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氏针灸”这一在中国针灸界有着显著影响力的流派,源自清末民初时期,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和传承,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针灸疗法之一。有幸能跟随“吴耀持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负责人、“陆氏针灸"第五代弟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副主任张峻峰副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分享跟师病案一则,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批评指正。9 M1 h+ S8 u G
一般情况:患者女性,82岁。2024年5月13日首诊。6 D3 l/ @4 I1 L$ v y. y N, |
主诉:小便失禁1年。
+ r; \/ x/ @3 R8 G4 I; H 现病史:患者自1年前行“子宫切除”手术后开始出现打喷嚏、排便时漏尿,未进行系统治疗,症状逐渐加重,今因慕名“陆氏针灸”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小便不能自制,常点滴而出,劳累后加重,每日更换3-4次尿垫。小便频多,颜色清亮,无尿急涩痛感,无小腹胀,夜尿0-1次。乏力倦怠,口干无口苦,无发热恶寒,无胸痛咳嗽。大便1-3日一解,质地成形,较为费力。胃纳一般,睡眠尚可。9 T9 N5 {4 u* R0 z4 Y- i! I: J7 q4 O
既往史:3年前因“子宫脱垂”行“子宫韧带悬吊”手术治疗,术后1年复发,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
$ R3 X* K$ w8 o# X7 a( ~1 v! m 四诊合参:形体偏瘦,面色淡黄,爪甲色白,对答自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 y: U* |: X5 q; w { 辅助检查:尿常规(-)。# o* ?8 v1 b0 x4 z- g" O- t
病机分析:患者为耄耋之年,肾气渐衰,脾气虚损,中气下陷,内脏位置维系无力故见“子宫脱垂”;手术干预为治标之法,未改善患者脾肾亏虚之体质。肾开窍于二阴,肾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主司二便的排泄。命门火衰,肾气封藏失职,气化不及州都,则膀胱失约故见遗尿、小便频多。脏气虚损,大肠传导动力不足,故见大便费力。劳累过度时进一步损伤脏腑精气,则症状加重。脾胃运化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转输布散,四肢百骸失于滋养,故见乏力倦怠,形体消瘦,面色不荣。四诊合参,辨为脾肾亏虚,膀胱失约之证。$ f4 m: E }- m9 e
诊断:中医诊断:遗尿(脾肾亏虚,膀胱失约) 西医诊断:压力性尿失禁 v: B- |5 p0 ?; D. Q( J
针灸治疗:百会、下脘、气海、关元、中极、血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溪(双)、太冲(双)、子宫穴(双)
# D" w$ w4 X) G& K3 R$ S/ v- s 穴位定位:百会:属督脉穴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下脘:属任脉穴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气海:属任脉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关元:属任脉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中极:属任脉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子宫穴:属于经外奇穴,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处。血海:属于足太阴脾经,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太溪:属于足少阴肾经,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冲:属于足厥阴肝经,在足背侧,当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 ?7 }6 @: g0 l" V% t! O- A 操作及其注意事项:百会采用0.25*25mm毫针平刺,深度约0.5寸;下脘、天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采用0.3*40mm毫针直刺,深度1-1.5寸;气海、关元、中极采用0.3*40mm毫针向下平刺,深度1-1.5寸。子宫穴使用0.35 mm×75 mm毫针向曲骨穴(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方向透刺,深度1.5-2.5寸,使针感强烈牵涉达尿道或外阴部。配合红外线灯照射下腹部,留针20min。
' t r1 D. A. ~- D5 J" f+ k$ l 治疗1次后,患者隔日复诊时述遗尿、尿频症状加重,伴有明显神疲乏力。遂改子宫穴透曲骨为子宫穴向任脉方向斜刺,深度1.5-2.5寸,以减少刺激量。并取灸盒点燃2炷艾柱,放置于脐下,调整毫针角度,确保灸盒稳置于毫针之上,而患者无刺痛感。其余选穴及操作基本同前,大便难时加用天枢穴(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处,直刺1-1.5寸)。
* f% m$ a4 U; P Q, `9 p 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8次,患者遗尿、尿频症状明显好转,气色转佳。% R- I+ R& B2 n
按语:“陆氏针灸”重视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作用,提倡经典针刺手法的细针慢捻,特别强调应注意针芒导气法的手法和力度,以及“气至病所”的感觉。对于本病临床上常常采用子宫穴透曲骨,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针感达到相应的部位,以增强膀胱尿道组织张力的作用,恢复尿道括约肌功能。对神经性尿频和老年性的夜尿增多一般只需数次即可痊愈。而本病例初次治疗时,针感传导至会阴部,强烈针感反而使得小便失禁症状加剧。究其原因,患者为耄耋之年,命门火衰,日久迁延致脾肾两脏阳气虚衰,刺激太强反致正气耗伤。当以培补肾本、补益元气、促进肾与膀胱气化恢复,将子宫透曲骨改为子宫向任脉方向斜刺,只需局部酸胀即可,不要求传导至会阴,从而发挥“气至而有效”的效应。" S# m' Y7 f. V: Z2 w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患者曾因“子宫脱垂”二度行手术治疗,现有形体消瘦、乏力倦怠等症,为气血两亏之征,因此取督脉之百会升阳举陷,肝经之原穴太冲、脾经之血海养血和血。气海、关元为蓄气之海,针之可调补元气,灸之可温煦元阳。配合艾灸脐下之气海、关元等穴,利用其温热作用促进温补肾阳之功,使疗效更佳。
0 @( q8 y6 Y0 w# p 此外,“陆氏针灸”注重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重视脾胃功能的发挥。针刺下脘、足三里以健运脾胃,针刺三阴交、太溪以补益肾气,促进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相互资生,达到固本培元、增强疗效的目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