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9|回复: 2

关于音韵学的参考资料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8 13: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节 上古音
( X! O* `* \- T4 B本节重点讲授上古音的声母,上古音的韵部,上古音的声调.
4 e% c% L; R" D$ T一 上古音的声母& }5 V2 Q9 G$ A! ^5 M# o6 M
(一) 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8 |" H" L2 B" A) l3 e" y# c, c/ h  P
研究上古声母主要依据的是先秦两汉古籍中的异文,声训,注音,重文,通假字,联绵字等材料.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这些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的声母.研究上古声母还有一项重要的材料,即谐声字,不过清人只认识到谐声字是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而对谐声字在研究上古声母方面的妙用,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第一个把谐声字作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并通过系统归纳同声旁字组的方法以确定上古声母的学者是西人高本汉.下面我们对几项主要材料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 J* |, @  b1 q( L/ x异文 "异文"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伏羲"与"庖羲".9 C7 M# W/ V4 _- G0 h( C
声训 声训是指古注释家对被释词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所作的训释,如《释名·宫室》:"房,傍也.室之两旁也."
- O& \# X: p1 l8 y1 [+ P注音 注音是指古代注释家用同音字或反切为某些字所注的音,如《说文解字》:",未萦绳,一曰急弦之声.从糸争声,读若旌."又如《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缨以朝."《经典释文》:"繁,步干反."
1 U6 f. a- l4 S: c6 _重文 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说文解字》中除正文收了9353个小篆字外,同时又将一些异体的籀文及古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文字)收列於小篆之下,如:"份,文质僭("备"之误)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 }. y4 m1 z% W1 |
谐声字 谐声字即形声字.《说文解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谐声字.如:童——僮瞳穜曈董幢撞冲憧钟……
: k% e2 |% v4 m以上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即异文中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声训中的被释词与训释词,注音中的被注字和注音字,重文中的古字和今字,谐声字中的主谐字和被谐字.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按说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如果在今音(指中古音)中它们的读音不相同,如"童"的声母中古音是"定"[d],"撞"的声母中古音是"澄"[ ],这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化.在上古它们或者都读作[d],或者都读作[ ],这就是说,其中有一种声母在上古是不存在的.下面我们介绍前人根据以上材料和方法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6 X1 i2 a! R7 ]2 w% e' D& n1,古无轻唇音/ M2 H7 D: t' e, u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并明".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并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现将这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
  F1 K' Z, F9 r; a(1)"非"古读作"帮": s% P6 j8 X% X  e3 u& t' Z6 `
*《诗》:"东有甫(非)草."《韩诗》作"圃(帮)草".; U: y5 O' Q$ e3 `8 v8 J% J
*《论语》:"子贡方(非)人."郑康成本作"谤(帮)人."3 x: T9 w0 b6 u0 W8 q- d
*《论语》:"且在邦(帮)域之中矣."《释文》:"'邦'或作'封'(非).""而谋动干戈於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
; B  K: y4 u. n$ t8 q- w*《诗》:"彼(帮)交匪敖."《春秋》襄二十七年《传》引作"匪(非)交匪敖."《诗》:"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3 |' B# {2 q3 R5 Q
*《诗》:"四矢反(非)兮."《韩诗》作"变"(帮).3 u7 {, ?/ L. W9 |6 z1 L
*《释名》:法(非),逼(帮)也,人莫不欲从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 s; l% q; x2 z( t) d
谐声字: 非(非)—悲(帮) 分(非)—扮(帮) 反(非)—版(帮)
, |* o. M) n1 Z7 w( _1 t甫(非)—补(帮) 发(非)—拨(帮)
# ]0 ^2 D$ D2 j& U# }( g(2)"敷"古读作"滂"
0 J2 H- `" V- T( y3 }. d*《诗》:"铺(滂)敦淮濆."《释文》:"《韩诗》作'敷'."
  y+ B/ H, ^0 T谐声字: 孚(敷)—脬(滂) 覆(敷)—(滂)?
- m" h& x1 U$ c! A& h3 i0 W(3)"奉"古读作"并"! q7 l0 J( X1 g& t' t. b
*《诗》"凡民有丧,匍(并)匐救之."《檀弓》引《诗》作"扶(奉)服".《家语》引作"扶伏".7 _( U0 R: _0 x5 r) h. U
*《史记·苏秦传》:"嫂委蛇蒲(并)服."《范雎传》:"膝行蒲服."《淮阴侯传》:"俛袴下蒲伏."《汉书·霍光传》:"中孺扶服叩头.", c+ c! o( r0 n2 A8 d3 Q
*《左传》昭十三年:"奉壶饮冰以蒲伏焉."《释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
* P: C, K/ l/ \+ Q) b6 ]# Z7 f  a*《史记·五帝本纪》:"东至蟠(并)木."《吕氏春秋》:"东至扶木."! h1 {, i) ^/ f' D& H
*《左传》:"部(并)娄无松柏."《说文》引作"附(奉)娄".云:"附娄, 小土山也."; i8 y- S/ ^$ P# m$ ^6 V/ K& h
*《左传》:"取人於萑苻(奉)之泽."《释文》:"苻,音蒲(并)."
: H" I& U3 b" m# t*《庄子·逍遥游》:"汾(奉)水之阳."司马彪,崔撰本皆作"盆(并)水".
; n, A9 d7 f$ I+ t*《春秋》:"晋侯使士鲂(奉)来乞师."《公羊》作:"士彭"(并).
' z6 o& q( {% G) Q" a$ ]2 x$ l*《说文》"朋","鹏"(并)皆古文凤(奉)字.朋,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庄子·逍遥游》:"其名为鹏(并)."《释文》:"崔音凤.云,鹏即古凤字,非来仪之凤也."《宋玉对楚王问》云:"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L( b9 N; F/ C- Y2 E# l4 e
*《释名》:"房(奉),旁(并)也,在堂两旁也."《史记·六国表》:"秦始皇二十八年,为阿房宫.二世元年,就阿房宫."宋本皆作"旁","旁","房"古通用." v4 @0 v. i) v: H( K6 X/ b+ O4 ?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并)牺氏之王天下也",孔安国《尚书·序》"古者伏(奉)牺氏之王天下也".
1 v+ I: N4 W: H% G谐声字: 凡(奉)—芃(并) 冯(奉)—慿(并) 伏(奉)—垘(并) " l2 b, ^' l) s* B; `9 b# f
(4)"微"古读作"明"8 s; |) R  J( i! G, q
*《水经注·汉水篇》:"文(微)水即门(明)水也."
# e) C& u1 c& M- D# A1 W" `- ]*《史记·鲁世家》"平公子文(微)公",《世本》作"闵(明)公."
2 c- H+ N9 J& [# i* Z6 E/ S5 g+ Q( L*《诗》:"周原膴膴(微)."《文选》注引《诗》作"腜腜(明),莫来切.8 |( f! z7 N+ I. s. h) y6 p
*《释名》:"望(微),茫(明)也,远视茫茫也."
7 I+ ^9 J( @/ t# Y*《周易·职方氏》:"其泽薮曰望(微)诸."注:"望诸,明都也."疏:"明都即宋之孟(明)诸."
0 @4 {# H, T9 w3 ?) F*《荀子·成相篇》:"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隋举牟(明)光."即务(微)光也.
, F+ W" W0 r& I& p7 u1 {*《左传》文公十八年:"其宰公冉务(微)人."《春秋事语》作"其宰公襄目(明)人".: w! A6 e4 o$ w! ]% P/ o; r8 j
*《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微)成."帛书《老子》:"大器免(明)成."
2 e7 z% S* F1 H( N3 p谐声字:无(微)—橅(明) 文(微)—闵(明) 亡(微)—氓(明) 未(微)—昧(明)
8 s: E$ p+ g. C以上材料说明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类,或者没有轻唇,或者没有重唇.其所以会得出无轻唇音的结论,重要理由之一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象厦门,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没有轻唇音,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例如:
. A/ r: S! u( r6 c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例如:7 p0 U! u. f, U: T5 }5 n" a
费: 旧读bì,春秋鲁季孙氏封邑."费"属敷母.. v. L. z3 i5 q3 B) `, {9 J
阿房宫: 音ē páng gōng,秦宫名."房"属奉母.8 o/ K2 Y4 l' m( a
逢泽: 音páng zé,古泽薮名."逢"属奉母.& a/ o# J7 g# I1 V! o& l9 P5 R( N8 ~/ i
2,古无舌上音(钱氏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2 H" k7 E% [$ R0 [# W- n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下面是这项结论的部分证据:
0 M4 N1 d; U! u$ d8 y5 B6 d  c(1)"知"古读作"端": G1 v; p6 i0 a' l- u
*《后汉书·杜笃传》:"摧天督(端)."注:"即天竺(知)国."
