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88|回复: 62

【养病需先养心】劝病馆@清艾轩先生贴文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0 07: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连续的贴文其中很多病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对心情和性格的自我审视自我改造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的。有些玄学的部分,大家就仁者见仁吧  6 F. r; e) P7 b% z% ]9 u: M' m( _
/ e# u0 `- a( B
愿每个朋友及家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 l7 w2 v9 s+ w! X6 ?
4 G# A" B0 L; D* \; i* {4 g$ W% m$ a- f* K/ Q5 M$ i( k
※※※※※※※※※※※※※※※※※※※※※※※※※※※※※※※※※※※※※※※※※( h- D1 B) M8 S  P( V
9 y* e$ e  C' E- w  I" Q
★ 当我们痛恨疾病不肯好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脾气同样九牛拉不回?
9 g2 M' \6 O7 ?
; ~, T/ x/ Z* h! N% V) `- A★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不能改变他人,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 V$ ?" Q9 o# T! z6 J/ a7 O7 D  F/ K
2 Y& c8 L# D* m- m, P, U/ M; k
★ 病由心生,病随心转,百病全靠心药医,我在此以这个话题为中心,分享自己的所学所知。
) ?( E+ u8 c" E; f; V4 i) H! w( x$ h1 C
★ 清艾温通经络,化解顽疾,愿有缘人能从我的文字中找到温通心灵的芬芳清艾,身心俱健,各尽天年!
. Q# E1 [0 L% r( x& x& O( N$ D& m

& `; S  ]6 d' m0 U* `9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场白:谈心
& }5 `. J+ _, X- s" b' ?4 r# p
1 V" V) O- \" C2 L% q5 R; J转自清艾轩先生搜狐博客
劝病馆@清艾轩
' h+ I8 W+ s8 D: G9 ^; L: i4 w, b7 s* H! I: ]! l* b7 s+ e
, e" u& T1 d# k4 y3 C( ]
过完年了,朋友刚从家里回北京,就来我这里了。+ f$ b$ C- a9 ?8 M; \
    , r9 p9 y1 c" G6 i+ V/ `
照例是谈些回家过年的感受,谈南方至今尚未融化的那场大雪,谈雪中回故乡的艰难和兴奋,谈着谈着就开始剖析自己了。
6 }, \6 A4 {6 B- w- A    ) }; v; o6 l/ h  L. Q, e8 X
他说:“回到了久别一年的家里,见到已经年过半百而仍在家操劳的父母,本来是很高兴的,也该好好尽尽孝心,但不知怎么,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总是会对父母不耐烦。”% \1 O$ w3 ?/ Z! v% H3 Y
   & ?  k4 t+ x7 |$ ~# |5 M5 h
“对别人也是如此。比如昨天在火车上,中途上来一大批农民工,大呼小叫,扛着硕大的编织袋,又是往行李架上扔,又是往座位底下塞;坐下之后还不闲着,又是抽烟又是打牌。我见了也是非常反感。”
6 Q6 E7 J7 D; D% s
( n3 S/ |6 g' P7 f* S……. N0 B% i5 ^& M1 L1 V) U
   
