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8|回复: 0

清代传世花鸟名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2 07: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水花鸟图》
+ f  S% \& `; B& L( r
* @) W! h$ P/ s" M清 恽寿平 纸本设色 纵27.5厘米 横35.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0 C2 {$ |) O# n" Z5 E% V& ?3 ~7 f, |- }* U; \* y  n
此图册为山水花卉合册,其中第一帧画牡丹,花开两朵、一红一白,其中红花周围以绿叶扶衬,雍容富贵,白花在画面右下方遥相呼应,亦清雅大方,其枝叶扶疏,画面虽小而气象不凡。画中笔法秀逸,以没骨法并勾筋,墨色滋润。画家自题:“十二铜盘照夜遥,碧桃纱护洛城娇。最怜兴庆池边影,一曲春风忆凤箫。”第二帧画出水芙蓉,亦以没骨法,花叶一红一碧,鲜活生动。画家自题:“冲泥抽柄曲,贴水铸钱肥。西风吹不入,长护美人衣。”   I4 h* a7 Q0 j( u
2 z: i+ e2 U0 {' K' p$ G
/ ^9 s, H: T( L

& L( i& k& V' M《蓼汀鱼藻图》
/ ~0 f  e- q2 M( i) O
6 X, d/ P# O" ~$ S8 a" X清 恽寿平 纸本设色 纵135.1厘米 横6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l1 S9 r% P# d* \- ^
' l3 }. B* j9 _+ M此图是恽寿平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一泓清泉之中,三尾鲦鱼在畅游嬉逐,碧绿的荇藻在半透明的湖水中随着柔缓的波流悠悠地飘转招摇,水边湖石旁,盛开的红蓼低低地垂在水面,石后修竹苍翠,芦荻细秀。本幅右上自识:“青山园池蓼花汀上得此景。白云溪外史寿平剪烛戏图。”/ N6 f/ K' M- x; Z* ]

- V0 W) O# `2 b1 I: l( l: u4 O9 ]
/ x5 A7 H" P0 x& D1 h$ ^; I: }% w: i  v2 H+ v% {+ E
* g+ J5 H2 @7 e$ q3 S4 |+ m8 b
《寒塘鸂鶒图》
5 g: K" K1 P8 o3 L* z( H/ X* M& J4 N) I3 Y+ Q! _8 ?
清 王翚 纸本墨笔 纵73厘米 横41.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5 a6 o% @# ]1 I
$ \6 A% z1 Z4 y.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乌月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祖上五代均善画,王翚自幼喜爱绘画,摹黄公望,几可乱真。王鉴收他为徒, 其文思画艺大为长进。后拜王时敏为师。王时敏极赏其画,乃倾其家藏供他摹习,画艺遂日臻成熟。此图绘寒意逼人的池塘,衰柳、残荷的画法与明代唐寅很相似。画中坡岸上的垂柳与在莲蓬中嬉戏的水鸟相映衬,体现出难得的清新活泼之情趣。
: U) i9 L, i! j, W. r9 ]
, M- u8 q* j) s1 X& R # V! L3 C; B5 s7 I
* G& u% W0 Q0 N( T/ E5 U
《花卉山水合册》
/ i4 Y5 K9 l$ T5 p& @/ E( k. }清 恽寿平 王翚 纸本设色 纵28.5厘米 横4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8 ]: p) W# t1 G) C1 u( B1 j* I这里所选的是恽寿平的《辛夷图》。身为一代开派的花卉画大师,他更注重生活的体察与观照,从而使他的作品更合乎自然的形态与规律,给人以真实生动的美感。此图以“没骨法”作画,用笔潇洒飘逸,意境秀洁澹雅,传神地再现了辛夷花的动人风姿,是恽氏晚年的精品杰作,较完美地体现并实践了恽寿平所提倡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应“运以生机,尽造物之妙”的绘画思想。 2 s* u6 v& q; t) w. k7 H7 G* V
5 G. x8 W% M3 W( W- f. g

& |/ r- p' O( g
/ c7 W* |8 L3 H  h( {/ ~' w0 E3 @6 o

' v8 Q1 V0 E( K  K$ J7 o1 N3 J" @3 a" l2 h3 I* j
桃花图》
4 ^+ ~) O7 {8 k7 ~& G" z0 t
1 T  u! ?! ?; {+ Y- A6 q" s清 邹一桂 纸本设色 纵126.2厘米 横58.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J- e& O. u  C5 ~. r

3 W/ w! M+ f% @" _. N* `邹一桂(1686—1774),字原褒,号小山,江苏无锡人,官至礼部侍郎,擅画花卉,分枝布叶,条畅自如,设色明净,清古冶艳,学恽寿平画法,风格清秀。邹一桂曾作《百花卷》,每种赋诗,一经进呈,皇上亦赐题绝句百篇,一桂复写一卷,恭录御制于每种之前,而书己作于后,藏于家。此幅《桃花图》,纸长丈余,夜间秉烛,同夫人匍匐地上,画大小桃计三百枚,天未明,已成矣8 |) x  f" M  d$ o& p1 h- @

! c  S2 E. E! H9 i# f, B
; m2 l+ _4 y  ~! |1 G- y
/ W! j- |$ V. w9 v, s仙萼长春图》之一
8 j1 f7 b7 I6 t/ F6 |4 _, s" w
9 z6 ^) I- k* M( L: `! S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横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E* R  e/ a% ~) t( r$ f# j

3 p; Q" @: N; P6 [" G此画是郎世宁工笔重彩画的代表作。画面非常写实,笔致工整而有突兀感。此图工笔设色,充分体现了西画技法的特点。郎世宁在创作上汲取了前人的诸多优长,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即以此幅为证,在花卉的技法上,花朵采用周之冕“勾花点叶法”的技巧,而花叶又加以恽寿平“没骨花”的画法,只以尖细的线条勾出叶脉。 : K  A  B  {6 t
: I3 M5 j( A; r3 ?2 C
7 b1 t3 a3 K* H/ ^  d# z

1 v! Z+ [/ |7 K
9 c/ E( g8 L, Q" o( J" S1 P《仙萼长春图》之二
: ^. J! Y: w: @5 L. w
3 U8 a+ _; k  {7 y0 |- C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横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9 i( x: n$ z! R# q- ]) V5 x4 o: w5 Y$ ^: U+ D) S
此幅描绘桃花的花卉图还极为写真地描绘了两只春燕。燕子身姿妩媚矫健,极富生趣,画上桃花也取中国绘画所常用的折枝。郎世宁在绘画技法上善于用中国绘画之所长,融为一炉,创作出一批写实工整的工笔花鸟画。 # p4 w  E# ?) q5 R, w( }3 \6 `. D* H' l