$ g% L7 w' V9 p# a. s2 S0 I*《檀弓》:"洿其宫而猪(知)焉."注:"猪,都(端)也.南方谓都为猪."
3 Y0 {6 D, y* r8 p4 o5 ~* k, H*《书·禹贡》:"大野既猪(知)."《史记》作"既都"(端).! ~2 U4 t: y0 G2 a
*枚乘《七发》:"逾岸出追."李善注:"追(知),古堆(端)字."" r$ t) u+ [7 }8 _4 ~8 U
*《诗》:"追琢(知)其章."《传》:"追,雕(端)也."' ]# T* m9 ]$ K7 q9 o
谐声字:带(端)— (知) 竹(知)—笃(端) 追(知)—磓(端)
# x0 G  s5 S' A7 V% n0 X1 z; W(2)"彻"古读作"透"
4 F- {! _& [' r8 K- A) O0 Z*《诗》:"左旋右抽(彻)."释文云:"抽,敕由反,《说文》作'掏(透),他(透)牢反."6 H& o0 T" `0 |* G6 Z  D
(3)"澄"古读作"定"
2 U! i+ s! p4 S- `( K" D3 K/ z*《说文》:"冲(澄)读若动(定)."4 Y7 k1 k( m1 G' G# S
*《诗》:"其鎛斯赵(澄)."《释文》:"徒(定)了反."
6 E# @' |$ o' I2 y*《诗》:"实惟我特(定)."《释文》:"《韩诗》作'直'(澄),云相当值也."3 [1 Q! o/ `% w, s- i
*《诗》:"俟我於堂(定)兮."《笺》云:"堂当作'枨'(澄)."
, l1 h/ @0 r5 Y0 w, ]*《周礼》廛人注:"故书廛为'坛'(定).杜子春读'坛'为'廛'(澄)."
+ p( }$ p6 j4 F( M0 d' R; k*《说文》:"田(定),陈(澄)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云"陈完奔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声同.《吕览·不二》篇:"陈骈贵齐."陈骈即田骈也.
  i: Q2 v8 e! t. l7 J谐声字:盾(定)—(澄) 屯(定)—(澄) 兆(澄)—桃(定)# N3 c5 T# m. ?
以上材料证明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舌上音在上古也只有一类,或者只有舌头没有舌上,或者只有舌上没有舌头.为什麼会得出"古无舌上音"的结论,重要根据之一是在现代方言中可以找到只有舌头没有舌上音的方言,而找不到只有舌上没有舌头音的方言.例如:
2 J( E; r- j- d"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这两项发现论据充分,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除此以外,钱大昕还认为"古人多舌音","古影喻晓匣双声".所谓"古人多舌音"是指中古的"章昌船书禅"这组音在上古也读作舌头音"端透定",例证如下:& B0 r, V2 d, [. n- o
*《诗》:"何以舟(章)之 "《传》云:"舟,带(端)也."古读舟如雕(端),故与带声相近.& T4 T  t% n5 U" _' E0 S: Z+ O: N& i
*《诗》:"神之吊(端)矣.""不吊昊天."《毛传》皆训吊为至(章),以声相近为义.
" B( b' {1 V2 J6 m9 P*《晋语》:"以鼓子苑支(章)来."苑支,《左传》之"鸢鞮"(端)也.
% B. z! O9 S1 j, l2 E( e/ B3 U9 ^《礼记·檀弓》:"行并植(禅)于晋国."注:"植或为特"(定).
6 ^7 f$ L& _" C0 {. N4 l谐声字: 周(章)—周雕雕琱雕(端) 至(章)—咥耋垤絰(定)
) P& R4 N' T! D者(章)—都(端) 专(端)—遄(禅) 6 Q7 V' z7 o( a7 T+ G: [9 \! Q
寿(禅)—捣祷(端)$ Z. U; I5 s# j/ e' t( g6 G5 L
所谓"古影喻晓匣双声"(这是王力的叫法,钱氏本人未为该项结论立名)是指中古的"影喻晓匣"四母在上古大体相同,古人不甚区别,例如"荣(云)怀"(匣),"噫(影)嘻"(晓),"於(影)戏"(晓),"於(影)乎"(匣),"呜(影)呼"(晓)等词在上古分别都是双声词,其分化的时间钱氏认为大约始於东晋.! X3 s2 I( F* C# H- _
钱氏的这两个结论特别是"古人多舌音"之说尽管有不少证据,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 }; z& b# U, h6 U* M* J3,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C4 T# x) I7 D& ~& t
这是章太炎继钱大昕之后得出的结论.所谓"娘,日二纽归泥",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日二母在上古均读作泥母.其证据主要有:
. v$ y5 \. u; D, ~(1)"娘","日"归"泥"
! L4 q& e2 o. g! J' c' K4 B*《书》言"典祀无丰于昵(娘)",以昵为祢(泥).《释兽》"长脊而泥",以泥为 (泥).是古尔(日)声字皆如泥,在泥纽也.
# L7 Y* s1 C( B9 Q6 ]* h*仲尼(娘)《三苍》作"仲屔(泥),《夏堪碑》曰"仲泥何",足明尼声之字古音皆如屔泥,有泥纽,无娘纽也., h4 t4 R0 c8 T( b5 ^' V& _4 h
谐声字: 奴(泥)—呶拏(娘) 尼(娘)—泥(泥)
  V1 s( j/ `" J(2)"日"归"泥"7 D- w2 n2 n' D  n# B  Y' [: f
*《白虎通·德论》,《释名》皆云:"男(泥),任(日)也."又曰:"南(泥)之为言任也."《淮南子·天文训》曰:"南吕者,任包大也."是古音"任"同男,南,本在泥纽也.
4 S3 j$ L6 `0 D; k5 s3 v/ X*"而"(日)之声类有"耐"(泥).《易·屯》曰:"宜建侯而不宁."《淮南·原道训》曰:"行柔(日)而刚,用弱而强."郑康成,高诱皆读"而"为"能"(泥),是古音"而"同"耐,能",在泥纽也.
) s! U1 C, G) Y# U8 j6 Y《释名》:"入(日),内(泥)也."+ V7 [& n  B- k9 ]: S  v1 Z
谐声字: 而(日)—耐(泥) 若(日)—诺(泥) 弱(日)—溺(泥)
- k0 g3 L) W# ~. M7 \人(日)—年(泥) 仁(日)—佞(泥)
- V) f3 ~+ T$ S& k章氏的"日纽归泥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多数学者认为"日"与"泥"在上古是分立的.至於娘母与泥纽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二者在《切韵》时代尚且为一类,在上古自然为一类.
, ?) t' Q  d; `- {4,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 t6 S2 H4 C1 I6 Z$ h! Z# ]" `这是近代音韵学家曾运乾在他的《喻母古读考》一文中提出来的.所谓"喻三归匣"是指中古的"喻三"(即云母,曾氏称於)在上古读作匣母.所谓"喻四归定"是指中古的"喻四"(即以母,曾氏称喻)在上古应读作定母.例证如下:& }( i$ [5 M- e# l" G+ |' ^
(1)喻三归匣(下文注中喻三称"云",喻四称"以")
3 g! |6 d' o0 I4 r*《春秋左氏经》襄二十七年"陈孔奂"(匣),《公羊》作"陈孔瑗"(云).
5 t( U5 R0 T. U0 E' w- J" `*《诗·皇矣》:"无然畔援(云)."《汉书·叙传》注引作"畔换"(匣).9 O# M3 M( j! I/ ]  I7 c, ?. w
*《春秋》"楚公子围"(云),《汉书·古今人表》"楚灵王围",《史记·楚世家》作"回"(匣).《音义》:"《史记》多作'回'."
5 x4 H7 ]" V; ^*《诗》:"出其东门,聊乐我员(云).《释文》:"员,《韩诗》作'魂'(匣),神也."+ q  P  c: R% M% `
*《释名》:"淮(匣),围(云)也.围绕扬州北界,东至海也.": U6 d6 I0 i3 j
谐声字:爰(云)—缓(匣) 雩(云)—鄠(匣) 云—魂(匣) 3 [: S) b+ g. C7 m  w
(2)喻四归定$ O9 n* c1 j  g/ q
*《易·涣》:"匪夷(以)所思."《释文》:"夷,荀本作弟(定)."
