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29日,甲辰龙年十月廿九,“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氏针灸”第四代入室弟子、上海市建设功臣、第五届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佳奖”获得者吴耀持教授百忙之中,拨冗莅临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耀持名中医泥城工作站开展首次教学门诊。
* T5 I' |8 C }) T/ }8 W0 _ 现分享一则病案如下:患者吴某,女,53岁
3 [5 U- |* H4 B2 u# f主诉:颈项疼痛伴双上肢麻木3月余
# |9 ]! R7 ?$ }( r- A" S2 i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项疼痛伴双上肢麻木,平卧时双上肢麻木明显,偶有头晕呕吐,曾行头颅CT检查提示无异常;另伴腰部酸痛,右下肢足趾麻木,2024-11-26 腰椎及颈椎CT:L3椎体向前滑脱伴L3/4椎间盘局限性左后膨出,L4/5椎间盘轻度膨隆,L5/S1椎间盘轻度突出,腰椎退变;C3/4、C5/6、C6/7椎间盘突出,C4/5椎间盘轻度膨隆,颈椎退变。偶感胸闷,素易疲倦。纳可,二便调,睡眠一般。
; r# [! v+ b7 b& `+ h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8 g: k5 E3 c$ l/ P
中医诊断:项痹、腰痹
( {2 o; h7 q8 ?$ y+ W证型:肝肾不足、气滞血瘀
& ]6 N; {4 @/ ^0 o# }治法:补益肝肾,行气活血止痛
$ a( K1 v: _5 U1 r* [0 v2 U6 \针刺处方:后溪、合谷、百会、率谷、大椎、颈夹脊、腰阳关、十七椎、太溪、阳陵泉手法采用抓切进针、提插捻转补写手法杵针处方:百会八阵、印脑河车路
+ ~7 [* u0 h' V" O推拿:扫散法、揉法、拿法、击法。
+ i& W6 @# K+ h4 \! N6 `嘱托:适当佩戴颈托、腰带,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避寒保暖免劳累,适当运动,门诊随访。
- n. d% _7 u$ ^4 x, o 按语: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当补益肝肾、行气活血止痛,补虚泻实。后溪透刺合谷通络止痛、调节气血,率谷、大椎、颈夹脊祛风散寒止痛,百会通督醒神,腰阳关、十七椎温阳止痛,阳陵泉舒筋止痛,太溪补益肝肾。灸法温补阳气,助气行血。杵针可引导经气运行,调节脏腑气血。百会八阵穴宁心安神、清利头健脑益神。印脑河车路调理五志、安神、扶正袪邪、平衡脏腑阴阳等功效。扫散少阳法调畅足少阳胆经,疏泄气机,祛风止痛,宣发清阳;大鱼际揉法温和柔缓,温通经络,补益阳气;拿肩井通气机、行气血,对大椎、腰阳关等督脉穴位进行击法疏通脏腑气血,通调一身阳气。# m! T4 q' r* s" S* _2 z! G' H
在教学门诊中,吴师十分重视对针灸补泻手法及特定穴的掌握。补泻是针刺治疗的重要环节。《难经》曰“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荣卫通行,此其要也”。通过补泻手法及穴位配伍调节气血,补虚泻实,以期达“阴平阳秘“之境。吴教授指出,针灸取穴贵精不贵多,应当追求疗效最大化,增强对经络循行及特定穴穴性的掌握,将使我们受益无穷。吴师还指出可扩宽临床中中药外治的应用范围,适当采用中药热敷、中药熏洗等中药外治的方法可以调节患者气血阴阳,更快的帮助患者恢复,提升群众对中医的认可度。
8 o& x) D6 j. b: f4 e 在吴耀持教授的详细指导下,针伤科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影像的解读以及针刺选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吴教授专业素养博大精深,对待病人十分严谨,教学生动,让我们十分敬佩。在吴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不仅掌握了疾病的诊疗手段,更领悟了日后的学习进步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适用于提升临床水平的目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