' s6 F2 @/ l( e0 z2 Y' O类似的事情,他说了一大堆。“每当起这些烦恼的时候,哪怕是再小的烦恼,我都会忏悔,但还是遏制不住这些烦恼或恶劣情绪冷不丁冒出来。”他把自己数落了一番,有点沮丧。
% M! y' V+ Y0 l, _3 ?$ ~    1 m6 S$ l  Y( l6 r
这位朋友,我已认识多年。他很瘦,怎么吃都不长肉,脾胃明显不好。我曾使尽浑身解数,给他调理脾胃,效果都不是很明显。直到后来,我从心性上找到他的病根:他的性格属木性,生性不服人,看不惯的事情很多,烦恼也就少不了,他身体的能量,就耗在这些烦恼上了;而且,木克土,脾胃属土,这种性格也直接导致了脾胃的虚弱。于是我开始为他“劝病”,跟他一起,剖析自己的内心,舍弃自己的执着。如今,他的脾胃早就正常了,事业和生活上也有了极大的进展。而且,慢慢地,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跟好朋友谈心的时候,总爱反思自己。他说,谈心,不是谈论别人的长短,不是闲聊与自己无关的体育、娱乐、花边新闻,而是“谈”自己的这颗“心”,袒露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足。跟我谈心当然更是如此了,因为我从“心”上治好过他的病。" g0 R6 s/ Z  a0 h& `# w( l" B
    ; B4 F! ^) {, }4 k4 s% p
瞧,这次他又说出的“心理症状”。
0 E: ^5 Q2 m% u. k7 S: s8 _( s    3 K& j4 b% p3 V# f, ]3 M
我说:“这种小烦恼,你大约每天要起多少次?以前有过这种情况么?”( n( ~7 [' p# z) ~5 g
    ( g1 F0 H8 o/ T6 i/ j
“一天也就一两次吧,以前我忘了,好像没有这么频繁吧……”
  y( y: b1 `# R. T4 t4 ^1 J    5 |4 K# o) O& p) a
我笑了,说:“看来我该为你高兴了,你已经能慢慢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烦恼了。以前肯定有,只是你意识不到而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你不是每起一个烦恼就忏悔吗?很好,久而久之,你就会连这些小烦恼都没有啦。”
3 y9 r/ `9 t0 K8 v1 B! ~- O   
1 n- G/ @# B1 t/ ?; B% u: @5 j! Y朋友满意而去。独坐窗前,我感到十分欣慰。每个人的心都是菩萨做的,都有向善的一面。虽说大家在尘世间难免有争贪、嗔恚和愚痴,但只要适当加以引导,还是会有很大转变的。人的病绝大多数是心病,生气上火,气血不顺,百病由此而生;心里有执着,不改变自己的禀性,反映到身体上,就是不治之症。只要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只要教会人们调养心理和性格的方法,该减少多少疾病!所谓养生疗病,正应该从修心养性上开始啊!3 J1 }# k7 X! e) h( T
    " V5 W9 R7 L7 D0 Q# x
劝病,是上个世纪初民间思想家王凤仪老先生的绝学,当年救人无数。我有缘研习并实践先生的学问,是三生之幸!但我更希望把先生的学问传播开来,造福更多的有缘人。先生的智慧是一盏灯,我怎能独享它的光和热?我愿做一支小小的蜡烛,把这盏灯点亮,照破更多的黑暗。于是我萌发了开一个博客的念头,在网上分享我“劝病”的心得,并跟大家继续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我们的心(上):心是人体的君王$ {+ B% O! D8 y) h6 @! b3 ~  m# A7 p
既然要从“心”的角度来谈论养生和治病,我们先得弄清心为何物。
" ]2 _( P$ D6 O% J0 |' Y" K    ( s+ O! K4 Y- ^' G
按中医的说法,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它生生不息地运行着,经络、脏腑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肺脏与天相接,统领全身的气;脾脏与地相仿,统领全身的血;肾负责全身的水液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毒素,恰好有肝主疏泻,及时排毒。
2 [, l. v5 Z8 I6 }+ G3 z   
- k7 c  ^) c6 Q3 B人体就像一个公司,有负责管理的,有负责采购的,有负责生产的,有负责销售的,也有负责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的,所以它能一直运行下去。即使有时候采购来的原料不那么干净,工厂也能够及时协调人力物力,加强清洗,大不了多产生一点废水和垃圾,清洁工人多运点儿出去,啥都不妨碍。当然,前提必须是公司的老总精明强干,善于协调。如果老总一天到晚不务正业,整天只想着个人名利,沉溺于酒色财气之中不能自拔,那么,公司就必然经营不善,或采购不齐,或生产效率降低,或产品积压,或厂房垃圾成堆、废水满地,或是工人之间、各级领导之间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于是,各种各样的毛病就产生了。这些毛病的根源在哪里?在老总!这老总就相当于人体五脏中的心。6 m" r0 x% _3 D3 o$ g; ?/ i
    # F; S9 r/ R% m* M' o: v( c
五脏是人体的根本,心又是五脏的元首。如果说人体是一个国家,那么,心就相当于国王,其他脏腑就相当于国王手下的股肱大臣。这是《黄帝内经》中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8 b8 o7 {  m9 M   
- B* V. s+ @' c' }4 z( Y6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见《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2 h5 ?. ]. J! E( D0 J: h% S4 S% E. N  Z3 y$ }6 T
心是人体的君王,统领一切。在他的手下,宰相(肺)、将军(肝)、谋臣(胆)、使臣(膻中)、地方官(膀胱)以及那些管粮仓的(脾)、管水利的(三焦)、管制造的(肾)、管运输的(大肠),等等,各级官吏,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人体这个组织才能良性运行。4 K& ?1 D! ^3 t! [
* N. L* |! J6 L( p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同上)
* T9 ^" e' ], E  a
$ t0 F  T8 s7 t9 S6 i, B; e8 C9 d8 I如果我们身体的这个国王英明,善于统理,那么,必然是“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五脏六腑安和,身体康健,精神健旺,整个人体欣欣向荣。否则,如果国王是个昏君、暴君,那么,首先是手下官吏贪污腐败、玩忽职守。也就是说,心散了,心不灵不明了,五脏六腑的消极腐坏面就全出来了。5 q8 ]# a/ g* K# D- `
   