9 g6 E7 c$ A& v8 s( g+ R* r. i*《释名·释亲属》:"妻之姊妹曰姨(以),姨,弟(定)也,言与己妻相长弟也.": \6 a2 D! U8 T5 H( G8 Z
*《管子·戒》"易(以)牙",《大戴记·保傅篇》,《论衡·谴古篇》均作"狄(定)牙".- G9 c) k7 L( U9 H* X
*《尚书》"皋陶(定)谟",《离骚》,《尚书大传》,《说文》并作"繇"(以)./ G2 o- e* o" \& O% u/ v  {
*《周本纪》:"赧王延(以)立."《索引》引皇甫谧云"名诞"(定).( Q8 e/ F3 _+ l* S) r
谐声字: 易(以)—砀(定) 夷(以)—荑(定) 舀(以)—稻(定)  a, M! H$ @: o" {8 l, d
攸(以)—条(定) 也(以)—地(定) 弋(以)—代(定)
! l4 }: I8 G5 W2 s9 h' e4 k曾氏以上两种结论的证据都是很充分的,其中"喻三归匣"说已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对於"喻四归定"说学术界的看法还不够统一.一部分学者认为喻四在上古应当归"定",即与"定"读成一个声母;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喻四在上古只是与定母读音接近,但还不是一个声母.
# C* N2 q. R: [  Z5,照二归精说5 L+ W$ I& L4 R2 l% t. @
这是近代学者黄侃先生提出来的观点.所谓照二(庄组)归精,是指中古的照二穿二床二审二(即庄初崇生)四母在上古读作齿头音精清从心.黄侃对这一观点未著专文论证,只是在其《音略》中定古声母为十九纽,将中古的庄组分别与精组归为同纽,视精组为古本声,视庄组为变声.此举一例:3 d7 z' P/ P1 V. o% h' x4 y! B
精 本声.
& p6 b( x% D& ?租则吾切.古今同.7 `" w% V/ z$ u
且子余切.声同韵变,古亦读如租." t6 g3 b5 i/ F+ M. A
庄 此精之变声.
  R) {7 B8 {0 b+ s1 u2 }. i菹侧余切.声韵俱变,古亦读如租.4 V% [2 _* H% I- F% y  \
黄氏的这一观点可以从谐声字,联绵字,现代方言等材料中得到证明.
& t9 f& y- U; t3 ^# y. D" \谐声字:
& O* j. m$ }- q# x(1) 庄,崇古读为精5 k3 B% }6 o7 Z& N& r* Z
斩(庄)—渐(精) 足(精)—捉(庄) 宗(精)—崇(崇)
4 }# u, {% F/ K5 h0 z( V' [+ P- d9 g叉(庄)—蚤(精) 宰(精)—滓(庄) 节(精)—栉(庄)4 y# h+ s' w  w% V, X
乍(崇)—作(精)
9 C: m) ~$ O$ ]  v! Q4 {(2) 初,崇古读为清( c& y; W$ p6 M$ a! ]0 W
刍(初)—趋(清) 仓(清)—创(初) 此(清)—柴(崇)( D) i7 s+ o8 Q; m4 l
衰(初)—縗(清) 朿(清)—策(初)1 f( U. X; w/ f( A: p! p+ t0 I
(3) 庄,崇古读为从+ [* N  n* ~: b9 q- i
斩(庄)—惭(从) 齐(从)—斋(庄) 在(从)—茬(庄)5 o; T) s& `9 D
秦(从)—臻(庄) 乍(崇)—祚(从) 才(从)—豺(崇)
6 `' `1 a/ n% P1 S: J3 W; J7 p(4) 生古读为心7 O. p, s1 j# Y4 B6 p$ y
山(生)—仙(心) 生—星(心) 辛(心)—莘(生)
  H' ?  O( _  X% d相(心)—霜(生) 宿(心)—缩(山) - R1 a0 |6 |: q: X, f7 y
联绵字:
; E- D+ W( L6 |, X3 K+ B+ [6 v萧(心)瑟(生) 萧(心)森(生) 萧(心)疏(生)
& u& g" e- o8 ^* u" w% O萧(心)洒(生)( a4 T2 L: X6 Y; ]* f0 y, n: u5 d
现代方言:: k0 i4 |5 E) T1 N) |  U
在现代一些方言中,照二与精组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关中一些方言的情况就是这样.此以商州市话为例:
! C9 g- V& x$ a, I这种现象说明,在上古照二组归精组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黄氏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原因是黄氏对自己的观点没有作充分的论证,另外从精组分化出照二组的条件还没有找到.9 t- N  O5 Q% Z7 A# B6 V
(二) 上古声母系统及拟音& f8 x# f# a- J- @! }/ p9 v3 N
以上几项结论,从材料角度看都是有根据的,但材料仅仅是一个方面,况且这些材料都不可能是全面的.要确定这些结论能否成立,还得看它们是否符合音理的发展规律.
. }: P( l% K; p语音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和相同的条件下,同样的语音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没有例外.如果同一语音到后代变成了几个不同的音,则原来必然就有导致这些不同结果的条件.例如《中原音韵》中的齿头音[ ],[ ],[ ]到了后来分别变成了[ ],[ ],[ ]和[ ],[ ],[ ]两类声母,细音韵母就是导致[ ],[ ],[ ]分化出[ ],[ ],[ ]的条件,假如找不到分化的条件,便不能肯定地说后代的某几类音都来自於前代的某一类音,因为有可能它们本来就是不同的几类音.用历史语音学的这个理论去分析以上几种结论,可以看出:
6 i2 u2 F. m- I: Q* O(1)"古无轻唇音"是可以成立的,因为三十六字母中的"帮滂并明"只与一二四等韵母及三等开口韵母相拼,"非敷奉微"只与合口三等韵母相拼,帮组与非组属於互补关系.可以这样解释说,上古的帮组声母是在合口三等韵的影响下分化出了非组声母,合口三等是发生音变的条件.(2)"古无舌上音"也可以成立,因为三十六字母中的端透定泥只与一四等韵相拼,知彻澄娘只与二三等韵相拼,二者属於互补关系.可以说上古的端透定泥是在二三等韵的影响下分化出了知彻澄娘,二三等韵母是分化的条件.(3)"喻三归匣"也不成问题,因为三十六字母中的匣母只和一二四等韵相拼,喻三只与三等韵相拼,二者也是属於互补关系,直到《切韵》时代喻三尚未从匣母中分化出来.
( j" a) M* _% v/ V, ?除以上三说外,其余几说尚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原因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分化的条件.6 q( ]2 j3 ?" @
这几种学说能否成立,学术界目前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由於此,对上古声母的确定也就有了多少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以黄侃为代表,基本上只是从材料出发,不考虑分化的条件,将古声母归并为十九纽.具体归并情况如下:" L0 p- _+ @' L* A' r; A$ D
唇音: 1.帮(非) 2.滂(敷) 3.并(奉)
# X; b# B% O) X8 N) F$ T* H4.明(微)' o( F# U; R. y1 r
舌音: 5.端(知章) 6.透(彻昌书) 7.定(澄船禅)
' ]. T! W2 y/ i: ]: j) A9 V8.泥(娘日) 9.来1 O+ X% N' g4 z7 P, r8 D  a5 g
齿音: 10.精(庄) 11.清(初) 12.从(崇) 13.心(邪生)  o9 N3 \2 P8 g' u
牙音: 14.见 15.溪(群) 16.疑
0 N! f+ q. S. i0 w4 O" W喉音: 17.影(以云) 18.晓 19.匣
. D' w# A6 R. V/ A另一派以王力先生为代表,只承认"古无轻唇","古无舌上"和"喻?三归匣"三说,对其他几说则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认为章组与端组,日母与泥母,喻四与定母,庄组与精组在上古只是音近而不是全同.王力在《汉语史稿》,《汉语音韵》等书中将上古的声母数确定为三十二,在《汉语语音史》中又增加了一个俟母.本书基本采用的是《史稿》的说法,只是将以母(喻四)归进了定母.以下是这三十一个声母及其拟音:6 E5 j7 w% H, ~( ~
上古声母音值表
* A4 f- C3 V) v& J  `% d' V唇音
+ v4 f$ |5 Y8 W7 q. |; U3 n帮(非) [ ] 滂(敷) [ ] 并(奉) [ ] 明(微) [ ]
! y4 t' @; D& j舌头音  P0 N7 s2 Y5 g6 h2 A
端(知) [ ] 透(彻) [ ] 定(澄以) [ ] 泥(娘) [n] 来[l]7 @4 e  y) Y2 h' v& U& h* g' @5 l
舌上音$ i5 \' f! i0 h  q- ~0 m! n3 N: {2 [5 Y
章[ ] 昌[ ] 船[ ] 书[ ] 禅[ ] 日[ ]4 D8 d, M5 ?# v* c8 F, [9 I9 M
齿头音
% n& q! }3 a) X, l+ s精[ ] 清[ ] 从[ ] 心[ ] 邪[ ]% ~2 S( e- o) w
正齿音- b. p: v, c/ t, |3 v2 G* Q
庄[ ] 初[ ] 崇[ ] 生[ ] 俟[ ]
9 c" _) G) l, ~4 m% j) D牙音:
' T% o& A7 r7 C# b" @0 g见[ ] 溪[ ] 群[ ] 疑[ ]
3 D4 W) t% ^9 ]喉音:
; R, j, A8 |+ N5 l. W$ o( j: {影[ ] 晓[ ] 匣(云)[ ]
/ l. C0 {, Q2 e. O8 {: z二 上古音的韵部
9 @8 g: M: q2 _' ]4 Q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些书中也把上古韵部称作《诗经》的韵部.% r; h0 y. V/ |5 G% D" d
(一) 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
) L+ U' }. I) L: H9 h! f先秦两汉时代,既无反切又无韵书,所以要想知道上古韵部有多少,无反切,韵书可利用.前人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物件,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个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为研究物件,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
% \5 U- C3 O0 V9 ~5 ]: r: T4 ]2 S1,《诗经》用韵的归纳
, q& ]) e/ ?+ j5 v5 f) x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305篇,其形成的时代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共约五百余年.因为诗歌在古代是歌唱的,每一篇都要押韵以求其和谐上口,所以只要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弄清上古韵部的状况.其系联方法如下:
* p: R& }# g9 Z8 j2 f絺兮綌兮,凄其以风.