0 S0 U* C& a$ F& }7 ^/ R( O! u4 K# b2 N' q' W; q

& b, x/ }; Z$ S; Z1 P
7 @: ?4 r1 V: s) m* u: E( K9 E& G
+ o" U& ], ~1 w6 z) @% [  K. N《仙萼长春图》之六 % R4 t( E- w1 E+ P
# t+ g$ b. Y6 D: }5 [1 \. @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8 m* v' ~( o- `! I4 G( V' |2 {, Q- c
曾经有人说,郎氏的花鸟画可以作为生物课挂图,与真的活物无一丝差别,这绝非夸张。郎世宁一生差不多都是作为清廷画师而度过的,他的画大多是“进御”而作,均显得精工细描,谨小慎微。此画画的是黄刺叶、鸟儿和牡丹,敷色浓丽鲜艳- {. F/ i0 t" D: f5 N% M( Q' R
4 \: F* o# U- d. f+ O
7 _; o4 [1 J0 ~, C
! Q* ?1 f2 z' y# B
9 r0 }  d0 t5 f/ R! G1 i; g
《仙萼长春图》之七 " T0 ]7 m' a# o! v. S  }

7 V5 J* _# F3 o( c" f) ?" R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D8 e! v! O: E8 k0 F; I+ V+ ]% B1 l; `
郎世宁擅长人物、肖像、花卉、鸟兽以及历史题材的绘画,以中西画法并用而独具一格。清代的《欧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记载:“郎世宁,供奉内廷祗侯,画马兼工人物屋宇,多从西法。张抑山处士藏有小墨马尺幅,装于镜屏,为奉敕画,闻归延树南尚书;又见有五猫相戏大帧,落花满地,嫩草围石,神趣宛真,所写之貌盖西种也,亦奉敕画。”
* ^9 n, r. k3 v" C+ [% O. A- ~( O9 V4 j

' q' ^8 {3 ?# f3 ]. \- u! k. O. H
- l) J, h+ R$ X《花鸟图》
# U: Y1 f0 r/ d, H* M/ ]. o*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2.6厘米 横28.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b6 h$ S2 z2 H2 [4 y8 m清代美术史家胡敬在《国朝院画录》中记载:“世宁之画本西法,而能以中法参之,其绘花卉具生动之姿,非若彼中庸手之詹詹于绳尺者比。然大致不离故习,观爱鸟罕四骏,高庙仍命金廷标仿李公麟笔补图,于世宁未许其神全,而第许其形似,亦如数理之须合中西二法,义蕴方备,大圣人之衡鉴,虽小道心审察而善终两端焉。”《花鸟图》所绘花卉,画法精工,设色艳丽。 ! Q& t9 c6 K% p5 j4 _* O
" T% O. b/ m1 j+ W4 n
* N$ J% D6 S: V2 ~1 y  U0 M

  R; b9 q. ]" a* Q3 p' i& X9 W
+ c0 R3 b! O" r7 H( o* G# \
% J4 V/ N' r6 Y! d" V8 Q( v松鹤图》 . y) m7 }! ]8 U3 b

3 d: V# t# t7 q& x" z- T* }! ?9 Z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 O; G! G  ~4 o4 E' J, g
% S7 Y; N, o8 x9 D郎世宁的中西结合的形式的确比较适合于花鸟类绘画作品风格,此类风格的中国画可以说只有郎氏一人为代表,最终也未能蔚然成风,究竟原因,可能就在于它过分写实,不是中国画之风。而后世西学东渐时,这样的枝叶改进也不足为训了。这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 L" s3 k. k0 Y" z, h  w5 f& m. R9 O/ \" t( C% d2 Z

+ Q5 c; Z; y$ r  k! w+ }( k( Y
' F1 ~, j3 v( y5 w3 N0 o$ L6 o3 }/ a3 g# N+ x7 K+ F1 j1 J' d
《花卉图》 2 x$ K5 [( L' i+ _; e2 ~; O
9 a* B- @; y9 E* ~- T, ]2 {& O) h
清 陆恢 金笺纸本设色 纵205.5厘米 横4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4 `5 E: o, C( ~4 |( Z8 ^, }/ D: f5 v1 O5 g1 B
陆恢花卉清逸出尘,很有恽寿平遗风。此花卉图共十六屏,所选二屏为:之一《莲盖珠圆》;之二《阶前玉树》。整体风格以没骨法与工笔设色融为一体。
/ R  F' U5 W# {" l( C* J" T
8 O8 K2 V$ M( J; w
9 K# a3 N3 H' p2 F, f6 D& x4 ]2 O: F8 m& o$ J5 W- G
3 ?. G0 s8 e5 J& e- ]$ D8 N$ U

$ c$ _& Q/ |: H# {4 |! R《玉堂富贵图》
) o6 J  `9 `. m" O+ [0 d4 ^+ A% P( i6 i( N+ @6 i
清 陆恢 轴 纸本设色 纵184.5厘米 横9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5 V7 h' y2 U- F& h
; L0 p: q- D& y! L; ^4 Y陆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又奎,字廉夫,号狷叟、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久居苏州,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一不能。广泛游览,师法自然,遂笔意苍劲遒丽,古拙深幽。此图为人祝寿或赠送富贵之宅。乐府诗集三四相逢行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画面上有一棵盘根错节、古老苍郁的白玉兰树,枝干茂盛,洁白的玉兰花,吐蕊怒放,香欺兰蕙,可谓满树繁花。树根旁有数株牡丹,黄紫两色,暗绿的密叶里,衬托出娇嫩的牡丹及红花,使整个画面,看似金铸玉雕,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涛香海。 , x+ [* x; {) _7 k, K! \* M
3 ~% p! _$ N7 d- d% A

4 M3 b+ r, J8 p6 ^6 s7 I9 T6 H$ j3 |+ G' _# w
《双猫窥鱼图》 1 E3 U! ?. v! K6 |, q
8 ~  o4 [' w: b) r, n, D1 t  T
清 程璋 纸本设色 纵148厘米 横80.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A% J- a' {" i! y3 L5 k
# [# D' n6 G. ]4 ?6 I) U; J% C
程璋字德璋,号瑶笙,安徽休宁人。他曾随父在江苏泰兴、常州,后寓居上海,做过清华大学的讲师。工画花卉、翎毛、草虫、走兽,兼能山水、人物、参用西洋画法,熟谙透视,结合写生,形象真实。色彩浓丽,构图自然别致,他的绘画,能自创新貌。此图画池塘边两只花猫,葡匐在石块岸上,双眼紧盯着池塘中的游鱼。由于画家懂得生物百态,所以画石头,池边的水草,浮萍树干,树枝及红叶,在透视的处理上,远近、前后、浓淡、深浅等,都能合乎自然物象的真实。 # b2 F" p- g+ \% Z
: o$ m, i% W  Z7 U+ U- n" E% x. O/ O
" Q- T0 y/ g* _  [) k0 D

