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写到,程春谷先生患有痔疮,一回便了“斗余”的血,醒来后每天都要吃五钱人参、三钱附子,不然会手脚冰冷、语言无力。患者请徐灵胎来诊治,徐灵胎却开了与参附药性相反的四两茅草根,大家希望徐灵胎分析用药的医理。/ U/ J, a% Z* O+ o# Y
c4 ?/ Q& O/ m4 j
“余曰。血脱扶阳。乃一时急救之法。脱血乃亡阴也。阳气既复。即当补阴。而更益其阳。则阴血愈亏。更有阳亢之病。其四肢冷者。内经所谓热深厥亦深也。不得卧者。内经所谓阳盛则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也。”
! D+ y: a! J! t0 ]! r! |4 S5 K$ r- }3 Q3 ~+ K
“白矛根交春透发。能引阳气达于四肢。又能养血清火。用之。使平日所服参附之力。皆达于外。自能手足温而卧矣。于是始相折服。凡治血脱证俱同此。”
8 Q' ]7 {9 ?; u, o1 P1 O
1 W& h7 ^1 h4 f6 \0 I; k一个人大量出汗叫做“亡阳”;大量失血叫做“亡阴”。在临床上就是危在旦夕,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险。按照徐灵胎的说法,这个病例在大量下血“亡阴”后,用人参附子汤,大补阳气。那是应用在急救上面。当阳气恢复,性命保住后。就应该马上补阴液,就是补血的意思。如果没有这样做,还不断去补阳气,那么阴阳就更不平衡,阳越盛,阴越亏。“阳气有余,阴液不足”的情况就越严重。当阴阳不能平衡的时候,就无法入睡了。内经上说的“热深厥亦深”的情形造成病人手脚冰冷的寒冷假象,使得原来的医生更不敢停用附子这种大热的药了。
* L! n4 S/ {9 I+ b! e# \9 r% j& h# a9 i7 `/ C0 S7 C8 t# G
徐灵胎说明他为什么大量用茅草根,他的说法是白茅根交春透发,能引阳气达于四肢。又能养血清火。使用它,可以把病人平时吃的大量人参与附子的药力,引到四肢与体表来。# p2 P& ]8 S1 m& n# J4 j8 i
! Y% k5 @. p7 u# Q" |. x6 B9 E; R笔者认为,内经上说:“脾主四肢”,程春谷在大病后,大量服用参附,稍停药就四肢如冰,并非病寒。而是阳气郁遏在脾脏的关系。手足端是六经交接之处。人体经气按时辰循环流注周身。手足逆冷,表示经气流注中断了,没有接上。徐灵胎在这个医案中,使用白茅根把郁遏的阳气升提到表面与四肢。让经气流注顺畅。同时大补阴液,也使得病人阴阳得以平衡。当然就效若桴鼓啦!+ m- q A& }$ \! v* k* f
2 n6 Q' f) i6 V
查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国医学大辞典》白茅根条注,性质:甘寒无毒。功用:补中,益气,止渴,通血脉,坚筋骨,除瘀血,解酒毒,利小便,治劳伤、虚羸、寒热、哕逆、喘急、吐血、衄血、鼻衄(为末。米泔服。)肺热、肠胃客热、水肿、黄疸、小便热淋、溺血、妇人血闭、崩中、月经不调、疗竹木入肉(烧末。猪脂和涂。)久服利人、断鼓。杂论:此物禀土之冲气。兼感春生之气。可升可降。属阳。入心脾胃三经。为清火活血之品。但因发寒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者。均忌之。/ U2 ~5 O5 X$ ^2 a( E9 V
! f2 e3 P: L5 ~2 ^! F& N6 V1 r1 Y笔者记忆清晰,家母在我们兄弟姊妹小时后,出麻疹时,咳嗽,发高烧,她老人家使用的唯一处方就是白茅根加冬瓜糖煮一壶水,不断让我们喝。大约一个多星期,只能吃酱菜配稀饭,不能吃任何油腻的东西,说是将来肠胃会比较好。而且不可以离开房间半步,不能吹风受风寒,以后才不容易感冒。经过这场大病的洗礼,我们的体质真的改善了。
A+ q; [. I7 R: d9 W; G" m2 P7 W0 T' I6 `0 t: P0 N$ X
以前的人,对待孩子出麻疹,就像产妇生孩子坐月子般悉心照料。因为,那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健康。现在寒流一来,每个小儿科就大排长龙,门庭若市。也许,我们要学学古人的智慧。把老祖先的东西再拿出来用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