) ?4 H' z" k/ g" ]4 x( s) K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D) {( k2 ?1 W+ U& y: C《诗·邶风·绿衣》四章! X5 d3 d) W7 ?8 p5 V: v' P
彼何人斯 其为飘风." _6 N* c( k) O3 X" I* g' j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F: w8 R, }" s+ p- N胡逝我梁 只搅我心.
1 j. g+ h: ?0 I' b& R《诗·小雅·何人斯》四章4 s6 [! ^% ~& u; `4 L8 c  z
燕燕於飞,下上其音.
; v& x; Z& ?# I* w3 Y1 W之子於归,远送于南.
+ K9 \4 j. P8 ~, R' P5 H/ o# z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1 H" N4 Q+ I4 \0 N3 N《诗·邶风·燕燕》三章, M2 @  L7 h& M& ]
翩彼飞鴞,集于泮林.
  q5 C1 C% o4 h+ I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9 y) |5 J. v$ r憬彼淮夷,来献其琛.1 K# [" _, S4 l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0 u$ E7 I2 W% A1 E) Z. i2 e; c
《诗·鲁颂·泮水》八章+ h) z8 }+ [. k. d+ O2 K
《绿衣》的韵脚字是"风,心",说明"风,心"在上古同部.《何人斯》的韵脚字是"风,南,心",可证"风"与"心"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 南"与"心,风"在上古同部.《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上古同部.《泮水》的韵脚字是"林,音,琛,金",其中也有"音",说明"林,音,琛,金,南,心,风"等字上古同部.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做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引".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易经》等其他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J  o7 j  Q) n: \5 @/ c% D: W
2,谐声字的归纳
( M6 j# X; ]$ }6 K5 x/ x6 W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部是可信的,但是由於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本身又很有限,所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实用性不足.怎样才能扩大每一部的归字范围呢 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谐声系统对《诗经》归部的正确性还起著印证的重要作用.形声字的声符又叫做主谐字,以主谐字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又叫做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主谐字构成新的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根所形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就叫做谐声系统.例如:* ]4 ~$ y, u. u3 W0 c5 X0 p
从原理上讲,凡是声符相同的字,在造字时代其读音必然是相同或相近的,否则不会采用同样的声符.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与主谐字的读音或与同声符形声字的读音在中古时期有了差异,那是语音在造字时代以后发生了变化的结果,如上例中的"待"字与其声符读音即不相同,与其他字的读音也不相同.  Z' ~- @8 H4 N- c$ M2 y6 q
清人段玉裁根据谐声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说声符相同的字必然属於同一韵部.这一论断与事实基本上是相符的,下章诗就是极好的证明:: A7 {- I# H2 Z! M
鹳鸣於垤,妇叹於室.8 [6 N# Q: ~: j  z' o3 R( V. H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 O" E7 d& R7 j9 I( S" g《诗·豳风·东山》三章+ F" A) C; Q* g& l& w& w9 g4 F; t
"垤","室","窒"三字均以"至"字作为声符,它们正好都作了韵脚字,同在《诗经》"质"部.段氏的这一发现不但证明了《诗经》归部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扩大了韵部的归字.例如《诗·卫风·氓》:' |5 b, o5 f' W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於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e: j' h, A+ `9 z4 v% Y+ q) u% J
此章诗的韵脚字中共含有"之,丝,某,其,丘"五个谐声声符,以它们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常见的有:
+ z, k9 G7 S2 v/ [( U* i- ]: x之——蚩芝寺志诗持时侍待; 丝——蕬兹; 某——媒煤谋
1 B! [6 Z3 @- v其——淇期欺旗祺琪骐; 丘——蚯邱
. R4 j6 |: G, }% ~; ]这些形声字有的在先秦韵文中充当了韵脚字,有的则没有,无论属於哪种情况,都可以根据声符把它们归入同部,这样就扩大了上古韵部的归字范围.如果将《诗经》一个韵部中包含的谐声声符都找出来,它们一起就构成了该韵部的主谐字群.例如《诗经》"之"部的主谐字群是这样的:
" k  }8 O* v2 i( u5 t才 台 采 吕 (以) 宰 梓 丝 裏 思9 a- S& V) y9 G
其 而 之 市 事 兹 辞 司; O/ ]5 E# H( M9 x
疑 己 止 已 士 耳 史 喜 子 某5 y8 ^6 ~$ R7 S4 b+ Y% s& ~
母 负 妇 龟 久5 ]4 D3 ], b& g1 H
邮 牛 友 丘 旧
$ U, r' V0 |6 X3 p4 y5 W有 又 尤 不 啚 意 异 佩 再 亥 乃 矣 咅 戒 灰 来 能 甾 在
7 D: }* x0 `; K& `9 A. |寺 蚩 齿
3 t' y+ y; }$ d+ _& M. r散字:裘4 i, @4 V3 W4 X" y1 j
这些主谐字所涉及的绝大多数形声字合起来就是上古"之"部的内容.
7 b: i3 H, b6 \& q: h: I9 P清代是上古韵部研究的鼎盛时期,先后出现的古韵学家有二三十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和江有诰等.上古韵部经过清人的辛勤研究,虽然大局已定,但是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探讨工作仍然没停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代表学者有章炳麟,黄侃,王力,罗常培,周祖谟等人.对於今人的分部,我们认为罗常培,周祖谟与王力分部都比较合理.罗,周二人的分部与王力的差别实际很小,主要只是在祭,月二部的分歧上,而这两部的分合对上古韵部的系统并无多大影响.
( q8 l7 R! q4 r目前多数教材,辞书,专著都采用的是王力的分部,本书采用的则是罗,周二人的分部(原表中"沃,术,谆,盍"四字今分别改作"觉,物,文,叶"),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的存在,不同意王力的"古无去声说".在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前提下,当然就不能承认去,入声韵合为一体的归部.下面是上古三十一韵部的音值表,表中的音值基本上采用的是王力《汉语语音史》中的拟音,只是将脂,质,真三部的主要母音改拟为,原因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很难找到没有韵母的方言,由此推论,上古汉语不可能没有母音的韵母.这个母音作为脂,质,真三部的主要母音比较合适.另外,表中"祭"部的拟音采用的是王氏原歌部的拟音,而将歌部的拟音改作后低母音[ɑ].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13: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上古音的声调% A$ r4 n. ~" g; c% y# p' _4 ?+ r
(一) 清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 f- O2 Z2 |8 }上古声调的研究象上古韵部的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例如他在《毛诗古音考》中於"怒"字下这样注道:( B4 ?) S# N9 b- z0 F6 q
上声.颜师古《匡缪正俗》曰:"怒,古读有二音,但知有去声者,失其真也.今除'逢彼之怒','将子无怒','畏此谴怒','宜无悔怒'皆去声,不录,录其上声."愚谓颜氏之言固善,然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 且上,去二音,亦轻重之间耳.5 t$ p) [* h6 O) g, W
清人基本上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派.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 Q5 P% _) u% S5 Z* v. J1,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
3 z' {$ c; z2 d顾炎武对上古声调的主张是"四声一贯",他在《音学五书·音论·古人四声一贯》中说:! @5 s' z$ b& G
四声之论虽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合,軜,邑,念"四字皆平而韵"骖"."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发,烈,褐"三字皆去而韵"岁".$ ^; y5 q# [0 e5 h0 g6 f
今之学者必曰:此字元有三音,有两音,故可通用(吴才老《韵补》实始此说),不知古人何尝屑屑於此哉 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今一一取而注之,字愈多,音愈杂,而学者愈迷,不识其本.此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平上去三声固多通贯,惟入声似觉差殊.然而"祝"之为"州",见於《榖梁》;"蒲"之为"亳",见於《公羊》;"趋"之为"促",见於《周礼》;"提"之为"折",见於《檀弓》.若此之类,不可悉数.迨至六朝,诗律渐工,韵分已密,而唐人功令犹许通用,故《广韵》中有一字而收之三声四声者.非谓一字有此多音,乃以示天下作诗之人,使随其迟疾轻重而用之也.