1 M/ u- X5 S9 }3 G' r! c8 r6 B1 m8 W, c) c, }
: Z8 w4 o3 j8 g& z' K" W8 z
《岁寒三友图》 ' m3 A2 I3 t) G& |5 W
2 g) b/ T; G' q
清 樊圻 纸本设色 纵88厘米 横57厘米 天津市博物馆藏   ^5 i% A  Y0 V

8 W4 \8 y7 g. ^5 z; ?7 }' l樊圻(1616—1694),清代画家。字会公、洽公。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他与其兄均以画出名。山水取法董、巨、黄、王和刘松年诸家,用笔工细,皴法细密,风格劲秀清雅,为明末清初的“金陵八家”之一。画上有龚贤等人的题款。绘水仙、梅花、牡丹三友。不畏严寒,迎霜而开。画面构图简洁,以少胜多,用色清淡,惜墨如金, 画风清秀,极淡远清灵之致,是很能代表画家艺术风格的作品。 ' T* i# \% Y0 l+ `7 B
* K6 X% o. K& q$ A0 Y/ X/ U
; W# m( R" ^; I" j. j4 G

2 |. z1 ]" ?! S$ \) L; Q. p《花鸟图》
9 {% S- V2 R$ Y) o2 J  F2 S& X清 胡慥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i5 C9 a# F: d
胡慥,字石公,金陵人。生平记载极简略,熟知金陵画家的周亮工,称画家为“石公善啖,腹便便,负大力拳勇”,“惜哉未六十而殪”。 画菊花与三只蜜蜂,一只做俯冲状,翩翩欲来采蜜;一只俯身于菊花花瓣上,正贪婪拾之;还有一只闻香而蠢蠢欲动,正往溢香处飞奔而来。整个作品构图独具,格调新颖,笔墨苍茫,浑厚雅俊,逸气横生,画树石,中锋行笔,显得沉着劲挺,皴擦有致,运墨数遍,具滋润而有生气,设色鲜艳。
: x5 m, e3 i- Z0 G1 c$ o6 Q
6 N, ?4 s5 [# w0 i4 j
% u$ }2 x- K9 D5 y) Y9 X
( {  m4 ^+ |2 x6 v& q
7 o. _# @' K$ @2 }6 U- K2 m
$ I- {" U. a1 A6 q* p" i+ @$ Y
: h2 m4 W" N1 O- t9 x9 M: ~: t7 Q《红莲图册》
% w+ c0 K4 V& g3 w- b; ^清 谢荪 纸本设色 高25.3厘米 宽31.3厘米 0 {  L# _  W4 I: ~: W# ?
谢荪,“金陵八家”之一,字缃酉,溧水人,生卒年不详,居金陵。《红莲图册》画红莲花,墨线细勾,后填色彩,严谨工整,画面显得浓艳、工丽。画法从宋院体画中变出。画上自题:“己未春日写似,伴翁老先生,谢荪。”钤一印。按己未为清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 0 ^! K, U5 z  ~/ \
6 ]" i) @$ r; a3 }+ k
+ I' u1 U: \' o2 [$ H8 m
《墨竹图》
0 D& b, h& C  U) c8 i清 吴宏 扇面 纵16.7厘米 横52.5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6 I' F+ o+ r' D3 z" I吴宏,生卒年代不详。清代画家。一作弘,字远度,号竹史。江西金溪人,长居江宁(今南京)。他自幼喜好书画,诗书皆精。他曾于顺治十年游黄河,归来后笔墨一变,纵横放逸,走出自己的风格。他偶画墨竹,亦有水墨淋漓之致,是金陵八家之一。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的特色, 画潇洒清丽风竹,其用笔细密,笔墨淡雅。此画幅面虽小,但旨趣深远,画写物外情,诗传画外意,不愧为一幅传世佳构。
: p+ l) b1 v2 n4 r
' x8 s* D! w- x! u2 H
: e4 [( G: f: R4 k+ _0 q
$ h9 R& W( E8 O; x, J$ y& n: b5 n' Q& f! A9 r9 l3 V
9 ~6 b' }5 Z. @% |8 ~
2 n9 H# H( a& v9 F4 l  y
《花果册》 6 J, Q, S2 u% c" h( K
清 金农 绢本墨笔 纵21厘米 横36.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1 C5 m4 V: f% n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又号司龙、稽留山民、昔耶居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寄住扬州。此《花果册》全册十开, 这里选了一幅枇杷图。绘有成倚角之势的二组枇杷, 高矮对比,在造型上有一种工整的优美感。
+ o8 [) T$ i: E7 R1 l 
/ S2 c$ C# ^* J, L3 A$ U" Q+ {
4 H5 \2 _# ~5 n" |5 z
( T2 u. J7 A* }0 U$ `) l* C# B, E* m1 b4 L# A; G8 \  F
《红兰花图》 - Y3 N' D# Z9 r; d0 _" X6 w

6 F. W8 [' `, E; b! D清 金农 绢本设色 纵63.7厘米 4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l  s, Q' G/ J
' }# M0 L- r% J- B( A3 ]0 C画上有画家自题:“红兰花叶皆妙,惜无香泽,今夏见于奉宸院卿江君鹤亭水南别墅,越夕,费燕支少许,图此小幅。若宋徐黄诸贤却未曾画得也。昔耶居士记。”画罕见的红兰花。笔触较工整细腻, 风格沉着又清丽, 笔墨稚拙,不求形似,别具古朴风格。
! K0 m6 O* s! L( a& Z9 ^$ m
) L5 [) f" z4 F  }/ t$ C
5 I, A, N' B) i6 G) F
8 s  F6 h: |0 R; v& y% p: s9 @5 {
/ Q3 R+ g# N7 w2 {3 C9 }) d; {  e8 D, z0 m' `% @
蝴蝶兰、朱竹图》
8 }0 k! ?/ F% z# Q0 Y, o2 N& j
' o7 \' i3 E& j( z6 R清 金农 纸本设色 纵24.5厘米 横32厘米 2 C. J5 x' |5 ^' g3 n
0 q; A) i2 Z; r# ?$ N
此图设色和水墨画各种花卉,共为八开,合装一册,选印两开。蝴蝶兰为设色写意画,题中云:“野花小草,沈家园内有此风景。”因而兼有写生笔墨。画石,上长青苔,蒲公英笔简神足,笔法沉着劲挺,是用意之作。 % p; _: [- Q6 a6 ^* M

* c. A) s$ S) @6 D- I* J8 O
) `6 i0 p& I* l( Z* n; [1 Q3 ]' ~; s2 w- r  k5 i6 ^
《墨笔花卉图》
* `/ S3 K) v6 M8 S清 汪士慎 纸本 共十二页 每页纵17.2厘米 横28.2厘米 8 ^4 B, L' z6 b3 ^+ O
《墨笔花卉图》第一幅作品:墨兰,画面自左方发端,一方山石脚下,生有几簇小草,后面还有竹叶探出,一丛兰草从中生出,兰叶如钢丝,极为苍劲而又不失柔媚之态,叶中点缀三花,其黑色浓淡、布局搭配均显得随意而严谨,可见作者技艺已臻炉火纯青。右下角是作者自题:“兰性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如素琴。”钤一白文印“近人”,用笔清丽,别有风味。 4 M# y2 y2 x# x( u( N+ t