, E7 o/ p3 x6 `0 |! H$ T7 }比如,大肠本来是“传导之官”,现在它起贪心了,在传导的时候它截留了一部分,就像我们现在有些官吏挪用、贪污了经手的公款一样。这就坏了,本来是要通过良性运化来滋养全身的好东西,被它据为己有之后,没法运化了,反倒腐蚀了它自己!这跟社会上那些贪官的做法,有什么两样呢?  }: K) l( r( H* p1 [( K7 f
    $ I5 j" _1 X! [4 a4 L. z! r
再比如,肝是“将军之官”。将军对内负责剿匪安民,对外负责抵御外侮,他的性格肯定是有些暴烈的。国王一旦从此不早朝,将军也慢慢懈怠了。剿匪其实就是相当于排毒啊,现在工作不力,反而时常拿点匪徒们的“好处费”,甚至人家送点儿白粉、大麻之类的,他也照样笑纳。于是,人体内警匪一家,毒素横行,哪能不病?而肝自身,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武艺和谋略,肝癌、肝硬化、肝腹水都来了。' f2 K' B2 F6 w) g- x
    ) N8 v* r' v# Z5 h2 g0 Y
其他脏腑,都是如此。谁没有一点“职务之便”可以揩点油水?谁没有一些惰殆之心?甚至在那样恶劣的环境和风气下,你不那样都不行,有人拉你下水。国王要是英明,早就把这种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了;国王要是不英明呢?那就只能任其泛滥了。. K+ ?3 c+ E8 S& F
   
% Z# n* G3 i' U那么,心又是如何统领全身的呢?请看下回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我们的心(下):心是神明的居所
' c4 c, o! r# B" j- K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了点“生理卫生”,马上狂妄得不得了,说:“心是用来供血的,与思想、感情无关。所以我们平常说的‘心里想’、‘心里高兴’、‘伤心’都不对!这些创造和使用语言的人,都不懂科学!”后来见识多了,尤其是中医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才深深认识到:心,不是一个普通器官,它有其神秘的一面,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心主神明”,心为“神明之所居”,人的精神、情感、思想、灵魂,无不与心有关。小时候的见解好幼稚啊!不过更可悲的是现在很多“专家”的认识还停留在我小时候的水平。
( ?* X" |8 D, t; A$ D$ z  e   
; g. r; U+ X$ V, t$ L8 N( G: d“心主神明”,在我们的心里,都居住着一个神,他控制着我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啊,他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烦恼,可以让我们幸福,也可以让我们痛苦,可以让我们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生病。我们怎能不好好伺候这位神明呢?而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就是这位神明的喜怒哀乐。$ x/ W) H/ z1 X
    8 c) ~& a( E; ^. H4 j/ E' X. ?
神明本来的样子应该是:宁静、喜悦。心属火,它应该像一个火炬,安静地燃烧着。心的神明不能触动,不能招惹。生气、着急、紧张、窝火等等,都是心的神明被触动了。心是君主之官,神明被触动,君主就不安分了。所以,心动则五脏震动,百脉沸腾,周身不安,身体这个国家就到处都乱套了。所以古代的养生家无不认为:嗔怒可以生灾,忧思可以成疾。% o! {6 e3 J/ g4 V* k# R% W
   
1 ~3 A  n0 [; @* |) f' O3 E我们身体的君主需要有善神护佑。心作为君主之官,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代明主,而不是一个亡国之君呢?无非三点:第一,没有贪心;第二,不耍脾气;第三,不犯糊涂。" s. d$ u" p. v( a6 j
   