2 k& \' }; M, \/ v+ o4 h( N后之陋儒未究厥旨,乃谓四声之设同诸五行,四序,如东西之易向,昼夜之异位而不相合也,岂不谬哉 且夫古之为诗,主乎音者也.……音者无方而易转,夫不过喉舌之间,疾徐之顷而已.谐于音顺於耳矣.故或平或仄,时措之宜而无所窒碍.《角弓》之"反"上,《宾筵》之"反"平;《桃夭》之"室"入,《东山》之"室"去,惟其时也.《大东》一篇两言"来",而前韵"疚",后韵"服";《离骚》一篇两言"索",而前韵"妬"后韵"迫",惟其当也.
9 e+ ~- i9 m' F* ?1 @从顾氏的这些议论中可以看出,他的"四声一贯"说认为上古是有四声的,只不过人们在诵读诗歌时,可以临时改变韵脚字的声调以求相协而已.顾氏的这种看法反映了他对上古声调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上古韵文中的韵脚字,其声调在中古看来不相同,并非意味著在上古也不相同,很可能在上古它们本来就属於同一声调的押韵." `1 I+ L7 W  z6 ?( e! A4 \
例如"享"字在《切韵》中属上声字,在《诗经》中"享"字作为韵脚字的地方共有八处,全部都与平声字押韵,这样就不宜认为"享"字在上古仍然是上声,而在诗中临时改变声调与平声字相协了.此举一例:
$ p5 @! U6 o, V" ~! A吉蠲为饎, 是用孝享,(上,养)$ S% c$ t7 A9 m- t3 e6 w
禴祠烝尝,(平,阳) 于公先王.(平,阳)+ s" f& o' f) ]5 D
君曰卜尔, 万寿无疆.(平,阳)7 g4 j! u; v3 t, u; d8 N
《小雅·天保》四章/ w, F5 _+ h  f) _( X
2,江永的四声说- R% }3 C$ y# K+ q) F. ?
江永的看法与顾氏小有不同.他认为上古有四声,这一点与顾氏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他把中古不同声调的字在上古一章诗中作韵脚字的现象视为上古的异调相押,就象词,曲中的异调相押一样,而不认为是临时变调.他在《古韵标准·例言》中说:
$ w( @1 r0 F7 A2 p四声虽起江左,按之实有其声,不容增减,此后人补前人未备之一端.平自韵平,上去入自韵上去入者,恒也.亦有一章两声,或三四声者,随其声讽诵咏歌,亦有谐适,不必皆出一声,如后人诗余歌曲,正以杂用四声为节奏.诗韵何独不然 前人读韵太拘,必强扭为一声,遇字音之不可变者,以强扭失其本音.顾氏始去此病,各以本声读之.不独诗当然,凡古人有韵之文,皆如此读,可省无数纠纷而字亦得守其本音,善之尤者也.
' M( e( q8 D* a+ F由这番议论可以看出,江永对上古声调的认识和顾氏一样,仍然停留在上古四声同於中古四声的阶段.5 v- s! P& I# C0 _" m# _* D# S0 d
3,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3 @' M- _: d9 x( V- x; D) R
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反映了清人对上古声调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不但指声母,韵母是随著时间,地点的转移而发展变化的,同样也指声调会随著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展变化.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意义就在於,他能够用发展变化的历史的观点去看待上古的声调.他在《六书音韵表·古四声说》中论道:% j  _  B+ w, I* P  @9 {6 ?' e
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为仄声.於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不同今韵哉 如"戒"之音"亟","庆"之音"羌","享","飨"之音"香","至"之音"质",学者可以类求矣.
$ l, K$ B; H3 I接著又指出:
7 C/ K4 \* R5 d, \8 k4 X+ J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於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 d& j* ^( ?& N- N6 D) P1 c
段氏能看到古今声调的不同,这是他的贡献;他从用韵及谐声材料中发现去声在上古与入声关系密切,这是他的卓识;但是他认为上古根本就没有去声则缺乏充分的论证.# E1 \+ B2 S9 J1 J4 S+ b7 L
4,王念孙,江有诰的四声说" w( f" ~* `0 `1 Z9 L9 m
王念孙,江有诰二人都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并认为每一个字的声调古今不一定相同.王氏曾一度改从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但晚年改定《合韵谱》时认定古有四声.江有诰起初也认为古无四声,后经反复研究,断定古实有四声.他在《再寄王石臞先生书》中说:2 g8 L% x% k7 q$ ]: ]8 {
古韵一事,至今日几如日丽中天矣;然四声一说,尚无定论.顾氏谓古人四声一贯,又谓入为闰声;陈季立谓古无四声;江慎斋申明其说者,不一而足,然所撰《古韵标准》仍分平上去入四卷,则亦未有定见;段氏谓古有平上入而无去;孔氏谓古有平上去而无入.有诰初见亦谓古无四声,说载初刻《凡例》,至今反复紬绎,始知古人实有四声,特古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陆氏编韵时不能审明古训,特就当时之声误为分析.
. o3 v9 x/ H7 A3 p  ~; a' s$ T- ~' n江氏观点的可贵之处在於他不但认为古有四声,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上古的四声不同於中古的四声.通过对《诗经》押韵字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切韵》中的有些上声字在上古读作平声,如"享,飨,逞,颡"等;《切韵》的有些去声字上古读作平声,例如"讼,化,震,患"等;《切韵》的有些平声字上古读作上声,如"偕"字;《切韵》的有些去声字上古读作上声,如"狩"字,等等.- ~$ Y5 t* e; z- |4 q
清代关於上古声调的观点除了以上介绍的几家外,还有孔广森的观点需要提及,孔氏的主张正好与段氏相反,他认为上古无入声,这种观点谁也没有同意.他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点,是为了迁就他的阴,阳分部和"阴阳对转说",同时和他为曲阜方言所囿而斥入声为吴音有关.; C& a9 }2 |9 I6 t
(二) 今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6 c3 b# s5 l* c0 _: T! ~9 `今人关於上古声调的观点主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周祖谟先生为代表,主张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既已存在.
) F* P0 e- N0 L, h- n' E+ O1,王力的古无去声说
; E* V0 f$ E( e& c1 a: C# `王力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对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补充和修正.王力与段玉裁都认为上古没有去声,这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但是段氏认为上古只有平上入三个调类,王力则主张上古有四个调类,他认为上古声调不但有音高的分别,而且有音长的分别,他将上古声调分为舒促两类,即:
" m( M( ], b* ?  e王力解释说:
7 u- Y4 h9 C, X+ ~! V) V我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和段玉裁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基本一致.段氏所谓平上为一类,就是我所谓舒声;所谓去入为一类,就是我所谓促声.只是我把入声分为长短两类,和段氏稍有不同.为什麼上古入声应该分为两类呢 这是因为,假如上古入声没有两类,后来就没有分化的条件了.
