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5|回复: 0

季羡林欲辞去国学大师等三项桂冠(图)2007-01-07 06:15:5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7 16: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季羡林欲辞去国学大师等三项桂冠(图)2007-01-07 06:15:59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   核心提示:季羡林在最近出版的《病榻杂记》中称,他希望“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三顶桂冠指的是民间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称号。

" g) x% X2 u! H+ V* y7 z7 ]- g  R2 o3 z( d9 Z
季羡林先生在医院中编者按: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本周已正式上市。这本书收录了季先生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自2003年住院至今撰写的90多篇文章,计20多万字。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也有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本版特选摘关于季羡林先生住院治疗的一段文字,他在书中记录了自己在医院的所思所想,让人对九十高龄的季先生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2 Y3 ]4 y4 ^4 d/ b5 P
廓清* L  c0 A8 u' i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n  q- S% n' T" \; E6 ~
我现在想借这个机会廓清与我有关的几个问题。
: v+ N/ e* I# H8 ]; p辞“国学大师”
# c7 V2 c9 b$ P0 s3 u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 s0 e9 h1 Q9 D) O约摸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人民日报》的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 R7 E" J8 F# O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 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o  z7 Y0 P1 g, q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 ^1 ]4 A! z$ i  E4 E( k辞学界(术)泰斗
  C# T! r4 C% l& d2 h: C这要分两层来讲: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t, D) F2 e# {, Y'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 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X, S- \$ u( J( A9 O% d8 W! o2 M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十年,在国内五十七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 m4 n, @, L# ?. y4 O0 c& t9 K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Y( |) l3 S+ _6 W& a8 D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 W8 o7 H3 E# ]/ Z: d7 h6 u% B辞“国宝”6 v8 T) }2 [: ~' x7 O1 T* B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 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八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 m' K" {( e2 l( W8 r) b! B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十三亿“国宝”吗?& j4 O& e6 {: H+ ]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2 d) h6 h- E1 I) }+ M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I, ^7 P; q$ \5 K% x: @. Z4 r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6 t! O+ ~2 V$ n  r; P. y
  a  u. ^* ~; @/ Z* ^7 K疾病
6 v- V. s9 K4 L6 f8 D5 `  D/ m“静夜醒来,看到自己手上和脚上的这一群丑类,心里要怎么恶心就怎么恶心;要怎样头痛就怎样头痛。然而却是束手无策。”