- @& x' n6 _9 H" C+ t国王本来是不应该有贪心的,因为整个国家都是他的,他已经很富有了。但有的国王偏不,他喜欢拥有金银财宝,不断搜刮各地的山珍海味、古董珍玩。这么以来,首先是苦了百姓,百姓不堪搜刮啊;还害苦了那些官吏,官吏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了,一门心思考虑搜刮百姓了。这样下去国家迟早得盗贼蜂起。人的贪欲,其实是心的贪欲。吃再好,穿的再漂亮,钱再多,心都不满足,还想要更好的,得不到更好的,他就犯愁、气恼、着急、心烦……全身都被折腾得够呛。$ y* t# ~+ l' |, Z- u- x
    " n% [- t0 O, T9 F4 D5 F
国王本应很慈悲,很亲切的,因为他的权利太大了,如果发怒,会吓死人的。但有的国王偏不,总是吹胡子瞪眼,动不动火冒三丈,一生气就失去理智,胡作非为。这么一来,大臣的日子就难过了,既得执行国王的命令,又得为国王一气之下造成的损失负责,左右为难;同时伴君如伴虎,一天到晚诚惶诚恐。在人身体里面,如果心生气了,那么,做出不理智的事情,那是大脑和手脚不得不执行君主的命令;要么吃不下饭,那是脾胃吓得缩做一团;要么面红耳赤,那是血液不听使唤,开始乱涌……这种大动荡,身体经受不起的。' N4 Y& y! d5 N" v( n( w
    ' N& }& N/ w- {1 o
国王本应很有智慧,深明大义,明察秋毫。但有的国王偏偏是个昏君,是个糊涂虫,愚蠢、固执、麻木、荒唐。在人身上呢,那就是不明事理,以假乱真。遇到好看的、昂贵的东西就想要得不得了,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个东西;遇到困难就无端生气、烦恼,也不想想生气和烦恼对他解决问题有没有什么帮助;遇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嫉妒,也不想想嫉妒对自己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明明知道某种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害,却还是要继续这种生活方式……心中的神明一昏庸,我们做事情就完全凭性子、凭感觉了,而此时的性子全是恶劣的禀性,感觉也是不长眼睛的。: ~* l& t" [+ H4 F; @/ b
    # c1 }0 B% m+ R7 c5 {) m) p& }
做到了“没有贪心”、“不耍脾气”、“不犯糊涂”,就是没有了贪、嗔、痴。而贪、嗔、痴正是修身养性的大忌,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导致一切疾病和厄运的“三毒”:贪心大的人,想要某个东西又得不到,心里一恼,嗔心就起来了,或者看到人有我无,更是不痛快,忌妒心就起来了。人在愚痴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妄想:梦想着今天得到这个、明天得到那个,总觉得张三这里也不对,李四那里也不如我……平时,就跟走马灯似的,我们心里一瞬间要涌起多少个念头?一天、一年又要涌起多少念头呢?这些念头,又有多少不是出于贪、嗔、痴,不是夹杂着怨、恨,恼、怒、烦等恶劣情绪呢?人有这么多念头,就是神明不安,作为君主的心要一直随着神明而动,其实很累啊!这些念头,这些烦恼,是人体各种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总源头。
: B, s9 X  p. \      x, J8 W" r$ ?& c. M' Q5 h' Z
人的心被这些烦恼和恶劣情绪包围着,哪能明白道理,顺乎天道?哪能不做出伤害身心的事情?这时,疾病就会来警告我们,给我们肉体上的病痛病痛,算是敲个警钟,这是很好的事情。我们生病了,应该马上反省自己:我到底起过哪些恶劣的念头和情绪?我到底做了那些亏了良心或有违道德良心的事情……然后真心忏悔,并付诸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身体状况。如果不明白那警钟是什么意思,反倒怨别人,怨环境,不懂得在自己的心态和行动上采取措施,那就地震警报响了,你还躲在屋子里不出来,被砸死了,怨谁?/ }  t: a& v7 F6 ~4 O7 M
   
