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6|回复: 0

寻找小人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 19: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格列佛游记》中最有趣的故事要算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旅游了。在小人国,人、畜、植物等一切物体的尺寸都只有我们的1/12。
8 |- \5 S6 a% }+ S- ]5 H) G. ~2 |/ ^% ]  C5 F0 R
除了巨人的传说外,小人也在世界各地的传说故事中出现。《格列佛游记》中最有趣的故事要算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旅游了。在小人国,人、畜、植物等一切物体的尺寸都只有我们的1/12。而大人国则恰恰相反,所有物体的尺寸是我们的12倍。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这里我们举几个地球上的确出现过小人的例子。
9 J$ j& o; u6 f  X/ p2 V. Y- z% L: v& Q( t) G' s: _# H
[现在的小人发现]五千年前的12公分成年小人骨骼被发现" Y; L; s+ }7 r( e0 L( N

; X4 V' K7 u" |" g! `7 ?
( m. L: d6 N1 G: a8 p- i3 e
法兰兹博士在墨西哥发现的12公分高的成年小人骨骼

" K" \+ d2 C! j/ q9 g0 S/ l; Z3 {2 A, H+ {& _
柏林大学的法兰兹博士在调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时,挖掘出一些奇怪的东西。他最先发现地面有一个奇怪的图案,便试着往地下挖。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装饰品,看起来就像玩具一样。挖到最后,终于出现这些东西的主人,一个小人。这一具骸骨约12公分高,重要的是,这绝对不是一个小孩子的尸体,因为骨骼的样子已经是成人。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其年代约在五千年前。
/ X% f: e9 ^. P/ [! K5 t# y% e/ u: C2 q3 N4 ~( Q* g) z
出现在四十年代的碳黑小人
& g( u& Z2 h, q& \' f) A5 c% D5 _+ @/ V( g
据《求知世界》报十七期罗桂生《两个小黑人是何种生物?》一文中说:我家住在广西漓江畔,离桂林不远,记得四○年代中期的一天中午,太阳高照。我端着饭碗边吃边玩,突然在屋后晒短裤的长凳上,看见从布下走出两个“小黑人”,它们约一寸高,与人体比例相似。全身碳黑,似无穿衣,直立行走。它们走到凳子中央,朝我站着。我举起筷子,它们一齐高举双手。阳光把它们小手指照得清清楚楚。我害怕得很,随手拾起一块石头就朝它们扔去,然后立即跑回屋叫大人出来看,但两个“小黑人”已无影无踪了。古籍中的小人记载
( f) O1 n" U8 R. e( S' `% B5 L3 m( j' _2 v8 N4 z: P9 P
树孔中居住的七八寸长小人 * l, `; s0 q2 T2 k! I1 o5 ]6 Y

/ e  F8 f- x2 `* B/ P; v& t) R清代笔记《夜雨秋灯录》树孔中小人一文载:广东澳门岛,有姓仇名端贸易商人,经常去各国做买卖。一日,遇台风,幸避一岛湾,风息后,船老大因力惫看船,仇端登岛散步。仇见岛中枯树甚多,大可十围,树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长仅七八寸,有老幼男妇,肤色如栗子皮。  Z' M8 ^% T. {6 \7 w! B
" A1 F0 J' R) s' N) Z2 N
每人身上系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与人相称。见仇来看,齐声说:“口渠三伊利!”仇此时要出恭,便解裤蹲地上,后吸烟继续观看。忽听人声嘈杂,见枯树最高处,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门大启,小人约千余,联臂而出,摇旗一呼,各树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听号令。! |& K" Y" Q* b6 F# F2 b

2 ^/ A" s( R( E# O+ U$ O其中有年轻者,面目端正,束发紫金冠做小人总指挥;口喃喃不知做何语。旋闻众应曰:“希利”,执坚拥来。仇大惊,知为驱己,然藐其小,并不害怕。蹲如故。年轻者又喃喃多时,仇不应,即挥戈与战。小箭、小枪、小刀、小戈矛,钻剌两股颇痛。恶之,戏以手中烟筒击年轻者。一击,遂翻落鸡背上毙矣。众抬尸回,城坚闭。其余皆窜入树孔中。仇也回船。
* N. G1 O7 j+ Z
* x  N% Y. E/ ?6 Z6 R夜静,闻岸上小人大至,掷泥沙而大呼曰:“黎二师四咿利!”鸡鸣始寂。仇船上自思:若抓回一二头,回故里,转可炫耀。第二天早上,托言采薪,拿布袋与斧子至故处,砍破一树,小人挺多,还有没睡醒的,大概是一门眷属,无一漏而装布袋中。回到船上,给饭喂也吃,特别好吃松子果。仇正打算回走,岸上小人如蚂蚁无数。口喃喃像是恶骂,且小箭如雨,船人怨恐,解缆而去。一个月左右,仇回广东,访其知者,说是僬侥国人。问洋人,说该物当肉吃,味甘甜,唯此物一人不敢独行,恐为海鹄衔去。仇喜,把小人放在嵌水芯片的盒子里,拿到市上让人观看,为此得了很多钱。 故事后来,该小人转与他人,并用紫檀做小屋宇,该小人知礼仪,懂廉耻,灵性与生活习性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小而已。6 n) A- S" A- d7 j8 i

