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其生老病死等都是有一定的定数的。古今中外,都有算命一说,而且推算的相当准确,中国将以此为生的人通常叫做“算命先生”。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比如修炼界人士,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看到这一切。 : U# q1 ?: P# }
" |/ H1 b# R4 X: |《会昌解颐》一书中,记载了有关唐朝曲思明的一个故事,他可以知道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所以采取“乐天知命”的态度处世,颇逍遥无忧。由此看来,他很可能也是修行有术之人,因为在修炼观念比较普及的古代,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 @% m2 Y0 o7 F$ P2 h0 y% u. A7 b; C0 s4 ^/ G
曲思明当时是吏部的一个令史。吏部参与选拔官员的事情,每年选拔官员的府署,按照惯例可以各选拔一个员外。等到议论推荐自己的亲族,大家都请求推荐。二年多来,只有曲思明从没有推荐自己或别人。 ) e' j8 ^, b. h: i9 f- V0 {+ F
, k% }: _, N: M. f3 L当时的吏部尚书是赵冬曦,他对曲思明说:“选拔官员的惯例。各府署应该得到一个官位,或者推荐别人也有些好处。”曲思明没有说什么,只是哼哈答应着就退了出来。
9 s: [2 h, E9 P7 m" q _
2 v$ X* R$ {5 l0 Z& s冬曦更加奇怪。有一天又召思明来对他说:“凭我现在的权势,在三千多人的选客中,只要我动动笔,就能从贫到富,丢弃贫贱得到富贵,或饥或饱,都决定在我这支笔上,每个人都有所请求,然而唯独你不说话,是什么原因呢?”
" t- M- K: ], @- h4 q
$ B" ]1 f' ~5 K9 T思明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来决定的;富贵是由天定的,官职应该来就来了,没有当上何必惆怅呢?三千多人,一官一名,这都是命运决定的,只是借尚书您的笔。我自己知道我的命运还没亨通,所以不敢拿闲事来打扰您了。” + ]9 s- a; F! j# A1 P1 D9 H
* ^/ _7 ?8 Z% P
冬曦说: “如果象你说的那样,你真是个贤人,能不能知道自己的祸福呢?”思明说:“贤人不敢当,思明来年,才应当在尚书下被授予一官,所以一直也没有请求。” 6 d/ Q5 }/ p5 P& k6 [: q# J. g" u
$ C' T$ E9 T2 W% U0 }5 d; h
冬曦说:“来年将当什么官?”思明说:“这个事我忘了。”冬曦说:“为什么?”思明说:“现在请让我在这里写下来年在尚书手下授官的月日,以及授俸禄多少,再请尚书一同封存。请你把客厅的墙上挖开一小块,在里面藏上这些字记,再找泥封上,假如来年授官的日期有一字之差,我就死在这阶下。”就拜辞走了。冬曦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却怪他太狂妄荒诞了。常常想要另外批注别人做官。 , Y+ x2 C' Z* @ _
+ }9 r" o! |% P4 t" ?7 ^6 \
忽然有一天,皇上到温泉来了。看见白鹿升天,于是改会昌县为昭应县,敕令下达到吏部,令批注那里的官员。冬曦马上就给思明批注到那个县去了。
4 A3 g: |$ H- r) ~4 t) b3 H8 \7 d. }% r8 f
等到这事完结,冬曦召思明来问他说:“昨天皇上去温泉,白鹿升天,改那里的县名叫昭应。那个县和长安一万年也不会相同,现在我已经为你登记到那里当官。你说的话不是瞎话吗,怎么能预先知道呢?” 1 T! j& w$ \& }+ N9 x# A# [" D5 P1 u
7 K/ z/ J; h' u1 W! i; B; R
思明拜谢说“请尚书你把墙挖开检验一下吧!”冬曦立刻拆了墙上封记打开验看,只见上面写道:“来年某月日,皇上到温泉,改其县为昭应,蒙注授其官。”还有所授的俸禄,无一字之差。 J3 ~7 d6 v6 b9 _
+ v) f' }9 s, H: d2 P' a% a" @有人可能会问:思明怎么会预知“这一切”,而且如此准确?我们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这一切”一定已经存在于某个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就按科学的术语称它作“另外空间”──人们看不到的空间吧。不过,这可能又会引起一些人士进一步的思索:既然它已经存在那里,而且如此准确,用“自然产生”似乎无法解释,倒象是有人预先设计安排好了。 * o/ L$ V* y+ o. d* G: Y
; U' c" T y* n$ E
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他们能够在另外空间里设计安排人的一切,他们的智慧一定远远超出人类。那么按宗教和修炼界的看法,他们应该是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