# b2 V! A+ E5 x* r% M; V8 J' d那些成天嚷嚷“活得累”的人,一方面是活该,谁叫他六根不静,放纵自己的念头一个一个地涌出来?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也是很有慧根的,因为他们能认识到这种无休止的起心动念是一种累,如果有机缘的话,下一步他们寻求安心法门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坏情绪是一切疾病的总根源% o8 g: T# p% r% ^5 t/ \" \
" w' k# [1 J$ J7 j. V/ d) W
很多人第一次登台演讲时都有这样的感受:面对几百人,心里非常紧张,明明是夏天,但依然感觉毛孔在收缩,汗毛在竖起,四肢微微发抖;平时明明说话很流利,但这回一开口就结巴;讲了不到几分钟,就觉得嘴里很渴了……  u4 A6 c2 k7 O9 @3 }
   
7 n2 k- a7 z6 W紧张,一个小小的心理状况,竟导致人这么多的生理反应!类似的还有很多:害羞的时候,满脸潮红;生气的时候,出气很粗;如果遇到着急或心烦的事呢,可能整夜都像烙煎饼似的睡不着……% u8 C* a7 ^- S7 @
   
- y' e- ^0 Y$ A4 F这些现象往往引不起我们的重视,总以为是临时现象,情绪一过就啥事都没有了。这正是现代人的愚痴之处:对于任何东西,他非得亲自看见才相信;对于任何道理非得用最机械的逻辑推理证明才相信。因为他总觉得,心理方面的东西是虚幻的。如果某人喝了敌敌畏、吸了煤气,那他知道这是中毒了;但如果自己被吓成某个样子、急成某个样子或气成某个样子,他会说:“这是心理作用。”根本不当一回事儿。难道“心理作用”都是虚幻的吗?
7 f2 W4 G, H4 B   
' ~6 K3 _" S2 @! v) P恶劣的情绪能搅动气血。恶劣的情绪还能使人呼吸加快,造成“过度换气”,人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呼出了,血液中缺少二氧化碳,于是血管产生剧烈反应。这样,首先会出现皮下发麻、指尖发麻,接着便有可能是心跳加速、身体颤抖、头晕眼花、头痛,甚至昏厥。美国医家约翰•辛德勒根据他几十年的行医经历统计了一组数据,常见疾病中,由不良情绪引发的,颈椎疼痛占75%,咽喉肿大占90%,头痛和头昏眼花占80%,疲劳占90%,胃胀占99%。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体气血的循环系统被恶劣情绪搅乱了。6 @; w% G9 b! G* P& p2 V: Y' X
   
! a! c, ?/ P- d/ j" ]$ t  v恶劣情绪还能直接影响内分泌,产生毒素。脑垂体在恶劣情绪下产生的荷尔蒙,没一个好东西:他们有的使血压升高,有的使肌肉僵硬,有的使神经痉挛,有的还会影响肾功能,还有的要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正常工作,继而产生更多的毒素。它对身体的危害,比打一棒或捅一刀要严重多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恶劣的情绪一动,一些毒素就产生了,它们就埋到了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像地雷一样,随时都能引爆;而且,恶劣情绪每动一次都会种下恶种,第二次就更容易起更恶劣的情绪。当生气、着急、窝火等不良情绪等成了一种习惯,人就会终日被恨、怨、恼、怒、烦等恶劣情绪纠缠。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隔三差五地挨棒子、挨刀子,更不可能时时吞服一点毒药吧?但如果我们总是在这种恶劣的心情下,就等于是在挨刀、挨棒、吞毒药。接下来是什么呢?是各种各样的病!
; x1 {8 r6 p% K9 G! ?! @    / g: [' Y! l( G% q( n
我们的“劝病法”,就是研究心对身体的影响,从心上找出疾病的根源,也揭示出从心上治病、保健、养生的绝妙大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产生了坏情绪,可以这样临时补救 ( r/ u5 `/ f, ?, c0 Y# S; ^4 q' `) j
刚才看到一篇留言,说:“博主这篇文章,让我看了满头大汗!我就是有很多坏情绪,容易生气,经常心情不好,不能控制。我的身体也不好。怎么办?您给我指条道,别绕弯子、卖关子了。也别告诉我要吃斋念佛哦,我是凡人,做不到。我只要最简单的、傻瓜就能做到的方法。不知可有?”
0 R" G$ u$ \$ A2 ~" F8 ~    6 x* C; w, p+ y3 G
倒是这篇留言让我满头大汗了。看来写了这么多篇文章,我依然在绕弯子、卖关子,回头看看,的确有点“三纸无驴”的感觉。非常抱歉!0 G/ Y. f6 y* B  A% [
    & c0 F$ ~0 w/ m
劝病看似简单,但它后面有一个庞大的体系,得容我慢慢道来。不过,既然网友有求在先,我也不妨暂时撇开劝病法,先从旁门左道支个招儿,这就是经络疗法。说是“旁门左道”真是贬低了这一疗法了,不过,先拿出来救救急。中医就是这样,“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我们后面还有很多地方,要借助经络疗法来辅助劝病。治病不能拘泥一种方法,只要对解除病情有帮助,我们都可以拿出来用,海陆空联合作战,胜利更有把握。
) ~+ w/ m+ X. U" `7 w3 k% q. [% i' K2 m2 K3 C
耳朵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耳朵上的穴位最密集,治疗效果也最迅速。对于心情不好、经常生气的人,可以用按压耳穴的方法,补救坏情绪产生的恶劣影响。鉴于坏情绪破坏的是人体内分泌系统,而大脑又主管内分泌,所以首先要按压内分泌和皮质下。这两个穴很好找,心情不好的人,按他这两个穴,肯定会很痛。这种疼痛产生的刺激,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和人体内分泌系统,使其恢复平衡,减少毒素的产生。同时,怒伤肝,肝的疏泻功能减退了,不利于毒素的排出,这时要舒肝,所以要去耳穴上的肝点。此外,胃对情绪非常敏感,悲伤、恼怒、烦闷、恐惧都有可能让人吃不下饭,甚至产生恶心和呕吐,胃的功能减弱对人体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人体失去了“后天之本”,失去了能量的来源,只能使病邪更容易侵入,所以,取耳穴上的胃点调节胃部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3 g' z7 s, ]) W/ u; s
% j% j% _* ^" q2 l4 E' a' K