) t8 }1 I2 y% Z* P: }
# g: I# ^5 [8 E  K, r: e; Z  l5 S3 L' c8 ?! y2 Z7 r

; n* p" {, n6 p6 l
6 P6 K0 L6 Z% N7 X" d0 \% d《春风三友图》 ! \* W# u: ^9 U  _
. P- Z' H3 y& e
清 汪士慎 纸本墨笔 纵77.5厘米 横37.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Q3 U7 Y  G2 }; g7 _7 u% f$ h' Z' V
汪士慎在艺术上工于画竹与梅,同时工篆刻,治印与高翔、丁敬齐名。金农评他的梅花: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此画状写了梅、兰、竹春风三友,可以看出是汪士慎有感而发的。
1 E0 Z# R( k- d: |( C: \) h' m
- O8 u7 |6 Z+ E( g
* k2 _1 w7 x5 Y/ V
' `' V! p0 V/ B; p
. n( T: Q# ]7 c, e& s$ n# S《兰竹图》
0 Y, P- K! g/ v/ _2 q. n  s+ i, C- ~
清 汪士慎 纸本水墨 纵118.1厘米 横43.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7 ^: ?; w2 i( C& G; ^1 h
7 O: H. Z6 u; ?
汪士慎(1686—约1762),字近人,号巢林,休宁人,流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善写梅、兰、松、竹、于画梅尤著盛名。落笔端重,不矜奇巧,常以瘦硬笔意,写出疏落清隽的气氛,点画之间,耐人寻味。此图以双钩兰配合墨竹,用不同的手法交相辉映,为其生平佳作。
  O. ]0 J7 ]9 p- y4 M8 w' A# N" {* `# j& y; ]

/ B0 n/ |0 V2 k: D9 T! V8 a4 J5 w; j" ~( J' f" r' |* _
+ s$ ?( ?( C) n: e5 l1 U5 Y& ~

8 }2 k6 d% w6 z2 h( B8 Q6 J《菊杞修竹图》 . P# q, @# L. [
5 i* z+ S: M5 d2 T2 n/ Q8 p. d
清 汪士慎 纸本设色 纵29厘米 横36.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 u2 ^3 Y/ Q/ q* S  j# f
9 v* V& d9 {8 w. {) l
浅色画花卉八开,装为一册,选印菊、修竹各一开。 汪士慎擅写生花卉,晚年失明,犹为人作画不已。与金农为诗画友,同为扬州八家之一。此两图格调清新,得写生妙法,近恽寿平一派。作于清乾隆十二年,时年62岁。 - f$ r" _) B5 Z+ C

$ Q$ _' I/ e" P+ P- O& p+ y( U $ x: O$ ^. @( M
) B* k7 Z# K6 w: W5 N  u4 w
《墨竹图》 - w6 h$ d/ u! @" q9 ^
# W7 P1 X9 n9 S
清 李鱓 纸本墨笔 纵149厘米 横75.6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 Q) [. m. ?/ u: z
7 V6 t9 A; k) Q- c李鱓 康熙五十年中举,后放知县等职, 后因触犯上司罢官。他回到扬州后, 心情抑郁, 生活放纵, 以卖画为生, 他早年师从蒋廷锡与高其佩, 后来在扬州见到石涛的作品, 从其豪爽奔放的笔法中得到启示, 以破笔泼墨作画, 风格为之一变。此幅《墨竹图》以水墨写修竹,很有几分清丽,几分萧肃。
, r" T- `& F6 b  d) F# R7 q' T7 x: j6 u/ x* r+ e0 [

; L- \* l3 Z+ ~5 g- R# z# `! t+ _& g7 s" X$ O1 J/ b
4 X% p* |" E# n" o

4 F& h; L7 ]3 N9 ^% t《城南春色图》
0 o5 D2 g2 J- V% d) ]% O1 z# m7 \; i
清 李鱓 纸本设色 纵193厘米 横105.6厘米
9 o/ s" C8 y& ?* G
; ]7 `, z8 a( O( n: }& R- c1 y+ x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兴化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善花鸟,曾从师高其佩,进求林良、原济笔墨,画笔纵放,不拘绳墨。生平爱画五松图,老干杈丫,笔意飞舞,常以此自许。此幅画牡丹紫藤与山石参差组合,墨气淋漓,设色幽淡,颇为精到
$ {3 a$ ?0 E  d+ z, h
! ]( h6 ]5 V5 K2 \- l% u" A + H- B8 t( r0 r0 }% V4 C
! h. h) ]2 k4 D  E' D- B6 M5 n4 U
《兰竹石图》
8 n5 h9 s# ^  W& q1 y; T% [: ?& T* u. [$ C, K
清 郑燮 纸本 墨笔画   U# @" Q% n7 u! m7 M* t) K/ ^
! u7 H9 |, b" o$ _; U1 @
画面内容是石畔青竹,石缝中并生兰草,右前生竹三竿,老竹苍劲挺拔,新竹俏丽清秀,各有特色,落于纸上气韵生动,虽是寥寥几笔写意而成,而竹之神、竹之态、竹之韵已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竹所倚生石块亦是画面主体之一,作为竹之背景,以遒坚奇峻之态增添画之气势,又反衬竹之生机;石上兰草则增添了石趣,不给人顽固古板之惑,反觉石亦为可亲可爱之物,也有它的生命喜好。从题跋看,这是作者送给老者寿辰之礼,以充满生气的题材作画,再配上不无幽默的题诗,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 |/ W" z- C2 q1 ~) }/ S4 n* H5 B% n3 Y5 E' u# W0 b

( ^5 k) C, H$ o% e/ d) t; ^
, V: {9 g5 ]7 ^2 U3 D$ N" y  m1 }; B/ q  @6 T4 o/ J1 ]
9 N: K$ M1 o" n: k3 X. t# p1 l* M
《竹石幽兰图》   R; g/ |7 j- @' s# b
  k1 H* J3 y8 k3 D
清 郑燮 纸本墨笔 纵185厘米 横105厘米 广州市美术馆藏
- D( C8 g' S0 ?5 }' i7 y9 A# g2 `9 X- |
此图画兰、竹与石,用笔遒健圆劲,极疏爽飞动之致。石用中锋勾勒,笔致瘦硬秀拔,皴擦较少,而神韵具足,竹用浓笔,石用淡墨,浓淡相映,妙趣横生。总观全图,气势俊迈,风神萧散,有傲然挺立之概。 . L% m  R$ y+ Y2 [* T

