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94|回复: 5

怎样理解鲁迅对《史记》所作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评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5 13: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學生膚淺的理解:
( I& @0 \1 m( I/ Z) l' p" g' `- L% Z$ [1 Z) L) e
“絕唱”,自然是唯一的一曲了,事實大概也是如此。2 m0 V% V7 o* Q9 S( y" Q
) E# i8 `2 _$ p- T& L$ h
學生接觸五經之後,對此感觸更深。司馬遷的史記,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將五經中的難點,作了疏通。五經讀不懂得地方,學生會翻過頭來,再去讀史記中的相關部分,往往就開始明白了。
" `. I+ a* n* c- W% F1 M& l* u. j9 X! t, v  b: w4 b
學生對於史記,用力甚多。學生感覺:司馬遷寫屈原,基本上融入了司馬遷對屈原的理解,同時,字裏行間,仿佛也是在寫司馬遷自己。
; @* B! C1 C# }* w( p9 M2 ?: I: Q, y$ B. ?% u
然而司馬遷和屈原的遭遇,又有不同。屈原至死,沒有得到君王的理解,而漢武帝知道錯怪了司馬遷的時候,漢武帝盡最大可能地改正了他自己所犯的錯誤,再次任命司馬遷為中書令,對於司馬遷而言,儘管有些傷害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了。。。
  S+ w' e) h3 i* R5 Z
  R& h) u! B+ @1 n9 P這讓我聯想到鄧主席對四人幫的處理,就沒有採取剝奪他們生命的做法,而僅僅軟禁而已。
& v( G0 z* w1 s8 C
8 a2 b" e( L: k希望您能慢慢讀一讀漢書司馬遷傳、史記太史公自序、史記屈原傳,體會會深一些。  @8 {8 `' d! D

' s! N( H; p  k; O1 h對於千古傳頌的巨作而言,這句“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爲言”,用來形容學生的閲讀感想,是 再恰當不過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培恒 骆玉明的意见
$ {& {5 y5 Z8 n- ?
# b9 c: Q/ W2 D/ W8 }2 J" B# c  v: E$ R" M
《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袁行霈的意见
- f+ s0 H' |8 v2 Q
/ ?; `  q8 y9 `2 y* \( p! H! q, r. g' k  o/ T% c
经历李陵之祸以后,司马迁的形体精神受到摧残,心情发 生了很大变化,他的修史动机也有所调整充实。他在列举周文王、孔子、屈原、 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著书立说的动因时称:“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也”(《太史公自序》)。他认为自己也属于发愤著书的类型,是在 经历磨难之后通过著书抒发心中的抑郁和不平。司马迁由于身陷囹圄、遭受宫刑, 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颂赞,而是和自己的身 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 磊落而多感慨。司马迁修史过程中前后心态的巨大变化,赋予《史记》这部书丰 富的内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大杰的意见
' V  C5 _4 k" |- N. i2 i- Q0 w
) c6 \  R4 e) o$ c! j
: m2 d3 ~6 j6 A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两句赞语,给予《史记》以非常报的评价。在这两句话里,一方面指出《史记》的历史价值,同时又说明了《史记》在文学上的精神实质。司马迁在屈原的政治生活悲剧中,体会到自己的命运,在屈原的文学事业中,得到了忠于理想忠于著作的精神鼓舞力量。他在《屈原传》中说“……”他在这里用力歌颂屈原,实际也就是在描写自己,处处流露出自己的悲愤和感情。司马迁和屈原的悲剧命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对于谗陷蔽明、邪曲害公、方正不容的黑暗政治的反抗思想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忧愁幽思的感情和为著作事业而奋斗的精神,血肉相连地成为了一体了。司马迁暗示出在文学发展中由《风雅》到《离骚》到《史记》的光荣道路,他自己在文学史上就成为屈原真正的继承者了。鲁迅说的“无韵之《离骚》”,这意义是重要的。
发表于 2007-9-29 2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很有深度。

这个帖子很有深度。
发表于 2007-10-18 11: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回帖得知识,何乐而不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7 12:39 , Processed in 0.0548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