) J! Q, ^+ E9 V8 c0 r根据王力在《汉语史稿》,《诗经韵读》等书中的说法,中古阴声韵的大部分去声字在上古属长入,小部分属平,上声;中古阳声韵的去声字在上古全部属平,上声.或者说中古的去声字有两个来源,即来自上古的长入和平,上声.其中阳声韵的去声字全部来自上古的平,上声,阴声韵的去声字大部分来自上古的长入,小部分来自上古的平,上声.此将这种说法用线条表示如下:$ S$ \8 }. {5 [- a3 X
王力先生的"长入说"主要是为解释一部分去声字在上古与入声字关系密切这一现象而提出的.在上古阴声字与入声字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密切关系可以在以下几种材料中得到证明:- ]) h- \) m4 w1 t- j0 d  h2 ~& `% K
诗经押韵 在《诗经》的押韵中,去声与入声(指中古读作去声,入声.下同)押韵的例子相当多,据笔者统计,约占去声用韵例总数的20%,例如:+ `, P9 U+ f. _% q1 ^3 n8 T4 o9 h
舒而脱脱兮!(末) 无感我帨兮!(祭) . e0 C0 y. B) ~) j7 k7 y3 R, g% r
无使尨也吠!(废)   B  \% I5 A: R4 Q' r: P; d
《召南·野有死麕》三章0 b8 B3 v& p( I$ R' Y' {  e
冬日烈烈,(薛) 飘风发发.(月)
" A0 B( E, G+ {& g7 b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泰)
5 y4 v) s% {0 X《小雅·四月》三章
0 D! P4 l1 B  c! h* r! N谐声字 从谐声系统看,去声与入声互谐的现象也相当多,例如:
2 J+ Q- o8 X& K7 k! r(1)声符为入声,被谐字为去声者
9 @1 U7 u$ w$ U- F: a( |/ T% c北:背 弋:代 白:怕
) q0 H! t* x" K1 W5 X则:厕 责:债 益:缢. i% X6 ]; R7 d
辟:嬖 各:路 赤:赦1 Z5 \) O9 r7 c4 @1 W& S
斥:诉 肃:啸 石:柘
) P4 J" |$ e6 i卜:赴 谷:裕 卓:掉
$ o! i- B. u& p3 a' y+ P, `勺:豹 翟:耀 卒:醉7 e" @, K& B2 N* K. z" N# P
弗:沸 巿:沛 必:袐
& k$ p8 q  y, G0 ~) S6 M戌:岁 折:逝 列:例+ p( A3 U, o! H9 ~% F
(2)声符为去声,被谐字为入声者
6 ^: @5 z. y# e: C乍:昨 夜:液 告:鹄; ^, k3 m; ~1 d9 t* z
至:窒 兑:脱 最:撮
( F: H+ a$ q. g. V3 L; [害:割 世:泄 祭:察
# E' u1 q5 J  Y' b% e/ w& l《广韵》去入两读字 一部分字在《广韵》中有去入两读,据陆志韦的统计,《广韵》中同一字既作入声又作阴声的共有260条,而其中作入声又作去声者占202条.王力认为去入两读现象说明是先有入声,然后分化为去入两读.这类例子如:
8 F$ `" a2 e4 O- H- h+ V去声 入声 去声 入声) F7 G' u% J3 c# p
害:胡盖切 又何割切 作:藏故切 又则落切$ j9 s1 C  X# k* S: ~8 |' P+ C6 G
易:以豉切 又以益切 塞:先代切 又苏则切
' @2 {" g, a( i, M$ d帅:所类切 又所律切 约:於笑切 又於略切" `0 [( q9 A4 P  F1 w6 S
画:胡卦切 又胡麦切 乐:五教切 又五角切$ @6 q9 ]4 r* A) B; I% W
食:祥吏切 又乘力切 告:古到切 又古沃切
+ @1 v1 \" t! l5 w识:职吏切 又赏职切 暴:薄报切 又蒲木切
$ ~# D, `: U; G$ x9 b足:子句切 又即玉切 藉:慈夜切 又慈亦切  T3 T% B7 A% ?& O8 f/ I
数:所据切 又色角切 射:神夜切 又食亦切
' {9 X2 E! S+ n恶:乌路切 又乌各切 宿:息救切 又息逐切. ?8 W" b2 X& n$ `2 p; x
古籍中的去入相通现象 在先秦两汉的异文,通假,声训等材料中都有去,入相通的现象.例如:, K& L% v$ m5 |& ]6 v, r% z
(2)通假字5 Q; H* j) m- e2 [$ \
《尚书·汤誓》:"时日害(去)丧 予及女偕亡.") E$ x- X0 t; w  B- b& N( W# `1 S
按:"害"为通假字,本字为"曷","曷"属入声.# |7 R' S5 P1 l( a! t+ C! ?
《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 意(去)鲍为之与 "
  i' G  j% m) v8 P- G: B# {% R按:"意"为通假字,本字为"抑","抑"属入声.$ o1 N4 t! Y, l9 H" L0 p4 p) ]& t
(3)声训4 U/ B7 V  h! c0 W1 r
《释名·卷二·形体》:"肺(去),勃(入)也."9 H3 J5 f3 W$ t, Y, p6 k
《释名·卷三·姿容》:"觉(入),告(去)也."/ W& P+ O' W( g' @1 v6 D# W! }# n
《释名·卷四·言语》:"詈(去),历(入)也."
9 |* T% @" d& [5 l  y3 `6 L从以上几种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古的阴声去声韵与入声韵在上古关系密切这是客观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如何看待中古去声韵在上古的性质,是把它直接看成入声韵呢,还是仍然看作阴声韵,或作别的处理,这是古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於和入声韵有纠葛的中古去声韵主要是阴声韵,所以对阴声去声韵在上古性质的认识还牵涉到上古整个阴声韵的结构问题.王力先生所以把中古的阴声去声韵在上古看作是入声韵,主张上古没有去声,主要是为了解释去声韵与入声韵的押韵,谐声等现象,他的长入,短入说的提出,则是为了解释他所说的一部分入声字(即中古去声)为什麼到中古会变为去声,而另一部分入声字(中古入声)为什麼到中古没有发生变化.关於这一点王力在《古无去声例证》中解释说:"长入由於母音较长,韵尾- ,- 容易失落,於是变为去声."( L6 v! D7 y8 J' K: ]
和王力的"长入,短入说"大同小异的观点还有陆志韦的"长去,短去说"及李新魁的"次入韵说".陆志韦在《古音说略》中写道:
: p* y& D; a8 Q不严格地说,上古有两个去声,一个是长的,跟平上声通转;又一个是短的,跟入声通转.……上古的短去声通入声,因为音量的相像.后来混入长去声,因为调子的相像.% z* R; N- N! K/ {+ S  r
陆氏把中古的去声在上古分为长去,短去,同样也是为了解释中古去声在上古何以能和入声押韵,谐声以及后来它们为什麼会是去声的问题.陆氏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王力是相同的,只是视为长短的物件与王力不同而已.. K" J5 l+ s  u9 D6 m# T
李新魁与王力的观点极为相似,只是他认为上古入声的长短之分在更早的时代.在《诗经》时代,长入已不收[- ],[- ],[- ]尾,而是收喉塞音[- ]尾.这种[- ]尾入声与[- ],[- ],[- ]尾入声的差别在《诗经》时代不在於长短,而在於韵尾的不同.; l& y; R8 Z" p/ v
2,周祖谟的古四声说
* t5 |. p( _2 r5 B: w" Z" W周祖谟的四声说是对清人王念孙,江有诰,夏燮等人观点的继承和发挥.清人段玉裁主张古无去声说,近人黄侃又提出古无上声说,故周氏於1941年发表《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辨》一文专门论证上古不但有平,入声,而且有上,去声.周氏在文中指出了段氏"古无去声说"的论断之误,同时又批评了黄侃的"古无上声说".周氏认为考察上古声调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是《诗经》等先秦韵文的用韵,他引用了清人夏燮在《述韵》中对上古四声的论证,证明上古确有平上去入四声无疑.他说:
+ z* A2 p5 G8 z$ r$ C夫王江(王念孙,江有诰)两家能知古有四声,诚为段氏之后一大进步.然而两家对於古人所以确有四声之故,犹未阐发.至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当涂夏燮(嗛甫)为《述韵》,始道其详.(夏炘,夏燮尝与江晋三为友,而《述韵》中无一字论及江书.江氏《唐韵四声正》道光七年刻,夏燮盖未之见)撮要言之,约有三证(见卷四):
) P& X+ }  ^* x/ Q一,古人之诗,一章连用五韵六韵以至十余韵者,有时同属一声,其平与平,入与入连用者固多,而上与上,去与去连用者亦屡见不鲜,若古无四声,何以四声不相杂协 是古人确有四声之辨矣.二,诗中一篇一章之内,其用韵往往同为一部,而四声分用不乱,无容侵越,若古无四声,何以有此 是四声分用之例,即判别古韵部有无四声之确证也.三,同为一字,其分见於数章者,声调并同,不与他类杂协,是古人一字之声调大致有定.苟古无四声,则不能不有出入矣.即此三事,足以辅赞王,江之说,亦可证顾,江,段,孔之言尚非通论.兹举夏氏所列诗中一章四声分用之例,以明古人之严于审音:" B  q, `9 c8 r3 Y4 |" J7 Y
脂部《邶风·谷风》二章:迟违畿(平)荠弟(上) 平上分用
- N; u: `1 j% j; o# Y8 n《小雅·节南山》五章:惠戾届阕(去)夷违(平) 平去分用
& h' ?- z0 C; ~$ N9 n0 d! S《小雅·大田》三章:萋祁私(平)稺穧穗利(去) 平去分用! u8 ]: v2 D1 W0 G, Q: |$ P  |
《小雅·采菽》五章:维葵(平)膍戾(去) 平去分用# L( [) b$ k$ Q$ _/ ?3 b6 U1 A
之部《鄘风·载驰》四章:麦极(入)尤思之(平) 平入分用
9 }, a' v3 a; c- o5 I, q, c" Q《魏风·园有桃》二章:棘食国极(入)哉其矣之之思(平) 平入分用(矣,上声字), m: f0 S3 w, U8 d4 `, |
《小雅·六月》二章:则服(入)裏子(上) 上入分用0 H6 y4 i" j! u% [) u1 h6 }+ C
《小雅·采芑》一章: 芑亩止试止(上)翼奭服革(入)上入分用
) i$ a! E" S( h- O, v《小雅·我行其野》三章: 葍特(入)富异(去) 去入分用
' Q, V. l/ k1 U0 `( v, J《小雅·大田》一章:戒事(去)耜亩(上) 上去分用(按:夏氏未举此例)
- B$ u& l% d( F- Y% Z! A8 @: T, P. N幽部《邶风·谷风》五章:慉雠售(去)鞠覆育毒(入) 去入分用; g* d- r9 T3 K5 \
《豳风·七月》六章: 薁菽(入)枣稻酒寿(上) 上入分用
; c* z! L" G2 n2 l  |# P2 e% m0 H宵部《卫风·氓》五章:劳朝(平)暴笑悼(去) 平去分用6 F% Q3 m7 g2 k" ?& z
鱼部《小雅·斯干》三章:阁橐(入)除去芋(平) 平入分用
6 x7 D0 {+ \7 |3 l& n; z2 ^《小雅·十月之交》四章:徒夫(平)马处(上) 平上分用0 a. K0 r) M5 @2 J* o1 N
《大雅·韩奕》五章:土訏甫噳虎(上)居誉(去) 上去分用; S- g5 N9 l3 L  f# I  g
侯部《唐风·绸缪》二章:刍隅(平)逅逅(上) 平上分用7 ~+ D3 F0 x- p% w9 K' ?