, H% F' |! u1 @6 J7 G长三寸的勒毕国人   e5 s9 d3 Q/ F4 p- B
5 f0 _# M: R2 ^$ d8 Z3 Y
汉朝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中载:“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善语国。常群飞往日下自曝,身热乃归,饮丹露为浆,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计如珠也。”
$ g) K: S2 u. d* u
7 M6 v3 ]% ^2 f# T, ?- Y郭宪记述勒毕国人文字较少,但仍略窥一斑,其于日下自曝,身热乃归,摄取太阳能量,似与面日月练功的现代气功师灵性相通,只能说明,同归一道也。
% [9 H5 ]; H! u% x5 n( T: O
5 }, w: ^* `) U" U% k$ A《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小人" H2 X( ~, y( f
( Y4 R. P8 {# x; r
中国清朝干、嘉时期位高望重的学者、官至礼部尚书的纪晓岚,在其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有二则关于小人的记载。该书是综述平生见闻而成。因当时纪晓岚以学问文章名重天下,曾主纂《四库全书》,故其记事具可信度。, l6 P! q' p+ w; y' W1 P
4 p- H. F& I0 B# n+ r
其中一则关于小人的记载编在该书卷三《滦阳消夏录三》。书中描述了在乌鲁木齐(今迪化县),经常看到身高只有尺许的小人,男女老幼都有。每到红榴树开花时,这些小人便折下榴枝,编成小圈戴在头上,成群结队唱歌跳舞。2 l0 l8 K$ L- o8 X3 F( d
6 z, C" M% K( k6 q5 ~
他们的声音细如鹿鸣,悠扬婉转。有的小人会偷偷走到朝廷驻军的帐篷内偷窃食物,如不小心被抓到,就跪在地上哭泣。若把他们捆绑起来,就绝食而死。假如把他们放了,他们也不敢马上跑开,先慢慢的走数尺远,回过头来看看。若有人追骂他们,马上又跪在地上哭泣。否则便慢慢走远,到了差不多追不上的距离时,就迅速遁入深山中。
2 y0 A# N# G" T' k* Z! \. z
' Z! S: @) Q! f: F: V: |" o0 L清军始终找不到这些小人的居处,也不知他们如何称呼,因为小人喜欢戴红榴,便称之为“红榴娃”。当时丘县(今河南省辉县)丞天锦,奉派巡视牧场,曾抓到一个小人,将他带回去,仔细端详,他们的胡须和毛发都和我们平常人一样,可见不是木魅或山魈之类的妖怪。8 L& v( K  e) o5 F4 T7 |+ Y

* B' I, l+ t6 _) h4 u原文:《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乌鲁木齐深山中,牧马者恒见小人高尺许,男女老幼,一皆备。遇红柳吐花时,辄折柳盘为小圈,着顶上,作队跃舞,音呦呦如度曲。或至行帐窃食,为人所掩,则跪而泣。系之,则不食而死。纵之,初不敢遽行,行数尺辄回顾。或追叱之,仍跪泣。去人稍远,度不能追,始蓦涧越山去。然其巢穴栖止处,终不可得。
6 `, D, V$ M7 l/ w- w4 y# h3 q0 \0 p% V' @
此物非木魅,亦非山兽,盖僬侥之属。不知其名,以形似小儿,而喜戴红柳,因呼曰红柳娃。丘县丞天锦,因巡视牧厂,曾得其一,腊以归。细视其须眉毛发,与人无二。知《山海经》所谓靖人,凿然有之。有极小必有极大,《列子》所谓龙伯之国,亦必凿然有之。 西北海鹤民国$ r2 n1 y" T) s: ]" T+ K2 k& F

$ r2 J3 H8 q! E* x5 v0 n5 T  G宋代编的《太平广记》第四百八十卷和第四百八十二卷都记述了一些关于小人的故事:西北海戌亥那地方,有个鹤民国,人身高三寸,但日行千里,步履迅急如飞,却常被海鹤吞食。他们当中也有君子和小人。: j1 I# I# t6 y- @& E+ ~  z' v* t1 F
5 F# _, y8 @) O2 m
如果是君子,天性聪慧机变灵巧,每每因为防备海鹤这种祸患,而经常用木头刻成自身的样子,有时数量达到数百,把它们放置在荒郊野外的水边上。海鹤以为是鹤民,就吞了下去,结果被木人卡死,海鹤就这样上当千百次,以后见到了真鹤民也不敢吞食了。鹤民大多数都在山涧溪岸的旁边,凿洞建筑城池,有的三十步到五十步长就是一座城,像这样的城不止千万。% B* K" I/ }8 P# ]! q# g6 e4 e* w$ l
! p+ N+ a  i  a: r
春天和夏天的时候,鹤民就吃路上的草籽,秋天和冬天就吃草根。到了夏天就裸露着身体,遇到冬天就用小草编衣服穿,也懂得养生之法。鹤民国小人的生活场景与中国古老的典籍《山海经》的描述恰好有着相似之处。《山海经》中写道:“小人国在东方,其人小,身长九寸。海鸥鸟吞之,不敢独行。”不过从鹤民国的小人想出的刻木人以躲避海鹤猎食的“障眼法”看来,他们的智慧并不比现在人差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7 22:43 , Processed in 0.0355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