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艺术品市场的喜与忧:当代油画泡沫多
# z: h& _: s0 M4 o
# {4 _! d' w: Z5 `9 t新民晚报
3 L/ Z* S) ~0 j4 {2 O/ N/ c3 T 作者:林明杰 : a7 O! v: k& p2 i8 z
5 ]4 |4 N( s* @. D0 \* w8 @
上海春季艺术品拍卖已经落幕一些时候了,不时听到业内外人士的议论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到上海艺术品业的喜与忧。
! q7 g9 ^: D6 L. Z2 Y5 `; M% F
/ _. z. Z/ t5 \9 { J. R 显现做“大”野心
3 Y8 y: Z% ~; h. G! ~. P. d1 c- u" i/ d- e: m, L. \
从各家公司发布的成交业绩来看,崇源和工美的联合无疑成为“黑马”,一跃而蹿至沪上排名首位,达到2亿元,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近年来,上海艺术品拍卖业呈现“一盘散沙”状,缺 6 x8 q, L5 l: g$ ~
$ |* _7 {7 W% A6 Y8 K 乏远大宏图,各图眼前实惠。在艺术品市场红火之际,没条件的拚命钻进来搞拍卖,试图分一杯羹;有条件的却不乘胜追击,做大做强。非但与京城各大拍卖公司差距拉大,甚至在杭州才成立不久的西泠印社拍卖行也后来居上了。崇源、工美的合作,应该说是上海艺术品拍卖业内人士检讨自身原因的结果。从这次春拍看,其设立的各种艺术品门类专场齐全,阵容可观,明显表现出希望做“大”的野心。但这种临时性的合作能够维持多久,事态将会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 x5 c4 o" {: f9 @6 s( d e# D
4 v4 @2 m9 n* ?+ @8 I 书画走出低谷 6 n* q b) d3 ^6 h: [, A
% r1 Y, D; ^+ e8 g! L
一些资深的艺术品投资者和收藏者非常关注上海的拍卖行情,认为上海的艺术品拍卖成交纪录较少水分,对真正把握艺术品市场动态很有价值。哪些艺术品在上海也拍得好了,那是真的好了。朵云轩的中国书画拍卖依然坐沪上头把交椅。此次春拍恰逢其15周年,逾1.7亿元的业绩是最好的交代。新加坡大收藏家杨启霖的袖海楼藏画专场是一大亮点。26件佳作仅一件流拍,共拍出了1280万元的佳绩。徐悲鸿《钟馗图》更是以324.8万元成交。97件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所藏历代书画作品,84%的成交率。成扇拍卖85%成交。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书画的市场行情不断攀升,近现代书画精品也渐渐稳定,书画市场基本走出低谷。 + M/ u4 u- w% u& S2 [. F G
# w1 a) D: S4 d8 G! K* e8 T
“当代”呈现疲态
% @) r6 b& d6 i3 `7 }; ]! i$ }
: e1 N; C) `1 z K2 _# J 但上海的拍卖也显示,炒作过度的当代油画面临泡沫难以为继的局面。一些油画专场冷冷清清,大量拍品仅在底价落槌(是否成交尚不得而知)。据资深艺术品市场分析家刘太乃认为,从今春当代艺术拍卖来看,除香港两家国际拍卖公司还有强劲买盘支撑外,内地一些中小型拍卖公司成交已露疲相,收藏主力已无力兼顾,进行全面护盘。他担心,这种疲态如果蔓延到今秋香港两家国际拍卖公司,买盘转弱,所谓现今市场赖以继续的“以泡沫实现泡沫”、“以泡沫维持泡沫”的运作方式,将有可能迅速逆转,届时泡沫的担心,将会真的降临。 ; n. e+ V3 y& E- d& o4 F& M7 i
" Z8 ^6 m3 z8 _* w5 L( [ 小杂项有空间
1 u/ W0 N/ [, `2 y" u/ Z+ g! l: i
, n- X- u4 x* P0 W- h' m 一位长期住在上海的台湾收藏家说,如今几百万元一件的国画、油画比比皆是,但几百万元买一件玉器或杂件那是相当顶级的了。这个领域应该有相当空间。但上海在古玩杂项拍卖上做得好的拍卖行实在缺乏。仅崇源、敬华、嘉泰、国拍等长期有此专项业务。由于文物政策的限制,国内瓷器、青铜器等上年份的古玩拍卖较难有大的发展,但不妨从一些小的专门项目上下功夫。如西泠印社利用其优势,组织了印章、砚台的拍卖,极为火爆。文房用品、家具、工艺美术品、名人用品、宝玉石、赏石等领域应该大有可为,关键在于拍卖行对新的拍卖领域开拓。
0 y: `2 r) ` S! k3 y, P4 ^) N$ k2 v% d3 o# ~$ P/ ?6 W5 H
不少专业人士指出,上海拥有丰富的艺术品家底、拥有实力可观的收藏家以及巨大的艺术品投资潜在人群,上海的艺术品拍卖业应该以春拍作为新的起点,力图在秋拍更上层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