5 W; {) B& y2 y7 P/ t6 m脚上的太冲穴配上手上的合谷穴也是补救坏情绪恶劣影响的妙药。太冲穴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它不但能调节肝功能,使肝更易于疏泻毒素,而且能平息肝火,使人迅速消气。爱生气、爱郁闷的人,可以按压自己的太冲穴,肯定很痛。这时,你应该为这一痛感感到高兴,因为它意味着你找到了“消气穴”了。合谷穴在手上,在太冲穴对应的位置,与太冲穴相配,能让人平静,让人理性。坚持按压这两个穴(双手双脚一共四个,如图),每天晚上睡觉前按两三分钟,少则两三天天,多则十来天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心情舒朗了,烦闷和恼怒少了,而这些穴,再按上去也没有以前那么疼痛了。/ O$ @( Z3 O' R; y0 b" A0 s' O, W

3 Y( q+ v7 M% j6 x6 D( O5 J: H最后容我再做个广告,上面提出的,只是一个“临时补救”的办法,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而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我马上写出来,大家期待我的下文,我期待大家的继续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家六祖的劝病传奇
; j( ?& w. X: g, @/ ~& C: R1 m. A0 u, y9 L
六祖何许人?恐怕多数人都知道,就是那位写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唐朝的高僧——慧能,他是禅宗的集大成者。他不立文字,主张在世间的日常生活中顿悟,直指本心,明心见性,使人们适当绕开长期的苦行和深奥的教义,为中国的百姓和知识分子的修行开了一个方便法门,也使佛教最终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r5 p2 y& }9 ~2 u; Q. v
      
' h; N$ U. B' b' F8 b那么,医学有没有可能适当绕开繁琐、深奥和微妙的医药理论,开一顿悟法门呢?答案是肯定的。近代民间大医王凤仪老先生,就完成了这一创举!3 e! S! j# A' O2 O
: q2 a" v1 w# Q) p" z$ O5 k
王凤仪(1864-1937)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辽宁朝阳的一个农民,年轻的时候是做长工的,没有读过书,也不认识字。但是,他非常有智慧,爱思考,有德行,笃行忠孝,终于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大彻大悟,参透了天地大道、生活伦理、疾病机理,他发现这些道理都是通的。从此他便会治病了。
  G' v" \, O) }+ \      6 p8 H5 z) R5 v7 g" x
王凤仪先生治病,不用药,不用针,他只需看看病人的样子,再和病人聊聊天,拉拉家常,然后再开导几句,病人的病马上就好了,越是疑难病、慢性病,越有效果。所以,他治病其实是叫“劝病”或“性理疗病”。劝病的效果为什么会如此神奇?因为王凤仪悟透了“一切病都是心病”这一真理,并且能从心上找到一切病的源头,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解开心结、改变心性把各种疑难杂症彻底治好。王凤仪认为,好人不会生病,生了病,只能从病人的内心、禀性上去找病因。所以,有人称王凤仪为“医家之六祖”,就是说,王凤仪之于医学,就像六祖慧能之于佛学。慧能走的不是渐修法门,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王凤仪先生的劝病法也是“直指本心”的,它开辟了中医的一个新领域。, a. E9 {5 _, J( y( m
   