4 A  y2 M/ I. M' G$ Y  W
# A+ P1 O: s# W0 j; t- [
/ |* G& s/ s2 `+ x6 g) m& W+ _
- @2 T3 C# r$ h: O, n3 V《湘潭秋意图》
1 y. @+ q6 s- W' C  p+ L+ K# T
8 h) f# ]4 @* f, v2 E1 }$ A清 罗聘 纸本水墨 纵168.3厘米 横88.6厘米 9 X/ Q8 @. i8 S% Y: \- Y

# U8 U) U, h/ y8 L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雨峰,又号花之寺僧,歙县人,流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从金农学画,得其真传,画梅花、竹枝、兰花。山水、花卉自开蹊径,人物亦妙而传神,画鬼尤擅胜场。此图用笔挺秀,丰姿潇洒,是他得意之作。 / `2 I, u5 N( T

" T0 K7 M, h% C( B" m6 l8 D! A) ~0 Q' T- p1 L2 |) ^# n
/ u2 M3 }4 G% y+ L
0 R, S! h+ z( @- s. z

: ~6 W: h2 j& O' u7 \% ]  v《菊花图》 9 M" I, r) w3 K3 M0 P
清 张同曾 绢本设色 纵41厘米 横55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1 K2 Z  @, P# Q/ R7 j# l; E
图绘秋菊满幅,繁簇似锦,争奇斗艳,生机勃勃,表现出秋菊傲霜的品格。此画用笔劲健洒脱,菊花结构缜密,设色淡雅,满纸菊花一气呵成,充分体现出作者的高深功力, 张同曾的这幅《菊花图》设色表现出菊花的娇艳,笔墨轻松流利,很有特色。
/ l( e6 K% P. k+ z' u! a( h( ?( G+ E3 u2 j6 }6 y( `+ @

5 F8 @1 O; J$ G. i% A  b, N8 i2 e* R1 h! q5 v, H5 Z
 
$ c4 L. e* s  B7 x
! x( v8 i% ~- r: ?《鸳鸯白鹭图》 : J- B1 c& F. Q* h( Y9 t  F" D

; V3 N  ]) m) c0 e2 K# E清 王武 绢本设色 纵156.3厘米 横74.1厘米 . K0 I; ?% l7 o7 i; }
9 s" g: z$ a1 O+ i" F
此画表现宁静萧瑟的秋天夜景,渲染出一派朦胧、清冷、迷离的境界。构图取两个端角,右下角蒹葭丛生,水面中露出一角岩石,一只白鹭曲颈缩足,栖于石上,眼睛轻闭,显然是在休息。与白鹭隔水相望,石坡上栖一对鸳鸯,羽毛鲜明艳丽,互相依偎着也已经入眠。鸳鸯旁一丛怒放的秋花,为画面平添几许生气。两个端角相互呼应,显得一明丽,一素净;一温情,一寂寥,与题款中“每岁秋深到一回”的氛围相映成趣。 ) ?2 H+ _2 a3 R7 `3 l2 m/ P
 0 Y- |5 X7 ?" Z, X
1 h. s$ e8 K& B% T# Z
/ O" M1 N6 d0 p% o& T; a
2 G6 {2 q) s; y: J  d+ z2 m- S1 T3 {

" i6 C6 O; G, B) @* P( J& Z《花卉图》 ; Y/ w1 i% v! T+ S
# d5 ~- }3 N" A: L; v
清 慈禧 纸本设色 纵88.5厘米 横39.5厘米 私人藏 ( N3 U- N8 G: e9 b5 h

" Z' X! Z# z) a0 E# `( z9 c3 U慈禧(1835—1908),姓叶赫那拉,咸丰帝妃,后因子即位为同治帝,而晋封为皇太后。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之后掌握朝中实权达48年之久。艺术上具一定才能,尤其工于花卉,可以从她传世的两幅牡丹图中看出。这幅《花卉图》用兼工带写的技法描绘而成,设色清丽。 ) ?# H  g/ X2 r, K  {

* y% Q# n; w" s3 o* O9 n  H
# o$ F+ c- z% f+ Y, B
7 Q% M# {0 e, x5 d) T《花鸟图》 & M9 X* [3 R6 [$ s; B( @& A8 n" s
清 宋光宝 纸本设色 纵26厘米 横41.5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 g2 e2 \% Q2 J# F# D, U  V# \
宋光宝,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字藕塘,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流寓广西桂林。擅花卉、翎毛、草虫,工笔学北宋,逸笔宗陈桥栝、恽寿平。《花鸟图》共十二开, 设色绘花卉,用笔松秀流利,敷色古雅沉着。
7 t: V% q8 s/ U* _
, i1 H7 T) P4 j! }6 M. {* [
0 M- s% u: I8 v& ]6 r! k1 \& F8 _5 D1 @8 L+ {$ l& n
6 [. Z2 e9 w0 [% C: `" z
《花卉图》
/ K( U4 Q. d  Q& g+ {6 d- U1 h# B1 N% c' E* D! e7 L
清 张熊 纸本设色 纵27.3厘米 横39.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 @2 ]  `4 C+ j# o$ I  p+ f
, ?9 I1 s) D( W5 J3 z5 ?张熊(1803—1886),清代画家。字子祥,别号鸳湖外史。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寓上海。工花卉翎毛,兼能人物山水及篆刻。与任熊、朱熊合称“沪上三熊”。 《花卉图册》多纵意秀逸,不落俗套,设色雅丽。 9 N' ~, _5 ^/ M' K  {2 j8 W" |

8 Q/ z8 m+ f7 y
- A  M$ H% w9 g2 a: h- }! \$ I2 C: N2 S5 K! L; T
《花果草虫图》
( y$ ]- \) B5 @
- z* `/ s) }# h. Q" B: z* t0 Y清 倪耘 册页 纸本设色 纵30.5厘米 横27厘米
0 w, K' C( [& Q$ x/ U. u) g2 k
) o9 y0 B0 A0 ?9 N" N# g倪耘,生年不详,卒于1864年,字芥孙,号小圃,石门(今浙江崇德)人,方薰外甥。幼承家学,擅画肖像、花卉,间作山水。师法清初著名花鸟画家恽寿平,风格秀雅。此图册共十二开,此选二幅:《鲈鱼新笋图》和《石榴葡萄图》。
" Q6 _( q4 W6 @/ H
, a: j$ y* V; A" P% s" m" i  }; n* j3 B" q
: r' L) J& C, Q/ n( j+ J* v
4 {* N: O: E% p" y) ~" g" g( ?% m