7 X9 t0 A$ X2 N6 ^. E中国人常使用一个词儿“癣疥之疾”,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我觉得自己患的正是“癣疥之疾”,不必大惊小怪。在身边的朋友和大夫口中也常听到类似的意见。
: |& o% O! r. }: B" c但这仅仅是事情的一面,事情还有另外一面。水泡的声威与日俱增,两手两脚上布满了泡泡和黑痂。然而客人依然不断,采访的、录音、录像的,络绎不绝。虽经玉洁奋力阻挡,然而,撼山易,撼这种局面难。客人一到,我不敢伸手同人家握手,怕传染了人家,而且手也太不雅观。道歉的话一天不知说多少遍,简直可以录音播放。我最怕的还不是说话,而是照相,然而照相又偏偏成了应有之仪,有不少人就是为了照一张相,不远千里跋涉而来。从前照相,我可以大大方方,端坐在那里,装模作样,电光一闪,大功告成。现在我却嫌我多长了两只手。手上那些东西能够原封不动地让人照出来吗?这些东西,一旦上了报,上了电视,岂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吗?因此,我一听照相就觳觫不安,赶快把双手藏在背后,还得勉强“笑一笑”哩。
1 T& w/ A- `0 j6 ^$ b这样的日子好过吗?! {  x& K; D! \7 P3 @2 V; X, M
静夜醒来,看到自己手上和脚上这一群丑类,心里要怎么恶心就怎么恶心;要怎样头痛就怎样头痛。然而却是束手无策。水泡长到别的地方,我已经习惯了。但是,我偶尔摸一下指甲盖,发现里面也充满了水,我真有点毛了。这种地方一般是不长什么东西的。今天忽然发现有了水,即使想用针去扎,也无从下手。我泄了气。
# x* a! P. [$ v  b, B; ~1 d我蓦地联想到一件与此有点类似的事情。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全国人民头脑发热的时候,在北京号召全城人民打麻雀的那一天,我到京西斋堂去看望下放劳动的干部,适逢大雨。下放干部告诉我,此时山上树下出现了无数的蛇洞,每一个洞口都露出一个蛇头,漫山遍野,蔚为宇宙奇观。我大吃一惊,哪敢去看!我一想到那些洞口的蛇头,身上就起鸡皮疙瘩。我眼前手脚上的丑类确不是蛇头,然而令我厌恶的程度决不会小于那些蛇头。可是,蛇头我可以不想不看,而这些丑类却就长在我身上,如影随形,时时跟着你。我心里烦到了要发疯的程度。我真想拿一把板斧,把双手砍掉,宁愿不要双手,也不要这些丑类!2 I" ^% M; h8 B
左右考虑,思绪不断,最后还是理智占了上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在病中了。: Z6 r- B# n. A- h. b! D
结论一出,下面的行动就顺理成章了:首先是进 医院。
/ Y4 c9 B% E# J. C/ h* O死亡! ^3 R& ~6 ?1 y! ?% b( u: @; L! e
“我虽已经痴长九十二岁,对人生的参透还有极长的距离,今后仍须加紧努力。”
& y6 M, d" k3 N% ?6 N我心中并没有真正达到我自己认为的那样的平静,对生死还没有能真正置之度外。
0 Y% ~2 y0 h$ ~* @) V7 ~" `# q就在住进病房的第四天夜里,我已经上床躺下,在尚未入睡之前我偶尔用舌尖舔了舔上颚,蓦地舔到了两个小水泡。这本来是可能已经存在的东西,只是没有舔到过而已。今天一旦舔到,舌头仿佛被火球烫了一下,立即紧张起来。难道水泡长到咽喉里面来了吗?' _- R+ M/ U% j5 c& J
我此时此刻迷迷糊糊,思维中理智的成分已经所余无几,剩下的是一些接近病态的本能的东西。一个很大的“死”字突然出现在眼前,在我头顶上飞舞盘旋。在燕园里,最近十几年来我常常看到某一个老教授的门口开来救护车,老教授登车时心中作何感想,我不知道,但在我心中,想到的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事实上,复还的人确实少到几乎没有。我今天难道也将变成了荆轲吗?我还能不能再见到我离家时正在十里飘香绿盖擎天的季荷呢!我还能不能再看到那一个对我依依不舍的白色的波斯猫呢?
. {! n% ]; s' C0 L. L1 R" C其实,我并不是怕死。我一向认为,我是一个几乎死过一次的人。十年浩劫中,我曾下定决心“自绝于人民”。我在上衣口袋里,在裤子口袋里装满了安眠药片和安眠药水,想采用先进的资本主义自杀方式,以表示自己的进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押解我去接受批斗的牢头禁子猛烈地踢开了我的房门,从而阻止了我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的可能。批斗回来以后,虽然被打得鼻青脸肿,帽子丢掉了,鞋丢掉了一只,身上全是革命小将,或许也有中将和老将吐的痰。游街仪式完成后,被一脚从汽车上踹下来的时候,躺在11月底的寒风中,半天爬不起来。然而,我“顿悟”了。批斗原来是这样子呀!是完全可以忍受的。我又下定决心,不再自寻短见,想活着看一看,“看你横行到几时。”
& P% C% N5 h7 l然而黄铜当不了真金,假的就是假的,到了今天,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了,自己竟然被上颚上的两个微不足道的小水泡吓破了胆,使自己的真相完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自己辩解说,那天晚上的行动只不过是一阵不正常的歇斯底里爆发。但是正常的东西往往附于不正常之中。我虽已经痴长九十二岁,对人生的参透还有极长的距离,今后仍须加紧努力。0 u3 i, }$ O0 W5 l8 }3 l
信报记者赵明宇/整理' B. l1 u7 C; j& {; A- a
《病榻杂记》季羡林/著
$ R% G. U' T1 i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6 14:33 , Processed in 0.0289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