9 E" m, y: ?  E
==============================  K( \8 b3 G2 Y! V' y$ J* k

. C! d  q6 Y7 Y' M4 Q0 a" q9 a头孢克肟分散片【基】2 q) a; f4 `  ^  g( s6 I" |* P
【规格】0.1g/片,6片/盒。【单价】36.40元/盒。% n* B1 o+ H$ n6 L' A
【适应症】对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中从头孢克肟感菌引起的以下感染有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并发作细菌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急性胆道系统细菌性感染(胆囊炎、胆管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 J$ E# p5 o4 q# c2 @( F& j
【用法和用量】口服,可直接以水送服,或将本品加入适量温开水中待分散溶解后(可以搅拌)服用。8 G$ r! X1 s0 r  m1 b; H+ X
        1.成人和体重30公斤以上的儿童:每次50~100mg(效价),一日二次。此外,可以根据年龄、体重、症状进行适当增减,对重症患者,可每次口服200mg(效价),一日二次。2.小儿:每次1.5~3mg(效价)/kg(体重),一日二次。此外,可以根据症状进行适当增减,对于重症患者,可每次口服6mg(效价)/kg(体重)一日二次。0 u# O9 H2 H" n) h0 V5 E5 G
【不良反应】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包括腹泻等消化道反应、皮疹等皮肤症状、临床检查值异常(包括ALT升高、AST升高、嗜酸细胞增多等。严重不良反应:(l)休克:有引起休克(<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出现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哮喘、眩晕、便意、耳鸣、出汗等现象,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2)过敏样症状:有出现过敏样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全身潮红、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等)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时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3)皮肤病变:有发生皮肤粘膜眼症候群(Stevens-Johnson症候群),中毒性表皮坏死症(即Lyell症候群)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发生发热、头痛、关节痛、皮肤或粘膜红斑、水泡、皮肤紧张感、灼热感、疼痛等症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4)血液障碍:有发生粒细胞缺乏症(早期症状:发热、咽喉痛、头痛、倦怠感等)、溶血性贫血(早期症状:发热、血红蛋白尿、贫血等症状)、血小板减少(早期症状:点状出血、紫斑等)的可能性,且也有同其他头抱类抗生素一样的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报告,因此应密切观察,例如进行定期检查等,有异常发生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5)肾功能障碍:有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肾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因此应密切观察,例如定期进行检查等,如有异常发生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6)结肠炎:可能引起伴有血便的严重大肠炎例如伪膜性结肠炎等。如有腹痛、反复腹泻出现时,应立即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7)有发生间质性肺炎(有出现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线异常,嗜酸细胞增多等症状)及PIE症候群(均<0.1%)等的可能性,如有上述症状发生应停止给药,采取给予糖皮质激素等适当处置。
* ?0 z7 G. G7 {- y# Y* w1 |【注意事项】1.由于有可能出现休克,给药前应充分询问病史。
5 h& f6 G2 O' C$ ]+ C( i2.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在使用本品前原则上应确认敏感性,将剂量控制在控制疾病所需最小剂量。/ e8 B+ u' {) x6 r
3.对于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由于药物在血液中可维持浓度,因此应根据肾功能状况适当减量,给药间隔应适当增大。
& a, w2 |$ S: }5 }9 F3 T5 L4.下列患者慎重给药:(1)对青霉素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2)本人或父母、兄弟中,具有易引起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体质的患者。(3)严重的肾功能障碍患者(4)经口给药困难或非经口营养患者,全身恶液质状态患者(因时有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状,应注意观察)# S! ~5 N- i- [2 P0 _7 N
5.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l)除试纸反应以外,对斑氏(Benedict)试剂、亚铁试剂、尿糖试药丸进行尿糖检查,有假阳性出现的可能性。(2)有出现直接库姆斯试验阳性的可能性。
- e+ W# k0 s) M9 b/ m* l, Z6.不要将牛奶、果汁等与药混合后放置。
/ M& U5 P2 t: Y' t& s; t. [) }7.在幼小的大白鼠实验中,口服1g/kg以上时,有抑制精子形成的作用。" H+ f( N  _4 Z  ^( k+ R2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故对孕妇或有妊娠可能性的妇女用药时,需权衡利弊,当利大于弊时方可用药。在使用本品时,应考虑暂停授乳。
- k9 x$ W$ O8 e; j  S【儿童用药】头抱克肟对小于6个月的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7 h! b5 @2 Z3 E. l. r
【老年患者用药】血药峰浓度和AUC可较年轻人分别高26%和20%,老年患者可以使用本品。
3 ~$ l/ G6 d0 x% {  H) \【药物过量】建议洗胃。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均不能明显从体内除去。" y; O) c' @0 I
1 R1 m2 i7 W1 {
9 U$ D' h- Z. a9 Z
5 u# T4 @. W' L( f6 l
1 x" A( ~2 f( W6 ?. X# ^1 ?! X7 }+ A
[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08-9-10 13:3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3: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3: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发表于 2008-9-10 15: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学习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16 22:04 , Processed in 0.0332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