" d+ g/ v3 I5 _, ~7 F% `! F《花卉图》
5 P+ Z" K, p; A$ ^* E( g( p! E* L* ~/ B
清 吴熙载 绢本设色 纵139.3厘米 横5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 h0 e6 p! _% j" B5 E
4 ]8 L1 G, Y1 Q4 Q- t
吴熙载(1799—1870),名廷,50岁后以字行,号让之,又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诸生,少为包世宦入室弟子,擅各体书,馀事作写意设色花卉,风韵绝俗。此画为写意花鸟,格调不凡,清逸超尘。
4 H# r. x; [' m
3 h  B6 g; T  _; q( S& I9 }2 V6 j4 e  t& V1 Q+ g  z+ ^
$ |! s3 x8 B. o, d# Z  B, D% z
6 I0 d- @$ K4 [3 q
《兰竹石图》 ( S3 A) k" e6 x% i, g

3 d( t, P, V) n7 X! m清 罗清 绢本水墨 纵132厘米 横66.5厘米 广州美术馆藏 ' h/ E8 @' D' a
8 c0 P0 ~8 ~  x! ~! e
罗清(1821—1899),字雪俗,广东番禺人。擅指画,晚年时双眼失明,仍能指头画兰竹。作指画常于指甲内藏棉絮少许以蓄水墨,无异于毛笔作画。画家用指头作此《兰竹石图》,气势轩昂而挺拔飘逸。 3 f5 e5 }* f1 `$ J
, L& X' P3 T5 P1 @! g
$ N- h9 ?7 {& |1 v
9 G9 Y5 c! {+ x
  \; ~( k: g  N: U, ~1 e

4 |6 P4 Z- Q% A- |( W
# K, `3 o& Z# R* N《花果树石图》 7 R" p$ E/ R  M' H

$ g4 U( d# S, N: \. y: U1 z" t清 胡公寿 绢本设色 纵33.2厘米 横34.9厘米 (日)泉屋博古馆藏 7 W" l2 b2 V' h5 \3 Y0 O

: j8 }( r  W* u; i) K2 P此册页共十二页,分别描绘苍松、秋菊、寒梅、玉兰、枇杷、荷莲、梧桐、竹石、寒林等。此选两页,用笔松秀,清逸明丽。 画上有画家自题。
- d/ ?4 ]9 ]' m$ j1 b# N! b& l. i  i; Y: V/ {& T! r( t3 f

1 e: t2 i+ c/ z8 v' T8 ^6 A" L3 I& c, ]' w5 U! U
《柳鸭图》
# r2 t  a9 t  @! v2 z$ i8 a  g
# G. m% F$ B+ n1 N; }清 任熊 纸本水墨着色 纵144.6厘米 横52 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 \% B" w  C- a- I; K

$ j) S: u% A! ]6 h9 n5 [8 W! ?. W画随风飘拂而潇洒清丽的柳树下,一对野鸭嬉戏玩乐的情景。画面右上角如穗状的红花似乎吸引了其中一只野鸭的注意力,它尽力扭头上望的神态很是专注可爱。另一只低头沉思,似乎在追忆某些动人的记忆。 - h  Q  t4 {" D9 w; U; c# [

9 d3 X' Y3 x7 F% R! D
9 T# R0 q( _' X& A% Z9 ?; p5 ^" E3 {  Q; |# J

3 v2 Q/ x! p5 T$ S, h# s4 L/ I) ^: [! u
《牡丹金扇面》
( N7 t' g( ^" T& l清 任熊 洒金纸本水墨着色 纵19厘米 横54 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7 b4 i  B+ Z7 \  [
如果说,陈洪绶的绘画还没有真正跳出传统文人画的“雅”境界,那么任熊则较自觉地接受了民间的“俗”的审美理想,同时,从任熊绘画的不足之处来看,也反映出这一新的雅俗共赏的“传统”本身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此图画浓艳牡丹,设色厚重浓郁,鲜爆活跳,显得富丽堂皇。 ; \# O- {$ C, Z& |
/ P5 ]9 D* T+ {# [
% D5 y7 c; g, n# v8 F0 V. K: \" o

! c- y6 E3 V( [8 b6 V) l& p6 C( z0 ]/ Q" L; _
《花鸟四屏》 3 c2 {0 G* ^0 I9 Q& k- f) @
$ K3 Q- E- w, \) K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 H# W" c" V/ R* [

- B8 u; s# Y/ x7 d- `7 q此屏虽均为花鸟,然彼此迥异,相映成趣。右边一幅,石上静停一鸟,似倾听,边上牡丹盛开,丰繁而静谧;左边一幅右下脚画有依依一对鸳鸯,顶上荷叶衬托的荷花生机勃勃,辅以苇草丛丛,富有生趣。内容虽纷杂,但布局井井有条,景象壮阔,疏密相当,在敷色上面,尤见浓淡的匠心。
2 F  \& V# m, i1 W4 a+ I# f% U: Z# I# `# Q6 ]

, m7 @) l1 j& z8 y4 K
; C/ ?) L% S$ x$ e
9 N: W/ Z7 \/ b' P" a《桃花凫图》 + j% o  h3 D4 a' M# p1 r/ H
8 I% t- T0 n& \! p# {/ @3 C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52.3厘米 横41.2 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 S7 o1 A, U$ u. d- b, [/ q( w
9 G5 C3 @9 A( ~$ O) w
任薰的绘画明显地继承了陈洪绶的风格,虽没有陈的高古、清逸之趣,却显得通俗平易,能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此图绘桃花和在岸边歇息的鸟。岸边青草习习,桃花灿烂多姿。 5 G- q6 L" K8 {9 l: e- x
( `8 s2 N  N5 X( o9 R

2 b, q0 _# Z, y# T3 b' `: d- U/ c/ D# g  H6 ~2 e
《灵芝佛手图》 6 E  T5 ]/ C) a/ I. d) D/ [/ [
清 任薰 绢本设色 纵27.6厘米 横30.3 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 t+ |, K5 R- r+ ?2 m5 O6 v/ s3 C; t
任薰是任熊之弟,不到20岁时,即以卖画为生,常往返于萧山、宁波、杭州、苏州、上海等地。他治学严谨,在写生和临摹上均下过很大功夫。他的画承兄法,人物常用高古游丝、铁线、行云流水、兰叶几种描法,画风古雅,有出蓝之妙。此画笔绘灵芝和佛手。设色浓丽,笔法工整严谨。
0 B# a/ r% j; O/ k: b8 s; b: O
. p7 o3 u/ {, O" n; Q6 ^4 }3 X/ h" s* E& c. t9 ^% c+ w
! }2 ~- c* A2 l" j/ q/ x

! @+ T# u/ d8 `* Z1 |& J5 _2 c1 T# m4 q$ p6 A4 f% q1 }
《梅花鹿图》
6 {/ O& O) R8 X清 任薰 绢本设色 纵27.6厘米 横30.3 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 F) k( q; R2 `
任薰的花鸟画多用之字形构图,善把没骨、勾填和写意技巧混合运用在一起,格调清新,雅俗共赏。从学者除任颐、任预外,宁波、苏州均有弟子。人称“任阜长精于绘事,名噪当时”。此图工笔重彩绘梅花鹿和山石,风格古秀而浓郁。 , |9 d5 Z8 k* P$ Y, q* d