《小雅·巧言》五章:树数(去)口厚(上) 上去分用( ~4 W; u. M' Q* x' d( `" }
东部《商颂·长发》五章:共共厖龙(平)勇动竦总(上) 平上分用
" j: Z0 [5 D" @8 d) C- z真部《大雅·桑柔》二章:翩泯(平)烬频(上) 平上分用/ s. u+ H( S2 @: c( E. ?+ |
谆部《小雅·小弁》六章:先墐(平)忍陨(上) 平上分用(按:夏氏未举此例) ! `& p1 M) F% y  _$ z
元部《大雅·民劳》五章:安残(平)绻反谏(上) 平上分用
3 J2 N% }, ^- k此四声分用例之见於诗经者,而群经诸子《楚辞》秦刻石亦往往有之,如:+ ?- S) X) p; T0 X% s* \
阳部《墨子·七患》:当殃(平)仰养仰养(上) 平上分用# g; m  \6 C1 Y9 T8 {3 e: p/ [
《楚辞·远游》:行乡阳英(平)壮放(去) 平去分用
, d9 w  ]* m+ B) ~宋玉《舞赋》:装芳扬方(平)仰往(上)怅象(去) 平上去分用8 s' q$ h$ f8 y8 n) @1 q
耕部《庄子·在宥》:听静正(去)清形精生(平) 平去分用
' ^) ~8 J# p- i7 t( v  E8 v《韩非子·主道》:令命定(去)情正名形情(平) 平去分用
7 ?3 ^5 b0 r. @+ ]3 }支部 秦琅邪台刻石:帝地懈(去)辟易画(入) 去入分用
  i+ Y0 U$ e" w. b, ?) q! W脂部 宋玉《高唐赋》:气鼻志泪瘁磑(去)颓追(平) 平去分用(志,之部字)
/ k9 `; ]1 U4 V. `. k7 [; g秦石鼓《灵雨》:癸□济(上)洎逮(去) 上去分用
" b6 r' l4 C9 C之部 《易·贲·象传》:疑尤(平)喜志(去) 平去分用3 K2 M/ A" s( U2 G. I" d
《易·大畜·象传》:灾尤(平)志喜(去) 平去分用
% p$ O6 J* A6 W5 E《荀子·赋篇》:塞逼□塞(入)忌置(去) 去入分用
8 w, e6 J' a* t: h/ o0 {4 ]《韩非子·扬权》:富代(去)殆子起(上) 上去分用
6 |$ j1 k2 K! B" W《吕览·君守》:恢恢疑来(平)识事备(去) 平去分用
* a/ @' u5 P8 R$ e- h! U  C# {% o- s《吕览·任地》:时时谋时(平)治富(去)止起倍(上) 平上去分用/ g6 a3 M: }1 r! w. }/ W
秦琅邪台刻石:始纪子理士侮(上)事富志字载意(去) 上去分用: g; d+ k: Y2 y: O8 R2 S* P
《楚辞·天问》:市姒(上)佑弑(去) 上去分用
, ^% Y; P+ ^0 d5 h  K8 t0 H8 @《楚辞·惜诵》:恃殆(上)志态(去) 上去分用
/ Y: \3 O- r3 k1 m" D《楚辞·怀沙》:怪态(去)采有(上) 上去分用
  p$ Z6 k6 X$ q) ]1 G( H; `鱼部 《管子·内业》:舍图度(去)下所(上) 上去分用
. v( v8 g# |7 `, d/ Q《管子·度地》:下距(上)汐作(入)把哺女野(上) 上入分用
3 H7 ], A" b3 ]+ C( E《吕览·任地》:逆慕薄郤(入)下苦下处(上) 上入分用$ u* F6 J; G. l" `$ E- L
《楚辞·离骚》:夜御(去)下予伫妒马女(上) 上去分用) g4 D. P3 _/ y* B8 X4 G1 V, a
据此可知古音诸部之上去确与平入分用,学者於古有四声之说当无疑难矣.
7 L3 y+ j! e: [, ]; [5 T% }# N除用一章之中四声分用的材料进行证明外,周氏还对上去二声在古韵中独用合用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上古确有上去二声,因原文较长,此仅举一例(独用例):2 D, S$ Z  s( ~! }. ^2 V4 F
宵部 有平上去入四声7 |7 s6 ?0 s5 \; F' ]  W% y
(上声)独用例 《诗》: 藻潦(采苹) 悄少少摽(柏舟) 皎僚纠悄(月出,僚古有上声) 旐悄(出车) 藻镐(鱼藻) 藻蹻(泮水) 诸子: 佼槁(吕览·音律)
, Y6 z) H- ?* v3 \! P  a9 B(去声)独用例 《诗》:芼乐(关雎) 暴笑敖悼(终风,傲古有去声) 暴笑悼(氓) 倒召(东方未明) 照燎绍懆(月出,懆从五经文字) 膏曜悼(羔裘) 效傲(鹿鸣) 罩乐(南有嘉鱼) 盗暴(巧言) 教效(角弓) 到乐(韩奕) 昭笑教(泮水) 群经:号笑(易·萃·初六) 桡校(周礼·考工记·弓人) 校剽(同上) 庙朝学(礼记·礼运,朝古有去声) 濯暴(孟子·滕文公上) 诸子: 妙徼(老子·体道) 庙校(管子·牧民) 要效(韩非子·扬权) 教诏(吕览·君守) 屈宋: 到照(天问) 耀(远游)
; C7 q+ m  m. a; {( u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说的学者除周祖谟以外,还有李方桂,张世禄,严学宭诸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13: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近代音+ Z4 q  C- |5 r3 t! x
近代音指元明清时代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反映近代音的韵书主要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此外,元代无名氏的《蒙古字韵》,卓从之的《中州音韵》,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八思巴的《八思巴字》和明代乐韶凤等的《洪武正韵》,毕拱宸的《韵略汇通》以及清人樊腾凤的《五方母音》,李光地,王兰生的《音韵阐微》等也都是研究近代音的重要材料.3 ^. ?4 a( h0 g$ \
一 《中原音韵》与《韵略易通》' n  L% g- P. W6 a. v- J( ^
(一) 《中原音韵》
- m7 o& h  |3 J7 O* _# D《中原音韵》是为指导元曲制作而编写的一部韵书.成书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著者周德清,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此书改革了历来韵书撰作的宗旨和体制,不受《广韵》一系韵书的束缚,而以元代北方官话的实际语音为依据,直接为当时的词曲制作服务,因此一向不受重视,被排斥在正统韵书之外.由於该书依据的是元代的实际语音,所以对於考察当时的语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书的体例如下:
4 _. l8 }" d; L* u" e' s韵书部分, u8 F$ W% P& g0 F
1.全书共收5866字(一说5869字),分十九韵,十九韵的韵目各用两个代表字表示:
- W# A7 R3 t+ R一东钟 二江阳 三支思 四齐微+ r$ u+ F! Y, b7 a( C8 ?
