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也是针灸治疗学的基础。一般而言,中医辨证论治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采集和整理病史——要求在完真、真实的基础上,总结出四诊摘要,这是准确辨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辨证论治简单的总结为八个字:定位定性,立法处方。下面具体介绍:
定位:中医辨证的方法有多种,它们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
脏腑辨证——普通内科疾病
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补充
六经辨证——伤寒
卫气营血辨证——温病,温热病
三焦辨证——温病,湿热病
经络辨证——针灸治疗用
通过以上不同方法,确定疾病的病位,要求尽量具体到脏腑,或气血津液,或经络。
定性:以八纲辨证为依据。特别是寒热、表里、虚实。
明确了定位和定性,所谓的“证型”就自然而然明确了,基本不需要背教科书上的某某病分为几型。
立法:针对证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即治则和治法。注意治则和治法有些区别,这是初学者易于忽视,而考试时必考的内容。
治则指治疗的一般原则,它包括下面五个方面:
正治反治:就是针锋相对,还是因势利导,一般正治占绝大多数。
标本缓急:就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及标本同治。
邪正虚实:就是扶正驱邪,补虚泻实。
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这是上述两条的补充。
三因制宜: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确定针对具体病证的具体治疗方法。
处方和用药:根据治法选择合适的方剂,并适当加减。
对于针灸而言,则是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操作手法。
|