" r! D2 g0 X- T- m$ k% t# B1 E+ b# ~. A# i2 J+ b9 p1 o( N; v. s

# {% U* h- _2 _& C% C+ o& S9 J2 z5 }+ w4 K  P
  ~9 Y; f* h. C- d8 }6 U
《杨柳白马图》 ; G  g2 T, v% R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27.4厘米 横32.5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1 Y9 v, h8 x5 k, F此图绘白马,扭头回望,头藏在脖子间,树则干枯无叶。此图构图并无什么别致的地方,但却很好地体现了任薰绘画的雅俗共赏的审美原则。 2 V! T9 m- O( x/ V
 
' I( r3 `3 O6 z3 R3 d! H1 \: N
+ y4 w; i9 h8 h( ^6 J
' X; u! O3 i& o. J: p* w- n
, o. e/ M2 _; i. v: W6 L) i( U; G* w7 B6 C3 R7 a! J
《幽鸟鸣春图》 ; Z$ f) v8 D% |: I. W( o0 Z

: E4 o! c. V/ d: H+ v- ]" y% B清 任颐 绢本设色 纵137.5厘米 64.8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 f% v7 F. k/ K- A. b

- a; g  F2 W1 m( Q/ D6 W1 O任颐的花鸟画融会了陈淳、徐渭、八大山人、恽南田等人的笔法,具有一种诗意般的抒情趣味。此图绘六只黑羽毛的鸟整齐地排列在岩石上,目光一致,似乎翘首以望春之降临。山崖下桃花盛开,依然春意盎然。 ' u, Q  n) b) i

9 y. q5 b- E" `0 `$ f- Y& s( J$ v* n! f; J5 }: k

) W& ]. R9 \! P- F2 p《三羊开泰图》 4 ~" [0 d. G, Q% Q6 t

0 W: w- ^5 }( b5 c; e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69.7厘米 横92.7 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 R. {& J8 G: q5 ?9 \/ I- C; R! Q( Z
- J; d+ ^0 v* P
任颐(1804—1895),初名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寄寓浙江萧山。其父工写照,伯年幼得父教,后随任熊、任熏学画。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尤工肖像。取法陈老莲,且重视写生,但可贵的是他能创新,而且有自己的画风。此图绘三只羊,一黑,两白,后有岩石和兰花。
9 b, n% S$ T5 M: G
  V* y. O# ]$ T( i+ G
8 y( O! `  p1 E
; b8 ?# q! C& }8 x4 |% Q4 Q0 Z5 f% A
《把酒持螯图》 1 X7 m2 V' |9 I& T. f' C( _9 @) q8 S
清 任颐 绢本设色 纵39.5厘米 横72.3 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 u  E+ b% {8 K9 _- {任颐在表现对象时,极力将其形象表现得活泼生动,充满一派生机,画面空间感颇强,别具清新的格调。此画绘酒壶、菊花、醉蟹,表现的正是把酒持螯赏月之时,蟹肥菊黄,也是人生得意之时。
) {9 E3 @6 W2 z% ]( d" W. C/ ?. B" T1 O: R

7 i2 c" K! i: r# k$ g1 ~- j7 j$ c8 n0 V( n4 S" F, u

$ @- ~; ]9 L+ I0 V. U《琴砚博古图》
0 |- C0 j" [& h
1 A0 Q4 |' }. P5 ~% a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36厘米 横67.3 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 J, u- j1 i  _, \/ F# q/ i% E; `6 Z2 p8 B% f! f
任颐就具有那种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他能将极为平常的场景用最富有效的手法巧妙地表现出来,顿觉诗意盎然。他能准确地捕捉形象,物象也勾画得自然工丽,画面结体构成的动静、高下、掩映、疏密,敷色的没骨韵致和老辣笔意,均表现得十分完美。此图画琴、砚台等物,具有一种介乎工写之间的密致流走的美。
# J, S- f! L0 a/ J2 S. _! V2 p" X' m
5 Z8 O7 o; m6 y/ D) `) R! J( I* f
+ b+ I  u  _( Z& S& I; l% V

7 f2 U: S2 W( a/ E. p《凌宵松鼠图》 & x  k( {* ?! f3 w0 i  s
# v2 k+ F  r! W. G4 _( g6 ^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50.9厘米 横40.5 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6 K8 Q* p7 J; m/ _
& Y$ t3 @: c( Q- ?3 ^1 u& J2 }任颐的花鸟画成就非常突出,在无比生动的花鸟世界中,他倾注了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充分表达了动人的诗意,情景交融,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他配合各种画法,形成了准确生动的造型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此图画两只活泼的松鼠,虬曲的松树和妍丽的鲜花。 6 t+ b6 a- C9 B0 |
  g4 E6 n; c# y8 z- W0 `$ \& u

3 s" ]4 K) @5 M. K1 _
5 z6 y2 L. C* k3 Y- @2 _/ ^3 t$ c% \. f/ S! }8 S( C
% R  s0 f. R' V- U( B
《松鹤延年图轴》 ; E- F4 |& o. f# g; d- s6 C

9 i1 [9 g! _( C* c* l  Z2 \' r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184.5厘米 横98.3厘米
. s6 O8 q& a" ~; @* I: U
+ p3 R& J. Z) t- @+ L此图是极为潇洒豪放的写意画,与常见的以松、鹤为题材的作品不甚相同。画面斜出构图,坡上野菊丛生,十分繁茂,凸现出勃勃生机,菊叶以淡墨色渲染,菊之花瓣则是鲜明的黄色。地面设淡青色,立一丹顶鹤,颇有伟岸之势,作者用笔粗犷熟练,全用粗笔点染,而鹤之情态、神情、动势已被表现得极为传神。鹤后面是一株松树,挺直峭立,不卖弄做作的虬劲之态,给人以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感受。
: F# [& F, N2 t0 R. V3 v" G! W  T

1 O* {7 E5 R# ~7 h  I+ S1 w: a4 g2 a
7 F+ {: b' y8 S( i3 e
《杂画册》
! a7 Q6 C! @5 m;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30.6厘米 横43.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 s7 I; s: S  L) k+ N2 \: S《杂画册》共十二开,分别绘有《夏山烟雨》、《惠兰茶壶》等。题材广阔,堪称虚谷的代表作。此册的绘画技巧突破了前人的陈法,显现其独特的新格局。此册始于清光绪六年冬,完成于光绪七年夏,各开分别署款,如“虚谷戏笔”、“紫阳山民虚谷作”等。亦有署年款,上钤“三十七峰草堂”朱文腰圆印、“虚谷书画”朱文方印、“虚谷”朱文方印,“虚谷”白文方印、以及“书画癖”白文方印。 . v, Y7 D+ m2 u8 d" ~5 _