五鱼模 六皆来 七真文 八寒山
/ Q. T8 S, k) G* E* M4 q九桓欢 十先天 十一萧豪 十二歌戈5 M2 `7 S  @# R
十三家麻 十四车遮 十五庚青 十六尤侯5 S: N$ ]0 U+ g& v
十七侵寻 十八监咸 十九廉纤
  Q6 k; U4 t! `# ]: A. d' y) g) K( r2.分部不论声调.一部之中包括平,上,去声韵字,其中平声分为阴,阳两类.中古的入声字被分别附于平,上,去声字之后,称作"入派三声".例如:
6 D9 u; I& @" @% C东钟
3 M/ i; o/ {; s2 B平声 阴 东冬○钟钟中忠衷终○通蓪○……+ {: \  }  Z& v' u7 k
阳 同筒铜桐峒童僮曈瞳朣潼鼕○戎茙……
& j- [4 o9 J' x8 U上声 董懂○肿踵种冢○孔恐○桶统○……6 p! p; ~1 k' t0 O
去声 洞动栋冻蝀○凤奉讽缝○贡共供○……2 T! v7 Y  _2 i% _; _% t% R/ W$ b0 Y
鱼模. j, F# W7 q8 ^% V
平声
" F" B8 S# x/ C) X/ @/ }7 u  M阴 居裾琚鶋车驹拘俱○诸猪……
2 y* O( t: E3 ?8 M# N5 s阳 庐闾驴胪蒌○如茹……  n! F3 O' I( n- F1 [# v
入声作平声
% }2 f! R8 B6 K0 i; @3 H: p$ ^独读牍渎犊毒突纛○复复佛伏……
0 E) a' V! h: I+ |' G; W; W: f上声$ k6 X0 E1 t+ R; ~8 Y
语雨与圄圉龉敔御愈羽宇禹庾○吕侣旅膂缕偻○……5 D8 q6 f/ w7 Q. \$ F5 i: ^; }
入声作上声; {* V0 m* A- `) `# ?8 F
谷榖毂骨○蔌缩谡速○……
3 y$ g, s8 y& T# w) I8 I( S' ]% y去声. L) \% y% n! T0 b+ f. j6 U
御驭遇妪裕谕芋誉预豫○虑滤屡○……8 d, B8 r& X6 A7 H8 m
入声作去声" A3 m+ B; A/ q7 ~1 }
禄鹿漉麓○木沐穆睦没牧目鹜○……
* \% }( `/ J  {& g* O  F3 ]3.各部中的同音字之间用○隔开,例见上.
$ B0 X) }- W/ F《中原音韵》作词起例% V* l: ?8 S1 ^6 q" S6 g
这部分讨论作曲的方法和押韵等问题.
- H* o) f' r; O, Q(二) 《韵略易通》
6 {' N1 z+ T9 N; d( P- m. D《韵略易通》成书于明英宗正统七年(西元1442年),作者兰茂,字挺秀,号止庵,和光道人,云南杨林人.兰茂著书的目的是为了便於初学写诗的人用韵,故书中不收繁难异僻字,只收常用便俗字.所依据的方言是当时通行于云南一带的官话.云南官话和当时的北方话为近亲关系,故《韵略易通》对於研究《中原音韵》有重要的参证作用.该书的特点主要如下:- i  N! Y5 Z# |, T
(一)分韵20部,各部韵目的用字及次序与《中原音韵》稍异.这些韵目是:8 M+ Q7 d0 N3 y: e; @
一东红 二江阳 三真文 四山寒' L4 j& X9 g, e! Y5 B8 b
五端桓 六先全 七庚晴 八侵寻
0 p2 \* H% E4 V: N- M九缄咸 十廉纤 十一支辞 十二西微9 d2 f" i( E" s
十三居鱼 十四呼模 十五皆来 十六萧豪
" g, D" [% ]: n1 i2 W十七戈何 十八家麻 十九遮蛇 二十幽楼
5 L5 G, F; p- G5 D# i3 l2 {  M这20部比《中原音韵》多出了一个"居鱼"部.
+ C: W! x5 `2 z( h" T' P5 x6 N(二)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声没有分阴阳,入声与阳声韵相配(即与前十部相配).这一特点与《中原音韵》大不相同,大概当时云南官话的实际情况如此.1 Y4 }+ B; W5 F) K
(三)分部不论声调.同一部中包括平,上,去,入四声之字或平,上,去三声之字.
" Y5 I: ^6 i" _- D- }0 S(四)明确将声母确定为20类,用"早梅诗"一首表示.诗中每一字的声母各代表当时云南官话的一个声母,其诗如下:1 N5 E7 h: a# I. D9 u* P1 e- B6 r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7 Y& H- s* O5 `
二 近代音的声,韵,调) E: p" `4 P: R: {1 U( Z
元代时,近代音的基础已经形成.元代以后,近代音虽有所发展,但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中原音韵》是以元代中原实际语音为依据的一部韵书,因此,它所包含的声,韵,调大体上反映了近代音的面貌.( @6 ?% V0 T5 o0 b
(一)近代音的声母- o# b! ~- t+ i
《中原音韵》没有明确显示其声母是多少,但是它在每部之中将同音字排在一起,中间用○号隔开,据此,只要对各同音字组进行研究,即可得知《中原音韵》所包含的声母.根据罗常培先生的研究,《中原音韵》共含有20个声母,这20个声母正好与兰茂"早梅诗"所代表的声母相同.下面是这20个声母与三十六字母的对照表:, V7 ]2 Z6 L- O1 B' T
这个声母系统和中古声母相比,消失了全浊声母及疑母.和北京话相比,已非常接近,只是比北京话多了微[ ]这一声母,少了[ ][ ][ ]三个声母.
; b" _) f7 D  ~继罗常培之后,赵荫棠在《中原音韵研究》中将《中原音韵》的声母确定为25类,陆志韦,王力分别在《释中原音韵》和《汉语史稿》中确定为24类,杨耐思,宁继福分别在《中原音韵音系》和《中原音韵表稿》中确定为21类.各家确定的声母总体上是比较接近的,但还存在著一定的差异.& R* Q9 i3 Y2 _) W! X
(二) 代近音的韵母
4 f" W5 P3 m* B0 D' C9 y要确定《中的音韵》十九个韵部中包含有多少韵母,主要方法也是通过对每一部中的同音字组进行研究.不同的小韵(即用○号隔开的同音字组)必不同音.在声母相同的情况下,小韵的韵母必不相同,这就是归纳法.使用归纳法进行研究,再参照其他材料即可考订出《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赵荫棠,陆志韦,杨耐思,邵荣芬,宁继福等人都对《中原音韵》的韵母作过研究,其中杨耐思,宁继福的研究比较系统深入.
# Z5 N( {: k# n5 c, n7 t杨耐思参照《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八思巴字》等材料将《中原音韵》的韵母确定为46个,宁继福在"归纳法"的基础上又使用"内部分析法"(分析各音位间的相互关系)将《中原音韵》的韵母也确定为46个.两人的拟音也基本相同,差别仅表现在"桓欢","萧豪","歌戈"三部上.我们采用46韵母的说法,此将这46类韵母及其拟音列表如下:
  c- I7 W* H; c: N8 W3 @& m《中原音韵》韵母表
. [6 ~& {3 h7 j$ r东钟 2 h- J8 O  Z9 i8 M/ f2 {* j- H' e' E
江阳 7 O. Q& \/ j# ?1 o0 I
支思
$ S4 g  W% a2 Y齐微
8 F! a2 y8 M8 P/ d" T+ e4 e4 |鱼模
2 w: {4 @- C" j9 p. i皆来 3 F3 r9 W6 k( G8 H
真文 . t6 a7 q, c' W  Q0 @. z
寒山 9 p- |* M! M) N: r8 k* [4 o$ v
桓欢 . e( z5 n8 ^3 j/ \/ o
先天
7 r% e% h! U0 z: C3 c/ A& F1 L萧豪
* t1 [. ?% ^- W歌戈
4 |7 q' o3 v: y2 j) c家麻
0 C- z% G9 {+ {! [. m车遮 1 ^% k* x! |4 h7 @
庚青
9 a" x  a8 E6 q+ o. K8 J0 D( f9 J尤侯
; f; J( B( g6 p" C  {# d6 O) C侵寻 % N9 Z) e( @, \+ O
监咸
8 x4 d- [5 M, {. ]0 V廉纤
7 L+ D( R0 f$ R  |(三) 近代音的声调, A+ _3 ^) [+ O; H
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已明确列出,即阴平,阳平(周氏於平声中分阴,阳二类),上声,去声,它与今天北京话的四声完全一致,只是具体的归字有所不同而已.关於中古的入声字,周氏将它们分别附在平(阴平,阳平),上,去三声之后,而未独立为之立类.这种情况表明中古的入声到元代官话裏已经消失,学术界多数人都持这种看法.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入声到元代时仍然存在,陆志韦,杨耐思,李新魁等人即持这种看法.周德清曾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说道:"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句话是"入声存在说"的主要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7 18:30 , Processed in 0.0263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