  Y1 Q1 S; O. w! G9 o: S9 ?《黄帝内经》里有一篇《灵兰秘典论》,专讲心的重要性。“心为君主之官”就是在这一篇中提到的。该篇还说“恍惚之数,生于毫厘,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恍惚之数,就是心理的活动,它们刚刚发端的时候并不明显,只有一些细微的动静和变化,也就是一些小小的情绪,小小的思虑或念头,我们完全不当一回事,其实这里面就有了贪、嗔、痴的苗子了。这些细微动静和变化可以持续不断地发生,还可以成倍地放大,最终影响人的形体。《灵兰秘典论》在《黄帝内经》中确实太重要了。在这一篇的最后,黄帝特别感激歧伯为他阐发的这一段妙义,说这是“精光之道,大圣之业”,是赤裸裸的真理,是大圣人的事业!黄帝选择良辰吉日,把这段真传藏进灵兰之室,以传给后人。这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屈指可数的受此尊敬的篇章之一。但是,《灵兰秘典论》的大义,没有被后人好好阐发,甚至被忽略了。所以,后世的医家治病,主要重在用药,偶然用一些调畅情志的方法,也只是利用五脏七情的生克,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治心。《黄帝内经》中讲的“恍惚之数”,直到王凤仪老先生手里,才真正“千之万之”,成为从根本上解救苍生疾苦的旷世绝学!
; b  F. v" |' t      
# W! q; j" W# r无数人在王凤仪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病根,回心转意,恢复了健康,也扭转了命运。王凤仪先生也借着劝病的因缘,到处劝善,办学,足迹遍及华北、东北很多地方,影响非常大。被人们称为“王善人”。一直到现在,河北、辽宁一带的民间,还流传着王凤仪很多传说,还有很多人在感念这位救苦劝善的大善人。王凤仪在生的时候有很多弟子,他们照着王凤仪的道路,兴办公益、慈善,也治病救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在海外的影响大于在内地,在佛门的影响大于在俗世间。所幸的是,现在,性理疗法以及与这一疗法紧密相连的一套思想文化体系又在开始慢慢被国人认同和接受。2002年,性理疗法的继承者刘有生先生在北京大学做演讲。刘有生在当地被称为“刘善人”,也是一位农民,至今还在家里种地,同时给那些慕名而来的人“劝病”,很多疑难杂证,经他一劝,立即烟消云散。而且,他劝病也是义务的,不图名利。刘善人的演讲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引起了学术界、医疗界的兴趣。4 ]. G( `& }! B, H- \2 h/ t
      9 S& w7 ~6 R5 ~$ `
我有幸接触到王凤仪先生的著作,并试着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在中医学习和实践中配合使用,效果非常好。在这个博客里,继承的就是王凤仪老先生的绝学,全面介绍劝病的方法,介绍性理疗病的理论体系。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恨气是一切心病的衣食父母
5 j# B+ x3 q4 P$ A3 h+ J* S4 ?1 i* Z! V' I
刘有生老先生是王凤仪先生劝病法的传人,至今仍在给人劝病。2 B4 s) ~8 g( O3 _) Z
      