- B" A0 ~; w* `( f: Y% c" I  ?
  ]8 N8 }$ U# Y& l, y" m  S. H; Q/ S( y6 k( {
7 y3 D, u3 \9 v7 K% e' F  F
《松石水仙图》 & R. l- ^1 o8 S1 ]1 }1 t
8 \5 N6 n2 p# f2 k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178厘米 横9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g( a8 }: z- O% j* n9 J6 N0 E0 i% v# Y
此图绘古松欹斜,溪流涓涓,盛开的水仙花丛生石旁。松树与水仙一高一低,一墨一色,相互呼应衬托。松树苍老、挺拔;水仙葱翠、鲜丽,形成质感上的对比。此图独特的构思与绘画题材表达了作者追求孤高芳洁的情操。款署:“壬申冬月,虚谷。”印“虚谷书画”。当作于公元1872年。 $ \/ `, ~, q8 D7 {# I3 R
: |& e* O* n! P, g
9 _) Y! E; N) h- R& D2 l( V

! N+ l0 X+ ]* ]
! {4 Q8 T8 c* T《杨柳八哥图》
: _# [/ Z+ n5 D: O9 M, v5 g/ w# X2 M3 S3 z# @( S: q* r/ X/ J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115.3厘米 横51.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L8 }, |5 F. }# ~- W: ?9 J: Q+ h" |- N4 h3 q( G- k
画面杨柳垂吊,竹影绰约。两只八哥栖上枝头,一只似发现可食之物展翅俯冲向下飞去。柳条上叶子稀疏,呈半枯状,显然已是夏去秋来之时节。淡墨飞白笔画柳枝、叶,线条时有顿挫,给人以飘洒柔韧之感。竹叶用湿笔淡墨虚远模糊,于前景形成鲜明对照。笔直简达娴熟,是虚谷的晚年佳作。款署:“蘅珊仁兄大人教正,虚谷时年七十有二。”
( W' m2 q1 h2 u7 A# i3 n; R8 v* m. y2 x# p: N

6 J5 B- W% f& k  O
* Q$ j) r* _$ B1 y. U
( a. _5 p  t' y" H2 ]. ?  H. l& D/ z$ N- U% H6 P8 D7 k" {! a
《梅鹤图》
' j$ l( z6 B2 B3 {! [1 r8 L4 `" l+ e1 y3 F2 P  b8 z/ v) z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145.2 横78.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 R+ _: ]+ }  z% s6 _- W8 N! }' S
本幅画二只白鹤在梅枝间翩翩起舞。画家以顿挫的侧峰描绘了如剑如戟、铁干清癯的梅树,那参差交错的枝条,棱角分明的花瓣,突出了梅花天生寒骨、峥嵘向上的铮铮傲骨。 鸣飞的白鹤,一改光洁华美,悠闲典雅的贵族气象,而以苍劲的笔触写出长颈后缩收紧,雪羽铺展飞扬的奇特造型,突出了仙鹤卓而不群的风神和凌空向下的劲势。
7 Y9 i: B8 Y3 J5 ]7 o  _" N9 u0 x
: b6 H5 u) p5 k9 f' k. i  y5 C. A( ]- _8 H- H2 ]) F
' @+ {3 Z% O7 M0 \2 L4 Y

( c' W! N& F( l- J《竹册》(之一、之二)
4 }' g) W" M; [9 B. x4 {3 v! r- W8 Q+ d
清 虚谷 纸本墨笔 纵22厘米 横25.8厘米 私人收藏 0 D9 S0 c  I2 c2 F' i
( t4 _) d( B# m3 G: s% K5 l
虚谷此《竹册》,共十二开,前六开为书法,后六开为风竹。画幅虽小却妙趣横溢。画家笔致豪放, 取象造型, 重传神写意, 艺术概括力强, 还以草书笔法入画, 更见神力。 0 j! \( A2 Z- P( ^
5 u. Q  m/ ]  ]1 I: X

2 F* m2 D3 \2 d6 ]- R$ L" S5 N  y  ?4 m; s# K8 i, t. n8 |, b
8 B. @2 x2 \$ e
《四时果实图》(一、二) : I$ w1 c6 F; y. g3 U
6 K* d; m+ W. Q8 z# D3 p! c( Z( u
清 赵之谦 纸本设色 纵243.9厘米 横60.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 f: f2 U, h8 j
; L7 i! I, Z0 L/ e& X+ T) F( D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号悲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擅篆刻、书画。花卉继承陈淳、“扬州八怪”的传统,并融合金石篆刻,笔势流动,结构新颖,是近百年来著名画家之一。所画花果树木具金石味,画中一屏题:“百子千房奇树传,领取宰相记十年。撝叔。”三屏题:“实花花悬清秋,千金直在中流。撝叔作。”四屏题:“不擎力士拳,且把如来臂。浮禅向天龙,又悟非一指。之谦为紫佩尊兄大人属画。同治九年十二月。” # K8 h6 W" v9 q; I) }  w" o

% b/ A% X# w; G( l6 A4 a/ a( D% R" D( X0 O7 O
; A6 y6 U3 U6 }1 _
3 f6 \$ O9 [/ g6 K" n

* w3 z% }1 v/ ], O% a  @: `$ A《四时果实图》(三、四) ' i: z1 X- w4 K

, e1 |% c3 j& |. H! \# x2 d3 i" g5 ~) `
清 赵之谦 纸本设色 纵243.9厘米 横60.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 d8 E, h* `9 A6 o4 w% @
+ F3 @+ N/ ]+ w  c: `2 X; z" ?6 g9 f

) @" W6 H8 K1 f. `# p
7 c+ u2 m. T9 Q0 A& X# P* H
* z6 H' o/ B6 m《天竺水仙图》 9 {% W( h" |5 h  f& N
1 L- `5 r2 U! e$ A) m* @3 v
清 蒲华 纸本设色 纵146.3厘米 横77.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8 ~4 p" _+ P) {% j

( T( M+ w- l0 M' _1 s蒲华(1834—1911),原名成,字作英,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侨寓上海卖画为生,工书善画,兼画墨竹、花卉和山水,早期花卉学徐渭和陈淳,晚年画竹学文同,笔意奔放,纵横满纸,风韵清隽。此图绘制工整,含蓄,不同于常见的豪放不羁、水墨淋漓的风格,绘一块怪石,拖笔烘染,坚实稳重,天竺、水仙、腊梅、万年青环绕四周,花叶纷纷,枝杆纵横,各尽其趣。整幅构图严密,繁而不乱,疏而不漏。设色鲜丽,令人醒目,沉着端庄,艳而不俗,诗画交融,情意俱佳。 ; [: H7 v  Z6 Y; ^! k; }
8 ]2 N" {2 O- h9 ]5 i2 f3 e3 n/ o/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1 04:29 , Processed in 0.0338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