7 t* X, M( _5 U  Y: I4 w) N1 c7 e有位冠心病患者,一天要休克九次,来到刘有生老先生家里,坐着都不住地打哆嗦。
6 y# Q; k( V( b5 z$ T6 O& N! b& ]: G' {! \! @& Q9 }6 Q
      刘老对他说:“你这病容易好。不过,你得相信我说的话。”
3 r% L: h& }/ B, q2 ?      病人赶忙说:“相信,相信!”
4 ]1 G5 e+ w, f+ l      刘老说:“你相信我,我就问你一句,你恨谁呀?”* I# N& {7 M/ |
      病人一愣,支吾了两声终于说他恨两个人。* z1 v2 q8 P7 ~! X6 ^, k
      刘老说,“那么,你为什么要恨人家呢?”
5 z8 F2 T0 Q( |, }( {      病人不得不说出缘由:原来,病人的孩子考上一个学校,后来被人顶下来了。为这事他就怀恨在心。5 s/ o' T/ c" ?8 h
      刘老说:“还是你这孩子文化水平不够。如果足够,能被顶下来吗?”
, o$ B; \# q' }6 m8 @& }      病人说:“被顶下来后,我就托人去挽回,给了人家很多钱,结果钱也花了,事情还没办成。”
1 Q+ \: j$ s8 k& S" R; f( b      刘老开导他说,“你看看,这就要怨你自己了,干吗要恨别人呢?是不是你自己把钱往人家手塞的啊,人家可没问你要钱吧?!”
! m/ Z5 B, B# Y- u3 f+ ^      病人说:“没有。我心想捅给他俩钱儿,他就能给我办事。”刘老说:“你是行贿的。受贿的有罪,你行贿的也有罪呀!你孩子没有那个水平,你硬要去达到那个水平,那就是额外的要求。这不是过错吗?”
( k& p, o3 Q, _- q! u" O3 n% |6 O. m0 ~      “哎呀!”病人说,“你说的也对呀!可不是吗?听您这么一说,还把我这心里疙瘩真解开了。”
) N) c! R7 Q3 `5 L( S      
9 ^( ?! C" |, {) Z* d. I这个病人病了三年,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一下子就舒坦了。正巧刘善人家邻居的房子着火了,大家都去救火,这病人也去帮忙了。本来心脏病人最怕这种惊吓和紧张,但这位刚被劝好的病人救完火还是一点事都没有,他已经完全恢复了。+ K, {% V; Q4 Q9 }" S  D
      
, F& V4 J4 V. {* u+ e! l$ b冠心病,一个典型的心经疾病,就是这么给“劝”好的!没用针,没用药。这个人得病的根本原因是心中有一股强烈的恨气,用刘老的话说,恨气一来,“心血管里头进去气了,气跟血它卡入到中间,把血给隔了”。西医也知道这类病是由于血管硬化或血液不畅,但它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即使能找一些原因,也是物质上的原因,至于这个物质为什么会在你身体上起这种作用,西医没能够继续追问。而王凤仪老先生开创的“劝病法”则追问得更远,追问到了人的情绪上去了,这是根本原因。; |" P* _$ e6 m: D5 c3 W$ C! l
      ; z+ Y1 g# G0 z$ K8 w: G' A
解铃还须系铃人,由心中的恨气引起的心病只能通过消除恨气来根治,用其他的一切药,顶多只能有一个缓解作用。病因没有除掉,他还是会恨,心病还是会发作。刘老在劝病的时候,反复引导病人找自己的不对,按照王凤仪老先生的说法,“认不是生真水”,一个人在真诚地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时候,心性中的“水”就生起来了,而心属火,性病属于火病,水克火,火病要用水来浇灭。病人认识到了自己的确做得不对,也就认识到自己没有必要去恨别人了。恨气顿时一扫而空,由恨气引起的冠心病也就不治而愈了。一切与心相关的病,都源于一个“恨”字,去掉心头之恨,一切心脏病都没有容身之地!
7 M" w; H$ ?2 ]  H3 k/ S      2 f7 `2 \9 @8 }, m& A' X/ R/ V
心不回头,病就永远不会回头!然而一旦让病人明白了自己的病是源于自己的某种不良情绪,他便会赶忙悔悟,对疾病的恐惧和求生的渴望压倒了坏情绪,也就截断了病源了。须知,病也是需要养的。疾病就像养一只老虎,不能白养啊,你得给它食物,它才能一直活着,越长越大;食物断了,不给它吃了,再凶猛的老虎不也得饿死吗?心中的恨气就是心脏病这只老虎的食物,我们一刻不停地给它喂食,老虎哪能不长大,如果把食物给它停了,疾病这只老虎也就被饿死了嘛,不用我们真刀真枪去打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1 15:37 , Processed in 0.0301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